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欲速則不達

“長安的事怎麼樣?”李虎忽然低聲問道,“可有遺漏之處?”

“大宋分裂,父子兄弟相殘,國祚凋零,山河破碎,皇帝痛苦不堪,憂鬱成疾。”黃涉一臉悲慼,“本月皇帝突聞黃河決堤,生靈塗炭,病情陡然加重,雖經御醫全力救治,奈何天不遂人願,終於撒手西去。這是大宋之不幸,中興大業更是因此遭受重挫。”

李虎用力點點頭,拍拍黃涉的手臂,想說什麼,但終覺多餘,於是又重重拍了兩下,仰身靠在軟墊上,閉上了眼睛。皇統的事順利解決了,自己王霸天下的最大障礙去掉了,接下來的事就是要把皇權全部控制在手。

“宰相離開洛陽之前,對後事可有考慮?”

“按照慣例,未成年的太子繼位,則由皇太后攝政,待皇帝加冠禮之後親政。”黃涉說到,“今幼主三歲,理所當然由皇太后攝政。”黃涉看了李虎一樣,目露不屑之色,“王太后的家人都隨老皇帝逃到東南去了,她沒有可以倚仗的外戚,再說,大宋律嚴禁後宮、外戚和宦官幹

政,即使王太后的家人回到了長安,他們也休想進入中樞。”

“律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李虎冷笑,“童貫、樑師成、楊戩之流算不算閹宦干政?”

“此一時彼一時。”黃涉說到,“老.皇帝之所以重用童貫、樑師成等內侍宦官,也是迫於無奈,是被蔡京一幫文臣逼出來的。蔡京一黨把持朝綱,皇權受到嚴重威脅,老皇帝沒有可以信任的外官,只好用內侍來制衡蔡京一黨。事實上老皇帝這一手的確起到了作用,童貫和蔡京鬥了二十多年,屢次擊敗蔡京就是例子。童貫的背後如果沒有老皇帝的支持,他能鬥敗蔡京?”

“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禍根就是.黨爭,就是元佑黨人案,始作俑者就是老皇帝和蔡京,假如老皇帝繼續稟乘前朝兩黨共同執政的局面,假如蔡京能夠容忍元佑黨人的存在,那麼就不會出現閹宦干政的事。假如沒有閹宦干政,假如元佑黨人繼續執政,那麼在黨爭延續的情況下,國策不至於矯枉過正,蔡京也不會隻手遮天,而大宋也不至於在瞬間崩潰。”黃涉說到這裡嘆了口氣,“在朝堂之上待久了

,受到大宋文臣沮喪和反思情緒的影響,我現在也常常爲大宋的敗亡而扼腕嘆息,常常在反思,我們應該從中吸取什麼樣的教訓,國策應該如何改變,才能避免重蹈覆轍呢?”

“我現在需要獨攬權柄,而不是.反思大宋敗亡的教訓。”李虎對黃涉的東拉西扯有些不耐煩了。

“總帥,我現在正在告訴你宰相和一幫大宋文臣們.在皇帝駕崩後,如何處理後事,如何保證皇權順利交接的思路。”黃涉正色說道,“總帥難道沒有聽懂我的意思?”

“你什麼意思?”李虎的臉色頓時冷了下來,“李綱和李.復那幫人打算在朝堂之上再搞個黨爭?讓虎烈黨和大宋黨互相制約、互相攻擊?”

黃涉想了片刻,微微點頭,“總帥這樣理解也可以。.目前變革勢在必行,我虎烈人要顛覆大宋律制,而大宋人則堅持在現有律制的基礎上進行修改,簡單一點說,就是我虎烈人在變革上非常激進,而大宋人在變革上趨於保守,兩黨在變革上的截然不同的態度和策略必然導

致激烈的爭論,繼而導致在權力上的爭奪。”黃涉指指李虎,“總帥現在獨攬大權,大宋人在權力鬥爭上明顯落於下風,爲此他們要不惜代價保護皇權,利用皇權來抗衡和遏制總帥的權力,從而最大程度地保證變革遵循他們的思路來進行。”

“這種想法歸結.到此刻的皇權交接上,就是太后攝政,宰執大臣共同輔政。”

“共同輔政?”李虎面如寒霜,臉頰上的肉劇烈抽搐着,強自按捺於內心的憤怒,“這是李綱一個人的意思,還是除我們幾個外,其它宰執大臣共同的意思?趙明誠也是這個意思?”

“董帥、柴中書和你一直在中原,羅帥在代北,十位宰執有四位不在,我一個人的力量太過薄弱,當然無力阻止他們。”黃涉憤怒地說到,“李綱、李復和劉延慶、折可求等西北人聯手與你抗衡,實力還是不容小覷。僥倖的是,皇帝突然駕崩了,否則等你把中原的事處理完了,再回到長安,有些事恐怕就難辦了,即使你有強悍的武力,也不得不向他們妥協,畢竟天下三分,你需要一個穩定的朝廷和地方,你能不妥協嗎?

