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意外

拖雷低頭想了一下之後,忽然間招過來手下的傳令兵,對他吩咐道:立即傳令下去,停止進攻將利縣城,全軍開始緩步撤往階州,焚燒掉這裡所有攻城器械,令哈喇巴兒思率領本部兵馬殿後,明天全軍撤離本地!

當他的命令下達到諸軍之後,那些新附軍和漢軍紛紛長長的鬆了一口氣,這座小小的縣城,已經讓他們這些新附軍和漢軍已經打得精疲力竭,他們這些兵馬根本就是蒙古人拿來做炮灰用的,根本不顧及他們傷亡有多重,這些天一直都在強逼着他們強攻縣城,結果讓他們損失慘重,眼下他們幸運的部隊,戰鬥減員都在兩成以上,放在以往的話,他們早就潰散了,可是在蒙古人手下做事,他們卻不敢潰散,因爲等待他們的將是極其殘酷的屠殺,故此當聽到拖雷放棄攻打這個小縣城之後,這些人都算是放鬆了下來。、nbE、

但是拖雷本部的將士們卻對拖雷這個命令表示不理解,雖然他們連續吃虧了幾次,但是整體上來說,他們實力尚未被削弱很多,而且兩次大敗損失的多是新附軍那些炮灰,對於他們蒙古族軍和色目軍來說,遠沒有到要讓他們後撤的程度。

於是有的部將立即找到拖雷,表示願意領兵去攻打那支宋軍,但是立即便被拖雷喝退了下去。

本王心意已決,立即開始拔營撤往階州!本王知道你們都是我們蒙古大軍的勇士,但是眼下在這裡,卻並不是和宋軍決戰的好時機!

漢人有句話說的好,避其鋒芒,宋軍眼下連敗我軍數陣,士氣正旺,而我軍在抵達這裡之後,卻接連被宋軍所敗,攻城更是不利,還有此地地形並不利於我軍和宋軍決戰,假如繼續堅持下去的話,我軍可能會遭到失敗,故此本王決定,先退兵直階州城駐紮,令三軍休整數日之後,以逸待勞,再在階州城擊潰這支宋軍!

只要能在階州擊敗這支宋軍之後,那麼宋人便無力再同我軍抵抗,到時候他們關外的財物、金帛、女便皆爲我們的囊之物,都退下吧!速速按照本王所安排的行事,不得再有異議!拖雷一邊喝退那些求戰的部將,一邊將他的想法解釋給了這些部將們。

高懷遠越來越覺得信心十足了,本來他想着嶽琨和麻仲率軍過來也就差不多了,但是沒想到的是麻仲剛剛領着八千沔州軍趕到,金州陳鬱便也領了四千人趕到了這裡。

陳鬱的到來給高懷遠了個驚喜,因爲按照他的安排,陳鬱這會兒應該領兵到鳳州加強那裡的防禦的,但是陳鬱卻因爲在鳳州沒發現蒙古軍的蹤跡,又忽然聽聞探馬來報,說都承旨大人孤軍冒進,也出了七方關,只帶了親軍,朝着階州方向去了。

陳鬱算是一個很機靈的人,只是略微思考了一番,便立即令手下一半兵馬由副將率領前往鳳州駐防,自己則帶了另外一半兵馬,一路超階州追了過來。

陳鬱是想,終於有機會巴結一下高懷遠了,上次高懷遠途徑金州的時候,也給陳鬱留下了很不錯的印象,特別是高懷遠率軍入利州之後,非常短的時間便將亂軍一舉蕩平,這令陳鬱更是對高懷遠佩服了起來,再聽聞了手下回利州之後,連連稱讚高懷遠如何控軍,陳鬱便一直在想,有機會的話要好好的經營一下和高懷遠的關係,他敏銳的感覺到,以後南宋,很可能會是高懷遠說了算。

而這個意外的消息,讓陳鬱最終下定決心,分兵前來支援高懷遠,並且一路急趕,居然在沔州軍剛剛趕到高懷遠所在地的當天晚上便也趕了過來。

高懷遠當即大喜過望,對陳鬱連連嘉勉了一番,問清陳鬱鳳州的情況之後,便留下了陳鬱這四千兵馬。

高懷遠也有了充分的信心,在將利縣和蒙古軍來一場硬碰硬的對決了。

他眼下麾下精兵達到八千餘人,還有近一萬人的輔軍,即便是和蒙古軍實力還有些相差,但是基本上也差不了太多了。

於是高懷遠着令這些兵將就地整休兩日時間,同時統一了諸軍的號令,以免一旦開戰之後,出現號令不通的情況,決定兩日之後,便開始主動出擊,去和蒙古軍來一場大戰。

而這次拖雷的表現讓高懷遠也有些意外,他僅僅一戰擊潰了那海的蒙軍一部,拖雷居然便不敢再派兵前來主動攻擊他這麼少的千餘宋軍,這讓高懷遠對拖雷不由得產生出了一絲輕視的感覺。

什麼狗屁蒙古最善戰的皇,僅僅遭遇了這樣的一場敗仗,就不敢再來主動進攻他這麼小一支兵馬了,換作誰都會有些輕視拖雷的膽量,高懷遠是人,自然也會有這樣的想法。

聽聞了高懷遠以千餘人,居然大敗蒙古軍三千餘部,讓趕至這裡的嶽琨、麻仲、陳鬱等人無不感到驚歎,他們想象不到,高懷遠爲何會獲取如此大的勝利,但是這一次大捷,卻讓宋軍上下士氣高漲,本來還心懷懼意的一些將士,不由得也開始不再那麼擔心未來一戰了。

