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仁君

第283章 仁君

現代施肥與不施肥並沒有如此大的差別,莊稼施肥的收成通常會增加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四十之間。

古時會有這麼大的差別,是因爲這時代基本沒有施肥技術,有也只是施一些少得可憐的農家肥。

在這情況下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種莊稼,其肥力就會不斷下降。

若說它有什麼措施保持肥力的話那就是休田。

但休田能補充的肥力又十分有限,於是最終導致莊稼收成普遍不高。

這時給田地施以漚肥,便好似給田餵了一劑補藥,再加上農家子弟的精心打理,於是能增產半成也是正常。

而這還只是小頭。

有了漚肥之後所有分給楚民的田也都不需要休田,無形中耕地面積就增加了一倍……那比楚國的田地多的利益可不是一點半點。

沈兵問了許應一聲:

“先生,此時這漚肥法可否用於淮北?”

許應想了想,就點頭回答道:

“老朽認爲可以。”

“雖說還沒到收成時候不知結果,但漚肥後的作物植株茁壯、顆粒飽滿。”

“至此已確定可行了。”

於是沈兵及楊端和就將目光投往扶蘇。

扶蘇雖說只是大梁軍監軍,但以他秦國公子的身份依舊擁有決定權。

但這其實根本不需請示,有這等好事誰又能拒絕?

扶蘇當下就點頭說道:

“便依副將所言行事。”

“另,我等切不可將漚肥之法泄漏給楚國知道。”

扶蘇這回算是說到點子上了。

相比起之前舂米水車甚至“水排”,這漚肥看似沒有技術含量卻重要得多。

原因是它可以直接提高作物產量且不需休田。

這在以農爲本、以食爲天的古時那就是神器。

有了這神器,楚國就算是再怎麼降稅也無濟於事。

要守住秘密並不困難,只需要派信得過的專人制作漚肥就可以。

比如楊端和將軍隊派出制肥,漚肥製成之後再讓百姓來運……百姓領到的只是一團團黑呼呼的東西,當然不知是如何製出的。

而那些制肥的秦軍,他們可是受連座制度約束,哪個又敢透出半點風聲?!

正在沈兵以爲此事已了時,不想扶蘇又問了聲:

“副將,不知我能否去看看這漚肥?”

沈兵一愣,回道:

“公子自是可以觀看,只是這漚肥雖好製法卻極爲不雅,公子……”

不想扶蘇卻一揮手道:

“無妨,此肥關乎國家命脈,如何還能以不雅爲名避之。”

說着當下就起身跟着楊端和出去。

這一幕只看得許應和沈兵面面相覷。

不過許應卻對扶蘇此舉十分讚賞,因爲農家講的就是“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

也就是賢人治國就應該與百姓一起種田一起吃飯,只不過從來就沒有什麼治國的人願意這麼做而已。

如今扶蘇卻主動要求去看這漚肥……這雖是無意之舉,卻暗合農家道義,立時便讓許應激動不已,於是暗中對沈兵感嘆道:

“公子實乃賢者,將來必爲我大秦之仁君!”

沈兵只是笑了笑。

這扶蘇仁是仁,據說史上的他在蒙恬身邊歷練一番後已一改其迂腐本性變得剛毅果敢並深受百姓愛戴。

然而,能不能成爲君卻又是另一回事。

想害他的人可是趙高和李斯……都是權傾朝野的人物。

有時沈兵都在想,自己能改變這個歷史成功讓扶蘇上位嗎?

若是改變對後世可有影響?

沈兵不知道答案,他只知道新一輪的宣傳戰又要開始了。

這一輪宣傳戰當然是主打肥料。

做法依舊像之前一樣畫成簡畫然後圖文並茂的複製數千張再送往楚地。

只是送往楚地的難度稍有增加,因爲經過之前的宣傳戰之後楚國貴族都有所防備。

然而這事卻是防不勝防,尤其南方人使用竹製器具十分普遍,比如漁民用的竹排,隨便一節鋸斷了藏進傳單想找都找不出。

於是又重複出現之前一幕,而且較之之前的衝擊更是有過之無不及。

楚王啓那邊收到新傳單後不由大驚:

“秦人竟有漚肥增產?此事是真是假?”

項燕想了想就回答:

“大王,以之前舂米水車及鐵器優化觀之,此事多半是真。”

“這沈兵總能突發奇想製出新物事,漚肥對他而言並非難事。”

楚王啓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沈兵的本領他是知道的,是以從拿到傳單那一刻他就信了,他之所以會問只是希望得到一個否定的回答。

接着項燕就說道:

“大王,我等雖是知道但百姓卻不知。”

“我等何不傳說此漚肥不過是秦軍騙人的把戲?”

