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挑釁

楊石的話音一落地,頓時令滿朝皆驚,鄭清之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有人提請趙昀,讓高懷遠擔綱這個平章之職,這個平章可是副宰相的要職,高懷遠本已掌握了不少兵權了,假如再讓他掌握了平章之職的話,那麼他們這些文官以後還怎麼混呀?

宋朝開天闢地以來,就沒有哪個武將出任過這樣重要的職位,別說是鄭清之不樂意了,就算是真德秀、魏了翁這些大臣也都不幹了!?

大家不由得都把目光投向了這個楊石,楊石現在因趙昀登基之功,已經進封開國公,不過因爲楊次山的組訓,並未在朝中擔任實際要職,算是一個散臣,平日很少上朝,今天他不知爲何,也親自上朝,不過開始大家沒有注意到他,現在直到他出來替高懷遠邀功,大家才注意到他的存在。?

趙昀也大有點出乎意料之外,他也沒有想到,這一年多來,本已不再幹政的楊氏兄弟忽然間怎麼冒出來頭了,而且一開口,就要爲高懷遠討要平章國事一職,這可不是小事情呀?

這讓他又想起了謝木林的話,武將豈能幹政,假如給高懷遠升至平章國事的話,那豈不是等於讓高懷遠晉升到了比宰相還要厲害的位置了嗎??

趙昀這邊還在猶豫,忽然間一個大臣出列道:啓奏陛下,楊國公所諫大大不妥,現如今高大人雖然功不可沒,但是同樣也有不少大臣尚在彈劾於他,許多事情尚未明瞭期間,便如此封賞實在不妥,以微臣只見,還是待諸臣彈劾高大人的那些事情搞清楚了再議此事不晚!?

出班說話的乃是太常寺卿趙大人,明顯是反對給高懷遠進封平章一職,雖然算不上是鄭清之一派,但是也代表了不少文臣的意見,高懷遠對於此人並不熟悉,只是以前見過兩面罷了,不由得多看了他兩眼。?

而這個太常寺卿剛剛話音一落,朝班之中又站出了一個人,此人可是高懷遠的熟人,正是當年史彌遠的狗腿樑成大。?

樑成大現在可算是高懷遠的鐵桿擁躉,一是因爲高懷遠對他有活命之恩,二是他有把柄落在高懷遠手中,現在他的上司還是紀先成,所以這種事情他出面也最合適。?

啓奏陛下,臣也有本要奏,這段時間以來,雖然朝中多有一些大臣連連彈劾高大人,但是微臣卻也已經查實過了,其中多數罪名不過是子虛烏有罷了,而且這些人簡直就是亂臣賊子,想高大人這些年爲聖上殫精竭慮,東奔西走,無數次甘冒生命之險,甚至身負多次重傷,他又爲的什麼??

現如今這些人看到高大人擢升的快了一點,便立即跳出來大肆攻訐於他,只不過是想以誣告來陷害高大人罷了!?

想當年聖上登基之時,處處受史相掣肘,這些人可曾有一個人站出來,彈劾過史彌遠嗎?微臣不才,下去略微查了一下,這些人當年各個都閉口不言,只有高大人不惜冒死兵諫,才誅除亂黨!?

假如按照他們所說,高大人飛揚跋扈,處處僭越,貪墨無度的話,那麼現在何來北伐之勝??

他完全可以在兵諫之後,安於留在京中享樂,根本不用去帶着兵馬北伐,收復失地,那樣也絕不會有人說他什麼,而他卻力排衆議,甘願立下軍令狀,率軍北伐,而且時時將自己置於險地,雖然微臣並未親臨戰場,但是也多次聽聞高大人一馬當先,衝殺在前,這一次北伐之中,多次身負重傷,還力戰不退,此種功臣,卻被他們攻訐爲奸佞之輩,這些人的居心想來真是叵測!?

現在坊間對於此事早已是議論紛紛,朝野之中對於這些人更是罵聲一片,假如聖上這次不給高大人當有的封賞的話,那就實在令百官心寒,令百姓齒冷了!?

今日微臣就是要彈劾那些攻訐高大人之人,請聖上降旨治罪於他們,以此來弘揚高大人忠君之心,褒獎那些不惜冒死北伐的將士,也告慰此次北伐之中戰死沙場的那些英豪,唯有如此,才能令天下人歡欣鼓舞,未來之際,才能順應民心!?

樑成大站在大殿上面,捧着笏板說的是慷慨激昂,彷彿他這會兒已經變身成爲正義的使者一般,矛頭直指那些曾經上書攻訐高懷遠的大臣們,一下子將他們說成了禍國殃民的一羣、奸佞之臣。?

