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吃飯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德軍再次向英法聯軍發起了進攻,雙方此前在塞納河兩岸對峙,塞納河太長了,以英法聯軍現有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守住塞納河南岸所有地區,只能選擇防守河道較爲狹窄,水流平緩的地段。

但是德軍也不是傻子,塞納河那麼長,德軍當然不會往聯軍防守的河岸進攻,而是選擇了在沒有英法聯軍防守的急流河段強行渡河。

爲了渡河作戰,德軍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收集了兩千多艘小船,並且出乎英法聯軍意料地在塞納河的下游靠近英吉利海峽的地方渡河成功。

10月上旬,德軍第一集團軍在剿滅了法國第6集團軍殘部之後迅速南下在塞納河下游渡河佔領韋爾農,並迅速向艾芙勒開進,如此一來英法聯軍部署在塞納河南岸的左翼軍隊就大部分受到了威脅。

再者,由於德軍已經佔領了巴黎,實際上德軍還可以從巴黎突破英法聯軍的防禦,只是聯軍在巴黎的南方部署了重兵,德軍在巴黎的兵力不足以突破,但只要第一集團迅速向東迂迴,英法聯軍的防線就將出現極大的漏洞。

在歷史上,由於德軍統帥部的錯誤決定,爲了擴大東線戰場的規模從西線戰場抽調兵力增援東線,造成了兩線作戰地不利境地,但是在這裡德皇威廉二世得腦子沒有抽筋,西線戰場還是保持了足夠的兵力,德軍統帥部也沒有再從西線戰場抽調兵力增援東線,俄軍在損失了二十五萬人之後實力大損。不得不退後蓄積力量。

在波蘭與奧匈帝國接壤的加里西亞地區,俄軍西南方面軍同奧匈軍發生激戰。九月整整一個多月的時間,俄、奧兩**隊在德涅斯特河到維斯瓦河之間300多公里的地段上全線進入戰鬥。雙方兵力超過100個師。經過盧布林-赫爾姆戰役、加利奇-萊姆堡戰役和哥羅多克戰役。奧匈軍損失40萬兵力,退守喀爾巴阡山脈一線。

德軍爲了支援奧匈軍,於9月下旬,在維斯瓦河中游對俄軍發動進攻,俄軍頑強抵抗,雙方均未突破對方防線,東線戰場一時間又陷入僵局。

而在巴爾幹戰場,奧匈軍隊佔領了塞爾維亞西部地勢平坦的絕大部分地區,退守中西部高原的塞軍因爲彈藥不足。又得不到協約國方面的補給,只能暫時窩在中西部高原。

在遠東地區,10月18日,日軍用損失三萬餘人的極大代價奪取了烏蘇里斯克,殲滅了沙俄部署在烏蘇里斯克的三個師的兵力,經此一戰,日軍進攻部隊也不得不停下來休整。參與進攻的三個師團基本上都損失了很大一部分兵力,一邊在烏蘇里斯克休整,一邊補充兵員和彈藥補給。

而日軍對海參崴還是一直圍困。並時常打打停停,沙俄並未放棄海參崴,被圍剿在海參崴的俄軍三個師儘管一直在被圍困,但依然在堅持。(百度搜索給力文學網更新最快最穩定)

日軍暫時拿這塊硬骨頭沒辦法,強攻的話自身損失不起,長期圍困又被牽制了三個師團的兵力。可如果從三個師團抽走一部分兵力又擔心被海參崴內的俄軍發現從而使得俄軍強行突圍,日本當局一時間對海參崴還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暫時圍困着,等以後想到辦法再解決。

在華國。由於除了日本佔領的遼東半島、灣島以及附屬島嶼沒有收回來之外,其他所有的不平等條約都廢除了,華國當局高層的心頭也鬆了一口氣,這段時間各大報紙媒體都一直在報道這件事情,全國民衆的自信心又回來了,再看見洋人也不怕了。

蕭震雷這段時間的工作重點放在了農業問題上,農業問題一直是華國有文明以來最重大的問題,蓋因華國的農業人口比例比全世界任何國家的農業人口比例都要多得多,不解決農民土地問題,華國就不可能平靜下來,而且這個問題也是必須要解決的。

