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刺客和傳染病!

寧波府。

皇家海軍910名軍官水手在此稍作休息,其中患病的200餘人得到了基本救治。

他們的症況以維生素缺乏、營養失衡爲主,迭加一些中暑、腹瀉等夏季常見病。皮膚病、傷口發炎也頗爲常見。

療養期間,

雙方相處的不錯。

從大沽口倉皇南下的撒克遜人,對於待遇十分滿意。

在辱罵清廷這方面,雙方達成了友好共識,關係直線上升。

用官方的話講:

兩國對遠東地區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友好的意見交換,願意加強商貿聯繫,並在聯合對抗邪惡清廷方面達成了共識。

……

按照國際慣例,需要根據海員的等級安排相應的待遇。

所以,順理成章的。

吳國對於皇家海軍的艦上人員等級有了更深刻了解~

戰艦金字塔的第1層是:

艦長、中尉、航海長、陸戰隊尉官、外科醫生、牧師、會計

第2層是:

水手長、各種技術工匠、火炮長

第3層是:

各種助手、士官、軍官候補生

第4層是:

水手、苦力

……

負責接待工作的1名參謀本部文官,詫異的發現登岸的皇家海軍當中居然混雜着很多小孩。

一番打聽後才知道,

這些臉龐稚嫩,實際年齡10到15歲的小孩居然是軍官候補生。

他們需要在艦上度過6年的實習生涯,掌握各種航海知識。

之後可獲得晉升准尉的考試資格。

考試很苛刻,大部分人無法通過。失敗者要麼回到艦上繼續做候補生,要麼改行去商船掙高工資。

翻譯的話,

讓參謀心中驚濤駭浪,十分震驚。

這麼比起來,吳軍水師就好像過家家一樣隨便。

此人起了很大的心思,認真記錄撒克遜同行的各種規則。

……

商業副大臣福成恰好在浙北公幹。

於是來試探了一番:

“安德魯艦長,本官邀請你去蘇州府面見我吳國的國王陛下。”

“那將是我的榮幸。”

安德魯很開心,這一趟出使大清的任務砸了,使團全被人咔嚓了,回程時順便出使一下大吳也是極好的。

這很符合撒克遜的均衡戰略。

既然和韃靼人鬧翻了,那就和韃靼人的敵人交朋友。

說不定,

憑藉此功勞,他還能進入海軍部的視線,獲得飛黃騰達的機會。

兩名艦長,以及十幾名中尉以上軍官乘坐內河船隻,走京杭大運河北上。

安德魯對大運河的存在表示震驚,

他無法想象一條數千里長度的運河是多麼龐大的工程。

當聽說,

這條運河向北一直通往韃靼皇帝的紫禁城時。

他眼神興奮,想必是從軍事角度產生了一些大膽的聯想。

……

深知陛下看重海軍的商業大臣胡雪餘,未經請示就做出了一系列決定。

在蘇州府城牆外,高規格歡迎皇家海軍軍官團的到來。

現場還安排了2列儀仗隊,展示軍威。

那一水的紅黑軍服、大檐帽,讓撒克遜人頗爲震驚。

霍華德私下說:

“上帝啊,我好像在遙遠的東方看到了一支普魯士陸軍、又或者法蘭克陸軍。”

安德魯也感慨:

“他們和我想象中的東方軍隊不太一樣,看來東西方並無明顯差別,除了遊牧韃靼人是異類。”

府城外的歡迎儀式很高調,很轟動。

帶來的結果就是,

撒克遜和吳國正式官方接觸的消息會通過潛伏細作傳到清廷。讓乾隆沒法回頭,盛怒之下,在禁海大門上再加一把鐵鎖。

徹底的坐實“歐夷亡我大清之心不死”的猜想。

經濟大臣範京、工業大臣杜仁都參加了歡迎儀式。

並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多輪會談,推動全面商貿。

……

而被軟禁在西山島的2位使團成員並不知道這一切。

吳國朝堂尷尬的發現,抓回來兩個燙手洋芋。

如果釋放了他們,

就很難解釋吳國的情報機構怎麼會提前潛伏在京城,怎麼會巧合地出現在殺戮現場,之後又帶着人質南下。

白癡都會意識到這裡邊有陰謀!

