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六、盛熙被擄(二)

熙兒會死嗎?!

宜萱想到這種可能,就全身發冷,幾乎要抑制不住四肢的顫抖。

熙兒,是她的孩兒啊!是她親身孕育和生下來的孩子啊!也是她這輩子唯一的一個孩子啊!她無法接受這樣的可能性!!若熙兒真的有了什麼意外,她會瘋了的!!

雍王看到自己女兒身體發顫的樣子,不由憐惜地道:“別怕,有爲父在,熙兒會平安被救回來的。”

宜萱滿眼淚水,擡頭看着神情鎮定而慈靄的阿瑪,當即嗚咽着便撲在他懷中,嗚嗚哭了起來。其實從看到劉氏死的那一刻起,宜萱心裡就害怕極了,只是爲了熙兒,她不得不強迫自己保持理智和冷靜!

可世間上的哪一個母親,在得之自己的孩子生死未卜的情況下,還能永遠保持冷靜的?!

這時候,蘇培盛低頭走了進來,他道:“王爺、郡主,寺中並未找到小公子,而各門看守的沙彌也都說沒有看到過可疑的人出去,更不曾看到小公子那麼大年紀的孩子。”

“這怎麼可能?!”宜萱滿是不可置信之色,“是不是看門的沙彌不仔細,看漏了什麼?”

蘇培盛道:“這似乎不大可能,因爲這個時節,來的香客着實不多,帶着孩子的就更少了!而帶着像小公子這麼小的孩子的幾乎是沒有的!”

宜萱低頭咬着嘴脣,此刻她又是理智佔了上風,腦袋急速地思考和分析這裡頭的問題……

雍王卻是個極度冷靜的人,他道:“既然不在寺中,必然在寺外。留兩個侍衛。其餘的全部出寺外,東南西北八方搜尋!”

“嗻!”蘇培盛忙彎身要退下。

雍王突然又立刻喚住了他,雍王從袖中出去一枚金腰牌道:“命附近衙門,派出三班衙役協從搜尋,不得有誤!”

“嗻!!”蘇培盛忙結果腰牌,這才退出去辦事了。

宜萱思考了一會兒,便道:“興許是擄掠之人帶着食盒或者籃子之類的東西。那盛熙弄暈塞進裡頭。帶了出去。”

雍王聽了,點頭道:“看樣子,也只有這一種可能了。”

宜萱又道:“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熙兒被藏在寺中某個不易被察覺的地方……”——她總隱隱覺得,擄掠之人沒那麼容易帶着盛熙出了岫雲寺!看門的小沙彌都是機靈之人,怎麼會那麼輕易就被從自己眼皮子底下溜走了?

雍王卻搖頭道:“這個不大可能。”——粘杆處的侍衛,不是尋常護衛能比。若連個人都搜不出來,那也太無能了些!

宜萱沒有反駁阿瑪的話。轉而道:“女兒還有一點不解。此事明顯是直接衝着熙兒來的,但是——女兒來的時候並未乘坐郡主品級的朱輪車,也並未招搖過市,應該沒有外人知道女兒來了這裡纔對!可擄掠的人爲什麼……卻好像是預備好了一般。就想是他提前知道女兒迴帶熙兒來似的!!”

雍王聽得眸中一冷,漸漸幽深不見底,他道:“不錯。連爲父事先都不曉得你來了。”

宜萱又道:“此人必然是跟女兒有仇之人。”說罷,宜萱腦中浮現了幾個仇人……嫡福晉。不,不可能是她!連阿瑪可是都不曉得她來了岫雲寺,嫡福晉就更不可能知道了!更何況,擄走盛熙一個小娃娃能對她有什麼好處?!

第二個仇人,便是烏琳珠了……可是自打烏琳珠出嫁以後,便沒有在出現在宜萱面前,更沒有在糾纏過子文。這叫宜萱不大覺得會是她。

雍王突然冷笑了:“只怕更可能是與本王有仇的人!!”

宜萱旋即明白了阿瑪話中的意思,是啊,熙兒是阿瑪的親外孫也是唯一的一個外孫!而且是帶着祥瑞出生的孩子,還被取名爲“盛熙”,寓意“生於康熙盛世”,無疑能夠爲雍王未來大業助勢!而能爲雍王助勢之人,必然也會成爲八爺黨要翦除的目標!!

