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入則爲相

當天夜裡,李虎回到長安,馬上召見劉?,詢問此趟出使西夏的情況。

劉?對西夏的瞭解僅僅停留在表面,所知有限,遠遠不能和折家通過各種關係獲悉的衆多消息相比,但劉?在談判過程中,清晰地看到了西夏在代北大戰結束後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這說明代北大戰的結果對西夏的影響非常大。

“李乾順、李察哥在我佔據陰山南北之後,依舊這樣強橫,完全是因爲中土分裂,他們自認爲我沒有實力攻打他們。”李虎聽完劉?的述說後,冷笑道,“我偏偏就要打他們,這一次,我不但要拿下賀蘭山,還要攻克祈連山,收復河西走廊,重新打開進入西域的大門。”

劉?從李綱哪裡已經知道李虎有重開絲綢之路、推動東西方商貿發展的想法,這個想法雖然有些瘋狂,但非常誘人,其誘惑力之大,就連劉?都爲之嚮往。但冷靜下來之後,劉?不得不問一句,“大帥,西征耗費驚人,我們如何籌措這筆錢糧?”

“你也認爲我們應該先打東南?”李虎笑

問道。

“大帥,我的確不知道這筆錢糧從何而來?”劉?說道,“絲綢之路已經斷絕幾百年,西域和蔥嶺以西的情況我們一無所知,另外,就中土現在的形勢來說,也沒有實力打通絲綢之路。絲綢之路若想開通,首先中土要統一,其次中土要恢復國力,其三軍隊要進入西域,這其中所需要的時間和耗費我們無法預料。當年大漢王朝的光武皇帝在中興之後,主動放棄了對西域的控制,原因就在於國力不夠。”

“重開絲綢之路只是一個設.想,不是我們發動西征的主要原因。”李虎搖搖手,把發動西征的幾個原因大概說了一下,“就目前形勢來說,西征雖然困難很大,但一旦消滅了党項人,隨即幫助我們加快統一中土的進程。戰爭打得越長,對中土的傷害就越大,中國百姓遭受的苦難也就越大,所以爲了拯救百姓於水火之中,我們必須選擇一條最艱難但最快捷的統一之路。至於重開絲綢之路的事情,我們這一代不行就交給後代,但我們必須給後代打下一個基礎,指給他們一個前進的方向。”

“現在的中土和漢唐時期

的中土.不一樣了。現在中土可耕土地沒有增加,但人口卻在不斷增長。戰爭結束後,人口增長會更快,指望這些土地的產出來達到國富民強的目標,顯然不切實際。我們必須創造更多的財富,必須讓更多的百姓吃飽穿暖,必須讓國力持續增長,只要這樣我們才能守住中土,才能擊敗我們的敵人。”

大道理誰都會說,具體到政策上就千難萬難了。

劉?隨即把話題轉到了正在.進行的變革上,尤其是財經制度改革。劉?從學術理論、從士人階層的利益受到損害開始說起,一直說到放任自由的經濟策略必然導致財富集中到大地主大商賈手上,而他們的參政議政必然導致他們從控制國家的經濟命脈演變到控制國家的決策,最後引發國家的崩潰和滅亡。

“任何一個制度都有利有弊,這是不可避免的。”劉?.最後說道,“而判斷一個制度是否可行,不是它能給這個王國帶來多少財富,而是它是否保證王國的長期穩定和國祚的延續。”

李虎微笑點頭,頗

爲讚賞。從最早在大同見到劉?.的時候開始,他對這位老者的印象就非常好。今天劉?不怕觸犯李虎的威嚴,直言不諱,而且直接說中要害,的確讓李虎感觸頗深。相比起來,他覺得李綱改變了很多,雖然性格還是耿直剛烈,但心計卻越來越深沉,深沉到李虎不得不小心提防。

“制定國策的目的是保證王國的生存。”李虎說道,“.歷朝歷代,因爲土地產出少,必然把大量的人口固定在土地上,確保糧食的安全。糧食安全了,王國也就基本上安全了。到了本朝,情況變了,隨着土地產出量增加,隨着一系列鼓勵開墾政策的實施,糧食產量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不但養活了一億人口,還有富裕的糧食可供商貿交易,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大量的剩餘勞動力,爲此朝廷不得不鼓勵發展工商業和其它各類行業。”

“國情不一樣了,.這時候如果我們繼續走老路,繼續以歷朝歷代的治國思路來制定國策,繼續以崇本抑末的策略來壓制工商業的發展,顯然無法適應國情,更無法發展國力,由此也就無法確保王國的生存。”

“大宋的敗亡就是一個例子。大宋即使財政崩潰了,但民間財富依舊驚人,所以大宋的敗亡不是因爲財政崩潰,而是因爲國策失誤。”

“大宋國策造成了三冗等各種弊端,在每年財政收入高達八千萬貫的情況下還入不敷出,隨後的變革還是沒有走出固有的桎梏,以致於變法失敗,國祚崩裂。”

