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論功行賞

對於紀先成這個意見,鄭清之自知十分有道理,而且他震驚的是紀先成思維的敏捷以及對政治問題的洞察能力,不由得不重新審視起紀先成來。

而高懷遠想想也對,便點頭同意紀先成的建議,而且今天紀先成第一次見到趙昀,便提出瞭如此重要的建議,並且立即被趙昀採納,可以說這一腳踢的是相當的漂亮,紀先成不但爲他自己長了臉,連高懷遠都一起覺得沾光。

介於事情發生了變故,這一夜高懷遠他們又沒法睡覺了,包括鄭清之在內,都開始爲第二天的早朝做準備,畢竟兵變的時候他們刀鋒直指史彌遠,而現在卻又要爲史彌遠粉飾他的罪責,故此這一晚上註定會很忙,除了準備好第二天早朝的說辭之外,還要更換已經貼出的討賊檄文,重新換上新的討賊檄文。

而原來的那份討賊檄文乃是出自紀先成之手,這一次少不得紀先成還要主筆,對討賊檄文進行更改,將原來的矛頭指向史彌遠手下的那些黨羽,儘可能的迴避掉聲討史彌遠的詞句,一番改動之後,文章便轉換了風向,將李知孝薛極等人放在了前面,聰明人一下便能看出兩份討賊檄文內含的風向,如此一來不清楚事實的人,便會覺得這次兵變並非針對的史彌遠,而是針對的他手底下的那幫奸臣。

雖然這麼做有些掩耳盜鈴的感覺,而且有些無法自圓其說,但是這也是政治需要,許多時候真理確實只掌握在當權者手中,因爲趙昀的登基確實和史彌遠有着千絲萬縷的糾葛,兩個人之間以前的關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假如照着當初的計劃,全盤打翻史彌遠的話,無疑對趙昀好處不大,故此也只能用這種含混不清的手段,來矇騙一下人了。

而史彌遠的屍體,在經過了一番擦洗梳理之後,也被暗中運出了殿前司的牢房,送回了相府之中,而相府一夜之間便被打掃乾淨,連地面的血跡都被沖洗乾淨,更換上了新的大門,假如不仔細觀察的話,很可能發現不了這裡還曾經發生過一場激戰。

就連相府對面福王府被拆毀的圍牆,也在一夜之間被重新恢復起來,並且粉飾一新,彷彿這裡從來都沒發生過事情一般。

至於史彌遠家的小妾等人也被釋放回了家中,他們被告知史彌遠已死,讓他們爲史彌遠服喪守靈,準備後事,不過相府的家僕和侍衛卻全部換上了新人,負責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

十月十二早晨,城中終於徹底安靜了下來,除了少量穿着臨安府差役衣服的巡卒還在街頭巡視之外,左臂上綁着白布的兵將一夜之間都撤回了營中,連街頭都打掃的乾乾淨淨。

半夜聽着街上的喧譁聲,不少人偷偷趴在門縫之中朝外偷看,待到天亮之後,一看到大街上兵卒已經撤走,膽大的人們便開始小心翼翼的試探着走出了家門,當發現已經撤除了宵禁之後,於是第一批走出家門的人歡呼了起來。

他們這些普通百姓最關心的不是誰在這場兵變之中受益了,而關心是他們的生活可否在這場兵變之後,還能繼續照常進行下去,既然當兵的撤走了,那麼他們也該重新回到以前的生活之中了,於是死寂了三天的臨安城,在撤除宵禁之後,重新又活了起來。

當然讓這些老百姓一下就走出這場兵變的陰影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人是好事的動物,在得以走出家門之後,人們一邊忙活着重新開始各自的生活,一邊湊到一起少不得交頭接耳的議論一番,並且圍攏在大街上的佈告前面,看看到底寫點什麼東西。

顯然,大部分人只看到了第二份告示,於是這才明白,這場兵變原來是針對的薛極、李知孝等弄臣,倒不是針對的當今史相,有些人就不明白了,爲何這次兵變要單單針對史彌遠的手下,而放過了史彌遠,消息靈通的人於是便很快得知,原來史彌遠現在卻已經因這次兵變受驚,於兵變當晚已經死了。

於是有人便猜出了一點什麼,但是卻不敢隨便說出他們的想法,反正這次史彌遠一黨已經全部倒臺了,這老傢伙這些年沒做多少好事,大家心中還是暗自歡喜異常的,不少人紛紛爲這次兵變叫好,大大的稱頌這次兵變之人。

而京師之中的文武百官,在這一天早晨,也都接到了聖旨,要他們入宮早朝,於是這些百官不敢怠慢,紛紛一早準備妥當,大多數人紛紛懷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走出了家門,朝皇宮而去,而其中那些曾經跟着史彌遠做事的官員,更是嚇得夠嗆,甚至連後事都對家人交代好了,以爲這次上朝之後,一定是回不來了!

