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宣傳戰

第275章 宣傳戰

這其實就是沈兵用上的宣傳戰。

在這時代想打宣傳戰其實是很困難的,原因是這時期宣傳工具十分落後。

電臺?

喇叭?

電視?

……

一概沒有。

若是要發傳單,或許就要加班加點製作上千卷竹簡,然後將這上千卷竹簡運往敵境……若幸運沒被敵人發現,還要將竹簡四處分發,但卻是要粘在牆上都十分不易。

然而有了紙之後這些就變得簡單了。

首先書寫起來容易得多。

沈兵暫時還沒想把印刷術給折騰出來,於是就用了個簡單、直接的土辦法:將壽春所有識字的人集中起來,擺一張樣本讓他們沒日沒夜的抄寫。

紙張的來源就不用說了,沈兵只需在壽春再弄一個造紙作坊就成了。

扶蘇身爲大梁軍的監軍所以什麼事都不能瞞着他。

開玩笑,所謂的“監軍”就是大王派來監視這支軍隊的意思,還瞞着他?那差不多就是欺君、意圖謀反了。

不過沈兵原本也就不打算瞞着扶蘇也沒必要瞞。

扶蘇倒是對這造紙術十分有興趣,畢竟在大儒淳于越門下呆了那麼多年,耳濡目染之下天生就好書法、好文筆。

扶蘇認真的看完了整個生產過程,到那一張張紙從抄板上揭了下來時,不由吃驚得瞪大了眼睛,接着憤怒的瞪着眼睛問沈兵:

“敢問副將,製作一張紙需要成本幾何?”

沈兵據實回答:

“屬下未曾算過,因幾乎不需成本。”

如果說需要什麼成本的話,就是買來的一些木桶、抄板之類的東西。

當然,這也是因爲沈兵是副將手下有數萬免費勞力,否則這勞力成本還是要計算的。

扶蘇怒道:

“既是無需成本,爲何外市一張紙卻要十錢?”

“副將可知許多人卻是爲了買上一張紙節衣縮食餓上半月?”

這說的倒是實情,雖然在大梁雲畋那紙已降到五錢,但在別的地方還是需要八錢十錢甚至更高。

十錢就是兩斤米。

這時代吃的本就緊張,爲省下這兩斤米再減少飯量,於是半飢半飽餓上半月就稀鬆平常了。

沈兵回答:

“公子此言差矣。”

“我等從未將紙用於售賣,只是將其用於抵債。”

“至於紙在市面上是何價格,卻與大梁軍無關。”

扶蘇想了想覺得沈兵說得也對,他因爲也曾花重金購買過許多紙,所以知道它的出處。

但扶蘇依舊憤憤不平:

“然副將此舉卻成了奸商的幫兇。”

“若其成本如此便宜,副將何不方便世人低價售賣?”

沈兵回答:

“稟公子,首先我等身在士伍不得經商。”

“若允許經商,這紙便是一張只售半錢,我沈兵也可一夜暴富。”

“其次,公子以爲若是紙價便宜了便能方便世人?”

“公子應知道大多是何人需要用紙!”

這麼一說扶蘇就無言以對了。

因爲要用紙的絕不會是什麼在田地裡耕作的百姓,甚至都不會是普通的讀書人……

原因很簡單,普通的窮苦讀書人考慮成本問題依舊會使用竹簡,不過就麻煩些、不夠輕便而已。

之所以有人拼着餓肚子買紙,那是圖新鮮趕時髦,並沒有到非用不可的地步。

所以大多數需要用紙的卻是有錢的達官貴人。

比如扶蘇,自從有紙後他行文作畫就再也沒用過竹簡了。

所以此時紙價貴那妥妥的是劫富濟貧……劫了達官貴人的富,濟沈兵這個貧。

等到有一天,教育普及率高了普通老百姓都會寫字對紙也有需求了,那時紙價纔會影響到普通百姓。

接着沈兵又加了句:

“不過,若是公子想要用紙,卻可隨時來取。”

扶蘇“哼”了一聲沒回話。

扶蘇自己也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他十分看不慣沈兵的作爲卻又說不出沈兵哪裡有錯。

事實上不只說不出沈兵哪裡有錯,反過來扶蘇還認爲沈兵說的是對的。

或許,這纔是扶蘇不習慣的原因……他潛意識依舊站在淳于越一方,沈兵是對的也就意味着淳于越是錯的,於是沈兵就應該是敵人,至少是思想上的敵人。

接着,扶蘇看到許多貴族子弟被集中在大堂裡抄寫……

這時期會識字的基本是貴族子弟,如果說有例外的話就是儒家。

此時的儒家雖然因爲其思想不成熟且不切實際養出許多迂腐的大儒,但其進步之處就是提出“有教無類”的思想。

所謂的“有教無類”就是不分貴賤賢愚,每個人都可以進行教育。

這在受教育權基本被貴族壟斷,普通百姓只能一代又一代的種田、受剝削、受壓迫的時代簡直就是個福音。

於是,許多布衣就成爲儒生學習治國的道理,接着受舉薦進入官場走上仕途。

不過這情況畢竟是少數,集中在大堂內的絕大多數依舊是貴族子弟……壽春是完整的投降的,於是遺留下許多原楚國的受過教育的貴族子弟。

扶蘇驚問:

“副將何故將他們集中在此受刑?”