“這時候,我們必須反思,在人口和土地的比例已經不能適應沿襲了上千年的財經策略的情況下,我們還是繼續用儒學的陳舊理論來制定國策和財經制度,還是用戰略利益的思路來制定國策和財經制度。”

劉?明白李虎的意思。在本朝,有道儒和法儒之分。在國策上,道儒推崇無爲而治,經濟上放任自由、不抑兼併;法儒則推崇抑兼併,國家壟斷,重農抑商。按照李虎的話來說,如果財經制度都是以儒學做爲其理論的情況下,道儒就是從戰略利益出發,而法儒則是從儒家禮儀和法家刑名出發,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國策理論。

李虎以人口和土地爲基礎,以

創造財富來增強國力爲目標,詳細闡述了農工商並重的財經制度,試圖說服劉?。

劉?在今日的朝廷中,算是最堅定的新政變革派了,而他又是南方人,出自蔡京一系,如果能說服他,讓他改變思路積極加入到這場變革中,那麼李虎就有把握在平定東南叛逆、收復東南州縣後,迅速在東南推行變革策略,並取得成功。

中土的經濟重心就在東南,東南的財賦佔據中土財賦一半以上,將來中土財富的增加國力的增強主要依靠東南,而東南官僚大部分是王安石、蔡京等新黨人士的門生子弟,朝廷變革策略的實施都要依靠他們。關學子弟不管怎麼努力培養,在二十年之內,根本達不到新學子弟的規模,假如李虎在未來數年內平定了東南,那麼很顯然,變革政策就必須依靠東南官僚來完成。

劉?的重要性由此突出,李虎雖然明明知道劉?可能會成爲自己奪取大宋國祚的重要障礙,但他不得不重用劉?,試圖用大戰略的成功和變革策略的成功來說服和改造劉?,讓他在日後成爲發展東南經濟的重要人物。

劉?當然不會被李虎說服,無論在大戰略上還是在變革策略上,他的觀點都和李虎截然相反,不過,李虎全新的變革思路還是讓他有所感悟。他參加了蔡京新政的實施,他也爲新政的失敗而扼腕嘆息,他也在不斷的反思中,而李虎的變革思路則給了他很多啓示。

李虎請他參加驪山議政,更直觀更深入地參加到變革策略討論和制度的擬定實施中去。

送走劉?後,已經是深夜亥時正了,但李虎還是親自趕到館驛,拜會王淵。

王淵聽了李綱的告誡後,到了西府拜見了董小丑、羅青漢、劉延慶和折可求。四位使相對他的到來非常熱情,對他在西北的戰績給予了高度評價。晚上,劉延慶在府中設宴,給他接風洗塵。席間劉延慶憂心忡忡,對西北人和西北軍的前途並不看好。

王淵曾在劉延慶帳下十幾年,深知劉延慶的性格。劉延慶擅長混跡

官場,察言觀色見風使舵的水平非常高,這種人一般小心謹慎,做事更是瞻前顧後,患得患失。李虎大概吃透了他的性格,所以才大膽用他。

王淵一聽就明白了,迫於形勢,劉延慶不敢公然和李虎對抗,對王淵的前途也是無能爲力。

王淵有些沮喪,告辭劉延慶後就回到了館驛,思前想後,竟然萌發了辭官回家的念頭。老子惹不起躲得起,不幹了行吧?

就在他焦慮不安、輾轉難眠之際,李虎突然上門拜會,這讓他忐忑之餘也暗自感激。李虎現在可是攝政王,深夜親自上門拜會,算是給足了他面子。

兩人寒暄幾句坐下後,王淵忽然想開了,隨便找了個理由,辭官不幹了。

李虎笑了起來,“你拍拍??走人,輕鬆自如,我可就麻煩了。這些話不要說了,我深夜前來,就是向你解釋一下,我把你從西北召回來的原因。”

朝廷實施變革,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變革措施就是改“重文輕武”爲“文武並重”。

文武並重最早的措施就是軍政分離,但軍政分離有利於集權,但不利於戰事,尤其在這個亂世,無論是中央還是地上的軍政分離都對戰事的進行極其不利。如今中央由李虎一人獨攬大權,基本上可以彌補軍政分離帶來的弊端,但地方上尤其是邊境地區這個弊端越來越大,急需解決。

“我打算讓你出任東京留守,全權負責開封府的軍政事務。”李虎鄭重說道,“西征結束後,西北各邊境地區也實行這一制度,但需要你率先實行,總結一些經驗教訓。”

王淵沒想到自己還能受到重用,一時心情很複雜,半天沒說話。

“未來一段時間,岳飛的任務是南下攻佔淮河一線,而你的任務就是守住黃河防線和阻御山東方向的金賊,並給予岳飛以有力策應。”

王淵用力點點頭,眼露感激之色。李虎這句話等於

告訴他,整個中原和東南戰場都是岳飛和他的,由此可見李虎對他的信任和期待。

“文武並重,文官可以出則爲將,武官也可以入朝爲相。”李虎笑道,“過幾年,等我們平定了東南,你也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可以回朝爲相了。”

王淵呆呆地望着李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還可以做宰相?