只有少數的保皇派各個喜氣洋洋,帶着一臉的興奮和滿懷的憧憬,踏上了早朝的道路。

趙昀儘可能的使自己平靜下來,保持着一種嚴肅的表情,但是眼神之中的喜悅還是出賣了他的心理,邁着無比輕快的腳步,在百官的跪拜恭迎聲中,大步走入了垂拱殿之中。

“諸位愛卿免禮平身!”當趙昀坐定了龍椅之後,將手在空中虛託了一下大聲的說道,他這還是第一次如此氣壯的對百官發話,感覺好的不得了。

百官於是這才從地上站起來,分列於朝堂兩廂,每個人都一肚子的心事,偷眼在大殿之中清點人數。

這一掃便知,史彌遠和他貼心的黨羽今天全部消失在了朝堂之上,唯有一個樑成大噤若寒蟬一般的站在官員的隊列之中,始終連頭都不敢擡一下,大家現在相信了,史彌遠一黨已經盡數伏法,這會兒估計已經被關在了什麼地方。

“今日早朝,諸位愛卿定會心中滿腹疑問,朕便告知你們也罷,前幾日乃是朕親命高殿帥,一夜之間將朝中弄臣薛極、李知孝、胡榘……等一干人等,盡數抓捕了起來,想必諸位愛卿也該明白朕爲何如此做了吧!朕之所以這麼做,也乃是無奈之舉罷了!

但是不幸的是,這次兵諫之中,當今右相兼樞密使史相卻因受到驚嚇過度加上舊病復發,撒手西去,眼下相府正在服喪之中,朕念及史相已經爲我大宋效力數十年之久,故朕已經特准將會厚葬史相!並追封史相爲衛王,諡號忠獻!對於其這些年功過得失之處,自此便不必再加議論了!

本次的事情,只限定於以薛極、胡榘等首惡之人,朕心知當朝之中不少愛卿都乃是受其脅迫,故此只要諸位愛卿曾經有罪之人,主動退贓,那麼朕便會既往不咎,此法不但在朝中行至,對於各地外放之官,也一視同仁!

念及史相病逝,加上一干弄臣伏法,朝中諸官將會做以調整,現在就由鄭愛卿代朕宣召吧!”趙昀儘量用一種平和的語氣,坐在龍案之後,朗聲對下面的百官說出了他早已想好的一番話。

當聽到了趙昀說到史彌遠已經病死,這次兵諫只限於已經伏法諸官之後,朝中猛然間響起了一陣長長的吐氣之聲,不少人都立即長長的鬆了一口氣,高懸着的心也隨即放了下來,彙集在一起,居然動靜還真是不小,趙昀坐在上面的龍案之後,聽的十分真切,先是有些錯愕,緊接着便馬上明白了這個聲音的來由,於是心中暗自還有點好笑。

鄭清之於是立即走出朝班,從一個小黃門手中接過了那份昨天擬定出來的詔書,展開之後大聲的宣讀了起來。

這份詔書其實就是一份嘉獎令,同時也是一份朝中官員官職的重新任命,可以說是一次重新的洗牌,朝中不少官員的職位都隨即轉變。

總之這次朝中的官員變動十分之大,首先史彌遠的右相之職,由鄭清之代領,而讓人想不到的是,這次居然將真德秀召回朝中,擔任左相一職,這一下朝中又是一片震動,因爲從韓侂冑開始,到史彌遠爲相這數十年之中,南宋朝中都是以右相獨相,雖有左相一職,但是因爲這兩人把持朝政,一直都未有人出任左相一職,而這一次史彌遠一死,趙昀便打破了獨相制度,同時設立了左右兩相,如此一來,便無疑避免了再次出現權相的可能。

而接下來宣佈的一系列的調整之中,早年曾經被史黨彈劾罷官的工部尚書魏了翁也被招入京師,進禮部尚書一職兼直學院,曾經被史黨彈劾罷官的洪諮夔復起用爲考功員外郎一職,紀先成授左諫議大夫一職……

而高懷遠因爲此次兵諫居功至偉,特賜他晉職爲二品右金吾衛將軍兼殿前司都指揮使,加封太子少保,勳柱國,同時權樞密使一職,不可謂風光之極了,一下子便躍升爲可以參與國家軍政大事的朝中地位顯赫的重臣,他的分封其實有點奇怪,要說二品官至多也就是個籤書樞密院事,但是高懷遠卻權樞密使一職,等於是二品官幹從一品的事情,雖說地位上比不上左右相,但是卻等於把持住了軍國大事,放眼大宋,這樣的權利以前也只有宰相才能擁有,而現如今落在了一個武將頭上,就讓人有些頗爲尋味了。

華嶽因此次兵諫之功,加封爲殿前司副都指揮使,兼武學博士,主太學武學掌以兵書、弓馬、武藝教誨學生,也可謂是人盡其才。

趙府堂晉職爲殿前司都虞侯,方書達加封爲四品忠武將軍勳上輕車都尉,陳震授殿前步軍都虞侯,安傑授從五品翊衛大夫……總之這次連李若虎也被授予了正七品至果校尉勳雲騎尉。

凡是這次參加兵諫的一衆將官,可以說都得到了加封,可見趙昀這次對他們的褒獎達到了空前的程度,讓武將紛紛爲之一振。!

