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趙與莒

老頭也不反對黃嚴這幾個小子跟過來,但是他卻從來都不去管他們,而是讓高懷遠自己來管,至於高懷遠怎麼教訓他們,是高懷遠自己的事情。

看到老頭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幾個小子也不敢造次,於是只能按照高懷遠的要求,跟着高懷遠習武,而高懷遠看他們願意學,只是要求他們不得將這個事情說出去,否則的話,以後就不要想再跟着過來,幾個小子都答應了下來。

之後高懷遠將老頭對他的那種教法拿了出來,讓他們回去之後各自準備也準備一套類似他身上的這副行頭,不過裡面只能裝沙子,重量按照他們可以承受的準備,結果沒幾天,這幫小子便被操練的只剩下了黃嚴和一個叫周昊的少年了,其餘的傢伙們受不了這個折騰,紛紛偃旗息鼓,不再起大早來鍛鍊了,他們不來,高懷遠也不強求,全憑他們自己決定。

對於黃嚴的表現,高懷遠還是比較意外的,本來以爲他一個富家子地,肯定也受不了這個苦,沒幾天定會跑掉,可是沒想到這廝雖然看起來油嘴滑舌,整日只聽他叫苦不迭,但最後居然堅持了下來,這一點說明黃嚴的性格還是比較堅韌的,加以鍛鍊之後,應該不會太差。

而這個周昊家比較窮,平時話很少,家中沒錢供他讀書,也沒人管教他,所以只能沒事在街上瞎混,成了黃嚴的手下,但是個性上卻屬於那種很能吃苦的少年,從來都不聽他叫一聲苦,而且他對高懷遠很敬畏,高懷遠不論讓他做什麼,他從來都老老實實的完成,現在已經屬於高懷遠的鐵桿擁護者了。

老頭看到只剩下這倆人之後,於是不再對他們視而不見,而是因人而異,每個人教他們了一些東西。

黃嚴性格比較外向,老頭傳他了一套槍法,讓他除了正常的鍛鍊之外,開始練槍,而周昊性格沉穩,力量也比較強,所以老頭教給他了一套刀法,讓他練刀。

就是高懷遠什麼也不教,還讓他一直這麼打煞力氣,搞得高懷遠很不樂意,自己無論哪一點都比這倆人強,他們都能學槍法和刀法,自己卻不能學,於是找老頭抗議。

“你和他們不同,他們沒有你的那種素質,終歸不會有大成,所以我才讓他們學一些槍法和刀法,但是你不能學,如果現在教給你的話,反倒會限制你的發展,真正的功夫不是幾套招數,而是不管你拿到什麼東西,都能成爲順手的武器,無招勝有招,你最好還是能明白這個道理,只有達到了這種境界,你才能學有大成!”老頭將高懷遠帶到一旁,單獨對他解釋到。

聽老頭這麼一說,高懷遠也老實了,不再去要求學什麼刀法,繼續接受老頭的單獨教導,拿着棍子打得他雞飛狗跳,滿樹林到處躲藏。

還真別說,這樣的鍛鍊還真是效果不錯,老頭開始的時候,每一次出手,都能打到高懷遠,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之後,高懷遠已經不再那麼小白了,居然可以十下躲開一兩下了,而且穿着這身行頭,在老頭傳授的馭氣之法的支持下,腳步也越來越輕了起來。

如此一來,高懷遠算是徹底明白了老頭的良苦用心,於是更加努力的苦練了起來。

除了教高懷遠功夫之外,老頭還經常教高懷遠一些排兵佈陣的東西,高懷遠對於冷兵器時代的這種佈陣打仗方式也很感興趣,所以牢記下了不少老頭教給他的陣法,覺得受益匪淺,老頭看他有興趣,於是還給他弄了一些兵書戰策,交給他看,簡直就是把他當個將軍培養,高懷遠雖然不清楚老頭爲何要這麼做,但是他也裝糊塗,只管聽,只管記,反正這些東西保不準什麼時候可能用上,真要到了亂世的時候,跑不了就揭竿而起,跟蒙古軍拼了拉倒,不知爲何,高懷遠壓根就沒有想過投降蒙古軍的事情。

晚上沒事的時候,高懷遠想起這個事情,翻來覆去的琢磨,最後得出一個結論,他之所以壓根沒想過要投降蒙古人當個順民,主要原因還是元朝對漢人的政策,蒙古人將人分四等,第一等蒙古人,第二等色目人,第三等是北方漢人,第四等是南人,作爲南方的漢人,連漢人都稱不上,蒙古人殺個漢人,只需要賠一頭驢就沒事了,他纔沒興趣去蒙古人底下當個連驢都不如的人,苟且偷生下去呢!所以如果真是蒙古人打過來的話,他是絕不會投降蒙古人的!