第81章 大家庭第4章 最後的瘋狂第66章 破城第49章 兵貴神速第36章 無奈的選擇第87章 驅虎吞狼第58章 舉旗造反第63章 一線曙光第41章 計在明月第18章 我有自信第80章 利益第一第25章 我喜歡你第12章 突圍第十日第39章 跟着我好好混第28章 意外第74章 打一坨子第75章 上鉤的魚第38章 沒底氣第10章 自取其禍第65章 龍困淺灘第51章 我要倒戈第82章 散夥了第38章 以血還血第41章 他們在騙你第56章 岳飛的瘋狂第40章 破綻第65章 鬼帥跑得快第61章 再見秦檜第27章 一根小草第98章 不可思議的君主第56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56章 岳飛的瘋狂第17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44章 誓死衛國第33章 帶錢了嗎?第90章 最好機會第86章 吼幾嗓子第63章 威脅第33章 宵小之事第51章 談笑間第13章 董帥生辰第39章 圍殺第88章 反目成仇第88章 草芥第43章 老大吃肉小弟喝湯第16章 小弟羅蘭第65章 突圍第七日第84章 舉步維艱第87章 我該回家了第18章 蠹國害民第29章 寸步不讓第11章 倒打一耙第9章 又是一個意外第30章 李綱大怒第48章 步步緊逼第44章 誓死衛國第53章 一個女人的價值第71章 強大的對手第3章 握手共誓第29章 完全錯了第51章 馬哥的教訓第31章 至死方休第70章 濮陽戰場第74章 打一坨子第7章 你要倒黴了第8章 是男人就喝酒第49章 兵貴神速第34章 河北義士第45章 這就是戰場第39章 跟着我好好混第77章 最大的內奸第91章 真真假假第13章 宋江和方臘第40章 老子也拼命第27章 伺機而動第54章 土地換和平第41章 你敢造反?第100章 恭喜恭喜第21章 土地制度乃根本第13章 毛帥被抓第14章 突圍第十一日第32章 童貫的悲哀第83章 誰敢做老大?第99章 患得患失第8章 老大抓鬮第33章 王妃回來了第3章 瘋狂一把第14章 儒家學派第71章 強大的對手第36章 開府第9章 繼續攻擊第74章 做人要低調第62章 老子就是騙你第69章 打你一個巴掌第5章 時機第30章 窩裡反第97章 退敵之策第22章 請君北伐第36章 迷霧散盡第30章 窩裡反
第81章 大家庭第4章 最後的瘋狂第66章 破城第49章 兵貴神速第36章 無奈的選擇第87章 驅虎吞狼第58章 舉旗造反第63章 一線曙光第41章 計在明月第18章 我有自信第80章 利益第一第25章 我喜歡你第12章 突圍第十日第39章 跟着我好好混第28章 意外第74章 打一坨子第75章 上鉤的魚第38章 沒底氣第10章 自取其禍第65章 龍困淺灘第51章 我要倒戈第82章 散夥了第38章 以血還血第41章 他們在騙你第56章 岳飛的瘋狂第40章 破綻第65章 鬼帥跑得快第61章 再見秦檜第27章 一根小草第98章 不可思議的君主第56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56章 岳飛的瘋狂第17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44章 誓死衛國第33章 帶錢了嗎?第90章 最好機會第86章 吼幾嗓子第63章 威脅第33章 宵小之事第51章 談笑間第13章 董帥生辰第39章 圍殺第88章 反目成仇第88章 草芥第43章 老大吃肉小弟喝湯第16章 小弟羅蘭第65章 突圍第七日第84章 舉步維艱第87章 我該回家了第18章 蠹國害民第29章 寸步不讓第11章 倒打一耙第9章 又是一個意外第30章 李綱大怒第48章 步步緊逼第44章 誓死衛國第53章 一個女人的價值第71章 強大的對手第3章 握手共誓第29章 完全錯了第51章 馬哥的教訓第31章 至死方休第70章 濮陽戰場第74章 打一坨子第7章 你要倒黴了第8章 是男人就喝酒第49章 兵貴神速第34章 河北義士第45章 這就是戰場第39章 跟着我好好混第77章 最大的內奸第91章 真真假假第13章 宋江和方臘第40章 老子也拼命第27章 伺機而動第54章 土地換和平第41章 你敢造反?第100章 恭喜恭喜第21章 土地制度乃根本第13章 毛帥被抓第14章 突圍第十一日第32章 童貫的悲哀第83章 誰敢做老大?第99章 患得患失第8章 老大抓鬮第33章 王妃回來了第3章 瘋狂一把第14章 儒家學派第71章 強大的對手第36章 開府第9章 繼續攻擊第74章 做人要低調第62章 老子就是騙你第69章 打你一個巴掌第5章 時機第30章 窩裡反第97章 退敵之策第22章 請君北伐第36章 迷霧散盡第30章 窩裡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