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煩惱與遷都議論

“聽說了嗎?”

“什麼?”

“南下的胡人在西北邊一個沙漠邊緣地帶被全殲了。”

“啊?!這麼說,戰事要結束了?”

持續了將近一年又八個月的黃河源頭附近戰事以頭曼率軍投降作爲終結,留給蒙恬的只有一些未完成的小事。那些小事包括追擊呼延靡的敗兵,安排押解投降的戰俘,將頭曼等等草原部落首領送往南陵。

爲了獲得西北疆域的勝利,帝國動用了龐大的人力物力,隨着戰事的告一段落往來於後勤線提供補給物資的人流必將減少,那對國家或許是減輕了負擔的好事,但是對於許多人來說將會失去討口飯吃的機會。

秦地的很多人受僱傭於維持西北疆域的後勤線運輸,更多的人依賴於軍隊對民間的採購,針對頭曼的戰事進入尾聲,大多數人是即爲戰爭的獲勝感到開心,又不得不迷惑軍隊不再需要僱傭人手和向民間採購,他們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辦。

根據不完全統計,秦地的內史郡、上郡、北地郡受僱傭的人數量在八十萬以上,軍隊向秦地採購的物資長期保持在一百二十萬貫的平均線。

軍隊從民間大量僱傭人手帶來的是就業崗位出現,受僱傭的人羣按次或是按月能夠獲得工錢,這些工錢在某些方面來說是維持一個家庭生計的來源,長達將近一年的僱傭已經讓太多人習慣了沒有農忙時有工作的生活。他們十分擔心一旦軍隊不再僱傭應該怎麼維持相對富足的生活。

“真是期盼戰爭能夠一直進行下去啊!”

“是啊,本來以爲會打個三年五載甚至更久,想着軍隊會加大對豬仔的採購。我才砸鍋賣鐵加大了對養豬的投入。現在錢已經砸進去了,卻不知道軍隊還會不會繼續採購豬仔,可怎麼辦纔好喲!”

“豬肉總是有人會買了吃,那些擴大作坊規模大批聘請婦女的紡織規模製作戰袍的纔是真正的倒黴吧,他們做出來的戰袍要是軍隊不購買,那可真的是要跳河了。”

戰爭取得勝利絕對是一件好事,但是若在秦地走上那麼一遭。聽着民間的議論,怎麼看都不覺得秦地的黔首感到歡欣鼓舞。反而是一片嘆氣與哀嚎,好像是秦地的人都渴望戰爭能打到世界末日的那天才好。

秦地會有這樣的現象與戰時經濟有關,是人們在國家行爲的僱傭和採購下被國家龐大的消費刺激到了,導致生產上的一種激增。通常戰時經濟也確實會讓某些地區快速發展。因爲國家行爲的大量僱傭和採購變得富足,但是一旦國家僱傭和採購行爲停止,激增的生產就會形成滯銷現象,得不到就業機會和物資無法出售就將會是一片哀嚎。

“要尋找途徑解決了,不解決剛剛納入統治的秦地會亂起來啊?”說話的是朝那縣的縣長張鳴。

秦地納入呂哲統治之下是近三個月以來的事情,對於剛剛納入統治的秦地,僅是各郡的郡守人選出現變動,各縣、鄉之類的行政體系倒是保持不變。

實際上呂哲雖然開辦了各類的院校,可是在後備官員上並不充足。造成後備官員不充足有培養跟不上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是軍隊擴張的速度太快,另一個原因是呂哲不想過於急切的大規模官員調動導致出現混亂。

到目前爲止。南陵院校那邊爲國家提供了至少二百名的縣令、縣長,但是對於整個帝國起碼一千六百個縣來說,二百個縣令、縣長實在是太少太少了。院校培養出來的也不全是縣令、縣長,更多的是類似於吏那種基層的人員,別談呂哲設立院校並不全然是爲了培養“公務員”,更多的院校其實就是培養科技和工業、技術上的人才。

張鳴原本是吃秦國趙氏贏姓的俸祿。秦國被呂哲所合併,他也就順理成章捧上了呂哲提供的飯碗。不但是他。秦地成爲帝國的疆土後,除開極少數的一些人辭官之外,九成以上的官員都選擇留在崗位,他們也成了呂哲維持地方穩定的重要力量之一。

朝那縣在內史郡並不是一個大縣,人口沒有超過萬人因此張鳴也就是一個縣長而不是縣令。人口不足萬人的朝那分爲七個鄉,統一之戰的時候壯丁大量被抽調,實際上還生活在朝那這邊土地上的可能還沒有四千人。這四千人曾經因爲青壯被大量抽調和國家賦稅過重變得十分困頓,生活開始變好是扶蘇同意漢軍在秦地僱傭勞力和購買物資之後。

