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契丹人的美夢

黃龍府來書。否決了宗翰的奏議,可以與李虎談判議和,但絕不能以山東之地交換倒塌嶺。黃龍府建議宗翰,利用契丹人復國的急切心理,挑起契丹人和李虎的矛盾,只要契丹人和李虎反目成仇,那北方局勢也就亂了,而北方局勢的混亂對金國有利。

宗翰接到這份聖旨,有一種哭笑不得的感覺,他不知道黃龍府對今日天下形勢做出了怎樣的分析和判斷,但顯然黃龍府完全沒有意識到西夏滅亡已經徹底改變了三分天下的格局。李虎的實力今非昔比,只要再給他幾年發展的時間,虎烈軍的兵力將超過金軍,而長安朝廷的國力也遠非金國可比,雙方實力此消彼長,形勢對金國非常不利。這也是宗翰即刻改變國策,打算重新實施“先北後南”統一策略的重要原因。

既然金國已經無力阻止李虎在未來幾年統一中土,那只有搶在他的前面征服大漠,或者,以武力脅迫大漠諸蕃結成牢固同盟。一旦南北對峙的局面出現,大漠諸蕃靠自己的力量已經無法對抗中土的時候。大金國距離征服大漠的時間也就近在咫尺了。這麼簡單的道理,黃龍府竟然不能理解,反而固執己見,還是把目光盯在中土,試圖維持天下三方的格局,這未免太過自信,也過於輕視李虎了。

宗翰無奈,書告黃龍府,極力勸說,但考慮到黃龍府的形勢,宗翰又請楊樸急速趕回黃龍府,把自己對形勢的分析和判斷詳細告之。

“李虎在西征結束後,一直留在代北,並做出了幫助契丹人復國的決策,還不惜代價、不計後果地給予了大漠諸蕃一系列承諾,以促成雙方的結盟。他所作的這一切,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利用契丹人和大漠諸蕃的力量把金軍拖在北方,以便其主力進行統一中土的大戰。”

“由此可以推測,一旦我大金國北疆告急,必定要從河北、山東調軍回援,到了那個時候,我大金的軍隊還有能力幫助東南宋軍牽制中原的虎烈軍嗎?”

“東南宋軍失去了我們的支援,他們能抵禦李虎的攻擊嗎?顯然不可能。當初我們攻打中土,勢如破竹,如今東南大宋的朝廷還是那幫人,而其軍隊裡的精銳西北軍卻盡數投靠了李虎。可以想像,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鬥,東南宋軍根本不是虎烈軍的對手。”

“假如李虎擊敗了東南宋軍,接下來他必然要打山東,打河北,打幽燕。試想,我們北有契丹人和大漠諸蕃的侵襲,南有李虎這樣的雄獅,我們腹背受敵,兩線作戰,還能保住現有的疆土嗎?”

“既然明知保不住山東和河北,那還不如現在把這些地方送給李虎,雙方議和結盟,我金國支持他攻打東南宋軍,他則幫助我們征服大漠,統一整個北方,各取所需,如此幾年後,天下就是南北對峙,我大金國依舊可以雄踞大草原,和中土形成抗衡。”

“當年契丹人在最強盛的時候也未能攻佔中土。當年契丹人也曾攻佔河北,但最終契丹人還是和大宋人結成了澶淵之盟,雙方南北對峙,贏得了百年的和平和發展。”

“對比當年的形勢,北方和中土正好顛倒了。當年北方已經統一,而中土還在分裂混戰,如今恰恰相反,北方分裂混戰,中土則已經呈現出統一的跡象,這種情況下,我大金國應該做出何種選擇,一目瞭然。”

宗翰這番話成功說服了楊樸,但楊樸卻沒有信心說服吳乞買、完顏杲和完顏宗乾等人,因爲黃龍府現在首要考慮的是最高權力的統一,這纔是大金國能否長久維持的重中之重,而宗翰偏偏是金國最高權力統一的最大障礙,宗翰不除,吳乞買寢室難安,夙夜難眠。

李虎早在七月下就接到了中原大戰已經開始的消息,這迫使他必須加快談判的步伐,以促成契丹人復國,促成中土與大漠諸蕃的聯盟,從而以蕃制蕃,給女真人以強大威脅,迫使金軍主力從山東和河北等地撤回,繼而完成統一大戰。

然而,黃龍府的來書給了宗翰沉重一擊,也讓李虎不得不迅速實施自己的北方策略。

李虎考慮再三,決定馬上讓契丹人復國。

契丹人復國的條件基本上成熟。如今李虎進入中土。權力中樞移到了長安,虎烈府的地位已經降低,原來設置的南北兩面官署和大部分蕃族官員可以直接轉爲新建遼國的中央府署機構和官員,現在最頭痛的問題就是沒有皇帝。

耶律馬哥對耶律延禧很忠誠,他要求新皇帝由耶律延禧的皇子來繼承,李虎瞭解他的心意,所以很自覺地把皇帝人選定爲耶律習泥烈,但如今黃龍府和宗翰意見向左,李虎和金國的談判沒辦法繼續下去,贖回耶律習泥烈的事也就懸而未決了。

李虎親自去拜會耶律馬哥,希望新遼國可以在九月黑水河大漠諸蕃會盟之前完成,這有助於聯盟的建立。

“我的心情比你還急切。”耶律馬哥苦笑道,“但現在沒有皇帝,如何重建大遼?”

