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引蛇出洞

第180章 引蛇出洞

楊端和不傻,他也知道分析:

如果楚軍的目的是長期佔領牽城牽制秦軍,那當然不可能只派一千水軍。

如果不可能只派一千水軍卻又只派了一千水軍……

那很明顯這便是引蛇出洞之計。

再往下細想:這“蛇”又是哪條“蛇”呢?

當然就是沈兵的黑甲軍。

楊端和心下暗道一聲好險,那項燕分明就是想乘黑甲軍組建不久戰力不強將其扼殺在搖藍中。

好在自己適才沒有心急令黑甲軍出戰。

否則便中了項燕奸計了。

至時就算得沈兵提醒……他這主帥也要落了面子。

想了想,楊端和又皺眉問了聲:

“若是如此,難道我軍不出戰任由楚軍佔了牽城不成?”

這的確是個難題。

能識破敵人的計謀是一回事,能否打敗敵人又是另一回事。

就比如現在,楚軍其實沒什麼風險,他水軍更強是明擺着的。

尷尬的是秦軍,他們對楚水軍一無所知。

黑甲軍出戰吧,也許就會被楚水軍圍殲。

黑甲軍不出戰吧,那就坐等楚軍鞏固牽城防禦牽制秦軍。

於是便出戰不是、不出戰也不是。

想了想,沈兵就回答道:

“將軍,且容屬下再準備半月。”

“半月之後黑甲軍便可出戰!”

楊端和想也不想就答應了,半個月不過十餘天而已,秦軍沒什麼等不了的。

事實上,這情況更應該稍安勿燥而不是急於出戰。

因爲楚軍已經佔領牽城且水勢未退,那麼秦軍就沒必要急。

反而是楚軍,因爲想要“引蛇出洞”便會心焦如焚的盼着,再盼着……

楊端和很樂意這麼耍項燕一下。

果然,此時的項燕便是這心理。

項燕正在曹州坐鎮,此戰事關楚國生死大事,他項燕不敢疏忽。

正如之前項燕與楚王說的那樣,項燕的防禦是從兩方面着手:

一是在陳城佈下重兵並封鎖汴河。

只要陳城不被秦軍攻陷便可保都城壽春不失。

另一方面就是曹州。

曹州護着陳城的右翼。

要保陳城不失就必守曹州,要守曹州又必佔牽城。

所以曹州的地理位置雖沒有陳城重要,但戰略地位卻在陳城之上。

於是項燕只派部將去陳城經營,自己則帶五萬步兵、一萬水軍趕卦曹州。

五萬步兵是用來守牽城的。

一萬水軍則是用於殲滅秦水軍。

項燕知道秦水軍不過三千人。

那他用訓練有素的一萬水軍打這三千人還不是手到擒來?即便秦水軍有車輪戰船也是如此。

項燕甚至連兵力都分配好了:

一千水軍佔領牽城引來秦軍,兩千水軍埋伏在下游斷其邯鄲逃路,兩千水軍埋伏在上游斷其大梁退路。

再有三千水軍爲主力埋伏在曹州城外,只待秦水軍一來便正面進攻。

另兩千水軍佈設在左右兩側爲策應。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卻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秦水軍。

項燕在帥府內走來走去就鬱悶不已:

這又是什麼情況?

秦水軍不是有車輪戰船嗎?

不是其進如飛嗎?

那秦水軍不應該很容易被引出來嗎?

也難怪項燕會這麼想。

項燕對沈兵做過一番調查,知道沈兵在半年內便由一名砲師操士“蹭蹭”的升到校尉,爵位也到了官大夫。

若是換作別人,短時間內就有這成就且還製出並裝備了其進如飛的“車輪戰船”,那還不飄飄然目空一切?!

再加上眼前又有一個這麼好的魚餌:一千楚國水軍。

這正好是練兵表現的時候,此時不出戰更待何時?

項燕又哪裡會想到這沈兵怕死着呢。

沈兵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想保命,升高也好、晉爵也好,都是爲保命這一個終級目標。

若是保不住性命,一切都毫無意義。

其實也的確沒有意義,命都沒了還要其它的做什麼?

只是許多人在慾望的驅使下看不明白這點罷了。

白起如是,李牧如是,王翦也如是……

沈兵不同,他明白這一點,所以當然不着急出戰。

這項燕卻是越等越焦燥。

原因是有了上次被水淹的經歷後,項燕對沈兵又恨又怕。

恨,是因爲十餘萬大軍被沈兵這麼一淹就灰飛煙滅,就連他自己也是死裡逃生狼狽不堪。

怕,則是項燕原本以爲大梁之戰已必勝無疑,接着的形勢就是聯合各國殘軍反攻秦國,雖不敢說全面取勝,但至少能與秦分庭抗禮。

哪裡想到突然來了波洪水……

唉!