他這一說不要緊,一下把一大片大臣都罵的顏面掃地,一時間不少人立即站出來大聲的指責起了樑成大。?

更是有人立即大罵樑成大乃是當年史黨的走狗,把樑成大罵的是體無完膚,幸好這傢伙臉皮夠厚,早已經被人罵慣了,居然扛住了這麼多大臣的攻訐,站在大殿上還有力氣和那些大臣對着爭吵。?

樑成大之所以敢於冒這麼大的風險站出來力挺高懷遠,那是有緣故的,他背後可是有不少人在暗中支持他,即便是得罪這些人,也可以確保他不會有事,這就是資本!?

不但樑成大跳出來爲高懷遠鳴不平,這個時候朝中還有不少力挺高懷遠一系的大臣也紛紛站出來指責鄭清之那一派的大臣,大殿上這一下就熱鬧大了,簡直如同一千隻鴨子開會一般,吵得是一塌糊塗。?

趙昀當即便坐在龍椅上傻了眼,自從他登基之後,這還是第一次遇上這樣的情況,這哪兒還像是朝議呀!簡直就跟市井的吵架一般!?

成何體統!不像話!太不像話!肅靜!給我肅靜!趙昀覺得被這些人吵得一個頭兩個大,再看當事人高懷遠,這會兒卻跟沒事一般,一副饒有興趣的在一旁看熱鬧,倒是讓負責朝議秩序的給事中和禮部侍郎這會兒急得滿頭大汗不知所措了!趙昀實在看不下去,大聲對殿下這幫大臣們斥道。?

大殿上的這些大臣聽到了怒不可遏的趙昀的聲音之後,當即都立即歸位,各自手捧笏板屁股高高撅起,口稱:陛下恕罪!?

趙昀氣的臉色發白,指着下面這幫大臣怒道:這是什麼地方?你們家後院嗎?由着你們隨便吵嗎?成何體統??

大殿裡這會兒只剩下了趙昀一個人的聲音,其餘人等各個都噤若寒蟬,連一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了。?

既然你們爲此吵鬧不休,那麼今日就讓高愛卿自己解釋一下,你們所羅列的罪狀也罷!張昌壽,你遞的摺子我看過了,也就是你羅列的最全,你便當着高愛卿的面,再說一下,他都犯有何罪吧!趙昀本來並不想在今天再提及此事,他本來已經和鄭清之商議過了,這件事就此作罷,他們也不必再彈劾高懷遠,而近期便將高懷遠支出臨安城,到外面做事,省的他們再起紛爭。?

鄭清之也答應了趙昀的提議,認爲這次他們已經獲得了勝利了,高懷遠只要不留在京中擔負要職,那麼朝政便可以由他們這些文臣說了算,所以他纔回去讓手下的那些人噤聲,但是沒想到今天高懷遠那邊卻首先對他們發難,這便打亂了他們的計劃。?

而趙昀現在氣急敗壞,要把這件事說個清楚,鄭清之這邊的人也只好接招了,首當其衝的便是這次領頭彈劾高懷遠的龍圖閣侍制張昌壽,被趙昀點名出來說話。?

張昌壽年紀大概五十多歲,仕途算不上太過順利,二十多歲考上舉人之後,混了三十多年才混到這個侍制的位置上,這次他決心要一舉成名,於是便跳將出來,第一個上書彈劾高懷遠,並且羅列出了高懷遠數條大罪,可是今天,他卻有點害怕了,因爲他忽然間發現,自己很可能會成爲高懷遠一系主要打擊的對象,假如稍有不慎,他便很可能把這官做到頭了。?

可是現在他已經是騎虎難下,退路被趙昀給封死了,唯有站出來接招一途,所以他雖然有些害怕,但是卻不得不深吸一口氣,壓住狂跳的心,站了出來。?

啓奏陛下,臣確實要參高大人一本,高大人雖然此次北伐功不可沒,但是他卻屢次犯有儹越之罪,他在討平李全之後,致以北上,在尚未得到聖上恩准之前,便調集大軍出兵北上,如此大事,他卻一人獨斷專行,絲毫不把聖上的聖旨放在眼裡!?

還有,他擅自多次任命京東官員,以此以權謀私,大肆破壞朝廷吏治,另外張昌壽站出來林林總總的羅列出了高懷遠數大罪狀,顯得是義正言辭,將高懷遠說成了一個十惡不赦的奸佞之輩,總之歸根結底,即便不把高懷遠當即便拉出去砍了,起碼也要抓起來流放三千里纔夠!?

聽罷之後,大殿之中的大臣們又是發出一片嗡聲,而高懷遠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站在前面,嘴角還帶着一絲冷笑,一直等着他把話說完。?

