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春秋筆法

“拜見王爺。”

趙力,尉遲妍,還有上百號人,全都單膝點地,王寧安連忙讓他們起來,又看了一眼人羣后面的三郎王寧宣,擡起來就是一腳。

“你個混小子,是不是想折我的壽?”

王寧宣滿臉委屈道:“二哥,你現在貴爲王爺,小弟不能不懂禮,讓外人笑話!”

“哼,外人?這裡有外人嗎?你覺得尉遲一脈,是外人?”

“不不不,當然不是!”

王寧宣連忙擺手。

趙力和尉遲妍聽到這話,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王爺,我們這次進京賀壽,有些事情,還想請教王爺。”

王寧安笑道:“是併入大宋的事情嗎?”

“嗯!”趙力感慨道:“我于闐一脈,已經是老弱婦孺,死傷殆盡,若非大宋天恩,斷然沒有存活的可能。如今打通西域,我于闐終於能和大宋連爲一體,祖上便仰慕大宋,尊崇上國……我尉遲一脈,能成爲徹徹底底的宋人,族裡上下,都會歡喜的。”

王寧安道:“于闐是一國,如果併入了大宋,到時候就是普通的百姓,其中的差別,你們可要想清楚。”

“我們想清楚了。”趙力大聲道:“我等族人願意爲上國一百姓,只有歡喜,沒有半點私心雜念。”

王寧安看了一眼老三,王寧宣也忙說道:“二哥,尉遲一脈,忠心大宋,天日可鑑……這兩年來,于闐的遺孤有不少和大宋將士通婚,如今兩家已經是姻親之好,宛如一家人,小弟一位,將於闐併入大宋,也是順理成章。”

尉遲妍拿出了一個白玉的盒子,裡面放着于闐國所有人的名冊。

“這是我們獻給陛下的禮物之一,請求陛下,接受于闐歸附。”

他們可不是說假話,于闐上下,忠心大宋,不用懷疑。而且之前他們損失人口太多,尤其是男丁缺乏,這兩年在蒲昌海周圍定居。

大宋一邊是兩萬個光棍,于闐這邊,是一大堆婦孺,根據統計,雙方結親,已經多達6000對,隨着孩子們陸續出生,于闐的人口結構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雙方早就密不可分,還保留一個空的于闐國號,實在是沒有必要了。

王寧安敬佩于闐的忠誠,也驚訝他們能如此審時度勢,這份禮物算起來,也真夠重的……“我大宋經略西域,初衷之一,就是解救于闐國於危難,如今于闐願意歸附大宋,本王樂見其成。大宋和于闐,並非誰吞併誰,而是自願融合,此乃千古典範,萬世佳話……陛下一定不會辜負你們的忠誠,到時候,會有一份厚禮還給你們。”

尉遲妍很好奇,就想張口詢問,王寧宣連忙替媳婦問了,“二哥,到底是什麼禮物,能不能透露個口風?”

王寧安淡淡一笑,“別瞎打聽,到時候就知道了……你們這次進京,是第一批的使團,要多帶禮物,把勢頭弄得大一點,爭取民心,等到其他各國聚集京城的時候,還有你們露臉的機會。”

交代之後,王寧安就讓他們退下去了。

其實還真不是王寧安故作神秘,而是他也沒有把握,趙禎能不能答應,故此只能暫時保密。不過到了書房之後,王寧安前思後想,越發覺得於闐內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說不定往後整個對外擴張的歷史,都要以于闐作爲表率。

樹立一個標杆,非常重要!

