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七章 車馬同軌

晨醒,啓航。

草原之地風景如畫,卻並不適合通行車馬,至少不適合在秦朝通行車馬,因爲始皇帝曾經曉令天下,要求天下馬車同軌同制。

所謂同軌同制,就是馬車必須擁有統一的軸距,同時在輪廓上,要預留尺寸相同的軌槽。

故而大秦的馬車普遍存在兩種輪式。一種是單軸窄四輪,即在每側安置兩輪,輪間距恰和法令寬度,以合律制。一種是單軸寬兩輪,採用了傳統的單側單輪,但輪徑較寬,並在輪廓正中開鑿軌槽。

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迎合鋪設在馳道上的木軌,馬車一旦駛入馳道,軌槽嵌入木軌,則行止間自有規範。

與此同時,標準的單側單輪還有輕減馬力的奇效,駿馬日行千里,弩馬日行五百,尤不疲累。

可正是這樣一條看似美麗的政令,卻使得整個天下怨聲載道。

木軌只在馳道鋪設,而大秦的馳道卻攏共就那麼幾條,一但離開了木軌的加持,無論是哪種制式的軌輪,表現都遠遜於傳統的木輪。

成本高企,加工費時,容易損壞,最重要的是自從輪子上多了中凹,大秦的馬車在溼軟、泥濘之地就變得極易下陷,越野能力降至冰點。

所以李恪從未看好過這條政令的前景,他總覺得,在車同軌這個問題上,始皇帝怕是被法家那羣控制慾極強的書生們給忽悠瘸了,以至於不僅高估了大秦的交通水平,還忽略了大秦馬車的實際使用情況。

大秦的馬匹並不富裕,與牛一樣,在價格上遠高於普通百姓的承受區間。使用馬車最多的歷來是軍方、運方和商人,前者以駿馬爲主,後兩者以駑馬當先。

軍方的重裝戰車是大秦軍隊的核心構建,各種戰陣、突襲、衝鋒、陷陣,地位近似於西方中世紀的重裝騎兵,以及後世的主戰坦克。

戰車不重機動,以陣地戰爲主。但想要把軍陣鋪開,它就絕不能把自己侷限在狹小的馳道上,越野能力至關重要。

運方就是爲官府和軍隊輸送糧秣物資的運輸馬隊,他們依賴道路不假,但大秦官府富庶,各地官倉林立,無論是輸送糧草還是運送軍資,其行徑多在一郡之地,少有借用到馳道的地方。

至於商人就更不必說了。

商賈之利在外,真正的巨賈如呂丁之流,更會因爲顧慮車馬越野的問題,從而對這條政令陽奉陰違。

比如李恪就知道,呂丁喜歡定製一種特殊的輪制,雖也是單軸四輪,但內輪寬且大,外輪窄且小,行進之時只靠內輪驅動,外輪根本不接觸地面,早就成了真真正正的備胎。

先進的政策與落後的生產力交錯對衝,再加上法家學者與始皇帝幾近固執的自信,最終讓一項佳政落爲空談,墮落成社會不滿的源頭之一。

或許正是因爲如此,大秦纔會如此渴求墨家歸秦。因爲只有掌握着最先進生產技術的墨家,才最有可能支撐大秦實現其所奢望的宏偉藍圖……

想到這兒,李恪不由嘆了口氣。

辛凌奇怪地看過來,問:“你在想甚?”

“我在想,若是始皇帝知道墨家現已衰敗如斯,會否放棄心中的宏圖霸業,變得更實際些,也更保守些。”李恪老老實實回答。

他本不指望辛凌聽得懂,可神奇的是,辛凌居然真聽懂了。

她沉默半晌,摯誠說到:“若你願入墨家,世當不同於往。”

……

車行於道上,平穩,安逸,不疾不徐。

歷經二十餘日的跋涉,翻山越嶺,備道疾馳。李恪的老馬尚算健旺,但車架卻早已鬆動,再像之前那樣勉強下去,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該散架了。

