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問題

第441章 問題

沈兵沒有告訴革庾更多信息,畢竟沈兵明白雖然革庾已經回不去了,但他那一萬部下卻還是心心念唸的想回去。

同時沈兵所說也並非空中樓閣,因爲漢在西域設都護府之後,西域諸國實際上已成爲漢的諸侯國……

西漢時西域各國都擁有一枚來自中原的印章,稱作“璽”,也就是諸侯國的代表。

那時西域三十六國中要是有哪個國家不服從漢的指揮,漢在西域的都護使就有權徵調其餘各國的軍隊攻打。

比如長羅侯常惠就調集西域各國五萬大軍攻打擅自斬殺小國王子的龜茲……龜茲乃西域第一大國,在西域經常以勢壓人甚至要求周邊小國送去王子當人質。

漢使在西域有這樣的權力,實際上就是將西域各國聯合在一起統一指揮了。

沈兵此時要做的,就是歷史上已經發生的事。

因爲已經發生過,所以沈兵確定它可行。

革庾只有一個疑問:

“若大將軍認爲,只憑西域諸國及秦軍就可以擊敗匈奴,那爲何又要留下我這一萬人?”

革庾一直以爲沈兵是希望將他們收降並以之對付匈奴,但現在看來卻是猜錯了。

沈兵沒有回答,只反問了一句:

“萬夫長以爲沈兵的目標只是匈奴?”

於是革庾就明白了,匈奴不過是沈兵的目標之一而已。

沈兵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拿下姑師的好處一個是獲得了姑師大片肥沃的土地。

其中僅姑師一片綠洲就可以養活三萬餘人。

其實遠不只三萬餘人……

這人數只是以姑師百姓的農業水平計算的。

正如之前所言,西域綠洲農業處於半耕半牧狀態,其中主要還是以牧爲主,耕種方面就只是在河、湖附近有水的位置挖點地很原始的種些東西,基本沒有技術可言……對他們來說種地就是挖個小坑把種子撒下去就成了。

現在秦軍一來,那什麼溝壟法,行距株距,另外還有水利設施及種田節氣什麼的,全都可以用上了,於是產量馬上成級數的上漲。

尤其原本河邊湖邊若是沙地,在姑師人眼裡就屬於不適合種植當然也不長牧草。

但在秦軍手裡就不一樣了……把河泥湖泥挖上來一鋪,馬上就成了一片肥沃的耕地。

可以說在種田方面,是沒有哪個地區的人能比得上中原地區了。

於是可想而知,耕地面積增加技術水平提高,作物產量很快就增產數倍,能養活的人也就成級數增加了。

當然,此時姑師周圍的草場受之前大批匈奴軍隊集中於此破壞較大,所以還需要休牧一段時間,於是人口也得慢慢來。

姑師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加強了西域與月氏之間的聯繫。

樓蘭雖然可以做爲月氏進入西域的踏板,但畢竟南線長一千五百里且道路難行。

姑師就只有一千里且道路較爲平直,部隊、商隊等不需二十日就能趕到,這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秦軍的後勤壓力。

尤其是從中原一批批運來的絲綢……沈兵只需將其往西域各國一轉手再買食物,短時間內就能在姑師儲備大批的軍糧和財富。

這時沈兵就在考慮聯合西域征討匈奴的問題了。

其中沈兵重點要考慮的就是西域第一大國龜茲,一個擁有八萬百姓兩萬兵的國家。

沈兵觀察和計算過西域三十六國,如果要能將這三十六國的兵力各抽調一部份出來應能組成一支五萬人的聯軍。

由於西域人也是長期放牧尤其還是在惡劣的環境下放牧,於是騎射本領也不比匈奴差。

問題在於這三十六國很難聯合也極難協同……當年中原六國聯合起來對付秦國都各有心思,何況是西域這三十六國。

因此這龜茲的態度就顯得尤爲重要,因爲其周邊的小國都是唯龜茲馬首是瞻,龜茲要是點頭應下了,那麼其它小國也就不在話下。

於是沈兵在穩定了姑師局勢和第一件事就是派出使者帶上絲綢及從中原帶來的一些寶物出使龜茲。

派出的使者是個叫澤的說客。

沈兵的部下通常都是能打仗的武將,很少有能說會道的說客,這個叫澤的說客倒是毛遂自薦來投沈兵的,說是要做沈兵的食客。

以沈兵此時的爵位的確可以養食客,只是沈兵不是很習慣這麼做,同時他也覺得沒意義……就算食客三千又能怎樣?一旦失勢這些食客能起得了什麼作用呢?