可是不待高懷遠領兵出山,主動找拖雷決戰,斥候卻先從前方跑回來告訴高懷遠,包圍將利縣城的蒙古大軍忽然間卻開始主動撤退了,他們陸續拔營,朝着階州方向退去。

這個消息讓高懷遠頗爲驚詫,這和他的設想相去甚遠,他這兩天一直想着要在將利縣城和拖雷的蒙古大軍來一場會戰,但是沒成想拖雷卻會選擇主動退卻,不和他在這裡會戰。

聽聞消息的諸將立即紛紛向高懷遠請戰,特別是沔州軍的副都統麻仲,出列大聲的對高懷遠說道:都承旨大人,小的以爲蒙古軍定是因爲連攻將利縣城不下,再加上接連被黃都統和都承旨大人所敗,故此士氣低落,才選擇了退往階州佈防!

卑職不才,願意領麾下三千兵將,追擊敵軍,絕不能讓蒙古軍就這麼輕鬆的退走!還望大人恩准!

第197章 試探2第52章 彙報第360章 夜戰第26章 潑皮擋道(上)第29章 巡視楚州第39章 浴血孤城2第129章 扮豬吃老虎第183章 兵棋推演第77章 中計第95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35章 意外收穫(上)第31章 破陣第75章 脫身第136章 煙花驚魂第92章 名利雙收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上)第155章 首次攻城第40章 浴血孤城3第78章 前村第21章 都作院第205章 神威大炮第40章 父子相見(上)第46章 賈涉請辭(上)第40章 拿命來第364章 砲車攻陣第124章 夜襲第94章 不拘小節第202章 頑抗2第42章 清官難做(下)第213章 大局初定第190章 順利第165章 金國求援2第46章 意外第49章 夜行第27章 孤兒第6章 佈局第331章 牀弩發威第273章 秋桐建功第190章 血書第73章 火箭飛昇第131章 出使吐蕃第5章 臨潁會戰1第94章 爆冷第331章 牀弩發威第279章 四娘請命第108章 火銃第10章 揚州第84章 再返鄂州第1章 烏雞變鳳凰第132章 出使吐蕃2第21章 都作院第70章 伏兵第33章 豐原布莊(下)第13章 擒賊擒王第6章 佈局第324章 朝議第117章 血戰突圍第82章 變陣第298章 周俊殺俘第16章 賜刀第1章 趙範第293章 城破第58章 圍城之戰第202章 風聲走漏第192章 強助第105章 揭開謎底第54章 臥虎莊第31章 賊巢(下)第266章 所向披靡第107章 陷陣甲第203章 甕城第77章 幕賓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372章 京東駐屯軍第109章 試炮第68章 狼口脫險第103章 權相史彌遠第39章 自投羅網第12章 權臣又如何第224章 紀府夜宴第327章 當頭棒喝第151章 亂戰1第81章 屠第38章 敗招第140章 勸降第8章 變局第215章 定局第70章 伏兵第37章 胸無大志(下)第33章 家書第209章 挺進中原第193章 再戰甘泉第50章 劫獄第97章 揮師南下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196章 試探1第125章 廷杖第183章 豪賭第51章 恩州之戰(下)第157章 出使
第197章 試探2第52章 彙報第360章 夜戰第26章 潑皮擋道(上)第29章 巡視楚州第39章 浴血孤城2第129章 扮豬吃老虎第183章 兵棋推演第77章 中計第95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35章 意外收穫(上)第31章 破陣第75章 脫身第136章 煙花驚魂第92章 名利雙收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上)第155章 首次攻城第40章 浴血孤城3第78章 前村第21章 都作院第205章 神威大炮第40章 父子相見(上)第46章 賈涉請辭(上)第40章 拿命來第364章 砲車攻陣第124章 夜襲第94章 不拘小節第202章 頑抗2第42章 清官難做(下)第213章 大局初定第190章 順利第165章 金國求援2第46章 意外第49章 夜行第27章 孤兒第6章 佈局第331章 牀弩發威第273章 秋桐建功第190章 血書第73章 火箭飛昇第131章 出使吐蕃第5章 臨潁會戰1第94章 爆冷第331章 牀弩發威第279章 四娘請命第108章 火銃第10章 揚州第84章 再返鄂州第1章 烏雞變鳳凰第132章 出使吐蕃2第21章 都作院第70章 伏兵第33章 豐原布莊(下)第13章 擒賊擒王第6章 佈局第324章 朝議第117章 血戰突圍第82章 變陣第298章 周俊殺俘第16章 賜刀第1章 趙範第293章 城破第58章 圍城之戰第202章 風聲走漏第192章 強助第105章 揭開謎底第54章 臥虎莊第31章 賊巢(下)第266章 所向披靡第107章 陷陣甲第203章 甕城第77章 幕賓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372章 京東駐屯軍第109章 試炮第68章 狼口脫險第103章 權相史彌遠第39章 自投羅網第12章 權臣又如何第224章 紀府夜宴第327章 當頭棒喝第151章 亂戰1第81章 屠第38章 敗招第140章 勸降第8章 變局第215章 定局第70章 伏兵第37章 胸無大志(下)第33章 家書第209章 挺進中原第193章 再戰甘泉第50章 劫獄第97章 揮師南下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196章 試探1第125章 廷杖第183章 豪賭第51章 恩州之戰(下)第157章 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