副使斯當東雖然不瞭解外面的情況,可對於當前境遇也有了大體判斷——韃靼人殘暴野蠻,南方漢人陰險狡詐。

他們出了虎口,又落入了狼巢。

他私下嚴肅警告洪任輝:

“千萬不要暴露你會漢語,否則我們會死在這裡。順從、平靜,等待回國的機會。”

於是,

倆人在西山島指定區域內活動。

每天釣魚,游泳,看日出,吃吃喝喝,不時寫信讚美吳國國王陛下~

……

胡雪餘身份超然,所以做事大膽。

他未曾來得及請示遠在江西督戰的李鬱,就直接下令,對在寧波府休憩的800多名皇家海軍成員展開試探了解。

重金挖牆角,玩法老套但有效。

正在崇明水師效力的尼德蘭籍軍官韋森,以及一心想上嫁的女翻譯張筱雨,倆人接到命令緊急南下。

協助獵取人才!

用胡雪餘的話講,這麼多撒克遜水兵當中肯定有心懷不滿的野心家。

找出來,砸銀子!

等陛下督師回來,親自拍板即可執行。

在吳國6大臣當中,

胡雪餘是做事最爲大膽的,依仗的是國丈的身份。

範京是做事最爲低調,原因比較複雜。

……

看似安寧的蘇州府,底下也是暗流涌動。

清廷的各路細作紛紛潛入打探消息。

尤其以粘杆處的細作,活動最爲猖獗隱蔽。

半年前剛被擡旗的廣東人梅雲鬆,以小飯館掌櫃身份潛伏在府城,望着大運河裡遮天蔽日的船隊咬牙切齒。

“江南商人個個該殺。”

“夫君,噤聲。”

坐在驢車上的素淨女子連忙勸阻,同時緊張的四處張望。

粘杆處安排的頗爲細緻,讓這倆人從粵北開始一路逃難,途經福建、浙江、最終抵達蘇州府。

理由是,水災!

籍貫也是真的,廣東順德。

順德出好廚子,屬於傳統。

而且粵語這種語言想僞裝挺難的,可能比僞裝個外國人還難。

……

清廷的潛伏細作們知道,吳軍又有大動向了。

但是要打哪兒,不得而知。

浙江商人們在沿大運河區域開設了很多的工廠,生產各類物資。

小到斗笠,大到輜重車輛,品類高達上百種,

若要問,如今的吳國哪個羣體最期待打仗?就是這幫軍需商人們。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消耗物資的速度驚人。

這些船隊會在鎮江府停泊,然後等待進一步的命令,到底駛向何方?在開船前都不會知道。

……

驢車快要入城時,

梅雲鬆看到路邊一行人突然倒地,周圍人立馬躲得遠遠的,議論紛紛。

“肯定是寒熱重症。”“我看像是白喉,這人沒救了。”

沒一會,巡警趕到將人擡上板車拉走,街面又恢復了平靜。

梅雲鬆嘀咕道:

“要是來一場瘟疫就好了。”

“那我們不也完了?”

“哼,能讓一城賊子陪着去死,死了也甘心。”

回到店鋪後廚,

梅雲鬆摸出一瓣大蒜,遞給妻子。

“吃!”