土地公有在這時是絕對行不通的,如果實行這個政策,那麼接下來華國別說參加一戰了,自身又會發生內亂,對國家本身的破壞會非常大。想要解決這個土地問題、解決全國四萬萬五千萬人口的吃飯問題,現階段只有一方面只有強制性的讓地主降低地租,讓無田的農民租地主的田養活自己和家人,另一方面大力發展工業、特別是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的手工業產業,將一大部分無田的農業人口轉化爲工業人口,減少過多的農業人口對國家的壓力。除了以上兩個方面之外,就是要想辦法培育出高產量的良種,同時研究出提高產量的耕作管理方法。

爲了解決這些問題,10月下旬,蕭震雷開始走出京師在各省進行調研,他先是在京師附近的河北地區進行調研。

一天在隨行人員的陪同下,蕭震雷來到一處田間視察,此時剛好是收稻穀的時候,看見旁邊田間有一老農和家人正在收割稻穀,蕭震雷便大聲詢問:“老人家,你們這是收中稻吧?”

老農見蕭震雷一行人個個都氣度不凡,想來必是大人物,因此有些害怕,不過還是如實回答道:“這位長官問對了,這就是收的中稻”。

北方地區由於天氣、氣溫等原因一般只種一季水稻,那就是中稻,中稻一般五六月份下秧苗,到九月底至十月就可以收割,但是在南方地區由於雨水和陽光充足,再加上氣味比較高,因此可以一年種兩季,三四月份下早稻秧苗,七月八份搶收,抓緊時間收割之後最遲在八月中旬以前就必須要將第二季秧苗中下,到十一月份或十二月收割。

一般而言,中稻由於陽光、雨水、氣溫的關係產量要比早稻或晚稻的產量高,有些地方既可以種只種中稻。又可以種早晚蹈,如果中稻種得好。產量有時候比種兩季加起來都要高,例如在湖北和湖南地區就可以這樣耕作。種一季中稻後再可以種油菜之類的經濟作物。而在北方地區,種一季中稻之後將土地翻耕之後可以種植冬小麥,這在時間上剛剛好。

蕭震雷掏出一包煙遞過去一支又問:“那你們這裡一季中稻每畝可以收多少穀子?”

老農受寵若驚,連忙接過,蕭震雷又掏出打火機給他點燃,老農吸了兩口,一臉陶醉樣:“好煙啊,咱們這等鄉下人可沒有抽過這麼好的煙!”

感嘆了一句後,老農回答了蕭震雷的問題:“這產量說不好。年景好的時候每畝可收三石,最少的時候只有一石!”

按照這個時期單位換算,一石大約相當於後世的1斤,一石等於十鬥,一斗等於十升。如果是三石,換算成後世的市斤就是41斤,這還是年景最好的時候,可見一般情況下是收不了這麼多糧食的。

蕭震雷瞟了秘書小高一眼,小高回過神來立即掏出筆和本子記上。蕭震雷又問:“老人家,那這稻穀收完了記下來要種什麼!”

老農道:“當然是種麥子啊,到明年五六月就可以收,那時剛好又可以種水稻了!”

“種麥子大概是個什麼收成?最多的時候可以收多少。最少的時候又多少?”

老農道:“麥子的產量要低一些,最多的時候一石五斗,一般情況只有七八斗。少的時候三四鬥都有,就看老天爺賞不賞飯吃了!”

蕭震雷抽了一口煙後問道:“老人家。您覺得新政府跟以前的政府有什麼區別嗎?是以前的地租收得高,還是現在的地租收得高?”

老農見蕭震雷問起與官府有關的問題就不敢回答了。蕭震雷連忙道:“老人家,你儘管說,沒關係,現在不以言論罪了,就算你是罵政府、罵總統,也沒有人找你的麻煩!”

“是嗎?”老農有些驚疑。

蕭震雷肯定道:“當然!”

老農見蕭震雷一副信誓旦旦的樣子便放心了一些,說道:“要說起來啊,這新政府還是比前清那會和老袁那會好了很多,前清和袁大頭那會地租最高都收到了六成,現在新政府規定地租最多隻能收三成,地主們膽子小子不敢得罪官府,就按照新政府的規定只收三成,膽子大的地主憑着自己家有人在新政府當官或當差,不把新政府的政令當回事,以前收多少,現在還是收多少,如果上面派人來查,此地官府中人早就得到消息,地主們做了安排,上面來的人自然查不出來,結果是不了了之了!”