李虎慢慢眯起眼睛,兩道帶着凜冽殺氣的目光落在黃涉的身上,讓跛子情不自禁地打了個冷戰,背後霎時冒出一層冷汗。

“你的意見呢?”

“欲速則不達。”黃涉唯恐激怒李虎,十分小心地說到,“黃河決堤,導致我收復河北之計完全失敗,天下三分之格局就此形成,此刻正值皇帝駕崩,新皇繼位,朝堂和地方無不惶恐之時,如果總帥強行攝政,過早暴露吞噬大宋之心,勢必會引起大宋人的強烈不滿,繼而叛亂迭起,對我十分不利。”

李虎臉色稍緩,沉默不語。

黃涉看到李虎沒有暴怒,膽氣略壯,於是繼續說道:“自大宋分裂開始到現在快一年了,在基本國策上的變革基本順利,政經制度上的矯正也頗有成效,但更多的問題正在暴露並嚴重製約着發展,其中基本國策和中央官制的衝突,中央機構職能和地方機構職能的衝突正在加劇,而這些直接關係到王國的穩定和國力的

恢復,所以,中央權力鬥爭要盡力控制在一個可以允許的範圍內,要把皇權和相權、政權和軍權、中央權力和地方權力的分配合理化,以適應當前形勢,在確保穩定和發展的前提下,把它們引向正確的變革道路上,從而逐步完善,形成一個符合我們利益的、有助於王霸大業,有利於天下一統的嶄新律法。”

李虎沉思良久,接受了黃涉的建議。

變革要符合形勢的發展,王霸大業更需要一個穩定而堅固的朝廷,爲了控制權力而犧牲穩定的內部局面顯然與大業發展背道而馳,一切都要以符合大業發展爲前提,否則敗亡在即。

從這一天夜裡開始,李虎把董小丑、黃涉、柴雲和折可求召集到一起,具體商議發展策略。

李虎想了很久,還是決定把折家拉到自己的利益團體裡。折家從與虎烈府結盟那一天開始,就把自己的利益和李虎的利益捆到了一起,雖然這幾年雙方的關係屢有波折,

但總體上還是緊密合作,沒有發生直接衝突。

從長遠來看,李虎需要折家的力量,折家在西北的勢力不但有助於李虎穩定西北,更有助於李虎在北方的發展,人爲的把折家排除在虎烈利益團體之外,顯然不符合虎烈團體的利益。

李虎爲此和折可求長談了一次,雙方開誠佈公。李虎把自己王霸天下的目標直接說了出來,爲了達到這個目標,李虎要剷除一切阻礙,折家如果願意加入虎烈利益團體,那麼大家就精誠合作,反之,李虎直言不諱,到了雙方衝突激烈的時候,我不會手軟,該殺的一定要殺。

折可求沒有選擇。在這之前,他和李綱、李復、劉延慶、趙明誠、張孝純曾不止一次坐在政事堂裡討論過大宋的未來,在天下三分格局中,繼續延續趙氏大宋的國祚顯然不現實,但趙氏大宋統治中土一百六十多年,突然之間推翻趙氏大宋也不現實。當年曹操挾天子而號令天下,二十多年都不敢篡僭,直到他死後才由兒子推翻了四百多年的大漢國祚。今天的李虎若想代宋自立,沒有二十年也要十年,而且在這之前他要統一中

土,實施中興策略拯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的中土百姓,否則他沒有成功的機會,但是,李虎有耐心等待十年甚至二十年?這顯然也是不可能的事。

折可求面對李虎的坦誠,十分感動,也是實話實說。就李虎的目標而言,統一中土是其王霸天下的前提,在沒有統一中土之前,沒有滅亡東南宋廷之前,李虎若想吞噬大宋國祚,條件不成熟,極有可能引發更大的內亂,給中土造成更大的傷害。

他舉了幾個例子。比如三國,曹魏最終未能統一中土,統一大業由司馬氏的晉完成,司馬氏則是在滅亡東南吳國後形成統一。比如南北朝,宇文氏的北周最終也是未能統一中土,而是由楊氏的大隋完成,大隋也是在滅亡東南的陳國之後形成統一。趙氏大宋的統一也是可以借鑑的,統一大業最終也是滅亡東南的唐國而形成。

折可求的意思和黃涉的差不多,希望李虎不要着急,不要乘着這個機會馬上吞噬大宋國祚,這時候吞噬大宋國祚,等於把自己推到了大宋人的對立面,會成爲衆矢之的,中土會更亂,分裂的時間會更長。也正因爲如

此,李綱、李復、趙明誠、劉延慶、張孝純等人才聯合起來,抗衡李虎,阻止李虎奪取大宋國祚。

“不管是爲了中土百姓,還是爲了大帥本人的王霸大業,當前都不是奪取大宋國祚的最好機會。”