不止是朝那,只要是在漢軍後勤補給線上或者周邊的縣,漢軍都會從該一些地區僱傭人手和購買物資,導致的現象是一些區域的人羣直接受益,困頓的生活也因爲有了工作或是出售物資得到改善。從某一方面來講,正是漢軍大量從秦地僱傭人手和購買物資,受益的秦人數量實在龐大,讓原本受趙氏贏姓統治的人們更加快速地接受秦地被呂哲納入統治。

“黔首擔憂生活改變,這件事情應該立即向新任的郡守稟告。”

因爲秦國長久的務實國策,官員中那些酒囊飯袋實際上根本混不下去,想要尸位素餐更是沒有可能。張鳴像是很多克忠職守的父母官那般,一直都重視治下黔首的生活環境,也關心治下黔首的想法。像他這樣的官員在秦國並不少,務實一直都是秦國的長久國策,能人善用更是秦國崛起的關鍵。

內史郡新一任的郡守叫番賢,他是南郡三大氏族的族長之一。番氏家族在呂哲剛剛崛起的時候出了不少力氣,曾經更是在項氏進攻廬江郡呂哲缺乏糧秣的時候傾家蕩產給予幫助。呂哲給的回報是讓番氏進入官場,番賢先是被任命爲長沙郡羅縣的縣長,治理地方優異又被先後調往廬江郡的番陽、會稽郡的會稽。前前後後當了三任的縣長或是縣令,近期功績查實之下因爲履歷優秀被晉升成爲內史郡的郡守。

內史郡是秦地第一大郡,上縣十餘個,下縣接近百個,是趙氏贏姓數百年着重發展的地區。因爲呂哲承諾咸陽給予扶蘇在帝國本土的封邑,咸陽自然就不能作爲首府,新的首府是選擇咸陽東南面三十里外的芷陽。

南陵中樞已經有決議。要將芷陽更名爲長安,並將長安建設成爲內史郡的第一大城。

長安?對啊。就是長安,它坐落在霸水東面的邊上,北面是渭水,離驪山不過是不到二十里的路程。距離阿房宮約有五十里。經過中樞一些學士的討論,那裡地形上面具有各種優勢,更有一種建議出現,說是應該將帝國的首都遷往長安。

建議遷都的那些人有着許許多多的理由,其中一個就是秦地具有山川地勢之險,八百里秦川是王霸之資應當直接受於帝國統治者的龍居虎臥之地,更提出帝國後面的擴張方向主要是集中在西北與北方,政~治中心應當適當地往那邊移動,而不是選擇南陵這麼一座在長江流域的城市作爲首都。

要是鋪開地圖。一再擴張之下的帝國,她的版圖已經呈現出類似於一隻野山豬形狀,南陵卻是處在“野山豬”的腹下。距離其頭部和背部實在是略略有些遙遠。以前是因爲中原、秦地、遼東和西北疆域、草原沒有納入帝國版圖,坐落在長江邊上的南陵確實是作爲首都的好所在,可是現在的情況已經與呂哲剛剛崛起的時候不同,南陵作爲帝國首都實在是有些偏南,且在地勢上除了具有水運交通的便利真的沒有什麼天然地形上的防禦優勢。

若是按照既定的擴張計劃,帝國未來的版圖絕對不會是什麼“野山豬”的形狀。實際上十年之內帝國版圖就會變成一個巨大的“楓葉”形態,將整片南亞、西域、草原、遼東以北囊括進去;海域上的擴張按照呂哲的期望。呂宋等菲律賓羣島、馬來羣島和一衆島嶼也必然會被劃爲帝國的海上疆土。

未來的二十年內,“楓葉”形狀的版圖估計是不會有什麼改變,畢竟吃下多少就應該消化多少,不應該是沒有消化之前繼續擴張,到時候要是因爲“吃”太多導致消化不良,那真的是有點搞笑了。

估計會是在二十年之後,帝國軍隊會從西域踏入中亞區域,也會從海陸雙條路線入侵印度次大陸,那時候帝國版圖該是什麼樣的形狀就真的不好說了。

恰恰是因爲帝國的疆域有一個擴張目標,帝都的選擇上也就出現更多的聲音,建議遷都長安不過是其一,更有建議遷往齊地臨淄或是遷往韓地洛陽的呼聲,最爲奇怪的是竟然有人說出應該在雁門或是代郡選擇一地建都的話。

