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沙州

第389章 沙州

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從肅州傳來。

第一個消息是月氏以議和爲名將秦軍使節騙往月氏之後截殺。

這時沈兵就感到事情不妙了。

這並不是說月氏或匈奴稀罕殺這五十七人的使節團。

而是月氏表明態度站在匈奴一邊並給匈奴下的投名狀……口說無憑,將秦軍使節團殺了也就是向全天下表明月氏與秦國翻臉,於是可以讓匈奴放心。

第二個壞消息,就是月氏大封鎖河西走廊並全國範圍內搜捕秦國商人及要來投秦的西域少民。

這纔是真正讓沈兵頭疼的。

此時月氏的位置在沙州也就是現代的敦煌一帶。

這地方不僅是河西走廊的出口同時也是前往西域的重要基地。

說是出口,是因爲所謂的河西走廊就是北爲合黎山南爲祁連山,中間夾着的一條帶狀平原地帶。

這條帶狀平原地帶不僅地勢平坦且中部還有許多由祁連山雪水融化而形成的河流綠洲,這些綠洲可以成爲天然的補給點。

說是前往西域的重要基地,則是敦煌此地四周要麼是山地戈壁要麼就是沙漠,方圓數百里就那一塊綠洲,前往西域若不在補充食物淡水便很難到達西域。

於是此地一旦與秦軍交惡,中原通往西域的路就可以說被切斷了。

中原的路一斷,自然就不會有什麼絲綢之路。

一想到這沈兵就緊皺眉頭,他沒想到原本一路向好的局勢突然就這樣急轉直下。

原本大家都以爲月氏是匈奴的敵人,所以秦國與月氏結盟那是理所當然的事,哪想月氏不僅沒跟秦國結盟反而與匈奴結盟。

看來沈兵還是低估了匈奴在西域的影響力。

爲此沈兵專程趕回五原召開了一次會議。

此時的五原在雲畋的和楊端和的共同的治理下已有些樣子:從昌平君那的吞絲已一批批運達,綢緞一匹匹從紡織工廠製出,甚至就連商隊都已經組建完畢……

這商隊是由大小數十個組織組成的,僅僅只是運綢緞的馬車就有千餘駕。

之所以要數十個組織結成一個商隊,是因爲許多小的組織甚至還有百姓個人加入的組織的沒有經商經驗。

這些個人組織在途中很容易因爲地形不熟迷路或是食物、水源不足等問題出狀況,尤其還會被流匪劫掠。

因此將其全部結爲一隊,統一請幾個熟悉地形的嚮導,沈兵再專爲這支商隊派一支兩百人的騎軍護商……就會將風險降到最低。

可現在卻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因爲月氏的倒戈而使整個計劃陷於停滯。

一衆將士自是對憤恨不平對月氏一片罵聲:

“這月氏王好生無禮,便是兩國交戰也不斬來使,這廝卻誘我議和再殺使節!”

“月氏原本便是蠻夷,又如何懂得這些禮數?”

“待我等發兵北上,將那月氏王擒來問罪便了!”

……

楊端和比較沉穩,他在衆人的一片喊打喊殺聲中對沈兵拱手道:

“大將軍,屬下以爲此事應從長計議。”

“首先是敵我兵力懸殊,月氏據聞有兵七萬,現今又與匈奴結盟,再加十萬,便是二十萬兵。”

“而我軍在肅州不過三萬,又如何能攻伐月氏?”

王賁反對道:

“月氏若是有兵七萬,又如何會被匈奴萬餘兵力驅趕至沙州?”

“若匈奴能以萬餘兵力戰而勝之,我軍三萬兵力又豈能不勝?”

王賁這推理雖是沒問題,但沈兵卻覺得形勢不能這樣簡單的對比。

匈奴之所以在河西一帶能以一萬餘兵力將月氏勢力驅逐出河西走廊,很大一部份是因爲匈奴對月氏兩面夾擊使月氏兩頭無法兼顧。

另一方面……

楊端和嘆了口氣朝王賁拱了拱手道:

“校尉有所不知。”

“河西走廊到處是草地適合匈奴騎兵行軍,且其一路燒殺搶掠以戰養戰勿需擔憂補給。”

“而此時我軍在河西的經營纔剛起步,沿途營寨供商旅補給尚且捉襟見肘,又如何能供大軍與月氏、匈奴聯軍作戰?”

楊端和這麼一說衆人就沒有聲音了。

補給始終是個大問題。

李巖五萬人從五原出發,一路留下兵力設營寨、剿匪、守村落,到肅州時就剩三萬。

這三萬兵士的補給主要還是從月氏那頭供給的。

確切的說,也不能算是月氏供給,而是隨軍帶去了絲綢布匹然後用它們換取軍糧。

現在月氏那邊一翻臉並禁了商旅來往,就連這三萬兵士的補給都有困難,更別提增派大軍征討月氏了。

楊端和接着說道:

“是以,屬下以爲我等應稍安勿燥。”

“眼下應以守爲主。”

“只要我軍守住肅州並屯田種植,待明年收成之時便是月氏王授首之日!”