看那些老頭交給他的兵書的時候,高懷遠遭遇了問題,這些古書都是用繁體字書寫的,而且全都是文言文,許多地方的字他根本不認識,看起來艱澀的要死,這可把他給難爲壞了,思前想後半天,才決定找高建談談,看看能不能找人教他識字,要求不高,能識字並看懂這些兵書戰策就行。

閒暇的時候,高懷遠也去看看那個叫趙與莒的小兄弟,經過了解,這個趙與莒還果真是個宗親,不過卻是遠親,具趙與莒自己說,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十世孫,祖上是趙德昭,也就是說他是趙家的一個偏枝,從他的曾祖和祖父開始就不再有什麼爵位,而到了他父親一代,只是一個九品的縣尉,而且早亡,所以到他這一代,更是早已沒落的如同平民一般,母親全氏帶了他和弟弟二人,孤兒寡母連生活都沒法繼續,只好到了紹興府這裡,回全氏的孃家寄住,生活上頗爲窘迫。

高懷遠雖然對歷史知道一些,但是他不是專業搞這個事情的,所以並不清楚歷史的太多細節,聽了趙與莒的話之後,想想也是,他知道燭影斧聲這個故事,趙匡胤死的不明不白,趙光義接了皇位,自然不會讓趙匡胤這一枝上的後人日子好過,作爲趙匡胤的子孫,混到這種地步,也不算奇怪。

而趙與莒因爲上一次高懷遠出手相助的事情,對高懷遠很是感激,每次看到高懷遠都是大哥長大哥短的叫個不停,讓高懷遠對他頗有點親切感,於是也時不時的也教給他幾手功夫,省的趙與莒以後老被別家孩子欺負,更是贏得了趙與莒的尊重。

黃嚴這幫傢伙,看到高懷遠和趙與莒關係處的不錯,於是也都老老實實的上門給趙與莒道歉,這些傢伙中的幾個家境好的小子,還時不時的從家偷點吃穿之物,送到趙與莒家,接濟一下趙與莒家,算是側面的巴結了高懷遠。

趙與莒也不傻,知道自己受的這些恩惠都是因爲高懷遠的關係,連帶他母親全氏也都對高懷遠讚口不絕,經常要趙與莒請高懷遠來家玩兒,所以一來二去,高懷遠就成了趙與莒家的常客,甚至於在趙與莒家,他才能真正感覺到一絲家庭的溫暖。

而時間長了之後,大家也都知道了高懷遠的事情,知道了高懷遠雖說說是高家三少,其實因爲他出身的問題,還有小時候呆傻的緣故,在高家地位很不受人待見,但是混熟了的衆人,也沒有因此小看高懷遠,在他們眼中,高懷遠是一個直爽之人,而且爲人仗義,更讓他們驚奇的是,高懷遠知道的稀奇古怪的事情多的讓他們想都想不到。

從高懷遠那裡,他們聽說自己腳下生活的這片土地其實是一個圓球,這個圓球大部分都是水,只有一少部分是陸地,而大宋就是在這個圓球上的一塊最大的陸地上,還有很多地方,目前還沒有被人發現,類似這些東西,他們從高懷遠那裡聽來了不少,各個都覺得十分新奇,覺得很不可思議。

而且高懷遠懂的事情很多,許多東西到他哪兒大多都能得到一個很合理的解釋,更讓這幫小弟兄們感到欽佩不已。

高懷遠還給他們講了許多有關蒙古大軍的事情,成吉思汗的事情,蒙古軍的兇殘,讓衆人都有些害怕,只有黃嚴滿不在乎的說道:“怕他個鳥!要是蒙古人真的來的話,看我不一槍一個,扎死他們!大不了以後老子去從軍,回頭當個將軍,領兵把蒙古軍打回去,看看他們還敢不敢來招惹咱們漢人!”

其他幾個傢伙聽了也都氣哼哼的接茬說大不了就和他們拼了,漢人這麼多,還能怕那一小撮蒙古人嗎?

高懷遠笑笑沒有接他們的茬,這些傢伙之所以這麼說,主要還是不知道蒙古人的厲害而已,而且蒙古軍成分龐雜,後期的蒙古軍之中什麼種族的都有,數量並不見得比宋軍少,何況大宋的將軍不好當,處處要受不懂行的文官的掣肘,想抗衡蒙古大軍,恐怕不容易呀!