蕭震雷的臉色有些難看,問道:“那這樣的情況多嗎?”

“不算多,但也不少!”

蕭震雷狠狠地抽了幾口煙,扔掉菸頭對老弄道:“謝謝您,老人家,我們走了,再見!”

在這裡調研的結果讓蕭震雷的心情很差,回縣城的路上,陪同的官員都見他臉色難看都不敢言語,以免觸了黴頭。

蕭震雷的心情不僅差,而且很沉重,難怪現在這個時代的國人一個個都是面黃肌瘦的,這從田地的畝產情況和地租的多少都可以看出來,就拿那老農所說的情況來算一算,如果每年種一季中稻和一季小麥,按照最好的年景來算,每畝可以收41斤穀子和23斤小麥,如果地租是六成,那麼除去交給地主的租子之後還剩下188斤穀子和94斤麥子,如果穀子和麥子的顆粒飽滿,除去穀糠和麥麩之後,那麼打出來的稻米和麥子米可以佔七成中,也就是說一百斤稻穀去掉穀糠之後還有七十斤稻米,這算下來,租一畝地,每年可得66斤麪粉和132斤大米。這個時代物資貧乏,除了這些糧食之外,能吃的東西都很少,一個成年人算一天只吃一斤米,這些大米和麪粉最多也只能管六個月,如果一家有五口人,兩個大人和三個小孩的話,這些糧食最多也只能管兩個月,加上野菜之類的東西,再煮稀飯,勉強能撐兩個半月,如果讓每個人都吃飽的話,這些糧食還頂不了兩個月。只有租八畝以上的上等田才能保證不讓自己餓肚子,可人或者不能只吃飯吧?還要買生活用品,柴米油鹽醬醋茶,買衣服,這些都是生活開支,不能不用,這麼算下去,一家五口只有在租十畝地以上才能保證口糧和生活所需,這還只能勉強吃飽堵住,還是最好的年景呢,可事實是並不是每一家無田的農民都能夠租到十畝地,也並不是每年都是最好的年景。

接下來的兩個月,蕭震雷和隨行的官員們先後在河南、江蘇、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陝西等地進行了調研。

通過調研發現,河南的糧食產量最好,這裡地處黃河中下游地區,土地肥沃、雨水和陽光都比較充足。江蘇的每畝水稻平均產量只有2.48石,安徽是2.93石、浙江稍高有4.28石,江西3.36石、福建地區的水稻平均產量最高,有.41石,廣東是3.68,廣西只有2.22,湖北2/28、湖南3.16,四川盆地比較肥沃,有3.69,其他地方都相差不大。而小麥的平均產量沒有一個省達到一旦的,只有新疆最接近。

值得慶幸的是這個時期已經引進了番薯和玉米,這兩種糧食作物均不僅對氣候環境、生長條件要求不高,無論南北山區、丘陵、平原,磽确瘠地,皆可種植,而且高產。玉米的單產,在相同的地區,一般都高於傳統的旱糧作物如小麥、大豆及粟、黍等雜糧。由於這兩種糧食作物的產量高,又對環境要求不高,因此絕大多數農民都種植這兩種糧食作物填肚子。

按照新政府最新的統計結果顯示,此時今年全國的農作物總種植面積爲16.28億畝,其中稻、麥、豆、黍、玉米、高粱等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爲13.億畝,佔總面積的84.2%,而去年因爲跟北洋軍閥打仗,只有9.8億畝,新政府成立之後馬上快翻了一倍的種植面積,這也表明糧食產量將翻一倍以上,但儘管如此,依然有很多民衆吃不飽。