魏呴贊同道:

“屬下以爲楊將軍所言極是。”

“且月氏與匈奴乃一時之盟,若我等耐心等上數月,只怕兩國便又起戰事了。”

王賁則反對道:

“正因如此,我等才更要以快打慢戰而勝之。”

“否則我軍那三萬士卒往後何以爲生?”

“難道還要從中原千里迢迢運送糧食去不成?”

“可我軍若是勝了月氏,不僅可以解決補給問題還可以此威攝西域各國!”

一時各將領議論紛紛,主攻主守兩派爭論不休。

沈兵沉吟半晌就問楊端和:

“沙州可有城池?”

河西駐防因爲是楊端和負責,所以這些事他更清楚。

楊端和回答:

“回大將軍,並無城池!”

敦煌古城是漢武帝大破匈奴趙破奴西征樓蘭所建,月氏、烏孫都是遊牧民族,當然不會花力氣建城。

沈兵又問:

“那麼,月氏便是有七萬大軍,又如何能擋我軍三萬河內兵進攻?”

楊端和趕忙呈上一份地圖,說道:

“大將軍有所不知。”

“沙州東有三危山,南有鳴沙山,北面是戈壁與天山餘脈相接,西面則是一片沙漠。”

“亦即朝向我方的三面皆有險可守,其不僅地勢險要無路可走,且大多缺少水源無法跨越。”

“便是沒有城池也極難攻下。”

沈兵“哦”了一聲。

也就是說大多是易守難攻的山地。

(本章完)

第541章 姑師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269章 狼 鹿 花第237章 圍城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438章 巴豆第251章 陷阱第251章 陷阱第514章 訓練第418章 援兵第450章 控制第203章 陳城第82章 許應第328章 戰車第300章 牀弩兵第198章 求降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314章 織布機第525章第60章 賄賂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300章 牀弩兵第342章 市場化第85章 水車第102章 絆馬索第291章 二選一第283章 仁君第156章 官大夫第340章 忽悠第135章 沙袋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254章 突圍第125章 心理第519章 火器第38章 調虎離山第541章 姑師第251章 陷阱第231章 擒賊擒王第89章 以農治國第321章 私鬥第50章 虛張聲勢第78章 七國第14章 水路第83章 農家第323章 利潤第254章 突圍第154章 謠言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244章 心計第153章 水德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365章 原料第383章 使者第101章 荊軻第466章 出兵第47章 變數第195章 力量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28章 能人第145章 楚軍第388章 月氏王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137章 圍城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89章 以農治國第425章 交河第525章第194章 副將第76章 簡在帝心第70章 番木鱉第548章 書信第107章 合縱第37章 借刀殺人第378章 交集第224章 叛秦第542章 補給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188章 軍魂第276章 傳單第176章 藤甲第503章 選擇第245章 甕中之鱉第374章 服務業第139章 出戰第373章 農業第261章 勞力第104章 好奇心第537章 楊端和第541章 姑師第535章 先機
第541章 姑師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269章 狼 鹿 花第237章 圍城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438章 巴豆第251章 陷阱第251章 陷阱第514章 訓練第418章 援兵第450章 控制第203章 陳城第82章 許應第328章 戰車第300章 牀弩兵第198章 求降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314章 織布機第525章第60章 賄賂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300章 牀弩兵第342章 市場化第85章 水車第102章 絆馬索第291章 二選一第283章 仁君第156章 官大夫第340章 忽悠第135章 沙袋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254章 突圍第125章 心理第519章 火器第38章 調虎離山第541章 姑師第251章 陷阱第231章 擒賊擒王第89章 以農治國第321章 私鬥第50章 虛張聲勢第78章 七國第14章 水路第83章 農家第323章 利潤第254章 突圍第154章 謠言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244章 心計第153章 水德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365章 原料第383章 使者第101章 荊軻第466章 出兵第47章 變數第195章 力量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28章 能人第145章 楚軍第388章 月氏王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137章 圍城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89章 以農治國第425章 交河第525章第194章 副將第76章 簡在帝心第70章 番木鱉第548章 書信第107章 合縱第37章 借刀殺人第378章 交集第224章 叛秦第542章 補給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188章 軍魂第276章 傳單第176章 藤甲第503章 選擇第245章 甕中之鱉第374章 服務業第139章 出戰第373章 農業第261章 勞力第104章 好奇心第537章 楊端和第541章 姑師第535章 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