楚王啓沉默一會兒後回答:

“只能如此了。”

楚王啓嘴裡雖是這麼說,但心下卻知道這不會有什麼用。

主要是因爲沈兵這個名字在楚國已是深入人心……沈兵可是屢次擊敗項燕的人,而項燕又是楚國上將軍。

其實擊敗項燕還沒什麼奇怪,原本秦軍就比楚軍強,秦勝楚敗也是正常。

問題就在於沈兵是以少勝多且不只一次。

大梁水淹楚軍,牽城水戰,尤其是汝陰一戰……沈兵親率三千黑甲軍擊退數萬楚軍,這使沈兵之名在楚地已是家諭戶曉、路人皆知。

再加上舂米水車一事,就更是讓人將沈兵視作神一般的人物。

於是就像楚王啓和項燕一般,看到傳單後第一反應就是相信……有如此本領的沈兵,要製出漚肥還不是小事一樁?

在這種先入爲主的想法之下,楚王啓與項燕再宣揚漚肥是秦軍騙人的把戲……又有多少人會信?

只怕他們更會懷疑楚軍而不是秦軍,甚至會覺得楚軍這是欲蓋彌彰。

事情果然就像楚王啓想的那樣,百姓對楚軍的說法只是表面應聲……這是爲了活命。

暗地裡淮北有漚肥能增產半成一事卻是瘋傳。

百姓雖說沒文化不識字,但計算糧食和稅率那卻是關係到能否活命,那可是算得精準。

當下一合計:這增產的半成糧食繳了稅都還有富餘,再加上不用休田……楚國再低的稅率也比不上這個。

於是還有什麼好想的?

繼續往淮北逃……

(本章完)

第232章 補給第393章 肅州第221章 回師第464章 練兵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457章 信任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121章 蒙良第88章 論農第62章 舉薦第549章第127章 魏獒第439章 降軍第108章 求放過第93章 姬丹第344章 齊國亡第300章 牀弩兵第137章 圍城第360章 西域第58章 錦囊妙計第389章 沙州第338章 人才第384章 烏氏倮第73章 榨醬面第99章 使節第324章 補貼第329章 訓練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135章 沙袋第52章 李牧亡第21章 火力封鎖第427章 矛盾第82章 許應第449章 改革第468章 目標第385章 保命第218章 騎射第361章 封禪第223章 準備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364章 偷師第157章 選兵第531章 推測第20章 精銳之師第388章 月氏王第155章 水軍第550章 大結局第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402章 勸降第152章 破冰第146章 配給制第38章 調虎離山第419章 試射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183章 水戰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534章 馬店第20章 精銳之師第299章 圈地第14章 水路第176章 藤甲第398章 肅州第177章 黑甲軍第135章 沙袋第428章 騎兵衝陣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474章 西北第422章 樓蘭王第99章 使節第147章 戰略第541章 姑師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140章 楚軍第364章 偷師第240章 滲透戰第322章 招工第280章 變法第318章 售賣第60章 賄賂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338章 人才第330章 重點第66章 凳子第100章 由頭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403章 月氏王第86章 樣式第435章 機關算盡第88章 論農第81章 高田第46章 不世功勳第243章 壽春第57章 我也想低調,但……第370章 收購第326章 命令第442章 樓蘭兵變第402章 勸降第325章 騎軍第161章 車輪戰船
第232章 補給第393章 肅州第221章 回師第464章 練兵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457章 信任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121章 蒙良第88章 論農第62章 舉薦第549章第127章 魏獒第439章 降軍第108章 求放過第93章 姬丹第344章 齊國亡第300章 牀弩兵第137章 圍城第360章 西域第58章 錦囊妙計第389章 沙州第338章 人才第384章 烏氏倮第73章 榨醬面第99章 使節第324章 補貼第329章 訓練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135章 沙袋第52章 李牧亡第21章 火力封鎖第427章 矛盾第82章 許應第449章 改革第468章 目標第385章 保命第218章 騎射第361章 封禪第223章 準備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364章 偷師第157章 選兵第531章 推測第20章 精銳之師第388章 月氏王第155章 水軍第550章 大結局第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402章 勸降第152章 破冰第146章 配給制第38章 調虎離山第419章 試射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183章 水戰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534章 馬店第20章 精銳之師第299章 圈地第14章 水路第176章 藤甲第398章 肅州第177章 黑甲軍第135章 沙袋第428章 騎兵衝陣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474章 西北第422章 樓蘭王第99章 使節第147章 戰略第541章 姑師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140章 楚軍第364章 偷師第240章 滲透戰第322章 招工第280章 變法第318章 售賣第60章 賄賂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338章 人才第330章 重點第66章 凳子第100章 由頭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403章 月氏王第86章 樣式第435章 機關算盡第88章 論農第81章 高田第46章 不世功勳第243章 壽春第57章 我也想低調,但……第370章 收購第326章 命令第442章 樓蘭兵變第402章 勸降第325章 騎軍第161章 車輪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