倆人默默啃了些大蒜,然後漱口,開始忙活一天的食材。

吃大蒜,

是可以預防病菌的。

粘杆處的人不懂這裡面的原理,但是他們知道這麼做可能有效。

粘杆處細作的足跡甚至抵達了中亞草原和喜馬拉雅山南麓。長期出公差,風餐露宿,他們在處理外傷和治療常見病方面比一般人更有心得。

……

“掌櫃的,白斬雞、燒鵝、腸粉、蔬菜。”

“好嘞,軍爺,您稍坐。”

梅雲鬆手腳麻利,做菜技術精湛而衛生。

3名近衛軍團的軍官笑着找了張桌子坐下,老主顧了。

一名營指揮使望着女人靚麗的背影說道:

“這家館子雖然小,可收拾的乾淨,你看看這桌子、這碗筷~”

另外2人點頭附和。

蘇州府少有粵菜館子,加上掌櫃的夫妻手藝不錯,很快就打出了一片市場。

每天準備的食材數量有限,只做一頓,賣完了結束。

梅雲鬆需要省下足夠的時間,觀察刺探情報。

每次下鄉他都以親自挑選採購食材爲藉口。粵菜講究食材新鮮,身爲廚子親自採購是敬業的象徵。

……

他能把店開在衙署密集的道前街,就很能說明問題。巡警署早就調查過他,沒發現問題。

甚至,

他還有途經浙江多處城池的關卡證明、以及在當地購買的特色物品,可謂心機十足。

就這樣,

夫妻倆在府城站穩了腳跟,“順德飯館”頗具名氣。

耐心蹲守。

粘杆處高層判斷,李鬱是個蘇州人,很可能會對粵菜也感興趣,衙署官員、近衛軍團食客的好評早晚會傳到他耳中。

退一萬步說,即使做不到刺殺。

在這個位置開飯館也方便打探情報,多聽聽食客聊天的內容就行了。

……

最近,蘇州府各類傳染疾病明顯上升。

藥鋪很忙、大夫很忙。

經濟大臣範京正式提議,成立一個衛生署。

每逢夏秋季,戾氣導致(中醫認爲)的各類疾病就開始擡頭。

嚴重的時候,

看不見的“戾氣”甚至比一場叛亂都可怕!

歷史上的很多著名的戰爭,死於疾病的士兵數量遠遠高於死在刀劍之下的。

東漢分三國,人口減了一半。

歐洲黑死病,人口少了三分之一。

吳國各地方衙署已經緊急調集了大批生石灰,在街道角落裡潑灑。同時通過商人購買大量藥材,並且禁止任何藥鋪漲價。

安穩人心!

