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驪山爭議

六月底,川蜀、荊湖、陝西、河東和關洛的鉅商富賈雲集長安驪山,和朝廷共議財經制度改革。

這些鉅商富賈包括大地主、大商賈、大‘交’子經營戶和礦冶、織造、運輸等各行各業的行會魁首,人數超過了六十人。

朝廷方面則由宰相李綱、副相黃涉、參知政事和相關府署長官參加共議。

在這之前,朝廷在李虎和虎烈人的強勢‘逼’迫下,以李綱、李復、趙明誠、張孝純、馬擴等爲首的一批持保守變革態度的官員不得不讓步,接受了由李虎、黃涉、範直昌、燕青等人擬定的全新變革策略。

這是鉅商富賈們第一次參予國家決策,第一次獲得參政議政的機會,而這個機會是李虎給的,所以他們在感‘激’李虎的同時,竭盡全力、不遺餘力地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同時也使出渾身解數,與朝廷爭奪利益。

議事範圍非常廣泛,從國策.到學術理論,從經濟到文化,從當前形勢到統一大業,無不包

括。代表官民兩個階層利益的一百多人討論了大宋財政危機的緣由,范仲淹、王安石和蔡京變法的經驗教訓,新舊兩黨互相廝殺造成的危害等等,而重點則是在新國策基礎上推行實施的一系列變革措施。

到了七月中,議事雙方的分歧雖.然在妥協中不斷縮小,但形成了兩大派系,這兩大派系在‘激’烈的爭論中逐漸形成了各自的觀點,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這是李虎和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事,而這件事影響到了國家決策。

一派急於統一,立志把本朝疆土恢復到漢唐鼎盛.時期,甚至要求開拓更大的國土,爲此他們希望朝廷能夠利用變革增加財政收入,增強國力,把中土的敵人和潛在的敵人統統消滅,或者趕離中國,從而排除入侵或受襲擾的危險。

這種積極的擴張策略表現在經濟上,就是有效利.用國家資源,迅速達到國富民強的目標,爲此,他們要求朝廷設法控制和協

調經濟發展,採取諸如管理鑄錢、國家監督鹽鐵茶專賣、發展商貿等等一系列措施。在律法上,他們傾向於嚴刑峻法,要求修改大宋刑律。大宋刑律寬鬆,尤其對官吏懲罰較輕,只要不是造反都不會叛死刑,坐牢都還能繼續享受國家俸祿。這一點,也是大宋腐敗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一派根據戰略利益而不是意識形態的角度.來構設其國家目標,着眼於現在或將來,思想非常‘激’進。

另一派則極力.維護國家的穩定和統一,認爲朝廷的責任就是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以仁義治天下,宣揚儒家學說,設法恢復傳統禮學價值,以圖清除中國之積弊。

在經濟上,他們推崇“放任自由、不兼併抑”的經濟模式,雖然也要求國家干預,但僅僅是限制‘私’人的自由和首創‘精’神,目的是爲了抑制國家和富豪對窮人的壓迫。

這一派在對外策略上趨於保守,他們設法限制單

純地爲了擴大帝國版圖或提高中土威望而進行的戰爭,控制國家資源在這一方面的過度耗費。

在商貿上,他們也非常保守,他們建議收縮,而不是擴大和遙遠國家的貿易往來。從絲綢之路、茶馬古道和海運貿易的歷史來看,這種貿易往來對中國不利,輸出絲茶等生活必須品而輸入金銀珠寶等奢侈品,不利於中土國力的提高。

這兩派的觀點不能籠統地用‘激’進和保守來區分。另外,持有這兩種觀點的官員‘混’雜於北方虎烈人和南方大宋人中間,也不能用虎烈人和大宋人來區分。因爲持中外一統大戰略一派後來聚集在驪山行宮的東溪議事,所以他們自稱驪山東溪派,而另一派聚集在驪山西觀,遂自稱驪山西觀派。

在學術思想上,他們的理論觀點差不多,在國家基本策略上,他們的觀點大概也一致,兩派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國家發展戰略上,而這種發展戰略的矛盾直接導致朝廷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一系列具體政策上出現了嚴重分歧。

如果朝廷未來的目標是中外一統,那很顯然,朝廷的各項政策就要圍繞這個目標制定,在經濟政策上就要傾向於國家壟斷,在資源配置和財富分配上都要傾向於國家,以便朝廷積累更多的財富支撐連續的戰爭。

反之,如果朝廷未來的目標是中土統一,是提高中土百姓的生活水平,那麼朝廷圍繞這個目標所制定的各項政策就不一樣了,尤其經濟政策,肯定要傾向於放任自由,在資源配置和財富分配上更多地傾向於“民”,以便儘快實現國強民富的目標。

發展戰略的不同,表現在對外政策上也是不同。如果朝廷要中外一統,對外政策整體上來說就非常強硬,以武力爲主。比如近期,爲打破三分天下的格局,就要迅速發動西征,消滅党項人;反之,如果目標僅僅是中土統一,那對外政策就要更加靈活多變一些,尤其在三分天下時期,更要合縱連橫,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利益。比如現在,就要儘快和党項人結盟,和東南議和,與金國議和,想方設法破壞‘女’真人和党項人、和東南叛逆之間的聯盟。

