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番木鱉

第70章 番木鱉

楊端和一臉懵:“蒙汗藥是何物?”

被楊端和這麼一問沈兵就知道沒戲了,他略帶失望的解釋道:

“便是一種藥,服食後會暫時失去知覺。”

楊端和想了想,就回答:

“這蒙汗藥不曾有,與之功效相似的倒有番木鱉。”

沈兵愣愣的望着楊端和。

暗道這番木鱉又是什麼鬼?

後來沈兵才知道這是一種毒藥,而且通常是貴族纔會備着的毒藥。

有句話叫“伴君如伴虎”,古時貴族其實很不安全。

尤其在商鞅變法後就更是如此,那一條條法令不是剁腳就是割鼻。

這些還算好,萬一要是惹惱了大王那“凌遲”、“腰斬”、“車裂”等酷刑就要上演了。

所以貴族爲了以防萬一,大多會備上一些毒藥準備“服毒自盡”。

免得到時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活受罪。

這番木鱉便是常用的毒藥之一。

鶴頂紅之流雖是見效快,但死狀悽慘且價格不菲。

相比之下番木鱉價格十分親民,而且服用後症狀是肢體顫動、呼吸困難接着便在昏迷中死去,痛苦相對小得多。

可以說是居家旅行服毒自盡之……

沈兵不答反問:“不知此物焚燒是否致命?”

楊端和搖了搖頭,回答:

“我雖是沒試過,卻知此物少量服食並不致命。”

“只會頭痛、頭暈、呼吸不暢行動不便等。”

“你要此物有何用?”

隨即楊端和又笑了起來:

“難不成你是想毒翻那些趙兵?”

“若是能在其飯菜內下毒,我等又何必多此一舉?”

楊端和這話說的是,若能混進趙軍下毒,那直接打開城門倒更乾脆。

不過沈兵自有他的道理,他不緊不慢的回答:

“若我等不是在飯菜中下毒,而是將這番木鱉置於麻衣火彈中拋進城內呢?”

楊端和聞言不由“哦”了一聲,然後就瞪大眼睛點頭說道:

“妙計,此計多半能成!”

“便按此計行事。”

接着就不用說了,楊端和第一時間將這事向王翦報告。

王翦此時正無計可施,哪還會有不同意的道理。

當下就令全軍貴族交出隨身攜帶的番木鱉……

有條件的貴族戰時也會帶上一些,以防傷重不治時能快些解脫。

另外王翦還派出騎兵到周邊藥店搜尋,一日之內便集了小半筐的番木鱉。

數量不多,對付所有趙軍當然遠遠不夠。

但如果只是對付城門……那便是綽綽有餘了。

當晚沈兵便讓人將這些番木鱉分裝入數十個麻衣火彈中。

這不是簡單的裝,而是將其摻雜在曬乾的馬糞中再裝入麻衣火彈中層。

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曬乾的馬糞燃燒更久而且會有許多煙霧。

從科學角度對比:

若不用馬糞,番木鱉燃燒時產生的毒氣會快速升到空中被風一吹就散了。

若與馬糞摻雜在一起,馬糞煙霧中有許多較重的顆粒和雜質,它們會帶着番木鱉的毒性長時間停留在地面並擴散。

至於將其包裹在中層,則是爲了更充分燃燒。

完了後,沈兵還讓人將這些特殊的麻衣火球繫上一個紅繩以示區別。

否則一個不小心混在其它火球中麻翻了自己人就不太妙了。

楊端和那就組織起了五百陷陣之士並連夜演練。

演練內容便是讓他們熟悉城門結構,以及衝上城頭後哪隊負責殺敵,哪隊負責掩護,哪隊負責開城門……

一直忙到深夜纔給他們好吃好喝了一頓後抓緊時間休息。

第二天一早,天色剛亮趙軍便像往常一樣用投石機砸高臺。

趙軍不知道的是,那些高臺不過只是爲了吸引其注意力的木架子。

當太陽從東方徐徐升起時,王翦就一聲令下發起進攻。

霎時鼓聲隆隆、殺聲震天。

秦軍數萬大軍從四面像潮水般的朝城牆涌去,接着搭起攻城梯便往城牆上爬。

秦軍進攻的重點是東、西、南三面。

這可以從秦軍投石機的數目及攻城兵力可以看得出來。

其中尤其是東面,那投石機及弓弩手數量都是其它方向的總和。

石彈及箭矢便像烏雲般遮天蔽日的朝趙軍飛去。

這在情理之中。

古人攻城也不是沒有考量隨便佈置兵力就往城頭攻,他們同樣會考慮各種因素。

比如晨時的東面,太陽恰從地平線升起陽光直射到東面城頭。

這樣一來便會給東面趙軍的視線造成一些干擾,尤其是弓弩手。

而秦軍弓弩手由於卻因爲陽光照亮了城頭,可以更容易發現目標。

負責守城的便是老將龐煖……李牧死後趙國還堪一用的便是龐煖了。

至於那趙蔥,此時因殺死李牧的惡名受全體軍民抵制。

當然,這抵制並非公開。

而是無論趙蔥帶哪支軍隊都會有許多逃兵或是不服命令的部下。

無奈之下趙王也只能將他晾在一旁。

龐煖站在城頭觀察着秦軍的攻勢,他第一感覺就是秦軍此次進攻與往常不同。

最大的區別就是規模比往常大了許多,放眼望去盡是整裝待發的秦軍,密密麻麻的有若螞蟻一般。

龐煖只道是秦軍試圖決一死戰,於是當下將兵力拉往秦軍主攻方向也就是東門。

然而,龐煖沒想到的是這不過只是秦軍的調虎離山之計。

秦軍的主攻方向一直是楊端和負責的北門。

也難怪龐煖想不到,北門城牆要比其它方向的城牆高上幾尺,秦軍又如何會以它爲主?

甚至龐煖都覺得秦軍在北門攻勢最弱纔是正常。

兩軍你來我往這般大戰半個時辰,情況就在龐煖反應過來前發生變化。

龐煖忙着將大批補給和兵力調往東門時,一名部將匆匆來報:

“將軍!”

“秦軍於北門加強了攻勢。”

“北門求援。”

龐煖正左支右拙窮於應對,一聽這話只道北門不過是秦軍在轉移視線。

於是想也不想就應了聲:

“令北門堅守。”

“稍後便有援兵!”

部將應了聲就返回覆命。

誰曾想還沒等龐煖來得及派去援兵,北門就一片大亂。

正在龐煖疑惑時,就見幾名渾身是血的兵士跑來大叫:

“將軍,大事不好!”

“北門失守!”

“秦軍已從北門破城而入!”

……

(本章完)

第167章 良商第216章 截殺第397章 丘就卻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89章 以農治國第204章 圍追堵截第403章 月氏王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373章 農業第535章 先機第224章 叛秦第308章 勝者爲王第415章 引信第170章 收購第491章 大宛第416章 方略第83章 農家第62章 舉薦第217章 項絡第322章 招工第88章 論農第72章 麪粉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280章 變法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325章 騎軍第411章 信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124章 水攻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481章 試探第395章 羊羣第413章 射程第450章 控制第55章 伐木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227章 反攻第347章 馳道第227章 反攻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52章 李牧亡第511章 火繩槍第424章 將在外第124章 水攻第167章 良商第267章 公子扶蘇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103章 逆鱗第43章 知己第165章 騎射第60章 賄賂第15章 釜底抽薪第349章 直道第240章 滲透戰第424章 將在外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256章 新王第475章 龍城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503章 選擇第418章 援兵第243章 壽春第96章 宵禁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311章 工業區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97章 狼來了第275章 宣傳戰第78章 七國第92章 家書第395章 羊羣第517章 文明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312章 探礦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408章 難題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375章 野人第359章 通道第461章 改革第525章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488章 爲難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88章 論農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12章 身卑力微第5章 底牌第58章 錦囊妙計第109章 修橋第489章 茲陽公主第396章 陷馬坑第543章 楊婷第174章 親衛第214章 較勁第357章 勇氣第72章 麪粉第315章 定價第468章 目標
第167章 良商第216章 截殺第397章 丘就卻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89章 以農治國第204章 圍追堵截第403章 月氏王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373章 農業第535章 先機第224章 叛秦第308章 勝者爲王第415章 引信第170章 收購第491章 大宛第416章 方略第83章 農家第62章 舉薦第217章 項絡第322章 招工第88章 論農第72章 麪粉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280章 變法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325章 騎軍第411章 信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124章 水攻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481章 試探第395章 羊羣第413章 射程第450章 控制第55章 伐木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227章 反攻第347章 馳道第227章 反攻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52章 李牧亡第511章 火繩槍第424章 將在外第124章 水攻第167章 良商第267章 公子扶蘇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103章 逆鱗第43章 知己第165章 騎射第60章 賄賂第15章 釜底抽薪第349章 直道第240章 滲透戰第424章 將在外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256章 新王第475章 龍城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503章 選擇第418章 援兵第243章 壽春第96章 宵禁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311章 工業區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97章 狼來了第275章 宣傳戰第78章 七國第92章 家書第395章 羊羣第517章 文明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312章 探礦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408章 難題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375章 野人第359章 通道第461章 改革第525章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488章 爲難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88章 論農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12章 身卑力微第5章 底牌第58章 錦囊妙計第109章 修橋第489章 茲陽公主第396章 陷馬坑第543章 楊婷第174章 親衛第214章 較勁第357章 勇氣第72章 麪粉第315章 定價第468章 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