“皇帝不是沒有,而是你不願意承認。”李虎笑道。

耶律馬哥臉色微變,沉默了。

大遼國祚傾覆的最後時刻,分裂了,一個是耶律延禧的代北宮帳,一個是耶律淳的燕京宮帳。耶律淳死後不久,大宋北伐失敗,李虎乘機殺進了燕京,耶律淳的子孫後人隨即被李虎擄掠到了大同。現在這些人有部分隨李虎的夫人耶律明月去了長安,還有一部分則留在太原虎烈府。

“如果你同意的話。就在這些人中選擇一個做皇帝。”李虎說道。

李虎這句話說得很輕鬆,但聽在耶律馬哥的耳中,卻非常刺耳。李虎是耶律淳的女婿,從耶律淳的子孫中挑選一個做皇帝,可以想象李虎對新遼國的影響力有多大。

耶律馬哥還有選擇嗎?沒有,他必須接受。李虎已經努力了,但金國顯然不會讓契丹人復國,他們會想方設法予以阻止,事情鬧到最後,耶律延禧的一幫子孫極有可能命喪黃泉,一個都活不了。最終還有由耶律淳的子孫來做這個皇帝。

“你來做攝政王。”李虎提了一個建議,“這個皇帝的年紀不能太小,太小無法迅速建立自己的威信,但也不能太大,太大了容易爭權奪利誤了大事,所以我覺得先皇的第三個孫子耶律隆慶較爲合適。”

耶律隆慶今年十七歲,長相英俊,性情溫和,謙恭而知禮,文武全才,去年從軍,效力於耶律馬哥帳下,追隨耶律馬哥參加了西征大戰。耶律馬哥非常喜歡他,而耶律隆慶也以老師之禮待之,兩人的關係非常好。

耶律馬哥吃驚地望着李虎,他萬萬沒想到李虎竟然把耶律隆慶推上了皇帝的寶座,這起碼可以說明,李虎的確有誠意幫助契丹人復國,而不是純粹的利用。

“好,就這麼定了。”耶律馬哥擔心李虎反悔,當即與李虎擊掌盟誓。

耶律馬哥馬上召集契丹大王府的文武官員商議立國之事,在這次議事上,他宣佈了新皇帝的人選。

這個人選並沒有得到所有人的響應。耶律淳在燕京建國事實上是篡僭,這沒辦法,誰也不能不承認,所以那些忠誠於耶律延禧的大遼官員都認爲國祚傾覆的罪責應該由耶律淳來承擔。在他們的眼裡,耶律淳在最關鍵時刻的篡僭對大遼國祚的危害遠遠大於耶律餘睹的背叛,因此當他們聽說新皇帝的人選是耶律淳的後代,復國的熱情當即減去了一半。這也算復國?這復的是耶律延禧的大遼還是耶律淳的大遼?

蕭得裡底、蕭和尚奴、蕭特末等人都曾效力於耶律淳的燕京宮帳,他們倒是非常支持,而且認爲理所當然,如果李虎非要把耶律習泥烈贖回來最皇帝,那纔是一種不正常的行爲。李虎和耶律習泥烈沒有任何瓜葛,將來李虎看他不順眼,隨手就可以把他滅了,把大遼滅了。

耶律隆慶是耶律淳的孫子,他和李虎的關係非同一般。雖然這有助於李虎控制大遼,但同樣大遼也可以藉助這層關係獲得李虎的絕對支持,並且大遼國祚有可能一直持續下去,這纔是最重要的。

耶律隆慶做皇帝還有一個有利因素,那就是可以有效緩解耶律馬哥和耶律大石之間的矛盾。耶律淳做皇帝,耶律大石不但支持,而且出了大力,所以耶律大石也算是大遼的叛逆,耶律馬哥爲此一直耿耿於懷。

假如耶律習泥烈做皇帝,耶律大石最終會不會回來都難說,畢竟國祚傾覆和耶律淳篡僭有一定關係,做爲耶律淳的親信部下,耶律大石爲此要承擔很大的罪責,將來耶律習泥烈還能容得下他?

