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水攻

第124章 水攻

第二天,沈兵就在帳蓬裡看到蒙良拿着一張羊皮地圖在那翻着。

沈兵有些奇怪,這蒙良“上班”這段時間除了講吃的就是喝酒,什麼時候會看地圖了?

不過沈兵沒去搭理他,自顧自的從蒙渙那接過文書籤字。

這是身爲嗇夫的麻煩事之一。

事情可以由蒙渙去做、去安排,但所有事都要沈兵過目並簽字纔算數。

這時蒙良就湊了上來,手裡拿着地圖說道:

“嗇夫請看,你說……我等若要出兵魏國該如何進攻纔好?”

沈兵瞄了一眼就感到有些意外,居然是張魏國地圖。

這地圖如果是在現代那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願意誰家都能有一張。

但在這時代……一張標有準確的交通線路及水文、城池的地圖就只有像楊端和那層級的人才可能有。

尤其敵國的地圖就更是鳳毛麟角了。

不過想了想沈兵就覺得不奇怪,要知道蒙良可是寵臣蒙嘉的兒子,弄張地圖那還不是輕而易舉。

只不過……

“左嗇夫,你把這地圖拿反了吧!”

蒙良愣了下,然後“哦”了聲:

“我就說怎麼看起來有些彆扭,卻是拿反了!”

說着將地圖掉轉過來居然還面不改色。

沈兵笑道:

“左嗇夫,你若是不懂地圖又何必要關心戰事?”

蒙良“唉”了一聲:

“嗇夫有所不知,屬下確是不想關心戰事。”

“可此時屬下身在軍中隨時有戰事,且家父還要求屬下來此學習行軍佈陣之法。”

“若是回去連地圖都看不懂,那可就……”

說的還真像那麼回事。

不過沈兵知道這蒙良的話只能信一半,所以也沒當真。

爲了把這煩人的蒙良打發走,沈兵一邊翻着竹簡一邊想隨口回答道:

“還能怎麼攻?水攻唄!”

蒙良不由瞪大了眼睛:

“水攻?”

“爲何可以用水攻?”

沈兵當然不會回答歷史上王翦的兒子王賁就是水淹大梁堅城滅了魏國的。

不過那得是幾年後,此時的王賁應該還只有十六歲……

秦時男丁一般十七歲服役,特殊情況急需用兵時會提前。

比如長平之戰時秦昭王就發動河內郡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全部趕赴前線。

十五歲,而且還是在古時普遍營養不良身材矮小的情況下,可以想像那幾乎就是一羣娃娃兵。

貴族子弟在這方面更爲自由,他們會在軍事學校裡學會各種技能和兵法,然後再上戰場體驗。

此時的王賁應該還是弟子籍在讀書,不久後便學成出師跟着王翦上陣體驗,再幾年便可獨擋一面。

到他攻下楚國十幾城並滅了魏國時據說纔不過19歲。

這些都是題外話,沈兵拿着筆在竹簡上簽字,朝地圖揚了揚頭,說道:

“大梁城引黃河及汴河水爲護城河。”

“我等何不築堤積水來個水淹大梁?”

蒙良愣了好一會兒,才問了聲:

“此計,當真可行?”

沈兵回答:

“試試便知!”

說着將竹簡遞還給蒙渙便帶着仞出門了。

咸陽來的那些秦軍兵士大多是旱鴨子,要想讓他們搭設浮橋首先還得讓他們學會游泳,真是個麻煩事。

當晚蒙良就將沈兵說的話一字不漏的轉告了嬴政。

嬴政聽着當時就倒抽了一口涼氣。

這特麼的還是人嗎?

他與王翦、楊端和幾人研究了半天,又是水網又是攻城的,好不容易纔定下了以投石機攻城以浮橋克水網之計……

沒想到沈兵隨口一句話就把所有方案都推翻了!

水攻!

爲什麼就想不到用水攻呢?

大梁堅城已經在那百餘年,黃河、汴河也在兩側流了百餘年。

所有人打到大梁城的都是攻城、破水網,就沒人想過水攻!

嬴政當下就使人去把王翦與楊端和叫來。

是時王翦與楊端和都已睡下了,聽到大王召見馬上穿了常服就匆匆趕來。

嬴政把地圖往兩人面前一放,問:

“依你等這見,水淹大梁城是否可行?”

王翦與楊端和仔細看了看地圖,然後面面相覷。

深吸一口氣,王翦纔回答道:

“啓稟大王,黃河乃地上河,水攻或許可行!”