有人建議遷都,那麼自然也會有人反對遷都,特別是呂哲麾下的利益集團中有不少人是出身南郡,出身南郡的這一批人已經享受到來自靠近帝國行政首都的好處,怎麼捨得放棄?因此出身南郡的那批人反對最爲激烈,南方長沙郡、衡山郡、廬江郡……等等在長江流域、長江以南,乃至於是嶺南、南亞那邊的各郡也都提出反對意見。

說實話,大多人不會去思考帝國首都在哪裡是正確的,他們只期盼能夠離帝國首都更近一些,歷史上有無數個例子說明一旦所在地離首都遠,那麼不但是遠離政~治中心,其實受到來自於中~央的關注也會減少,對於發展地方或是官途上都處於相對不利位置。

最開始的暴亂是從南郡的夷陵開始,隨後蔓延到天下各地,戰亂最先被平息的也是夷陵,隨着呂哲的崛起更是以他所在的位置不斷地熄滅戰火,一直到他將長江流域大部分郡縣納入統治,長江以南也全部佔領,中原以及各地還是戰亂不休的狀態。

新一輪的人口普查中,長江流域的人口占了帝國總人口的其中三成,長江以南的幾個郡佔了其中的三成人口,只有不到四成人口是處於中原、秦地、遼東。

人口的分佈很奇妙,那還是因爲最先平息戰亂的長江流域和以南吸引了中原等地區相當多人口的遷徙,又因爲生活穩定呂哲統治疆域下的人口是增長而不是減少狀態,結果就是原本人口稠密的中原變得人煙稀少,另外那些人口本就稀少的變得更少。

帝國有着自己的人口分佈規劃,未來的幾年內還會繼續鼓勵人們前往南方,那是因爲中樞經過觀察和考量,計算出南方開發將會對帝國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一旦南方的幾個地區成功開發起來,可預計作爲巨型產量地的地區不會少於七個,如長沙郡絕大部分區域(既現代湖南),如嶺南(含侵佔的越南、老撾、緬甸等地的局部),如黔中那片開發一部分的平原,等等地方將會成爲向帝國各地輸送糧食的重要地區,因此像劃定的開發區遷徙人口很有必要。

帝國開發南方並不是說不重視中原其它區域,只是考慮到中原等地已經耕作數千年,當地的土地持有也沒有多少讓國家又規劃的空間,畢竟總不能將所有土地收爲國有再另行分配吧?一旦真的進行土地收爲國有的事情,就該是無數人站出來拼命,那個時候就該又是遍地烽煙,所以哪怕是沒有南方的氣候適合作爲產量地的因素,光是土地的規劃考慮上除了遍地都是國有土地的南方就沒什麼其它地方好選。

另外,除開針對南方的產量地開發,呂哲也沒有忘記遼東以北那片有個地方叫黑龍江,那一片區域可是有着數千裡的平原,黑土地肥沃的程度令人難以想象,更加別提那邊有砍伐不絕的森林,更有埋藏在地下的無數礦產。

說到礦產,經過兩年的努力考察和探索,草原上果真發現了一個巨型的鐵礦,最奇怪的是該座鐵礦不少是不需要開採天然暴露於外,淺度開採能夠獲取的量也十分龐大,考察人員回報的時候有那麼一句話,說是胡人放着天然寶藏不會利用什麼的。

呂哲有計劃過在草原建立兵工廠,他盯着地圖看了半天才從一些參照物上瞧出來,原來發現礦產的地方其實就是現代的包頭。不過不管是叫什麼,他之前制定的計劃總算是有實施的可行性,問題就在於有沒有足夠的人口和應不應當而已……)