所有人都覺得,官府能夠做到這樣已經很好了。

……

西山島的大蒜素試驗生產也在秘密進行中。

味道太沖,

以至於蚊子蒼蠅都不敢靠近。

不論做出來氣味多麼令人作嘔的成品。

都統一送到岸上的一處官辦收容所,給那些重症傳染病患者服用。

每1組10個人,

至少有5組,服用不同批次的成品。

中途不斷有人死亡,立馬補充新人。

吳國沒有細菌培養皿,這些病人就是行走的人形培養皿。

沒有人嫌棄這些“蒜香燒刀子”中藥湯是哪個大夫開的,刺鼻難喝。

人在生命垂危時,

對一切難以下嚥的藥物,都會像對待救命神藥一般,迫不及待的吃下去。

這是一種複雜的,正常人最好不要試着去理解的“自虐”心理。

瀕臨死亡的人願意相信一切,哪怕是鹽酸泡草根。

……

王后胡靈兒親自過問試驗的進展,

她聽底下人說過,當初西山島水泥測試項目是楊雲嬌負責的。

所以陛下在信裡一開口,立馬自告奮勇接下了這個差事。

不過,她只去了現場一趟就被薰的臉色發白。

於是,再也不願意去現場過問了。而是指派貼身侍女,胡箏負責。

陛下提議、王后負責的事自然是優先級最高的。

軍工署幫着製作的高效搗蒜一體設備、吳王宮工地配套玻璃廠幫着燒製的部分玻璃蒸餾設備、太湖酒廠派來的釀酒技工,建築署幫着蓋的廠房、農業署幫着提供的大蒜。

先碎大蒜,然後加熱,然後泡高濃度酒精。

再後蒸餾,濃縮。

得到成品。

……

於此同時,

軍需酒精的單子被人拿下,對大蒜素項目是個很好的助攻。

一名來自湖州府的釀酒師傅拿出了祖傳的秘訣,和一位杭州府的商人合夥拿下了單子。他們製作高純度酒精的秘訣是控溫蒸餾和生石灰。

資金優勢和技術優勢的結合,是商業的最佳模板。

而李鬱提供了市場。

當時有十幾人參選,其評選過程也很簡單,

找了一幫老酒鬼來品嚐。

接近無水乙醇的刺激感,讓酒鬼們高呼過癮,飄飄欲仙。甚至鬧出了醉死人的事故。

科學的進步,往往需要獻祭許多的生命,包括自願參與的、無辜被捲入的。

數萬年來,人類的每一步前進都離不開屍骸和鮮血。

70文一天僱傭來的十幾個扒蒜老孃們欲哭無淚。

一船大蒜!

根本扒不完!

就坐在太湖邊,扒啊扒。

她們想不通,這麼多的蒜泥得配多少筐黃瓜啊。

……

理論上講,

大蒜當中,有用物質含量很低。

如果要治病,需要在一天之內口服40斤大蒜,纔可以達到門檻抗生素的效果。

當然。

真的這樣做了,不如直接給人一刀更痛快。

所以必須提純!

還有儘可能減少濃縮蒸餾過程中,大蒜素的分解。

以目前粗淺的流程,

只能靠運氣,不同溫度不同時長,多多嘗試,然後拿去給人形培養皿測試。

窮舉法!

