第132章 兄弟相會

翁城中的金兵在這樣的情緒下,如同被感染了瘟疫一般,紛紛的丟下了手中的兵器,跪在了血泊之中,跪在了他們同袍的屍體之間,不少人泣不成聲哀鴻一片。

阿魯想要抽刀自殺,以謝僕散安貞對他的知遇之恩,但是卻被幾個親兵按倒,將他的腰刀奪了過去。

“不要呀將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還是降了吧!……”

甕城的戰鬥就這樣落下了帷幕,但是整個黃州城之戰還沒有結束,城外的金兵不得入城,於是便重新在僕散安貞的指揮下,開始發動新一輪的攻城戰,以圖天黑透之前,能破城將陷於城中的兵將給拯救出去,如此一來其實宋軍的局勢並未有一點好轉,戰鬥反倒更加激烈了一些。

但是城中軍民受到如此大勝的感召之後,士氣卻空前高漲,不用什麼人來調派他們,只要是還拿得動武器的人,都紛紛涌上了城牆,自發的加入到了抗擊金兵的行列之中,甚至連婦孺也有人登上了城牆,幫着守軍將士們共同禦敵,宋軍兵力不但沒降低,反倒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城上和金兵殺了個難解難分。

僕散安貞聽着城中的喊殺聲漸漸低落下去之後,心中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卻也清楚,入城的那些金軍將士們已經全部完蛋了,宋軍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僕散安貞也想不通,爲何這麼短時間裡,宋人怎麼在城中築起一個甕城,這一下就將他的精兵,給摺進去了兩千多人,這個損失實在是讓他心疼肉疼到了極點。

“給我繼續攻城,我要殺了這個守城的宋將!”僕散安貞從來沒有這麼暴怒過,他這會兒已經忘記了時間,忘記了他一貫以來寬待俘虜的原則了,他只想快點將這個黃州城拿下來,爲他手下的那些陣亡的將士報仇雪恨。

天色雖然已經漸漸黑下來,但是戰事卻並未有半點停息的意思,雙方發射的火箭、火球在夜空之中穿梭來往,黃州城內外燃起的熊熊大火將夜空照亮,火光將夜空裝點的異常妖嬈,但是卻散發着死亡的氣息。

金兵此時和宋軍一樣,早已疲憊不堪,但是將令如此,他們也無奈何,只能繼續攻城,但是這個時候,攻城的力度卻早已不似剛開始那樣的凜冽,慘重的傷亡令他們已經不相信自己能打下這座黃州城,一切都在以機械的方式進行,雙方你攻我守,居然打了個平手。

“啓稟大帥,西面十里地之外,出現一支宋軍,正在急速朝黃州城趕來,側翼的兵馬已經和其接戰,請元帥定奪!”一個斥候飛馬來到中軍大旗之下,大聲對僕散安貞稟報到。

僕散安貞握着手中的馬鞭,猛然手一緊,青筋在他的手上暴起,他知道今天他也敗了,敗在了一個小小的黃州城守將手中,臉色鐵青半晌沒有說話。

“大帥!不能再攻下去了,我軍現在已經是人困馬乏,假如這麼繼續打下去的話,只是意氣之爭罷了!一旦大批宋軍到來,切斷我們的退路的話,我軍想必會陷入絕地的!撤吧!”一個副將湊過來急急忙忙的對僕散安貞勸道。

僕散安貞這會兒比誰都明白眼下的局勢,他知道是該收兵了,繼續攻下去,即便是打下黃州城,他也無法再在此立足,現在淮東淮西的宋軍都在朝這裡急趕,以宋軍兵力,他這會兒的兵力絕不是宋軍的對手,再在這裡耽擱的話,保不準宋軍大軍雲集之下,很可能會切斷麻城到這裡的道路,到時候他再想撤退的話,可能就來不及了。

畢竟他還是一個名將,沒有在這個時候意氣用事,雖然一肚子不情願,但是還是黯然揮手道:“鳴金收兵!連夜退往麻城!放棄攻城!”