耶律隆慶做皇帝,耶律大石也就沒有任何顧慮了,相反,他還會主動向耶律馬哥示好,以便齊心協力,共同輔佐新皇。

這個皇帝的人選非常好,無論是對契丹人還是對李虎來說,都是最合適的。

八月十四日,耶律隆慶在金河山登基稱帝,重建大遼。

宗翰聞訊,大驚失色,十萬火急飛報黃龍府。

第65章 跛子第97章 我也是人第17章 老大們自殺了第11章 爲什麼活着第73章 驚天之喜第43章 幽燕鎮戍第28章 無助無奈第30章 王者之淚第55章 開始攻擊第98章 血戰第20章 南征之議第93章 血色驚濤第77章 誰算計了誰?第94章 不要上當第59章 這是真的?第15章 瞎掰都能蒙人第31章 崩潰第87章 戰雲密佈白水濼第48章 東線調兵第1章 決戰第75章 上鉤的魚第40章 党項人的悍將第29章 完全錯了第28章 懷璧其罪第27章 風雨欲來第97章 突擊第63章 有得必有失第77章 契丹人的憤怒第98章 合法掠奪第11章 等你的好消息第72章 阻截第41章 他們在騙你第48章 步步緊逼第69章 害你沒商量第28章 警告第55章 無恥第43章 老大吃肉小弟喝湯第4章 你跑得掉嗎?第98章 馬哥好胃口第31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第13章 老牛打架第35章 山前山後第55章 無恥第46章 鹿死誰手第60章 必敗之戰第29章 我要跑路第6章 奇蹟第56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0章 倒黴蛋第96章 一腔怨氣第70章 阻殺第96章 陰謀第3章 土崩瓦解第60章 損人不利己第72章 漫長之路第42章 真正的目標第42章 暴力第70章 賭一把第71章 最瘋狂的人第48章 西北農夫第97章 咬住了第51章 聽天由命第36章 我能值多少?第64章 貴重之禮第45章 老帥定計第72章 漫長之路第44章 誓死衛國第29章 速度第86章 漢蕃共治第4章 折家女兒第89章 可怕的未來第22章 刨地三尺第54章 決戰前夜第87章 我該回家了第77章 坐井觀天第29章 反間計第47章 遷都之議第4章 折家女兒第59章 不是你的錯第74章 打一坨子第15章 我很掛念第34章 河北義士第95章 拖死你第2章 我只要一個女人第28章 一個響亮的耳光第83章 一份厚禮第32章 閻王難見第22章 這還是當年的豬頭?第64章 生存機會第27章 伺機而動第89章 誰是你們的仇人?第47章 養寇自重第26章 總帥第5章 運籌第13章 國是第12章 我叫馬擴第59章 一進一退第99章 日子不長了第63章 強強聯手第40章 我不善良
第65章 跛子第97章 我也是人第17章 老大們自殺了第11章 爲什麼活着第73章 驚天之喜第43章 幽燕鎮戍第28章 無助無奈第30章 王者之淚第55章 開始攻擊第98章 血戰第20章 南征之議第93章 血色驚濤第77章 誰算計了誰?第94章 不要上當第59章 這是真的?第15章 瞎掰都能蒙人第31章 崩潰第87章 戰雲密佈白水濼第48章 東線調兵第1章 決戰第75章 上鉤的魚第40章 党項人的悍將第29章 完全錯了第28章 懷璧其罪第27章 風雨欲來第97章 突擊第63章 有得必有失第77章 契丹人的憤怒第98章 合法掠奪第11章 等你的好消息第72章 阻截第41章 他們在騙你第48章 步步緊逼第69章 害你沒商量第28章 警告第55章 無恥第43章 老大吃肉小弟喝湯第4章 你跑得掉嗎?第98章 馬哥好胃口第31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第13章 老牛打架第35章 山前山後第55章 無恥第46章 鹿死誰手第60章 必敗之戰第29章 我要跑路第6章 奇蹟第56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0章 倒黴蛋第96章 一腔怨氣第70章 阻殺第96章 陰謀第3章 土崩瓦解第60章 損人不利己第72章 漫長之路第42章 真正的目標第42章 暴力第70章 賭一把第71章 最瘋狂的人第48章 西北農夫第97章 咬住了第51章 聽天由命第36章 我能值多少?第64章 貴重之禮第45章 老帥定計第72章 漫長之路第44章 誓死衛國第29章 速度第86章 漢蕃共治第4章 折家女兒第89章 可怕的未來第22章 刨地三尺第54章 決戰前夜第87章 我該回家了第77章 坐井觀天第29章 反間計第47章 遷都之議第4章 折家女兒第59章 不是你的錯第74章 打一坨子第15章 我很掛念第34章 河北義士第95章 拖死你第2章 我只要一個女人第28章 一個響亮的耳光第83章 一份厚禮第32章 閻王難見第22章 這還是當年的豬頭?第64章 生存機會第27章 伺機而動第89章 誰是你們的仇人?第47章 養寇自重第26章 總帥第5章 運籌第13章 國是第12章 我叫馬擴第59章 一進一退第99章 日子不長了第63章 強強聯手第40章 我不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