索性如今已在善無縣境內,再有兩百餘里便是終點,哪怕行慢些,至多也就一天路程。

李恪和辛凌正在車裡弈棋。

因爲辛凌認爲以貴戚之身遠行,該有的排場絕不可少,所以由養在平城置備了許多不實之物,包括弈棋、絹錦、筆墨、泥爐,甚至男女衣飾,軟席薄衾,有用的沒用的,一件不少。

他們畢竟是隱瞞身份北上洗冤,這些東西用不用得上是一回事,若是在遇上盤查時引起懷疑,李恪的身份很可能就會暴露。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就是這個道理。

李恪對此深以爲然。

他不差錢,辛凌更不差錢,兩個不差錢的主甚至想淘換一輛鑲金帶玉,銅角銀裝的華貴馬車,只可惜平城沒有,這才怏怏作罷。

臺上弈棋正至酣處,辛凌縱棋直突大龍,李恪布兵層層緊守,白子一長,輕輕巧巧便佔了實地,也讓陣勢變得厚重。

辛凌棋風如武,講求貼身亂戰,以巧搏險,見李恪全無破綻,皺眉一靠,便在側翼開出新的戰場。

李恪擡臂舉棋:“辛阿姊,弈棋之道磨的是心性,如你這般棄子亂局,除了讓你我在收官之時多些麻煩,可沒有別的用處。”

辛凌不爲所動道:“中盤便可抵定勝負,何慮收官?”

李恪啞然失笑道:“你攻,我守,亂局不起,大龍不傷,想要中盤抵定,可有些難吶。”

說着,他落子一貼,登時便讓辛凌的企圖落到空處。

辛凌不依不饒,一氣長出,棄子化作奇兵。

李恪安安穩穩紮住陣腳,專顧實地,只守不攻。

你來我往,聚焦右上,雙方落子飛快,鮮有長考,不一會,右小目附近就已經棋滿爲患,局勢漸成焦灼。

由養突然敲響了車廂。

李恪停手輕問:“何事?”

“先生,假鉅子,道上……”他頓了頓,一時間似乎想不出合適的措辭,“總之你等看過便知了。”

車馬止行,李恪眼前一亮,落子提掉辛凌的一處陣眼,霎時間雲開月明,局勢大白。

“黑白分明,僵持不下,辛阿姊,該收官了。”

……

李恪與辛凌先後下車。

車前,道上,兩側道木如蔭,鬱鬱蔥蔥。

縣道正中,正立着一位俠士,錦袍玉帶,面色青白。他抱着臂直立在道路上,一柄玉具寶劍斜斜插在身前。

那是柄大秦少見的鐵劍,四棱鋒銳,鋥亮如新,長長的劍綬隨風而揚,銀繡反射陽光,在人的眼前折出一抹抹瑰麗的色彩。

李恪眯着眼濾掉反光,着重看向劍後的俠士。

昂首,斜視,挺立如鬆,氣宇軒昂,撇開他有些凹陷的臉頰和分外無神的雙目,還有乾枯的嘴脣和滿頭的虛汗,活脫脫就是位雲遊天下的佳公子。

這讓李恪不由陷入沉思。

他想了一會兒,喚來由養:“劫道的?”

由養搖頭:“不知。此人打方纔便這般站着,不發一言,未挪寸步。”

“可打探了?”

“蛤蜊君曾去尋問,叫他啐回來了。”

“啐了?”

“啐了。”

“這般啊……”李恪摸着下巴想了想,“上車,繞道。”

那俠士晃了一下,高昂的頭顱乘人不備,偷偷歪過一點點。

他看到衆人上馬的上馬,上車的上車,駕車的姑娘一抖鞭花,車駕起行,根本就沒人搭理他。

他終於按奈不住了。

“呔!”他發力一聲大喝,“我乃平原君五世嫡孫,武靈王血脈後嗣,世襲尊榮,封君安陽,趙公子,安陽君趙柏是也!”

車駕在趙柏身邊停了下來。

李恪掀開掛簾,輕聲說道:“這位公子,趙亡國十載有餘,安陽縣長是忘了通知你嗎?”