夜空中響起了一陣急促的鳴金之聲,正在攻城的金兵聽到了這陣鳴金聲之後,如同聽到了天籟之音,他們一會兒都不想再在這裡呆下去了,於是立即如退潮一般,停止了一切攻城行動,朝着城外金軍大營退去。

許多守城的宋人軍民,當看到金兵如潮一般的退去之後,連笑的力氣都沒有了,一屁股坐在了城頭上,大口的喘氣了起來,不少人恍如做夢一般,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一仗真的就這麼結束了嗎?不會是金兵再一次下去集結,準備發動更大的攻勢吧!

“我們勝了!金兵已經退走了!”不知道是誰帶頭喊了一聲,漸漸的更多人跟着一起叫了起來,勝利的喜悅立即讓城中的軍民狂喜了起來,頓時歡呼聲響成了一片,久久在黃州城上回蕩。

高懷遠也忍不住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他知道自己今天又創造了一個奇蹟,只是他有些疑惑的是,自己這樣做,到底影響到歷史的發展了沒有,假如這次沒有他的話,歷史上會不會出現和他一樣的人,在此抵禦住金兵的攻擊,可惜的是他不清楚這段歷史,自己也沒有一個答案。

狂喜之後,許多人忽然間又抱頭痛哭了起來,因爲這一天下來之後,太多整日在一起生活的人,此時都已經不再人士了,他們爲了黃州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能活下來的守軍,只剩下開戰之前的四成也不到了,其中還包括了大量的老百姓,黃州城雖然獲得了這次守城之戰的最終勝利,但是付出的代價也是非常慘重的,城中的人們在經過了最初的狂喜之後,又呈現出了哀鴻一片。

金兵在收兵之後,一刻沒有怠慢,立即拔營起寨,在僕散安貞的率領下,緩緩朝麻城方向退去,眼下他無暇再在這裡和宋軍糾纏了,雖然這一戰他收穫頗豐,但是他心知肚明,這次出征的目的,只不過是敲打一下宋人,使之不敢再大舉對金國用兵罷了,金國這個時候想滅宋國,可以說已經是癡人說夢,他們主要面臨的問題,便是先對付北方潮水一般襲來的蒙古大軍還有就是如同星火燎原一般的山東紅襖軍起義。

從戰略上來說,僕散安貞已經達到了最初出兵的目的,只有一個遺憾便是未能拿下這座小小的黃州城,還令他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使之輝煌的戰績蒙上了一層陰影,這也成了僕散安貞的一塊心病,可是他卻無可奈何,只能選擇退兵一途。

望着城外正在拔營而去的金兵,高懷遠也心生一種無力的感覺,這個時候他假如有力量的話,本該率軍出城追擊金兵,裡應外合夾擊金軍,定能獲得更大的戰果,只可惜現在他手頭一點力量都沒有了,一天的激戰下來,黃州城軍民折損過半,即便現在還活着的人,許多也都帶傷,即便不帶傷的,也都累的連小指頭都懶得再動一下了。

他只能看着金兵在收攏之後,有條不紊的開始撤兵,卻沒有一點辦法。

僕散安貞難能可貴的便是這種氣度,很快便接受了這個失敗的現實,整飭兵馬,立即調整了部屬,安排了殿後的兵馬之後,開始撤兵,雖敗不亂,魚貫撤退,體現出了他大將之風,沒有給宋軍留下什麼機會。

不過爲了加速撤兵,他不得不令手下放棄了那些陣亡在黃州城下的將士的屍體,只帶上了搶回來的一些傷病,加快撤退的速度,到後半夜的時候,金軍已經撤離的黃州城,徹底宣告了黃州之戰的結束。