看似笨拙,實際上很靠譜。

最適合知道科技發展方向,知道皮毛,不知道工藝流程,卻已經在古代站穩腳跟,可支配海量資源的穿越人士。

總之,

胡箏是越看越心驚,對於陛下的敬佩猶如太湖之水連綿不絕。

她意識到,

嗆人的“蒜香燒刀子”,很可能真的是神藥。

在一次盲測當中,2名嚴重痢疾患者服用3日後,就不再腹瀉了。

……

154.第153章 朕拿着千里鏡,打着燈籠都找不第460章 名利場的底層邏輯203.第201章 三連擊劇本,無痛江南第270章 好消息:大霧散了。壞消息:外面全163.第162章 皇上,江南的官兒有大問題!180.第178章 這差事風險很大,正經人躲之不216.第213章 咱就關心一件事,剪了辮,能當第547章 激進的帝國,什麼都敢賣第8章 出來洗地第457章 留下“蛇”,抑制“羣鼠”第91章 這是個圈套,速逃第393章 勝負既分,海蘭察割辮明志第496章 四萬大軍,三面拉起絕戶網,全殲蒙古馬隊146.第145章 敢情,八旗太君來了,是好事吶第111章 兩個反賊的雙向奔赴第427章 朕要求你們:不惜一切代價,刺殺李逆!第111章 兩個反賊的雙向奔赴第544章 懷柔福建,武力攻滇第539章 嘉親王縱兵搶和珅寵妾,打狗震爹第479章 御前何人?鈕祜祿海瑞!第317章 從來沒有一個外國人能夠如此嫺熟的213.第210章 投賊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111章 兩個反賊的雙向奔赴192.第190章 湖北吃緊,江南緊吃,一東一西第285章 暴力不得人心,但可以震懾人心165.第164章 諸位別裝了,做回真實的自己吧第486章 他有十萬天兵,我有百萬牲口第267章 秋季攻勢的第一步第453章 乾隆大徹大悟,“吳亂”的本質壓根不是造反第49章 李氏一型步兵火繩槍第505章 規則之內,紹閥無敵!第421章 “賈詡”毒計:聯土鏟客,逼客鏟潮第450章 武力調停第276章 敵我雙方爲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暫時第41章 騙你們上車第248章 兵源如此下去,怕是會留下巨大隱患第285章 暴力不得人心,但可以震懾人心第237章 一場事關蘇皖兩省尊嚴的械鬥第101章 炮擊登岸清兵第369章 舟山羣島的“不速之客”第371章 渡江第1仗安慶第551章 絕對國防圈第371章 渡江第1仗安慶147.第146章 拿小棍測試一下,帝國的中樞神第37章 卸甲第30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299章 沉入湖底的紅寶石一品官帽第236章 乾隆:朕會爲自己的錯誤買單第102章 跑的慢的,都死了第527章 總預備隊,全上!第521章 火箭彈 砒霜和氣槍,皇城內外開無雙177.第175章 朕殺人,從不看品級,從不看貴第309章 大吳當立,一日三喜144.第143章 關我屁事!絕不多事!我就沒事第542章 只有嘉親王才能救大清173.第171章 拳頭不硬的叫潑皮,拳頭硬的叫第28章 大人,我替你保密第446章 軍事較量結束,正治較量纔開始173.第171章 拳頭不硬的叫潑皮,拳頭硬的叫第576章 援兵叫門,衍聖公的結局第529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來啊,互相傷害193.第191章 走向死亡!步兵硬扛黑龍江馬隊第553章 一個精心編織的謊言:後天就到!200.第198章 滿城打靶,封官建制第60章 特殊文化第556章 萬物皆可滿八旗第544章 懷柔福建,武力攻滇第489章 4不重要,符合大家的刻板印象很重要第427章 朕要求你們:不惜一切代價,刺殺李逆!第562章 年輕的海軍,乘風破浪第259章 皇十五子永琰的戰場初體驗第111章 兩個反賊的雙向奔赴第87章 洪教主第402章 刑場喊冤,以身入局206.第204章 乾隆急火攻心,養心殿翻車第97章 教坊司贖人第564章 攻陷旅順後,靖海侯提出兵力彌補戰略第272章 這種神仙局,無法複製!第398章 撒克遜人自願雙膝下跪,三磕九拜,改信“鬱皇大帝”第444章 破廣州,吳皇和清帝想法撞車第108章 蘇州城外一聲炮響第53章 內政第549章 吳皇的本意是好的,無奈福建綠營執行壞了第39章 最慫的語氣,說最霸氣的話第467章 牛頓東方分頓,學術界殺人事件第437章 土木堡殷鑑在前,臣恐御駕有危第441章 吳軍新式武器,拿廣州城做測試第243章 乾隆:朕看中了他的野性199.第197章 蘇州城騰起了蘑菇雲第444章 破廣州,吳皇和清帝想法撞車第528章 游擊戰的剋星 軍事理論奇才陛下第24章 變天了第108章 蘇州城外一聲炮響第83章 帝國的體檢報告第480章 乾隆欲效舊唐肅宗事第92章 潘老爺的古怪反應第269章 大霧之下的棱堡攻防戰,史上第一混第57章 白蓮教要起事第79章 母大蟲雷文氏