“此事何須你來多嘴!你只需知,只要有我趙柏一日,趙!必復國!”趙柏虎目含淚,鏗鏘說道。

“哦。”李恪拉上簾子,對靈姫吩咐,“繞行百步,莫被這位公子牽累了。”

靈姬應了聲是,剛要打馬,一雙大手拉住了窗掾。

“大兄手中可有吃食?小弟三日水米未進,快餓死了。”趙柏飛快說道。

第二七九章 大戰方歇第五一一章 用力過猛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五七一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四,火起第七二二章 做生意嘛……第七四零章 死戰之九,大雍的怪胎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七五九章 武關之一,死氣沉沉第二八零章 顯貴盈門第五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七八五章 澠池會之八,驚起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後的戰神第六四三章 平旦決戰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五八一章 五行靈動術之二,入水不濡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一三六章 炊煙起時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三零四章 陳平家的日常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五四六章 始皇帝怕得要死第七九七章 咸陽中阪無籍某被刺案第四二零章 齊王墮落了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六七四章 聰明的辛騰第六一四章 勒石燕然第九十九章 被歧視者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五五四章 焚書第七十六章 兩世爲人第四九六章 孛星出於西第二十九章 有寶天論第五五六章 辦着辦着就有了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第三一一章 殺盜者,非殺人第五三二章 朔方部建制初成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一八八章 嫉惡如仇第四五五章 墨家險將亡第三四八章 夏無且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六二五章 自由的代價第二七零章 奪軍殺將第七四二章 死戰十一,奪魄之陣第三章 思維導圖第七一三章 步子諸強第五七五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終,玄虛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四十六章 虎皮裲襠第五九一章 孩子不聽話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四二四章 消了朕一口惡氣第四六二章 覲見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第三六八章 鬼斧神工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一四八章 飲茗雅事第四三零章 彭越豬突第二十七章 打草驚蛇第三十章 故弄玄虛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五八六章 離咸陽第四三零章 彭越豬突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蘇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六二八章 轉帆延城第五十七章 寫律於租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二九零章 南向,漫行第七四二章 死戰十一,奪魄之陣第三五四章 老人家要哄第六四四章 雞鳴,戰前第五八七章 歸北地第三三一章 俠之大者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三一五章 機關獸蠍第七四零章 死戰之九,大雍的怪胎
第二七九章 大戰方歇第五一一章 用力過猛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五七一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四,火起第七二二章 做生意嘛……第七四零章 死戰之九,大雍的怪胎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七五九章 武關之一,死氣沉沉第二八零章 顯貴盈門第五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七八五章 澠池會之八,驚起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後的戰神第六四三章 平旦決戰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五八一章 五行靈動術之二,入水不濡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一三六章 炊煙起時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三零四章 陳平家的日常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五四六章 始皇帝怕得要死第七九七章 咸陽中阪無籍某被刺案第四二零章 齊王墮落了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六七四章 聰明的辛騰第六一四章 勒石燕然第九十九章 被歧視者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五五四章 焚書第七十六章 兩世爲人第四九六章 孛星出於西第二十九章 有寶天論第五五六章 辦着辦着就有了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第三一一章 殺盜者,非殺人第五三二章 朔方部建制初成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一八八章 嫉惡如仇第四五五章 墨家險將亡第三四八章 夏無且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六二五章 自由的代價第二七零章 奪軍殺將第七四二章 死戰十一,奪魄之陣第三章 思維導圖第七一三章 步子諸強第五七五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終,玄虛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四十六章 虎皮裲襠第五九一章 孩子不聽話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四二四章 消了朕一口惡氣第四六二章 覲見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第三六八章 鬼斧神工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一四八章 飲茗雅事第四三零章 彭越豬突第二十七章 打草驚蛇第三十章 故弄玄虛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五八六章 離咸陽第四三零章 彭越豬突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蘇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六二八章 轉帆延城第五十七章 寫律於租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二九零章 南向,漫行第七四二章 死戰十一,奪魄之陣第三五四章 老人家要哄第六四四章 雞鳴,戰前第五八七章 歸北地第三三一章 俠之大者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三一五章 機關獸蠍第七四零章 死戰之九,大雍的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