所謂的地上河指的就是黃河的水位高於地面。

這是由黃河含沙量高造成的。

因爲含沙量高所以每年都會在河底於積大量沙石,於是黃河水位每年都在增高有漫過兩岸堤壩之勢。

爲了不致河水氾濫,黃河兩岸的百姓每年都要將堤壩加固加高。

時間一久,黃河水位便越來越高越來越高……此時已高於地面幾步被稱爲懸河。

有了這高度差當然就可以水淹大梁。

楊端和接着說道:

“大王英明。”

“若是水淹大梁城我等便無需制投石機和浮橋。”

“便是那楚軍來援只怕也只能望水興嘆無可奈何。”

“此乃上上之策!”

嬴政嘆了一口氣,搖頭說道:

“此計卻不是出自寡人之手。”

嬴政雖是位高權重殘暴嗜殺,卻不屑將別人的功勞強引到自己身上。

楊端和心下一驚,說:

“難道……這又是出自沈兵的計策?”

嬴政緩緩點了點頭:

“此前寡人雖道這沈兵是不世奇材,卻以爲他不過是長於木藝。”

“可是現在,此子隨口一句魏國便將灰飛煙滅。”

“便以經天緯地形容也不爲過吧。”

王翦與楊端和暗暗點頭表示同意,這沈兵已經可以用“恐怖”來形容了。

此時嬴政心下就暗想:

“有朝一日若是無法保護沈兵周全,也定不能讓他落入它人手中!”

這不需要懷疑,因爲像沈兵這樣的人如果有一天被它國擄去……是不是隨口說上一句話就把秦國給滅了呢?

不過這只是嬴政這些不知情者的擔心而已。

若是沈兵知道這些,肯定會回上幾句:

“放心!”

“用不了多久天下就都是大秦的,我沈兵還能跑到哪裡去?”

“何況我也沒那能力一句話就把秦國給滅了啊!”

“所以,用不着派人既保護又監視然後最後還要痛下殺手吧?”

但沈兵想的可不算數。

第二天,沈兵就發現蒙良置下的親衛突然多了三倍達到兩百人。

(本章完)

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183章 水戰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164章 設計第188章 軍魂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105章 真相第472章 交鋒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256章 新王第393章 肅州第443章 改革第65章 厚禮第464章 練兵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216章 截殺第312章 探礦第510章 聯盟第370章 收購第184章 包圍第123章 探子第241章 援軍第189章 上將軍第197章 活路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294章 礦石第442章 樓蘭兵變第329章 訓練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107章 合縱第381章 交易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386章 屬國第499章 出兵第88章 論農第5章 底牌第14章 水路第290章 門客第238章 狼煙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249章 神武軍第81章 高田第324章 補貼第238章 狼煙第542章 補給第44章 通敵第155章 水軍第521章 投石機第285章 議和第374章 服務業第449章 改革第76章 簡在帝心第107章 合縱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283章 仁君第473章 分裂第10章 摩擦力?第452章 英明第92章 家書第330章 重點第41章 福禍相倚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99章 使節第97章 狼來了第183章 水戰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336章 配方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386章 屬國第321章 私鬥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328章 戰車第252章 消息第307章 索箭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398章 肅州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546章 水源第98章 梟首示衆第243章 壽春第72章 麪粉第535章 先機第375章 野人第81章 高田第34章 勸降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449章 改革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124章 水攻第332章 騷擾第346章 騎軍第85章 水車第510章 聯盟第43章 知己第534章 馬店第325章 騎軍第343章 資本
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183章 水戰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164章 設計第188章 軍魂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105章 真相第472章 交鋒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256章 新王第393章 肅州第443章 改革第65章 厚禮第464章 練兵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216章 截殺第312章 探礦第510章 聯盟第370章 收購第184章 包圍第123章 探子第241章 援軍第189章 上將軍第197章 活路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294章 礦石第442章 樓蘭兵變第329章 訓練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107章 合縱第381章 交易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386章 屬國第499章 出兵第88章 論農第5章 底牌第14章 水路第290章 門客第238章 狼煙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249章 神武軍第81章 高田第324章 補貼第238章 狼煙第542章 補給第44章 通敵第155章 水軍第521章 投石機第285章 議和第374章 服務業第449章 改革第76章 簡在帝心第107章 合縱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283章 仁君第473章 分裂第10章 摩擦力?第452章 英明第92章 家書第330章 重點第41章 福禍相倚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99章 使節第97章 狼來了第183章 水戰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336章 配方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386章 屬國第321章 私鬥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328章 戰車第252章 消息第307章 索箭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398章 肅州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546章 水源第98章 梟首示衆第243章 壽春第72章 麪粉第535章 先機第375章 野人第81章 高田第34章 勸降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449章 改革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124章 水攻第332章 騷擾第346章 騎軍第85章 水車第510章 聯盟第43章 知己第534章 馬店第325章 騎軍第343章 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