李虎本來就沒有即刻奪取大宋國祚的意思,這個要求他當然可以答應,於是雙方達成約定,只待李虎統一了中土,折家就不遺餘力幫助李虎建立王霸大業。

第80章 驚雷炸響第54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56章 折家的後臺第55章 長了翅膀的狼第81章 你是誰?第52章 兩手準備第82章 散夥了第48章 爭執第40章 火器第61章 前浪死在沙灘上第87章 驅虎吞狼第32章 代北變化第69章 掃蕩西京第59章 暗箭難防第48章 毒火球(二)第66章 談判(二)第38章 沒底氣第97章 萬人敵第22章 聲討範直昌第63章 撕開最後一道防線第42章 太行飛狐第71章 也是好事第8章 是男人就喝酒第34章 你好,馬擴第14章 驚變第23章 不做老大了第40章 陷進死局第62章 我當然要搶第100章 邪惡的報仇慾望第73章 無可救藥第58章 這是一個陷阱第28章 魂飛魄喪第82章 與虎謀皮第27章 毀滅自己第75章 李虎的雄心第83章 手足相殘第92章 夜襲第34章 山崩地裂第99章 患得患失第77章 美人計第32章 閻王難見第55章 我也很無恥第87章 契丹人的美夢第6章 給我抱抱第40章 陷進死局第50章 糧道第52章 無情的命運第48章 以身相許第83章 一份厚禮第9章 駱駝河第68章 吞噬第92章 必須打敗第6章 只要給我錢糧第96章 利器第15章 夫人的雷霆手段第15章 背後的勾當第13章 宋江和方臘第93章 澶淵之盟的翻版第66章 宗望的攻擊第52章 深夜來客第51章 國祚危難第19章 流盡最後一滴鮮血第11章 蕃化漢人第14章 千古鐵律第1章 兵貴神速第22章 我要回家第28章 無助無奈第25章 驪山爭議第44章 渡河第64章 馬哥來了第62章 賣國當真是爲了救國?第83章 誰的錯?第13章 董帥生辰第80章 岳飛回京第45章 又深又大的坑第44章 皇帝也難做第47章 危機第7章 下雪第27章 風雨欲來第62章 賣國當真是爲了救國?第43章 幽燕鎮戍第40章 破綻第48章 整倒了豬頭第74章 圈欄裡的羊第8章 是男人就喝酒第53章 將計就計第79章 接納之策第28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88章 反目成仇第24章 馳援信都第59章 做人還是做鬼第90章 身先士卒第7章 董帥決斷第18章 不許和我搶第25章 狗孃養的老天爺第59章 噩夢的開始第40章 我不善良第15章 夫人的雷霆手段第59章 這是真的?第12章 夜戰
第80章 驚雷炸響第54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56章 折家的後臺第55章 長了翅膀的狼第81章 你是誰?第52章 兩手準備第82章 散夥了第48章 爭執第40章 火器第61章 前浪死在沙灘上第87章 驅虎吞狼第32章 代北變化第69章 掃蕩西京第59章 暗箭難防第48章 毒火球(二)第66章 談判(二)第38章 沒底氣第97章 萬人敵第22章 聲討範直昌第63章 撕開最後一道防線第42章 太行飛狐第71章 也是好事第8章 是男人就喝酒第34章 你好,馬擴第14章 驚變第23章 不做老大了第40章 陷進死局第62章 我當然要搶第100章 邪惡的報仇慾望第73章 無可救藥第58章 這是一個陷阱第28章 魂飛魄喪第82章 與虎謀皮第27章 毀滅自己第75章 李虎的雄心第83章 手足相殘第92章 夜襲第34章 山崩地裂第99章 患得患失第77章 美人計第32章 閻王難見第55章 我也很無恥第87章 契丹人的美夢第6章 給我抱抱第40章 陷進死局第50章 糧道第52章 無情的命運第48章 以身相許第83章 一份厚禮第9章 駱駝河第68章 吞噬第92章 必須打敗第6章 只要給我錢糧第96章 利器第15章 夫人的雷霆手段第15章 背後的勾當第13章 宋江和方臘第93章 澶淵之盟的翻版第66章 宗望的攻擊第52章 深夜來客第51章 國祚危難第19章 流盡最後一滴鮮血第11章 蕃化漢人第14章 千古鐵律第1章 兵貴神速第22章 我要回家第28章 無助無奈第25章 驪山爭議第44章 渡河第64章 馬哥來了第62章 賣國當真是爲了救國?第83章 誰的錯?第13章 董帥生辰第80章 岳飛回京第45章 又深又大的坑第44章 皇帝也難做第47章 危機第7章 下雪第27章 風雨欲來第62章 賣國當真是爲了救國?第43章 幽燕鎮戍第40章 破綻第48章 整倒了豬頭第74章 圈欄裡的羊第8章 是男人就喝酒第53章 將計就計第79章 接納之策第28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88章 反目成仇第24章 馳援信都第59章 做人還是做鬼第90章 身先士卒第7章 董帥決斷第18章 不許和我搶第25章 狗孃養的老天爺第59章 噩夢的開始第40章 我不善良第15章 夫人的雷霆手段第59章 這是真的?第12章 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