發展戰略、三分格局、變革策略、財政危機,再加上各方利益的需要,於是各種各樣的矛盾糾纏在一起,讓這次共商國政的前景忽然變得異常黯淡起來。

七月十八日,李虎聽說李清照生病了,特意‘抽’出時間前往探望。

李清照目前以龍圖閣學士的身份編修國史。這位名聞遐邇的才‘女’在李虎的推薦下,受到皇帝的重用,成爲大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大學士。

閒聊幾句後,李虎的話題不由自主地轉到了這次驪山議政。他現在所有的心思都在驪山,戰略和政策上的爭論讓他無法做出決斷,心情格外沉重。

“不論是中外一統還是統一中土,都需要國力支撐,說到底,國家戰略受制於財政,而財經制度在幾十年的改革中反反覆覆,沒有一個貫徹始終的長期措施,最終導致財政崩潰,這給了我們慘痛的教訓,所以驪山那幫人衆口一詞,堅決要求制定一個長期

、可持續‘性’的發展戰略,繼而確保變革策略和財經制度貫徹始終,確保國家穩步發展。”李虎濃眉深皺,重重嘆了一口氣,“這個觀點顯然是正確的,否則黨爭可能再次出現,政策可能再次反覆,王國和百姓都會再次遭到嚴重傷害。”

李清照靠在軟墊上,關切地望着李虎,不知道怎樣才能幫助他。驪山爭論的前前後後她都清楚,她和趙明誠在家裡也常常商討到深夜,兩人觀點不一樣,也是爭論不休。

“在我看來,短期內,朝廷能實現中土統一就非常不錯了。”

李清照拿出了三國和南北朝後期的例子。當今天下的格局和五代時期的格局不一樣,但和三國、南北朝後期的格局頗爲相似。中土在歷經長年的戰火後,即使統一了,也是國貧民弱,需要一個很長的恢復期,在這之前,基本上不具備中外一統的條件。

李清照因此又拿出了大漢王朝的例子。劉邦統一天下後,歷經文景之治才恢復了國力,到了漢武帝手上纔開始實施新變革,開始開疆拓土的新

戰略。

“你可以分兩步走。”李清照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把中外一統的長期目標分爲兩步。先是統一中土,在此策略下推出以放任自由不抑兼併爲基礎的財經制度。幾十年後,中土統一了,國力恢復了,再開始實施中外一統的宏圖大業,繼而逐步修改財經制度。”

“不,不……”李虎連連搖手,“我問你一件事。如果沒有澶淵之盟,沒有百年和平,大宋的軍隊會不堪一擊嗎?河北會沒有軍隊嗎?大宋的士人會不做抵抗就紛紛投降‘女’真人嗎?”

李清照愣住了,不明白李虎的意思。

“我們的發展策略,長期的發展策略,直接關係到所有政策的制定,包括學術、財經、教育等等制度,而這些制度不但直接關係到國力的提升,更把我們崇尚進取的‘精’神深深烙印到每個中國人的靈魂裡,讓他們的血液裡始終流淌着勇敢、忠誠、堅韌和自信,讓他們時時刻刻都在戰鬥,爲王國的強大而戰鬥,爲王國的榮譽和尊嚴而戰鬥。”

李虎面孔泛紅,眼神炙烈,神情有些‘激’動,他用力揮舞着手臂,繼續說道:“統一中土,其實就是固步自封,會讓中國人失去奮發向上的目標,繼而變得盲目自大,在這種盲目自大中墮落,漸漸失去一切。”

“今日的大宋就是一個例子,從基本國策到各項具體制度,都是固步自封,沒有任何進取‘精’神。大宋人把全部‘精’力用在了‘守內’上,結果從每一個大宋人開始到整個大宋王國,都變得懦弱不堪。大宋這個王朝從建立之日起,就瀰漫着濃烈的死亡氣息,讓人悲憤、失望和痛苦。在軍事上,從建國初期的戰而不利到屢戰屢敗,結果上下喪失信心一味求和;在國政上從最初的銳意改革到意氣用事,最後變得腐敗透頂,‘私’‘欲’橫行;尤其令人痛心的就是大宋的士大夫們,他們從最初的寬厚任愛到血腥殘忍,以致於最後乾脆拋棄了人‘性’,寡廉鮮恥,背叛君主和祖宗,賣國求榮。”

“大宋的士人爲什麼會墮落到這種地步?”李虎仰天長嘆,“難道他們生下來就是這樣的無恥和骯髒?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讓他們變成徹頭徹尾的賣國賊?不,這不是他們的錯,

這是大宋的錯誤,是大宋的國策和制度把大宋的士人變成了背叛大宋、摧毀大宋的劊子手。”

“所以,我們要改變這一切,要讓中土的士人和農工商等所有的百姓都忠誠於自己的國家,我們要在中土建立一個強大的王國,一個戰而不利銳意進取寬厚仁愛的強大王國。”