想到這些,宜萱恨得牙齒都要咬得碎裂了,“若真被阿瑪不幸言中!那他們已經是第二次要害女兒的孩子了!!”——禍不累及妻兒,罪不累及家眷!爲什麼連一個只是外姓外孫的熙兒都不放過!!

雍王此事的心情和宜萱外露出的表情其實是一樣的,他曾經被算計得失去了弘暉、弘昀兩個兒子,最不能容忍的便是便是連晚輩子嗣都不放過的人!

但雍王的抑制力是超乎尋常的,他道:“熙兒會沒事的。若萬一不幸……那害的人,尤其是罪魁禍首,爲父必然讓他滿門相償!!”說罷,雍王合上了鳳眸,開始一顆一顆捻動手中的佛珠。

萬一不幸……聽到這四個字,宜萱無法接受。若真有那個不幸,就算真的滿門俱殺,又有什麼用?!

時間一點點過去……夕陽的血色鍍在了方丈室的長窗上。但卻依然沒有半點消息傳來,外面搜索的侍衛及附近衙役沒有找到絲毫熙兒的蹤跡!

可這時候,蘇培盛走了進來,他小心翼翼地道:“王爺,若是現在不回城,怕是城門便要關閉了。”

宜萱看着窗戶上的夕陽晚霞,是啊,岫雲寺是建在京外的,而城門日暮落鑰,而一旦落鑰,便不會輕易打開。而阿瑪的身份雖然貴爲親王,也素來是不去破這個例。

宜萱便道:“阿瑪,您先回城吧。女兒會在這兒等着的熙兒的消息……若一旦找到了,會立刻派人告訴您的。”

雍王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吩咐道:“命日夜俱不得停,知道找到人爲止!還有那幾個粘杆處侍衛,若是找不到——”雍王眸子冷森,“本王不需要這樣的廢物!”

蘇培盛心頭一緊,急忙謙恭地彎下身子,道了一聲“是”。

阿瑪走了,卻把貼身太監蘇培盛給留了下來。一則是吩咐她照顧宜萱,二則也是讓他能及時傳遞消息。阿瑪前腳離開,宜萱就忙喚了薄荷來,吩咐道:“派個護衛,快馬加鞭回程,去找納喇星徽,告訴他。我需要借用一下三首!!”

找人這種事情。三首的鼻子是最管用的!雖然此刻,擄掠之人很有可能已經逃出了方圓三裡的嗅覺極限,但宜萱對三首的能力。還是抱有很大的信心的。

薄荷聽得一臉迷糊。

宜萱也不想解釋什麼,便道:“你只管按照我的吩咐去做就是了!”

“是!”薄荷再不敢遲疑什麼,急忙退了下去。

宜萱長嘆一口氣,再度坐在蒲團上。方纔阿瑪在的時候,她着實不好讓阿瑪狐疑。更不願讓阿瑪懷疑她和子文之間……

這時候,小沙彌提着一個碩大的食盒走了進來,他道:“方丈,廚房已經做好了素齋送來了。這是雙份的,分量很足。”——小沙彌也暗歎,這食盒真重啊。

澄因停下唸經。便對宜萱道:“郡主也請用些素齋吧。”

宜萱苦澀地笑了笑,“大師。我真的吃不下。”

澄因笑了笑,道:“既如此,便先擱下吧。”說罷,澄因又繼續唸經了。

小沙彌見狀,便躬身退了出去。

宜萱看着點亮的燭火,看着澄因大師盤坐如佛,巋然不爲外物所動的樣子,忽的她站起身子來,對蘇培盛道:“到底,我還是覺得,不能完全排除熙兒不在寺中的可能性!”

蘇培盛似乎有些無奈,“格格!這真的不可能!白天侍衛已經把寺中搜遍了!何況,既然賊人擄走了小公子,又怎麼會在寺中久留呢?難道他就不怕露出馬腳?”

宜萱不想繼續多解釋什麼,便道:“反正我沒法枯等下去了,去找找總比什麼都不做得好!”