第116章 深巷遭伏第60章 鴿子第14章 賈奇第366章 慘烈第49章 陽奉陰違第140章 夏震倒臺第194章 虛晃一槍第18章 殿前都指揮使(下)第26章 潑皮擋道(下)第240章 螳螂捕蟬第62章 趨炎附勢(上)第175章 欲取先予第90章 讒言第287章 策反第42章 清官難做(上)第372章 京東駐屯軍第308章 大魚第115章 抗旨第102章 完勝第372章 京東駐屯軍第10章 不打不成交第141章 掛帥出征第144章 金朝宗室第105章 毒花第88章 懸案第303章 小勝第45章 嶽王后人(下)第2章 以拳服人第356章 倉促結陣第67章 楚州兵變(上)第329章 孛魯第91章 圈錢第89章 懲罰行動第27章 勸慰第6章 名將第21章 暗鬥(下)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298章 周俊殺俘第72章 槍林第112章 發兵鄂州第1章 烏雞變鳳凰第66章 京東有變(下)第33章 夜審第180章 餘太醫第131章 出使吐蕃第31章 賊巢(上)第27章 勸慰第52章 海拉蘇第31章 有病亂投醫第204章 城破第59章 翹班驚遇(下)第169章 放下還是放不下第120章 越俎代庖第70章 奸相召見第147章 激戰山口第133章 高級集訓班第84章 再返鄂州第177章 結義金蘭第82章 變陣第104章 決勝3第47章 何爲短視(下)第46章 斥責第1章 趙範第36章 夫人帶隊第41章 偷襲敵營第94章 不拘小節第341章 渡口第185章 心事重重第54章 臥虎莊第78章 前村第19章 陰霾第21章 憤怒第24章 飲宴(下)第77章 參謁第51章 歡聚第57章 皇后壽禮(上)第40章 分兵進擊第264章 激戰第137章 幻化寺第151章 入地有門第16章 賜刀第24章 飲宴(下)第132章 韜光養晦第52章 磨洋工(上)第41章 非她不娶(上)第23章 侍衛總管(下)第217章 暴斃第104章 再會趙方第26章 收僕第70章 獻寶第88章 懸案第44章 如何處置第336章 警示第255章 美中不足第101章 內訌第79章 翻臉第40章 父子相見(上)第29章 危城3第291章 營救第69章 銅礦
第116章 深巷遭伏第60章 鴿子第14章 賈奇第366章 慘烈第49章 陽奉陰違第140章 夏震倒臺第194章 虛晃一槍第18章 殿前都指揮使(下)第26章 潑皮擋道(下)第240章 螳螂捕蟬第62章 趨炎附勢(上)第175章 欲取先予第90章 讒言第287章 策反第42章 清官難做(上)第372章 京東駐屯軍第308章 大魚第115章 抗旨第102章 完勝第372章 京東駐屯軍第10章 不打不成交第141章 掛帥出征第144章 金朝宗室第105章 毒花第88章 懸案第303章 小勝第45章 嶽王后人(下)第2章 以拳服人第356章 倉促結陣第67章 楚州兵變(上)第329章 孛魯第91章 圈錢第89章 懲罰行動第27章 勸慰第6章 名將第21章 暗鬥(下)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298章 周俊殺俘第72章 槍林第112章 發兵鄂州第1章 烏雞變鳳凰第66章 京東有變(下)第33章 夜審第180章 餘太醫第131章 出使吐蕃第31章 賊巢(上)第27章 勸慰第52章 海拉蘇第31章 有病亂投醫第204章 城破第59章 翹班驚遇(下)第169章 放下還是放不下第120章 越俎代庖第70章 奸相召見第147章 激戰山口第133章 高級集訓班第84章 再返鄂州第177章 結義金蘭第82章 變陣第104章 決勝3第47章 何爲短視(下)第46章 斥責第1章 趙範第36章 夫人帶隊第41章 偷襲敵營第94章 不拘小節第341章 渡口第185章 心事重重第54章 臥虎莊第78章 前村第19章 陰霾第21章 憤怒第24章 飲宴(下)第77章 參謁第51章 歡聚第57章 皇后壽禮(上)第40章 分兵進擊第264章 激戰第137章 幻化寺第151章 入地有門第16章 賜刀第24章 飲宴(下)第132章 韜光養晦第52章 磨洋工(上)第41章 非她不娶(上)第23章 侍衛總管(下)第217章 暴斃第104章 再會趙方第26章 收僕第70章 獻寶第88章 懸案第44章 如何處置第336章 警示第255章 美中不足第101章 內訌第79章 翻臉第40章 父子相見(上)第29章 危城3第291章 營救第69章 銅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