第21章 賣虧了第43章 出頭鳥第68章 過河拆橋第76章 心狠手辣第95章 拖死你第79章 我拿什麼來拯救我的大宋?第28章 意外第52章 利大還是弊大?第42章 當頭棒喝第17章 老大們自殺了第33章 帶錢了嗎?第95章 八字不好不能娶第93章 澶淵之盟的翻版第90章 童貫的權力有多大?第1章 今晚殺人第82章 君臣之痛第28章 一個響亮的耳光第59章 這是真的?第7章 董帥決斷第15章 瞎掰都能蒙人第65章 出路在哪?第36章 我能值多少?第50章 糧道第34章 河北義士第42章 幸福的未來第85章 有捨棄纔有收穫第39章 勝則輸第57章 主力在哪?第88章 打劫揚州第10章 國力第37章 全新策略第95章 兄弟,走好第7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1章 我虞爾詐第68章 吞噬第86章 內綏外御第48章 危機第9章 繼續攻擊第40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64章 生存機會第39章 覆手爲雨第67章 倉惶後撤第92章 必須打敗第30章 王者之淚第6章 一杆大旗三個兵第93章 澶淵之盟的翻版第19章 怎麼打都是輸第53章 李虎的意願第11章 等你的好消息第70章 誰能說服李虎?第51章 極度被動第70章 破綻第77章 美人計第49章 朝堂交易第20章 理財的目的第68章 吞噬第68章 失算了第73章 鎮川河第4章 劉子羽獻計第74章 打一坨子第71章 危機來臨第42章 人吃人第9章 逃離陷阱第41章 兄弟就是兄弟第32章 下山第65章 突圍第七日第99章 美麗的陷阱第54章 步步錯第33章 強藩謀國第7章 我太冤枉了第33章 誰是勝利者?第74章 無翻身之日第11章 兵貴於精第100章 破敵第95章 八字不好不能娶第48章 我們怎麼辦?第5章 漢人之橋第9章 急赴平州第33章 靖康元年的寒春第68章 吞噬第53章 將計就計第38章 翻手爲雲第80章 我要打馬哥第55章 開始攻擊第80章 兀剌海城第92章 安陽名人第9章 又是一個意外第58章 一羣瘋子第51章 自尋死路第80章 平燕策第70章 靈魂掉進了錢眼第34章 河北義士第38章 西征第41章 自掃門前雪第12章 即刻撤軍第88章 草芥第69章 致命忌諱第74章 無法預測的未來第16章 危機的根源
第21章 賣虧了第43章 出頭鳥第68章 過河拆橋第76章 心狠手辣第95章 拖死你第79章 我拿什麼來拯救我的大宋?第28章 意外第52章 利大還是弊大?第42章 當頭棒喝第17章 老大們自殺了第33章 帶錢了嗎?第95章 八字不好不能娶第93章 澶淵之盟的翻版第90章 童貫的權力有多大?第1章 今晚殺人第82章 君臣之痛第28章 一個響亮的耳光第59章 這是真的?第7章 董帥決斷第15章 瞎掰都能蒙人第65章 出路在哪?第36章 我能值多少?第50章 糧道第34章 河北義士第42章 幸福的未來第85章 有捨棄纔有收穫第39章 勝則輸第57章 主力在哪?第88章 打劫揚州第10章 國力第37章 全新策略第95章 兄弟,走好第7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1章 我虞爾詐第68章 吞噬第86章 內綏外御第48章 危機第9章 繼續攻擊第40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64章 生存機會第39章 覆手爲雨第67章 倉惶後撤第92章 必須打敗第30章 王者之淚第6章 一杆大旗三個兵第93章 澶淵之盟的翻版第19章 怎麼打都是輸第53章 李虎的意願第11章 等你的好消息第70章 誰能說服李虎?第51章 極度被動第70章 破綻第77章 美人計第49章 朝堂交易第20章 理財的目的第68章 吞噬第68章 失算了第73章 鎮川河第4章 劉子羽獻計第74章 打一坨子第71章 危機來臨第42章 人吃人第9章 逃離陷阱第41章 兄弟就是兄弟第32章 下山第65章 突圍第七日第99章 美麗的陷阱第54章 步步錯第33章 強藩謀國第7章 我太冤枉了第33章 誰是勝利者?第74章 無翻身之日第11章 兵貴於精第100章 破敵第95章 八字不好不能娶第48章 我們怎麼辦?第5章 漢人之橋第9章 急赴平州第33章 靖康元年的寒春第68章 吞噬第53章 將計就計第38章 翻手爲雲第80章 我要打馬哥第55章 開始攻擊第80章 兀剌海城第92章 安陽名人第9章 又是一個意外第58章 一羣瘋子第51章 自尋死路第80章 平燕策第70章 靈魂掉進了錢眼第34章 河北義士第38章 西征第41章 自掃門前雪第12章 即刻撤軍第88章 草芥第69章 致命忌諱第74章 無法預測的未來第16章 危機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