雖然金兵退去,但是黃州城軍民並不敢怠慢,依舊堅守城頭,不敢休息,就這麼一直等到天光漸亮,城外出現了一支兵馬,快速的來到城門之外。

疲憊不堪的守軍再一次抓起了身邊的弓箭,作出了抵禦的架勢。

“速速通知蔣大人和高大人,就說棗陽忠順軍已經來援,請速開城門迎接我軍!”城外的這支兵馬中馳出一人,大聲對城頭的守軍喊道。

城頭上所有人都長長的鬆了一口氣,再一次癱坐在了地上。

直到天光大亮之後,黃州城北門才被打開,倒不是裡面的人們還在擔心什麼,不敢開城迎接來軍,而是因爲這些天來,他們爲了抵禦金兵的攻城,早已用各種材料將各個城門給堵了個結結實實,想要開門也一時間沒辦法,不過高懷遠卻先通過了那道被金兵炸開的豁口,出城接住了這支來援的宋軍。

而此時高懷遠卻正在和幾個人相擁在一起,淚溼戰袍,因爲他見到了許久沒見面的兄弟,率軍最先到達黃州城的正是他的兄弟黃嚴,同行的還有數名從臥虎莊出去的少年,而此時這些人基本上都已經在棗陽孟宗政組建的忠順軍中,當上了各級軍官。

而黃嚴此時已經因功進官爲忠順軍前軍營指揮使,而率領他這一營的將領正是高懷遠的好友孟珙,此時的孟珙沒有先到黃州城,而是率軍直追退往麻城的金軍,只暫派黃嚴,到黃州城馳援。

黃嚴看到了高懷遠之後,幾乎遏制不住自己,險一些放聲大哭,眼圈紅了幾紅,才上前單膝跪倒叫了一聲:“大哥!小弟增援來遲,望大哥恕罪!”

那些跟着黃嚴來援黃州的忠順軍兵卒們看到他們的指揮使居然對這個滿身鮮血的宋將這麼客氣,於是都很是謹慎,紛紛對高懷遠躬身相迎。

“小的參見少爺!”這個時候又有幾個年輕軍官越衆站到了高懷遠的面前,飽含熱淚大聲對高懷遠參拜到。

“諸位兄弟快快請起,來了就好,來了就好!終於又見到你們了!”高懷遠在這樣劫後餘生的情況下,也不由得有些心情難以遏制的激動,用顫抖的聲音將這些兄弟們都攙扶起來。

黃嚴看到這裡也不是說話的地方,於是便臨時在城外紮營,將高懷遠請入他的帳中敘話,幾人坐定之後,高懷遠纔將這次黃州之戰的情況給他們解釋了一番。

這一戰之兇險程度,讓黃嚴等人聽罷之後,各個爲之咂舌,而且他們在到了黃州城之後,便看到了這裡遍地的屍骸,還有就是滿目瘡痍的黃州城的城牆,不用問也知道這裡發生了一場慘烈的戰鬥,但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這場攻防戰居然打的如此慘烈,慘烈到了令他們無法想象的程度。

而黃嚴也將他們的情況告訴了高懷遠,原來僕散安貞出兵之後,宋軍上下無不震驚,各處宋軍都接到了趙方的命令,開始紛紛行動起來,棗陽隨州一帶是忠順軍駐地,孟宗政接令之後,立即調動忠順軍已經成軍的兵馬,出棗陽,奔赴黃州助戰;而扈再興則率軍進三家河,進攻金國控制的唐州,宋金兩國又拉開了一場拉鋸戰,戰線犬牙交錯,打的異常激烈。

而率軍馳援黃州的正是孟珙,此時的孟珙雖然已經因功授光化縣尉,但是還沒有赴任,於是便受命帶兵出征。

他們八千忠順軍出棗陽以後,便在隨州遇金軍阻截,兩軍在隨州境內發生激戰,僵持數日,最終孟珙率軍擊退金軍阻擊之軍,然後繼續兵發黃州,但是卻又在大悟山一帶,遭到金軍伏擊,不得已之下,又在大悟山一帶和金兵打了一場,雙方各有損失的情況下,出奇謀派兵迂迴至金軍側翼,兩方夾擊之下,即潰金兵,才得以繼續前進。

如此一來耽擱了不少時間,本以爲這次黃州可能已經淪入金軍之手了,前幾日才收到消息,說高懷遠居然在黃州城指揮宋軍御守,於是他們立即信心大增,馬不停蹄朝黃州進發,連續又和金軍分兵進擊漢陽軍的兵馬遭遇,且戰且進,連連數次擊敗金兵,才於昨晚時分,抵達黃州境內。