第406章 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1)第390章 總統會談第588章 連傷三人第431章 一邊倒的屠殺第53章 公興記(三)第246章 鉅額利潤第590章 反擊兇猛第80章 碰頭第251章 用鈔票砸人第701章 大意第593章 提議首腦會面第113章 猛龍過江第648章 軍糧罐頭第188章 殺蕭震雷任務第239章 資金鍊斷裂第572章 巷戰失利頂點小說重要通告第640章 自損30萬第398章 將計就計第553章 託管中東第726章 海軍新編計劃(2)第702章 美軍損失七十萬第80章 碰頭第257章 大好青年被忽悠第350章 悍將王佔元和牌友段芝貴第2章 沿街槍戰第495章 組建日本僞軍(1)第777章 威逼霞飛第710章 脅迫(2)第323章 泗水慘案、護僑第86章 結仇第540章 空襲奧匈艦隊第243章 拖字訣第358章 列強幹涉第63章 競標酒會(2)第428章 對日宣戰第614章 對俄政策第749章 人口問題第468章 搶佔山頂第157章 察覺第180章 德瑪的手段第760章 美國內亂第432章 逼日艦投降第585章 進攻受阻第730章 法治建設第368章 就職演說第181章 各有心機第671章 遊說高爾察克第463章 強硬第726章 海軍新編計劃(2)第546章 空中支援第424章 法國被滅國第324章 鬥朱爾典第763章 繳械第399章 日本加入同盟國第271章 佈置第622章 找麻煩(2)第642章 強行發動第706章 西進計劃第487章 圖謀東南亞第701章 大意第208章 學習和總結第84章 青幫四巨頭第400章 世界大戰爆發第713章 高爾察克的臨時政府第609章 三巨頭會議(1)新年祝福第250章 買地勘探石油第438章 轟炸東京(1)第226章 流水生產線第693章 沙皇一家被秘密處決第492章 政盟會議第29章 遺禍第34章 挑土第43章 出手第232章 瘋狂貸款(1)第254章 談判第499章 進攻琉球第29章 遺禍第334章 海圻號回國第330章 擴大軍工生產第30章 嚴老九第420章 官場颶風第716章 決心第562章 價比黃金大發洋財第53章 公興記(三)第338章 追查第133章 踩點第547章 洞悉第637章 嚴重護短第165章 出事第143章 拜會第753章 探底第445章 進兵沙俄第738章 奧匈投降第564章 變故第239章 資金鍊斷裂第195章 庶民日報第90章 二手貨第92章 會場刺殺
第406章 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1)第390章 總統會談第588章 連傷三人第431章 一邊倒的屠殺第53章 公興記(三)第246章 鉅額利潤第590章 反擊兇猛第80章 碰頭第251章 用鈔票砸人第701章 大意第593章 提議首腦會面第113章 猛龍過江第648章 軍糧罐頭第188章 殺蕭震雷任務第239章 資金鍊斷裂第572章 巷戰失利頂點小說重要通告第640章 自損30萬第398章 將計就計第553章 託管中東第726章 海軍新編計劃(2)第702章 美軍損失七十萬第80章 碰頭第257章 大好青年被忽悠第350章 悍將王佔元和牌友段芝貴第2章 沿街槍戰第495章 組建日本僞軍(1)第777章 威逼霞飛第710章 脅迫(2)第323章 泗水慘案、護僑第86章 結仇第540章 空襲奧匈艦隊第243章 拖字訣第358章 列強幹涉第63章 競標酒會(2)第428章 對日宣戰第614章 對俄政策第749章 人口問題第468章 搶佔山頂第157章 察覺第180章 德瑪的手段第760章 美國內亂第432章 逼日艦投降第585章 進攻受阻第730章 法治建設第368章 就職演說第181章 各有心機第671章 遊說高爾察克第463章 強硬第726章 海軍新編計劃(2)第546章 空中支援第424章 法國被滅國第324章 鬥朱爾典第763章 繳械第399章 日本加入同盟國第271章 佈置第622章 找麻煩(2)第642章 強行發動第706章 西進計劃第487章 圖謀東南亞第701章 大意第208章 學習和總結第84章 青幫四巨頭第400章 世界大戰爆發第713章 高爾察克的臨時政府第609章 三巨頭會議(1)新年祝福第250章 買地勘探石油第438章 轟炸東京(1)第226章 流水生產線第693章 沙皇一家被秘密處決第492章 政盟會議第29章 遺禍第34章 挑土第43章 出手第232章 瘋狂貸款(1)第254章 談判第499章 進攻琉球第29章 遺禍第334章 海圻號回國第330章 擴大軍工生產第30章 嚴老九第420章 官場颶風第716章 決心第562章 價比黃金大發洋財第53章 公興記(三)第338章 追查第133章 踩點第547章 洞悉第637章 嚴重護短第165章 出事第143章 拜會第753章 探底第445章 進兵沙俄第738章 奧匈投降第564章 變故第239章 資金鍊斷裂第195章 庶民日報第90章 二手貨第92章 會場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