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着話,就聽到院中傳來腳步聲,大夥趕緊閉口緘舌,不再言語了。
“吱嘎”一聲,門被推開了,丁老鬼揮手讓小夥計把公雞放下,就讓小夥計先出去了。
丁老鬼一臉苦笑,衝着魏寶山點了點頭,就站到了一旁。
魏寶山拎起地上的這隻大公雞看了看,點了點頭,讓馬伯通幫忙把這隻雞弄死,但是不能見血。
馬伯通轉了轉眼珠,點了點頭,走到近前,單手擰住兩隻翅膀,另一隻手把雞脖子用力往後一擰,這隻公雞當時就嚥了氣了。這一手乾淨利索,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手絕活馬伯通是打哪兒學的呢?這話說起來還是和當初三賢觀的那兩位叫花子觀主學到的本事,雖說這麼多年很少使用,但是這一出手,仍然乾淨利落,一看就是在這上面下過功夫。
魏寶山把這隻死公雞放到了那尊剛纔雕像旁邊,衝衆人擺了擺手,讓大夥都先出去一陣,半個時辰後再回來。
衆人退出庫房,丁老鬼差人搬來幾把椅子,在門口坐着喝茶,等時間。
半個時辰後,衆人再次進入庫房。屋子裡還是先前離開時的樣子,似乎並沒有什麼變化。
魏寶山緩步走上前去,看了一眼那隻死雞,順手撿起一根棍子,輕輕地撥了撥雞屍。也沒見他用多大的力氣,可是那隻死雞竟然像是煮爛了一樣,用棍子輕輕一碰就散了花,讓人吃驚的是,竟然一滴血也沒有,反而滾出一團團黑糊糊的東西來。
衆人大驚失色,仔細看了看,頓時目瞪口呆。這一團團黑糊糊的東西非是旁物,而是一團團的蛆蟲!
公雞剛死半個時辰,體內竟然生滿了蛆蟲,這事兒實在是太邪門了!
丁老鬼嚇得腦門子上的汗都滴成串了。半個時辰就讓一隻雞體內生蛆,這玩意兒擺在自己家差不多七天了,自己這肚子裡該不會是長蛆了吧?想到這兒,嚇得丁老鬼差點就要給魏寶山跪下了,也不叫“小兄弟”了,一口一個“高人”的叫着,讓魏寶山想想辦法,救救他們全家。
魏寶山讓丁老鬼先把這隻死雞處理掉,找個地方,把雞燒成灰後,再深埋地下,千萬別直接埋,要不然,禍害無窮。
丁老鬼二話沒說,趕緊差人去辦了。
重新回到堂屋坐下來,丁老鬼的兩條腿都打哆嗦了。
馬伯通在旁邊看得清楚,眼珠一轉,衝着丁老鬼道:“我說丁爺,到了現在,你也知道我們不是誆你了吧?”
“那是,那是,各位的大恩大德,來世就是做牛做馬也報答不完!”
“咳,別說下輩子了,這輩子的事兒你得說明白,要不然,神仙也救不了你!”
丁老鬼連連點頭,也不隱瞞,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根底全盤端了出來。等他說完後,在座的幾個人嘴上不說,心裡沒有一個不罵他的,像他這種缺德帶冒煙的人,死了也活該!
說起這個丁老鬼,確實也不是什麼好鳥。
丁老鬼原名叫丁癸山,祖籍山西,本就是個盜墓賊,出身於盜墓世家,從小就跟着叔叔、大伯打洞盜墓,說白了,就是長在賊窩裡。盜墓這一行乾的就是沒本兒的買賣,命就是本錢。在他十六歲那年,他三叔、大伯還有自己的親爹在一次翻窯時,墓穴坍塌,都被活埋了。自幼他就不知道娘是誰,老頭子一死,他也就成了孤兒了。
書中代言,在四川巴蜀這一帶都把盜墓稱爲“翻窯”。又把墓中有暗器機關或是毒煙、流沙一類埋伏的墓穴稱爲“火窯”;如果墓裡已被洗劫一空,讓人捷足先登,只是座空墓的則稱爲“水窯”;皇帝或是皇后的墓叫“黃窯”;王官大臣或是封疆大吏的墓叫“紅窯”;墓裡窮得叮噹直響,沒啥值錢東西的叫做“白窯”。
丁老鬼獨走江湖的這十幾年間,交了兩個狐朋狗友,一個叫銅金剛,一個叫鐵羅漢。這三個人臭味相投,挺對心思,一拍即合。
山西大同府一帶有一個很有名的盜墓賊,人稱馬遊擊。馬遊擊姓甚名誰,無人知曉,只知道以前從過軍,打過仗,死人堆裡打過滾,後來也不知道怎麼就逃了回來,幹起了盜墓的勾當。因爲這人膽子大,重江湖義氣,爲人十分仗義,所以江湖上口碑還不錯,在這盜墓一行裡也頗有些威望。
一個月前,馬遊擊親自“支鍋”,廣發英雄帖,打算撈票大的。丁老鬼這哥仨正閒着沒事,聽到信兒後趕緊就奔去了。事後聽馬遊擊說才知道,這次支鍋挑的可是個“黃窯”,是大金國的皇陵,絕對正兒八經的肥肉一塊。
之所以選擇對此墓下手,是因爲金代墓葬大多爲中圓形或方形單室磚墓,一挖到底,不像別的朝代那麼繁瑣。而且金代多厚葬,隨葬物中明器衆多,不僅有堆成山的金銀器或是玉器,也有精美名窯瓷器,名副其實的皮薄大餡。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馬遊擊也不知道從哪兒打聽出來的,據說在這座墓裡,不僅金銀珠寶無數,還有一件極特殊的寶貝,名叫“火綄氅”。
說起這火綄氅,據說是用火綄布剪裁而成。話說這火綄布只產於西域,與普通布匹不同,此種布乃是用西域特有一種稱爲火綄鳥的羽毛編織而成的。此布輕若鴻毛,入水不溼,火燒不破,極爲禦寒,是名副其實的無價之寶。
據史料記載,在漢代時,西域曾進貢給朝廷一次,後來就再也沒有再出現過。到了三國曹魏初年,魏文帝認爲火的性質暴烈,不可能包含生物生長的氣息,並在他的著作《典論》裡明確記述:火綄布是不可能存在的。等到魏明帝即位後,把《典論》發揚光大,刊刻在了石碑上,豎在了太廟大門和太學裡,同石經並存,奉爲經典。
要說事兒就是這樣,放屁吹滅燈,就是巧了!這邊剛剛立碑,西域派人竟然再次送來了火綄布製成的袈裟。魏明帝大窘,趕緊派人把碑刻中關於火綄布的論述全都剷除了,當時引爲笑談。
據馬遊擊說,女真人完顏阿骨打當初在攻打大遼時,曾經繳獲過一匹火綄布,後來便賞賜給手下的大將軍阿切可脫脫。阿切可脫脫獲賞此布後,便命人制成了一件斗篷,稱爲“火綄氅”。據說就算是三九天,哪怕是大雪紛飛,滴水成冰,赤着身子披上它都不會覺得寒冷。這件東西后來就傳到了此人手上,死後便隨其一同下葬了。
這種事本來就是子虛烏有的事情,但是馬遊擊卻深信不疑,認準了墓裡有寶貝,這纔要挖墳掘墓,盜寶火綄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