金軍得悉他們兵馬到來之後,才撤離了黃州城,孟珙分兵率軍追擊金軍,故此派黃嚴來黃州城馳援,才見到了高懷遠。

兄弟相見自然少不得一番歡喜,金兵撤退之後,周昊也整頓了駐守城東的兵馬之後,將那裡交給了董強負責帶領,帶上了一些臥虎莊的弟兄出了黃州城,趕到了城外黃嚴軍中。

這一下就熱鬧了,一幫傢伙狂喜之後便廝打在一起,頓時忘了昨天還命懸一線時候的那種緊張,好是一番熱鬧,搞得隨軍前來的那些兵卒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以爲他們的當官的瘋了一般,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黃嚴的兵馬到了黃州之後,黃州之危算是徹底解除,再無什麼後顧之憂了,疲憊到了極點的守軍這才撤下城牆休息,不少人倒頭便睡在了街頭,鼾聲大作,令進入黃州城的黃嚴軍將士無不體會到他們的艱辛,於是主動接手了黃州的防衛,並且開始在黃嚴的指揮下清理戰場。

經過一天的忙碌之後,黃州城纔算是恢復了正常的秩序,得到了休息的守軍還有百姓們也再次幫忙進行清理。

就這樣一直忙了兩三天時間,纔將黃州城戰場清理了個大概,清點損失之後,高懷遠不得不哀嘆着理解了什麼叫做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意思,這一戰黃州城損失了三千多軍民的性命,幾乎佔到了全部守軍的六成,說不上是全軍覆沒,也差不多了,還不包括傷者的數量。

但是取得的戰績也是顯赫異常的,他們俘獲了近千金兵,斬殺了數千金兵,幾乎讓金兵許多部隊都成建制的滅掉了,單單是清理出來的金軍將士的屍體,就有四千多具,其中還不包括頭幾天金兵陣亡的兵士們的數量和被搶走的金軍屍體,更沒有包括金軍的傷員,交還比例基本上達到了一比二。