不過據說澤之前是個商人,沈兵正好需要有人分管西域經商的問題於是就留下了。

此時因爲無人可派於是就讓他出使龜茲。

龜茲的領地很大,東起輪臺西至巴楚,北靠天山南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都是龜茲。

沈兵交待澤,對龜茲的說法要從利益角度出發……若能結盟擊敗匈奴對西域有百利而無一害,從此西域就不再受匈奴騷擾了。

澤拍着胸膛表示自己一定不辱使命。

然而十數天後傳來的消息卻是另一回事,龜茲王對結盟徵匈奴一點興趣都沒有。

澤在與龜茲交流之後總結了幾個問題:

其一,有秦軍駐守姑師,西域便無匈奴之憂,若無匈奴之憂,他們自然就沒有徵討匈奴的需求了。

不僅沒有需求,甚至還擔心會惹惱了匈奴,有朝一日秦軍若是撤出西域,它們便無法向匈奴交待了。

其二,若秦軍進駐西域號令三十六國,那同樣也會影響龜茲的統治。

既是如此,龜茲受匈奴統治是統治,受秦軍統治也是統治,爲何又要幫秦軍徵匈奴而換來秦軍的統治?

其三,難保秦軍會過河拆橋,先以西域聯軍攻匈奴,乘西域損失慘重時再攻西域……如此一來秦軍豈非坐收漁人之利而西域諸國只有滅亡一途?

沈兵一聽這話覺得還真是,他倒是把西域聯軍想簡單了,以爲有匈奴這個共同的敵人就能將其聯合在一起。

現在看來距離那一步還十分遙遠。

至少要將眼前這些問題一一解決。

(本章完)

第359章 通道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96章 宵禁第511章 火繩槍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389章 沙州第156章 官大夫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442章 樓蘭兵變第305章 反包圍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378章 交集第211章 百越第244章 心計第229章 閃電戰第78章 七國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336章 配方第439章 降軍第395章 羊羣第205章 衝陣第83章 農家第57章 我也想低調,但……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179章 牽城第252章 消息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183章 水戰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277章 結果第131章 淳于越第114章 首級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105章 真相第404章 教育權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367章 偷襲第129章 變數第480章 請辭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347章 馳道第5章 底牌第454章 大將軍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190章 降兵第238章 狼煙第23章 劓刑第321章 私鬥第100章 由頭第49章 許昌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414章 炮彈第5章 底牌第375章 野人第512章 訓練第283章 仁君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12章 身卑力微第382章 獵人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218章 騎射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394章 智慧第483章 汗血馬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237章 圍城第393章 肅州第52章 李牧亡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22章 一雪前恥第276章 傳單第266章 喜訊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112章 浮橋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190章 降兵第35章 馬頭山第54章 休整第14章 水路第442章 樓蘭兵變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198章 求降第546章 水源第32章 變故第402章 勸降第325章 騎軍第49章 許昌第355章 圍城第404章 教育權第188章 軍魂第163章 藤甲第25章 心在滴血第388章 月氏王第190章 降兵第55章 伐木第322章 招工第381章 交易第131章 淳于越
第359章 通道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96章 宵禁第511章 火繩槍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389章 沙州第156章 官大夫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442章 樓蘭兵變第305章 反包圍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378章 交集第211章 百越第244章 心計第229章 閃電戰第78章 七國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336章 配方第439章 降軍第395章 羊羣第205章 衝陣第83章 農家第57章 我也想低調,但……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179章 牽城第252章 消息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183章 水戰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277章 結果第131章 淳于越第114章 首級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105章 真相第404章 教育權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367章 偷襲第129章 變數第480章 請辭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347章 馳道第5章 底牌第454章 大將軍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190章 降兵第238章 狼煙第23章 劓刑第321章 私鬥第100章 由頭第49章 許昌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414章 炮彈第5章 底牌第375章 野人第512章 訓練第283章 仁君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12章 身卑力微第382章 獵人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218章 騎射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394章 智慧第483章 汗血馬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237章 圍城第393章 肅州第52章 李牧亡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22章 一雪前恥第276章 傳單第266章 喜訊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112章 浮橋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190章 降兵第35章 馬頭山第54章 休整第14章 水路第442章 樓蘭兵變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198章 求降第546章 水源第32章 變故第402章 勸降第325章 騎軍第49章 許昌第355章 圍城第404章 教育權第188章 軍魂第163章 藤甲第25章 心在滴血第388章 月氏王第190章 降兵第55章 伐木第322章 招工第381章 交易第131章 淳于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