沈兵回答:

“稟公子,只是抄寫些東西罷了,並非受刑。”

不過想想,沈兵自己也覺得他們這樣子與小時被老師罰抄時頗爲神似。

扶蘇拿過一張“告示”看了看……確切的說應該是“傳單”。

只見上面有配文字的幾小格畫,大概說的是楚民只要到淮河向秦軍投降,就可以得到一塊田及一片宅地,且有新式農具從事生產,能享受更好的生活。

扶蘇看着不由笑了起來,道:

“副將此舉是希望以此勸說楚民投秦?”

沈兵回答:

“正是,公子以爲不妥?”

扶蘇搖着頭抖了抖手中的“傳單”,略帶得意的笑道:

“若此物能讓楚民投秦,我等又何需勞師遠征斥之數十萬大軍。”

“副將將此事看得過於簡單了。”

“副將需知,欲要楚民來投,唯有仁德二字。”

沈兵只笑了笑沒回答。

他認爲扶蘇應該將“仁德”換成另外兩字“利益”。

國家之間講利益,百姓也同樣也是跟着利益走,尤其是中原各國沒有外族仇恨的百姓。

(本章完)

第506章 霍木桑第184章 包圍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196章 昌平君第260章 水力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390章 奇軍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380章 火神第487章 賜婚第344章 齊國亡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323章 利潤第285章 議和第27章 以逸待勞第485章 遷移第299章 圈地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535章 先機第243章 壽春第414章 炮彈第5章 底牌第123章 探子第356章 奴隸第356章 奴隸第89章 以農治國第313章 紡織第328章 戰車第514章 訓練第201章 鴛鴦陣第91章 代田法第406章 騎軍第484章 仙藥方子第140章 楚軍第195章 力量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224章 叛秦第417章 補水點第221章 回師第460章 聯軍第285章 議和第463章 馬鐙第481章 試探第57章 我也想低調,但……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483章 汗血馬第446章 巧合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154章 謠言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193章 密信第222章 追敵第287章 分別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378章 交集第164章 設計第100章 由頭第146章 配給制第53章 軍心第78章 七國第399章 三危山第43章 知己第124章 水攻第162章 鋸子第314章 織布機第414章 炮彈第16章 變局第186章 仙人第549章第202章 棄城第406章 騎軍第547章 暴亂第432章 道民君第136章 紅燒第340章 忽悠第303章 獵鷹第303章 獵鷹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90章 窘況第380章 火神第409章 火炮第146章 配給制第73章 榨醬面第431章 利益第510章 聯盟第182章 拍竿第271章 敵人第309章 炫耀第101章 荊軻第539章 嚀泉第97章 狼來了第344章 齊國亡第63章 王翦第134章 困難第167章 良商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100章 由頭
第506章 霍木桑第184章 包圍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196章 昌平君第260章 水力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390章 奇軍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380章 火神第487章 賜婚第344章 齊國亡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323章 利潤第285章 議和第27章 以逸待勞第485章 遷移第299章 圈地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535章 先機第243章 壽春第414章 炮彈第5章 底牌第123章 探子第356章 奴隸第356章 奴隸第89章 以農治國第313章 紡織第328章 戰車第514章 訓練第201章 鴛鴦陣第91章 代田法第406章 騎軍第484章 仙藥方子第140章 楚軍第195章 力量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224章 叛秦第417章 補水點第221章 回師第460章 聯軍第285章 議和第463章 馬鐙第481章 試探第57章 我也想低調,但……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483章 汗血馬第446章 巧合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154章 謠言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193章 密信第222章 追敵第287章 分別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378章 交集第164章 設計第100章 由頭第146章 配給制第53章 軍心第78章 七國第399章 三危山第43章 知己第124章 水攻第162章 鋸子第314章 織布機第414章 炮彈第16章 變局第186章 仙人第549章第202章 棄城第406章 騎軍第547章 暴亂第432章 道民君第136章 紅燒第340章 忽悠第303章 獵鷹第303章 獵鷹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90章 窘況第380章 火神第409章 火炮第146章 配給制第73章 榨醬面第431章 利益第510章 聯盟第182章 拍竿第271章 敵人第309章 炫耀第101章 荊軻第539章 嚀泉第97章 狼來了第344章 齊國亡第63章 王翦第134章 困難第167章 良商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100章 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