154.第153章 朕拿着千里鏡,打着燈籠都找不第460章 名利場的底層邏輯203.第201章 三連擊劇本,無痛江南第270章 好消息:大霧散了。壞消息:外面全163.第162章 皇上,江南的官兒有大問題!180.第178章 這差事風險很大,正經人躲之不216.第213章 咱就關心一件事,剪了辮,能當第547章 激進的帝國,什麼都敢賣第8章 出來洗地第457章 留下“蛇”,抑制“羣鼠”第91章 這是個圈套,速逃第393章 勝負既分,海蘭察割辮明志第496章 四萬大軍,三面拉起絕戶網,全殲蒙古馬隊146.第145章 敢情,八旗太君來了,是好事吶第111章 兩個反賊的雙向奔赴第427章 朕要求你們:不惜一切代價,刺殺李逆!第111章 兩個反賊的雙向奔赴第544章 懷柔福建,武力攻滇第539章 嘉親王縱兵搶和珅寵妾,打狗震爹第479章 御前何人?鈕祜祿海瑞!第317章 從來沒有一個外國人能夠如此嫺熟的213.第210章 投賊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111章 兩個反賊的雙向奔赴192.第190章 湖北吃緊,江南緊吃,一東一西第285章 暴力不得人心,但可以震懾人心165.第164章 諸位別裝了,做回真實的自己吧第486章 他有十萬天兵,我有百萬牲口第267章 秋季攻勢的第一步第453章 乾隆大徹大悟,“吳亂”的本質壓根不是造反第49章 李氏一型步兵火繩槍第505章 規則之內,紹閥無敵!第421章 “賈詡”毒計:聯土鏟客,逼客鏟潮第450章 武力調停第276章 敵我雙方爲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暫時第41章 騙你們上車第248章 兵源如此下去,怕是會留下巨大隱患第285章 暴力不得人心,但可以震懾人心第237章 一場事關蘇皖兩省尊嚴的械鬥第101章 炮擊登岸清兵第369章 舟山羣島的“不速之客”第371章 渡江第1仗安慶第551章 絕對國防圈第371章 渡江第1仗安慶147.第146章 拿小棍測試一下,帝國的中樞神第37章 卸甲第30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299章 沉入湖底的紅寶石一品官帽第236章 乾隆:朕會爲自己的錯誤買單第102章 跑的慢的,都死了第527章 總預備隊,全上!第521章 火箭彈 砒霜和氣槍,皇城內外開無雙177.第175章 朕殺人,從不看品級,從不看貴第309章 大吳當立,一日三喜144.第143章 關我屁事!絕不多事!我就沒事第542章 只有嘉親王才能救大清173.第171章 拳頭不硬的叫潑皮,拳頭硬的叫第28章 大人,我替你保密第446章 軍事較量結束,正治較量纔開始173.第171章 拳頭不硬的叫潑皮,拳頭硬的叫第576章 援兵叫門,衍聖公的結局第529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來啊,互相傷害193.第191章 走向死亡!步兵硬扛黑龍江馬隊第553章 一個精心編織的謊言:後天就到!200.第198章 滿城打靶,封官建制第60章 特殊文化第556章 萬物皆可滿八旗第544章 懷柔福建,武力攻滇第489章 4不重要,符合大家的刻板印象很重要第427章 朕要求你們:不惜一切代價,刺殺李逆!第562章 年輕的海軍,乘風破浪第259章 皇十五子永琰的戰場初體驗第111章 兩個反賊的雙向奔赴第87章 洪教主第402章 刑場喊冤,以身入局206.第204章 乾隆急火攻心,養心殿翻車第97章 教坊司贖人第564章 攻陷旅順後,靖海侯提出兵力彌補戰略第272章 這種神仙局,無法複製!第398章 撒克遜人自願雙膝下跪,三磕九拜,改信“鬱皇大帝”第444章 破廣州,吳皇和清帝想法撞車第108章 蘇州城外一聲炮響第53章 內政第549章 吳皇的本意是好的,無奈福建綠營執行壞了第39章 最慫的語氣,說最霸氣的話第467章 牛頓東方分頓,學術界殺人事件第437章 土木堡殷鑑在前,臣恐御駕有危第441章 吳軍新式武器,拿廣州城做測試第243章 乾隆:朕看中了他的野性199.第197章 蘇州城騰起了蘑菇雲第444章 破廣州,吳皇和清帝想法撞車第528章 游擊戰的剋星 軍事理論奇才陛下第24章 變天了第108章 蘇州城外一聲炮響第83章 帝國的體檢報告第480章 乾隆欲效舊唐肅宗事第92章 潘老爺的古怪反應第269章 大霧之下的棱堡攻防戰,史上第一混第57章 白蓮教要起事第79章 母大蟲雷文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