對於黃州城這支完全由雜牌軍組成的宋軍來說,這個戰果可以說足以彪炳於世了,此戰後世被稱爲黃州血戰,在南宋抵禦北方外族的進攻的戰史中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這一戰表面上只是一場普通的城市攻防戰,但是在整個這個截斷的宋金兩國的交戰中,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首先此戰保住了長江北岸的黃州城,使金兵沒能奪去渡江南下的橋頭堡,使金軍出兵之後的進攻受挫,其次也使金軍上下,徹底體會到了宋人抗擊金軍的決心,使之僕散安貞的花帽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使自從嘉定十年金國發動對宋國的擴土之戰之後,金國徹底喪失了南下的勇氣,不得不開始收縮戰線,採取了守勢,使宋金之戰勝利的天平開始朝南宋一方傾斜,再有就是這一場黃州之戰,大大鼓舞了南宋軍民的士氣,一座小小的黃州城,只憑一羣臨時拼湊的散兵遊勇和雜牌部隊,硬是扛住了金國精銳的花帽軍的攻擊,使宋人在心理上走出了當年開禧北伐戰敗的陰影,對於宋人來說,這場勝利,無疑等於給他們打了一針鎮靜劑,大多數宋人開始不把金軍放在眼裡了,在這種士氣的感召下,隨後開始的反攻,令宋軍士氣大漲,也爲以後高懷遠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12章 權臣又如何第147章 激戰山口第71章 遭遇第139章 劍指鳳翔第307章 主僕相見第178章 捷報頻傳1第55章 坐地分贓(上)第249章 叛軍水師第147章 激戰山口第7章 是福是禍第101章 大戰之前第44章 如何處置第207章 抉擇第17章 九品芝麻官第79章 韃子的驚喜第131章 出使吐蕃第62章 趨炎附勢(下)第37章 周俊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23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8章 抗敵第186章 再露鋒芒第10章 揚州第22章 武學第40章 分兵進擊第30章 兄弟相會第58章 翹班驚遇第144章 紅介山山口第53章 倒戈一擊(下)第121章 晴天霹靂第61章 戰爭之神第67章 與狼共舞第58章 香精第207章 決死第45章 報門而入第22章 武學第271章 脅迫第255章 美中不足第344章 地雷第18章 殺威棒第124章 原來如此第40章 父子相見(下)第87章 查賬第81章 屠第203章 甕城第243章 鐵桶圍城第111章 置之高閣第73章 親情第40章 拿命來第121章 就擒第55章 坐地分贓(下)第65章 狩獵第297章 兵指宿遷第54章 慌不擇路(下)第41章 浴血孤城4第109章 身份第112章 趙昀的決定第96章 湖匪屠村第224章 星宿下凡第113章 生死籤第22章 覬覦第186章 再露鋒芒第140章 夏震倒臺第164章 金國求援第4章 祭奠名將第149章 斥候建功第23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57章 皇后壽禮(上)第199章 北進第159章 和談2第2章 有事相托第18章 辭行第35章 兄弟第46章 賈涉請辭(上)第83章 瘋狂第37章 胸無大志(下)第1章 鄉勇第16章 大婚第175章 欲取先予第69章 再返紹興第210章 炮轟相府第293章 城破第175章 欲取先予第45章 嶽王后人(下)第1章 亡金第230章 鳩佔鵲巢第129章 扮豬吃老虎第35章 意外收穫(上)第59章 養犬第139章 劍指鳳翔第16章 賜刀第28章 寶刀送英雄第222章 左相第78章 論辯第22章 不過如此第73章 親情第104章 再會趙方第87章 劍指吐蕃第53章 彙報2第361章 內訌
第12章 權臣又如何第147章 激戰山口第71章 遭遇第139章 劍指鳳翔第307章 主僕相見第178章 捷報頻傳1第55章 坐地分贓(上)第249章 叛軍水師第147章 激戰山口第7章 是福是禍第101章 大戰之前第44章 如何處置第207章 抉擇第17章 九品芝麻官第79章 韃子的驚喜第131章 出使吐蕃第62章 趨炎附勢(下)第37章 周俊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23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8章 抗敵第186章 再露鋒芒第10章 揚州第22章 武學第40章 分兵進擊第30章 兄弟相會第58章 翹班驚遇第144章 紅介山山口第53章 倒戈一擊(下)第121章 晴天霹靂第61章 戰爭之神第67章 與狼共舞第58章 香精第207章 決死第45章 報門而入第22章 武學第271章 脅迫第255章 美中不足第344章 地雷第18章 殺威棒第124章 原來如此第40章 父子相見(下)第87章 查賬第81章 屠第203章 甕城第243章 鐵桶圍城第111章 置之高閣第73章 親情第40章 拿命來第121章 就擒第55章 坐地分贓(下)第65章 狩獵第297章 兵指宿遷第54章 慌不擇路(下)第41章 浴血孤城4第109章 身份第112章 趙昀的決定第96章 湖匪屠村第224章 星宿下凡第113章 生死籤第22章 覬覦第186章 再露鋒芒第140章 夏震倒臺第164章 金國求援第4章 祭奠名將第149章 斥候建功第23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57章 皇后壽禮(上)第199章 北進第159章 和談2第2章 有事相托第18章 辭行第35章 兄弟第46章 賈涉請辭(上)第83章 瘋狂第37章 胸無大志(下)第1章 鄉勇第16章 大婚第175章 欲取先予第69章 再返紹興第210章 炮轟相府第293章 城破第175章 欲取先予第45章 嶽王后人(下)第1章 亡金第230章 鳩佔鵲巢第129章 扮豬吃老虎第35章 意外收穫(上)第59章 養犬第139章 劍指鳳翔第16章 賜刀第28章 寶刀送英雄第222章 左相第78章 論辯第22章 不過如此第73章 親情第104章 再會趙方第87章 劍指吐蕃第53章 彙報2第361章 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