第567章 除非有神罰!第783章 有那麼窮兇惡極嗎?第328章 再次求見第805章 凡事要有由頭第1107章 都要老了第149章 反秦盟約?第56章 蒙王相爭第78章 趙府夜宴(下)第795章 航海時代第372章 心態第1050章 誰他X那麼缺德!第681章 餘音(二)第612章 時光如梭(二)第558章 秦改國策第18章 截然兩面第1091章 文明的相似度第423章 讓冷靜去見鬼!(下)第870章 步伐有點大第537章 早過時了(上)第21章 爲將之資第916章 我來,我見,我……第469章 我的旌旗,我的家臣第779章 逃亡之人第959章 劉邦的膽子第983章 一連串動作第386章 哥兩好(上)第540章 教你打戰(中)第783章 有那麼窮兇惡極嗎?第748章 莫名第413章 制衡(下)第397章 急緩之爭(上)第862章 一直都有的疑惑第338章 言裁軍第642章 韓信的北征(上)第535章 戰爭還有暫停的?第185章 再次出兵的可能性第520章 要“世界大戰”了?(二)第703章 戰匈奴(七)第727章 漠南(十三)第362章 生或死(上)第759章 局外人的勸諫第805章 凡事要有由頭第33章 或有轉機第725章 漠南(十一)第674章 最後的機會(五)第604章 梳理中的軍隊第254章 開始也是結束(中)第155章 兵發黔中第350章 張良(上)第279章 博弈第1005章 亂來的張耳第302章 緊急時刻(上)第1091章 文明的相似度第336章 妄爲第507章 坑兒子的爹第1082章 暫時零傷亡第436章 我叫譯籲宋(下)第762章 關於宗教和信仰第61章 雷霆雨露第439章 攪局者(下)第730章 漠南(十六)第159章 一敗一勝第617章 時光如梭(七)第606章 歡呼吧(中)第208章 所謂坦蕩第77章 趙府夜宴(上)第234章 老天幫忙?第759章 局外人的勸諫第184章 理念差異第776章 在路上第929章 有必要嗎?第168章 時不待我第1005章 多好的年代啊!第35章 絢麗奪目第1086章 不被重視的歷史一刻第587章 艱難的呼吸(上)第394章 伐交(上)第730章 漠南(十六)第89章 嘗鼎一臠第92章 驚喜垂涎第667章 局部(下)第907章 有恃無恐?第1024章 心亂了第114章 平地驚雷第83章 招募親兵第56章 蒙王相爭第1079章 漢帝國名稱的由來第935章 畜力軌道車?第91章 終見任囂第649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四)第82章 一顆種子第1075章 帕提亞和巴克特里亞第386章 哥兩好(上)第443章 喪膽第571章 徒嘆奈何第1035章 時代在改變第532章 沒那麼簡單第785章 第一顆火星 xíng第782章 即將到來的更大碰撞第594章 都挺不住了
第567章 除非有神罰!第783章 有那麼窮兇惡極嗎?第328章 再次求見第805章 凡事要有由頭第1107章 都要老了第149章 反秦盟約?第56章 蒙王相爭第78章 趙府夜宴(下)第795章 航海時代第372章 心態第1050章 誰他X那麼缺德!第681章 餘音(二)第612章 時光如梭(二)第558章 秦改國策第18章 截然兩面第1091章 文明的相似度第423章 讓冷靜去見鬼!(下)第870章 步伐有點大第537章 早過時了(上)第21章 爲將之資第916章 我來,我見,我……第469章 我的旌旗,我的家臣第779章 逃亡之人第959章 劉邦的膽子第983章 一連串動作第386章 哥兩好(上)第540章 教你打戰(中)第783章 有那麼窮兇惡極嗎?第748章 莫名第413章 制衡(下)第397章 急緩之爭(上)第862章 一直都有的疑惑第338章 言裁軍第642章 韓信的北征(上)第535章 戰爭還有暫停的?第185章 再次出兵的可能性第520章 要“世界大戰”了?(二)第703章 戰匈奴(七)第727章 漠南(十三)第362章 生或死(上)第759章 局外人的勸諫第805章 凡事要有由頭第33章 或有轉機第725章 漠南(十一)第674章 最後的機會(五)第604章 梳理中的軍隊第254章 開始也是結束(中)第155章 兵發黔中第350章 張良(上)第279章 博弈第1005章 亂來的張耳第302章 緊急時刻(上)第1091章 文明的相似度第336章 妄爲第507章 坑兒子的爹第1082章 暫時零傷亡第436章 我叫譯籲宋(下)第762章 關於宗教和信仰第61章 雷霆雨露第439章 攪局者(下)第730章 漠南(十六)第159章 一敗一勝第617章 時光如梭(七)第606章 歡呼吧(中)第208章 所謂坦蕩第77章 趙府夜宴(上)第234章 老天幫忙?第759章 局外人的勸諫第184章 理念差異第776章 在路上第929章 有必要嗎?第168章 時不待我第1005章 多好的年代啊!第35章 絢麗奪目第1086章 不被重視的歷史一刻第587章 艱難的呼吸(上)第394章 伐交(上)第730章 漠南(十六)第89章 嘗鼎一臠第92章 驚喜垂涎第667章 局部(下)第907章 有恃無恐?第1024章 心亂了第114章 平地驚雷第83章 招募親兵第56章 蒙王相爭第1079章 漢帝國名稱的由來第935章 畜力軌道車?第91章 終見任囂第649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四)第82章 一顆種子第1075章 帕提亞和巴克特里亞第386章 哥兩好(上)第443章 喪膽第571章 徒嘆奈何第1035章 時代在改變第532章 沒那麼簡單第785章 第一顆火星 xíng第782章 即將到來的更大碰撞第594章 都挺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