第112章 發兵鄂州第187章 再露鋒芒2第62章 趨炎附勢(下)第235章 會師第42章 浴血孤城5第56章 釘子第57章 決死抗擊第23章 侍衛總管(下)第41章 非她不娶(上)第290章 四娘倒戈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39章 自投羅網第264章 激戰第189章 北伐炮聲第356章 倉促結陣第204章 清秋大夢第93章 驗屍第82章 爲難第280章 城下相會第367章 療傷第54章 臥虎莊第10章 挑釁第1章 郾城第357章 兩強交鋒第42章 浴血孤城5第21章 流民第40章 父子相見(上)第284章 激戰城下第345章 紛紛受挫第46章 最後餘勇第75章 對簿公堂第372章 京東駐屯軍第72章 槍林第246章 回回炮第105章 揭開謎底第2章 錯亂第357章 兩強交鋒第43章 代理商第155章 倉皇撤退第372章 京東駐屯軍第38章 浴血孤城1第24章 飲宴(上)第143章 叛軍屠村第92章 守制第258章 忠順驍軍第118章 犯上作亂第64章 剪除後患第11章 露餡第12章 備戰2第124章 最後時刻第94章 爆冷第55章 盤點2第87章 走馬上任第275章 李全之煩第47章 逐出軍中第2章 交易第185章 揮師北伐第192章 突襲鄜州第204章 清秋大夢第200章 陳震第16章 好勇鬥狠(下)第90章 走水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24章 飲宴(上)第9章 羣毆第62章 趨炎附勢(下)第86章 縣尉第3章 大金名將第9章 平章第24章 飲宴(上)第67章 與狼共舞第280章 城下相會第38章 敗招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57章 皇后壽禮(上)第139章 劍指鳳翔第90章 走水第68章 狼口脫險第9章 羣毆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上)第17章 沂王王妃(上)第38章 佃戶第79章 截殺第24章 鉅鹿之戰第174章 虎狼之師第198章 戰事第119章 陳震勤王第204章 城破第202章 風聲走漏第68章 遊說(上)第27章 蓬州兵亂第66章 飢餓銷售第76章 疑兵第119章 副官第152章 亂戰2第229章 武生營第91章 喜憂參半第2章 以桃代李第337章 渡河第149章 暴怒
第112章 發兵鄂州第187章 再露鋒芒2第62章 趨炎附勢(下)第235章 會師第42章 浴血孤城5第56章 釘子第57章 決死抗擊第23章 侍衛總管(下)第41章 非她不娶(上)第290章 四娘倒戈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39章 自投羅網第264章 激戰第189章 北伐炮聲第356章 倉促結陣第204章 清秋大夢第93章 驗屍第82章 爲難第280章 城下相會第367章 療傷第54章 臥虎莊第10章 挑釁第1章 郾城第357章 兩強交鋒第42章 浴血孤城5第21章 流民第40章 父子相見(上)第284章 激戰城下第345章 紛紛受挫第46章 最後餘勇第75章 對簿公堂第372章 京東駐屯軍第72章 槍林第246章 回回炮第105章 揭開謎底第2章 錯亂第357章 兩強交鋒第43章 代理商第155章 倉皇撤退第372章 京東駐屯軍第38章 浴血孤城1第24章 飲宴(上)第143章 叛軍屠村第92章 守制第258章 忠順驍軍第118章 犯上作亂第64章 剪除後患第11章 露餡第12章 備戰2第124章 最後時刻第94章 爆冷第55章 盤點2第87章 走馬上任第275章 李全之煩第47章 逐出軍中第2章 交易第185章 揮師北伐第192章 突襲鄜州第204章 清秋大夢第200章 陳震第16章 好勇鬥狠(下)第90章 走水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24章 飲宴(上)第9章 羣毆第62章 趨炎附勢(下)第86章 縣尉第3章 大金名將第9章 平章第24章 飲宴(上)第67章 與狼共舞第280章 城下相會第38章 敗招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57章 皇后壽禮(上)第139章 劍指鳳翔第90章 走水第68章 狼口脫險第9章 羣毆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上)第17章 沂王王妃(上)第38章 佃戶第79章 截殺第24章 鉅鹿之戰第174章 虎狼之師第198章 戰事第119章 陳震勤王第204章 城破第202章 風聲走漏第68章 遊說(上)第27章 蓬州兵亂第66章 飢餓銷售第76章 疑兵第119章 副官第152章 亂戰2第229章 武生營第91章 喜憂參半第2章 以桃代李第337章 渡河第149章 暴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