這時,一直都不發話的澄因大師開口道:“郡主既然還想找尋,老衲可召集寺內僧人,幫忙一同再找一遍。”

宜萱微笑道:“多謝大師好意,只是——我想,還是不必了。”宜萱的眸子突然沉了下來,她繼續道:“阿瑪白天搜寺,必然是寺內僧人人盡皆知。而擄掠之人下手如此之快,很有可能是熟悉寺內之人,也就是說,並不能排除擄掠之人是寺中僧人的可能性!!

蘇培盛聽了,忙道:“這怎麼可能呢!僧人可都是出家人啊!”

宜萱忙對澄因大師道:“並非我有意如此懷疑,大師是得道高僧,我自然是分毫不疑的。但是大師佛法再高深,也做不到讓寺內每一個僧人都沒有半分邪念與歹心吧?”

澄因大師聽了,絲毫沒有生氣,反而點頭道:“郡主所言甚是,老衲雖然竭盡全力傳揚佛法,但的確無法驅逐所有僧人心中埋藏的‘惡’。”

說罷,澄因略一擡手,“如此,郡主想做什麼就儘管做吧。”

宜萱心知澄因的胸懷,所以才如此直言不諱,見他如此平靜,宜萱不得不道一句:這纔是真正的高僧啊!

於是,宜萱雙手合十,再見一禮,道:“如此,請恕懷恪再做一件失禮的事情吧。”說罷,宜萱轉頭吩咐蘇培盛,“我記得阿瑪留了兩個粘杆處侍衛,是在方丈室外頭候着吧?”

蘇培盛道:“是。格格可是要吩咐他們再搜查一遍?”

宜萱搖頭,道:“讓他們去僧人們休息的地方看守着。”

“這……”蘇培盛焉能不明白,郡主這是要把岫雲寺僧當成是擄掠之人來盯着啊!

蘇培盛爲難的時候,澄因卻面帶微笑道:“蘇施主,請儘管去吩咐吧。”