想想以後大宋的前途,高懷遠就覺得鬱悶,他實在不看好眼下大宋上下這種醉生夢死的狀態,生活在這個時代,也只能說是他們的不幸了,難道就這麼混下去?高懷遠總覺得有些不甘心。

第30章 棍棒相迎第131章 出使吐蕃第194章 又見秋桐第5章 潰兵第349章 倉惶第102章 名將來投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131章 楊石的心意第65章 神仙醉第33章 反擊2第265章 重甲武生營第9章 堅壁清野第261章 兩雄相遇第199章 北進第217章 暴斃第13章 擒賊擒王第24章 激戰七方鎮第106章 軍中論戰第173章 契丹遺族第172章 屠村第101章 大戰之前第313章 兵無鬥志第169章 巡視京東2第115章 請大人閱兵第46章 賈涉請辭(下)第一百九十七八章 下作第364章 砲車攻陣第101章 大戰之前第39章 暗算第96章 湖匪屠村第39章 暗算第163章 論功行賞第49章 包藏禍心(上)第143章 進兵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81章 忠僕第55章 將利縣第342章 伏兵第60章 倉促應戰第71章 定親第66章 狼羣第119章 步軍司驚魂第44章 如何處置第9章 堅壁清野第99章 漁翁之利第13章 把柄第24章 激戰第132章 兄弟相會第73章 兄弟之誼第65章 壽宴(上)第1章 迷茫第164章 金國求援第88章 懸案第45章 嶽王后人(上)第52章 彙報第86章 縣尉第13章 擒賊擒王第25章 義賊第79章 翻臉第50章 階州失守第62章 趨炎附勢(下)第201章 頑抗1第139章 劍指鳳翔第207章 決死第371章 條件第117章 暗刃第285章 人頭攻勢第121章 就擒第64章 橫掃第5章 山東李全第54章 臥虎莊第178章 衣錦還鄉第48章 韃子來襲第94章 監視第185章 揮師北伐第40章 拿命來第48章 韃子來襲第194章 又見秋桐第291章 營救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173章 契丹遺族第60章 假公濟私(下)第274章 交易第18章 辭行第259章 強渡第281章 反目成仇第93章 秋季比武第75章 脫身第355章 巨餌第40章 浴血孤城3第55章 調整第75章 分兵第156章 僅取甕城第370章 梟雄張林第15章 李璮第130章 撥亂反正第118章 僥倖逃脫第29章 巡視楚州第45章 新丁第128章 何爲大義
第30章 棍棒相迎第131章 出使吐蕃第194章 又見秋桐第5章 潰兵第349章 倉惶第102章 名將來投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131章 楊石的心意第65章 神仙醉第33章 反擊2第265章 重甲武生營第9章 堅壁清野第261章 兩雄相遇第199章 北進第217章 暴斃第13章 擒賊擒王第24章 激戰七方鎮第106章 軍中論戰第173章 契丹遺族第172章 屠村第101章 大戰之前第313章 兵無鬥志第169章 巡視京東2第115章 請大人閱兵第46章 賈涉請辭(下)第一百九十七八章 下作第364章 砲車攻陣第101章 大戰之前第39章 暗算第96章 湖匪屠村第39章 暗算第163章 論功行賞第49章 包藏禍心(上)第143章 進兵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81章 忠僕第55章 將利縣第342章 伏兵第60章 倉促應戰第71章 定親第66章 狼羣第119章 步軍司驚魂第44章 如何處置第9章 堅壁清野第99章 漁翁之利第13章 把柄第24章 激戰第132章 兄弟相會第73章 兄弟之誼第65章 壽宴(上)第1章 迷茫第164章 金國求援第88章 懸案第45章 嶽王后人(上)第52章 彙報第86章 縣尉第13章 擒賊擒王第25章 義賊第79章 翻臉第50章 階州失守第62章 趨炎附勢(下)第201章 頑抗1第139章 劍指鳳翔第207章 決死第371章 條件第117章 暗刃第285章 人頭攻勢第121章 就擒第64章 橫掃第5章 山東李全第54章 臥虎莊第178章 衣錦還鄉第48章 韃子來襲第94章 監視第185章 揮師北伐第40章 拿命來第48章 韃子來襲第194章 又見秋桐第291章 營救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173章 契丹遺族第60章 假公濟私(下)第274章 交易第18章 辭行第259章 強渡第281章 反目成仇第93章 秋季比武第75章 脫身第355章 巨餌第40章 浴血孤城3第55章 調整第75章 分兵第156章 僅取甕城第370章 梟雄張林第15章 李璮第130章 撥亂反正第118章 僥倖逃脫第29章 巡視楚州第45章 新丁第128章 何爲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