項燕重重的嘆了口氣。

這沈兵如何就能想到破冰放水之計?

這給項燕留下了心理陰影且打擊了他必勝的信心。

這陰影只有殺了沈兵才能抹除,信心也只有在沈兵死後才能恢復。

因此項燕才欲除之而後快。

想了想,項燕就對親衛下令道:

“命令水軍,加快運送糧草、物資,加緊在牽城構築工事!”

親衛應了聲就下去傳令。

如果這條魚不上鉤,那麼就乾脆擺出要在牽城長期駐守的姿態,看你還能怎麼着?!

然而秦軍方面還是沒動靜。

正在項燕疑惑時,突有一天就見親衛來報:

“將軍,秦軍自大梁來攻。”

項燕大喜,蹭的一下就站了起來,問:

“可是車輪戰船?有多少艘?”

親衛回答:

“正是車輪戰船,有百餘艘!”

項燕暗道一聲好,總算是將這廝逼出來了。

百餘艘戰船,以每艘25人計少說也有兩千餘人,也就是說秦水軍這是傾巢而出。

項燕沒有遲疑,下令道:

“傳令下去,準備迎敵!”

“此番定要讓那秦軍有來無回!”

親衛應了聲,就出帳傳令。

項燕在帳內來回走了幾步,想想又不放心,乾脆帶着親衛趕往戰場親臨指揮。

項燕將指揮部設在黃河東岸的一座山上。

此處可以俯瞰遠眺河對面的牽城。

不多時就見上百艘掛着黑旗的秦軍戰船順流而至,依稀可見其兩側車輪擊水,確定是車輪戰船無誤。

項燕對照了下地圖,見其已過了第一道埋伏進入楚軍包圍圈,心裡懸着的大石便放下一半。

暗道今趟沈兵這廝便是神仙也難逃了。

(本章完)

第174章 親衛第303章 獵鷹第291章 二選一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32章 變故第272章 動搖第477章 分割第242章 撤軍第297章 牀弩第85章 水車第408章 難題第29章 兒女私情第340章 忽悠第518章 局勢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67章 術數第261章 勞力第92章 家書第380章 火神第61章 火彈第232章 補給第113章 軍糧第398章 肅州第220章 撤軍第121章 蒙良第405章 市場第141章 陷阱第438章 巴豆第130章 鄭國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167章 良商第232章 補給第472章 交鋒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155章 水軍第531章 推測第297章 牀弩第535章 先機第519章 火器第420章 城牆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328章 戰車第76章 簡在帝心第88章 論農第415章 引信第79章 挖坑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443章 改革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113章 軍糧第300章 牀弩兵第519章 火器第143章 降兵第489章 茲陽公主第61章 火彈第61章 火彈第537章 楊端和第379章 党項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151章 破冰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519章 火器第89章 以農治國第502章 騎戰第107章 合縱第94章 荊軻刺秦第146章 配給制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55章 伐木第173章 天意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174章 親衛第502章 騎戰第276章 傳單第227章 反攻第89章 以農治國第71章 落幕第19章 爲師老了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93章 姬丹第305章 反包圍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432章 道民君第163章 藤甲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71章 落幕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358章 潛力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232章 補給第114章 首級第474章 西北第404章 教育權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483章 汗血馬第153章 水德第341章 雲畋
第174章 親衛第303章 獵鷹第291章 二選一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32章 變故第272章 動搖第477章 分割第242章 撤軍第297章 牀弩第85章 水車第408章 難題第29章 兒女私情第340章 忽悠第518章 局勢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67章 術數第261章 勞力第92章 家書第380章 火神第61章 火彈第232章 補給第113章 軍糧第398章 肅州第220章 撤軍第121章 蒙良第405章 市場第141章 陷阱第438章 巴豆第130章 鄭國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167章 良商第232章 補給第472章 交鋒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155章 水軍第531章 推測第297章 牀弩第535章 先機第519章 火器第420章 城牆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328章 戰車第76章 簡在帝心第88章 論農第415章 引信第79章 挖坑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443章 改革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113章 軍糧第300章 牀弩兵第519章 火器第143章 降兵第489章 茲陽公主第61章 火彈第61章 火彈第537章 楊端和第379章 党項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151章 破冰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519章 火器第89章 以農治國第502章 騎戰第107章 合縱第94章 荊軻刺秦第146章 配給制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55章 伐木第173章 天意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174章 親衛第502章 騎戰第276章 傳單第227章 反攻第89章 以農治國第71章 落幕第19章 爲師老了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93章 姬丹第305章 反包圍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432章 道民君第163章 藤甲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71章 落幕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358章 潛力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232章 補給第114章 首級第474章 西北第404章 教育權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483章 汗血馬第153章 水德第341章 雲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