蘇培盛聽了,忙見了禮,這才退下去吩咐了。L

ps:第二更~~~

四十六、公府妾鬥(下)二百三十八、子文登門三百四十六、封妃立嬪二百三十、失憶額附一百二十七、盛熙被擄(三)二百零三、春貴人(下)二百三十一、郎世寧(上)二十五、昌平皇莊(上)一百六十三、棄卒保車一百二十一、四爺大壽(上)六十三、星衡遺孀三百零七、挑撥之計二百四十四、皇貴妃(上)三百二十七、皇后之怒(下)二百四十六、子文是閻王?六十八、金盞心思二百八十三、貝勒弘曆(下)一百三十八、星月出嫁七十四、“榮華富貴”九十、夫妻失和二百一十一、妻妾俱苦(下)二百四十九、流言起二百六十、蒙古王子求婚第一波一百七十八、徽三奶奶(上)二百八十八、弘曆的後招(上)七十七、弘時情愫二百七十八、不想結婚二百零五、瓔珞項圈(上)一百四十七、雍正皇帝三百二十三、尚主?(下)三百二十四、調查取樣一百八十、鶴頂紅三十一、星徽伴讀三百四十一、和鸞委屈(上)二百一十六、皇后之死(上)八十一、無法不妒三百三十二、子文驟來驟去一百四十一、兒女雙全(上)二百一十八、錢貴人二百八十九、弘曆的後招(下)一百三十八、星月出嫁一百一十二、抓週禮(上)三百四十六、固倫懷恪長公主六十一、庶女星移(下)二百七十五、吃香的盛熙二百二十四、和敏郡主二百六十七、數敗俱傷一百八十九、侍妾之謀三百二十、拖延婚事一百八十、鶴頂紅二百四十七、嘉容訴苦二百三十三、傻子天才二百八十五、年貴妃(下)一百二十三、古怪的子文二百一十二、世子盛煦一百五十八、后妃撕逼二百八十、進擊的丫鬟(下)二百一十章、妻妾俱苦(上)一百七十四、允袐四十八、四格格夭折二百六十八、嫁給子文一百七十六、李氏中毒(下)二百零三、春貴人(下)二十三、星月生辰九十八、鳴鶴園二百六十三、星德墜馬一百二十七、盛熙被擄(三)二百二十二、化解困局(下)九十七、誰算計了誰(下)二十八章、壯士星徽一百一十三、抓週禮(下)二百二十、共乘一騎四十七、姨娘戚氏三十一、星徽伴讀一百一十七、搶背黑鍋二百六十四、寡、婦公主三百二十一、嫡子永瑜一百七十八、徽三奶奶(上)四十五、公府妾鬥(中)十九、弘時婚事二百四十九、靈貴人(上)一百四十八、后妃們(上)一百三十九、父子同喜(上)五十五、納喇盛熙二百七十一、弘曆福晉二百四十九、流言起二百九十一、乾隆一百九十、弘時新妾(上)二百零六、瓔珞項圈(下)一百一十四、雍王心思(上)一百八十七、側福晉星移(中)二百零七、勸死皇后(下)二百六十二、木蘭校場二百五十七、木蘭秋彌(上)二百三十八、子文登門三百二十六、皇后之怒(上)三十三、額娘來了(中)二百六十三、星德墜馬八、星月所求二百九十、試探弘曆
四十六、公府妾鬥(下)二百三十八、子文登門三百四十六、封妃立嬪二百三十、失憶額附一百二十七、盛熙被擄(三)二百零三、春貴人(下)二百三十一、郎世寧(上)二十五、昌平皇莊(上)一百六十三、棄卒保車一百二十一、四爺大壽(上)六十三、星衡遺孀三百零七、挑撥之計二百四十四、皇貴妃(上)三百二十七、皇后之怒(下)二百四十六、子文是閻王?六十八、金盞心思二百八十三、貝勒弘曆(下)一百三十八、星月出嫁七十四、“榮華富貴”九十、夫妻失和二百一十一、妻妾俱苦(下)二百四十九、流言起二百六十、蒙古王子求婚第一波一百七十八、徽三奶奶(上)二百八十八、弘曆的後招(上)七十七、弘時情愫二百七十八、不想結婚二百零五、瓔珞項圈(上)一百四十七、雍正皇帝三百二十三、尚主?(下)三百二十四、調查取樣一百八十、鶴頂紅三十一、星徽伴讀三百四十一、和鸞委屈(上)二百一十六、皇后之死(上)八十一、無法不妒三百三十二、子文驟來驟去一百四十一、兒女雙全(上)二百一十八、錢貴人二百八十九、弘曆的後招(下)一百三十八、星月出嫁一百一十二、抓週禮(上)三百四十六、固倫懷恪長公主六十一、庶女星移(下)二百七十五、吃香的盛熙二百二十四、和敏郡主二百六十七、數敗俱傷一百八十九、侍妾之謀三百二十、拖延婚事一百八十、鶴頂紅二百四十七、嘉容訴苦二百三十三、傻子天才二百八十五、年貴妃(下)一百二十三、古怪的子文二百一十二、世子盛煦一百五十八、后妃撕逼二百八十、進擊的丫鬟(下)二百一十章、妻妾俱苦(上)一百七十四、允袐四十八、四格格夭折二百六十八、嫁給子文一百七十六、李氏中毒(下)二百零三、春貴人(下)二十三、星月生辰九十八、鳴鶴園二百六十三、星德墜馬一百二十七、盛熙被擄(三)二百二十二、化解困局(下)九十七、誰算計了誰(下)二十八章、壯士星徽一百一十三、抓週禮(下)二百二十、共乘一騎四十七、姨娘戚氏三十一、星徽伴讀一百一十七、搶背黑鍋二百六十四、寡、婦公主三百二十一、嫡子永瑜一百七十八、徽三奶奶(上)四十五、公府妾鬥(中)十九、弘時婚事二百四十九、靈貴人(上)一百四十八、后妃們(上)一百三十九、父子同喜(上)五十五、納喇盛熙二百七十一、弘曆福晉二百四十九、流言起二百九十一、乾隆一百九十、弘時新妾(上)二百零六、瓔珞項圈(下)一百一十四、雍王心思(上)一百八十七、側福晉星移(中)二百零七、勸死皇后(下)二百六十二、木蘭校場二百五十七、木蘭秋彌(上)二百三十八、子文登門三百二十六、皇后之怒(上)三十三、額娘來了(中)二百六十三、星德墜馬八、星月所求二百九十、試探弘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