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如果蒙古人能夠輕而易舉的找到三萬鐵騎的下落,那麼這三萬鐵騎進入大草原就有去無回了。
楊成風有些不解的看着孔召文問道:“爲什麼?”
“因爲大草原的人喜歡養鷹。”孔召文回答道。
鷹?楊成風明白了孔召文的話的意思,蒙古人可以利用鷹來找到敵人的向落。到時候雖然在茫茫的大草原,但是想躲開蒙古人鷹的觀察是不可能的。
楊成風這時才覺得自己考慮不周,如果不是孔召文知道的話,他帶着三萬鐵騎進入大草原一定會有去無回。
“有沒有辦法消滅這些鷹?”楊成風有些不死心的問道。
“鷹只能夠射下來,但是現在關鍵在於我們沒有什麼強弓可以把鷹射下來,就是大草原的那些蒙古人也不行。”孔召文道。
這可怎麼辦纔好,難道放棄進入大草原的計劃?如果放棄進入大草原的計劃的話怎麼樣才能夠打敗蒙古人呢?
“孔召文將軍,蒙陰關和嘉峪關回到我們手中後就有沒有發現什麼???樣?”楊成風問道。
“殿下是擔心蒙古人在蒙陰關和嘉峪關做手腳吧?”孔召文問道。
“是,寡人是有這個擔心,如果蒙陰關和嘉峪關被蒙古人做了什麼手腳的話,在裡應外合之下我們的士兵根本抵擋不住。”楊成風道。
“其實殿下的擔心是多餘的,蒙陰關和嘉峪關去年雖然落入蒙古人的手中,但是蒙陰關和嘉峪關作爲西北的門戶,在設計它們的時候早就想到了各種各樣的可能,如果沒有它們的設計圖紙想動它們是非常危險的。而且蒙古人以爲自己佔領了蘭州,蒙陰關和嘉峪關對他們來說沒有危險了,更不會去動他們,所以在這點殿下不必擔心。”孔召文道。
楊成風突然想到,自己沒有能力解決蒙古人的鷹,那麼是不是可以在蒙陰關或者嘉峪關打一場殲滅戰呢?
最後呂翔宇覺得去嘉峪關看看再說,至於蒙陰關,相對於嘉峪關來說比較遠,等看一下嘉峪關再說。
嘉峪關位於河西走廊中西結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300年的歷史。它比大秦帝國東北部的山海關早建九年。漢初,宋國公、徵虜大將軍馮勝在班師凱旋途中,選址在河西走廊中部,東連酒泉、西接玉門、背靠黑山、南臨祁連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關。
歷時168年,正如史料《邊紀略》所記:“初有水而後置關,有關而後建樓,有樓而後築長城,長城築而後可守也”。嘉峪關關城佈局合理,建築得法。關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線,城內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並守之勢。它由:內城、甕城、羅城、城壕及三座三層三檐歇山頂式高臺樓閣建築和城壕、長城峰臺等組成。
內城是關城的主體和中心,其周長640米,面積2.5萬平方米。內城東西二門外,都有甕城迴護,面積各有500餘平方米。甕城門均向南開,西甕城西面,築有羅城,羅城城牆正中面西設關門,門楣上題“嘉峪關”三字。關城內現有的建築主要有將軍府、官井、關帝廟、戲臺和文昌閣。
嘉峪關關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寬約15公里的峽谷地帶,該峽谷南部的討賴河谷,又構成關防的天然屏障。嘉峪關附近烽燧、墩臺縱橫交錯,關城東、西、南、北、東北各路共有墩臺66座。嘉峪關地勢天成,攻防兼備,與附近的長城、城臺、城壕、烽燧等設施構成了嚴密的軍事防禦體系,又被譽爲“天下第一雄關”。
登上嘉峪關,楊成風不得不感慨,有如此雄關,難怪能夠抵擋蒙古人幾百年。
“現在在嘉峪關有多少士兵?”楊成風問道。
“回殿下,現在嘉峪關總部有一個半團的士兵。”孔召文回答道。
“恩,我們去城樓上看看。”楊成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