王寧安思前想後,立刻動筆,寫了一份奏摺,讓人立刻送進京城……與此同時,于闐的使團也開動了。

果然按照王寧安交代,他們是拿出了最好的禮物。

光是和田玉,就獻上了兩萬塊,表示每一個于闐人獻美玉一塊……另外還有白犛牛一百對,駿馬兩千匹,白駱駝二百頭……金銀珠寶無算,各種禮物,足足裝了200車……

西域都護府派出兩千騎兵保護,浩浩蕩蕩,直奔西京而來。

于闐國浴血奮戰一百多年,忠心耿耿,無人不知,早就在大宋境內傳開了……他們每到一處,都會得到當地的熱烈歡迎。

各地衙門安排人員接待,製作當地美食,歡迎他們。

于闐使團也會拿出禮物,回贈地方。

到了夜晚,大宋百姓,和于闐使團,舉行篝火晚會,兩邊都拿出歌舞雜耍,各種表演,吸引了無數人觀看,有人更是不惜跑到幾十裡外,來參加盛會。

就這樣,每到一處,就點燃一處的熱情。

等到了西京的時候,整個氣氛達到了頂點。

爲了歡迎于闐使團,首相包拯,負責聖壽事宜的賈昌朝,率領文武官員,出城十里迎接。賈相公是春風滿面,年輕了十歲不止。

這一次他可是處心積慮,要讓所有人知道,他賈昌朝又回來了!

畢竟做過好幾年的首相,無論朝野,一呼百應。

賈昌朝接下籌備聖壽的事宜之後,首先就徵用了京中的大小會館,又租下了不少客棧,同時還興建了馬場,球場,靶場,同時在場地周圍,又安排了選手村,按照計算,至少要能住兩萬人。

不得不說,這次聖壽,光是從規模來講,就是歷代之最!

想想吧,某吃糠喝稀的盛世,也只敢辦千叟宴,比起盛唐的大開大合,差之萬里,比起這次的聖壽,那更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賈相公當然不知道後世的事情,他只是要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于闐國作爲大宋最特殊的一個屬國,又是作爲第一個來到京城賀壽的使團,歡迎的規模空前,不但有朝廷官吏,還有許多的皇家書院學生,以及京中普通百姓。

在歡迎人羣中間,有歌舞,有舞龍舞獅,鞭炮齊鳴,旗幟飛揚,弄得喜慶無比。

于闐上下,感激涕零。

哪怕對於闐感情再深的人,此刻也絲毫沒有牴觸情緒,能融入大宋,真是無上榮耀。

大宋的百姓,也開了眼界,于闐的各種禮物,從面前經過,大家數着數着,居然都數糊塗了,東西太多了。

小小的于闐,這是送來了傾國之寶啊!

大宋也不會虧待他們,給於闐使團安排的住處,離着太子的東宮不遠,給他們劃出了整整一個坊。

趙曙就等在了這裡。

于闐國在之前並沒有擁立國王,而是由趙曙兼任於闐國王,聖意如何,其實早就昭然若揭了。

“師父給孤寫信了。”

趙曙笑着說道:“孤和父皇商量了,建議冊封尉遲一脈!”

“臣等拜謝聖人洪恩,拜謝太子隆恩。”

“別忙。”趙曙拉住了趙力的胳膊,笑道:“聽我說完,按照孤和師父的想法,令祖上李聖天,統帥大軍,力戰不屈,護佑中華,功在寰宇……我們希望能冊封令祖上爲大聖天子!”

“啊!”

于闐的使團都嚇傻了。

按理說天子只有一個,那就是大宋的皇帝!

其他的屬國再大,也就是國王而已。

于闐何德何能,居然能被冊封爲天子,和大宋並駕齊驅!大家激動不已,紛紛磕頭拜謝。

趙曙連忙解釋道:“父皇也是有心如此,只是國朝從沒有過冊封天子的儀式……現在賈相公,還有禮部那邊正在商議,等到父皇聖壽,一定會拿出個結果,請你們暫時等待,不要着急。”

趙力和尉遲妍立刻點頭,“我等明白!”

他們激動地手舞足蹈,這才明白,難怪王寧安不願意告訴大家呢,他竟然不聲不響,幹了這麼大的一件事,大宋真是夠意思,王爺夠意思!

于闐上下,心滿意足,他們可以不用任何負擔,融入大宋了。

……

“此事一定要大肆宣揚,我大宋開疆拓土,以理服人,萬邦歸附,豈非天心仁義乎!”宋庠搖頭晃腦,非常高興。

他也藉着這次的機會,返回了京城。

想想吧,人生際遇還真是有趣。

離京的時候,他是可憐兮兮的犯官,連性命都可能隨時不保,可是回來的時候,卻成爲了一代學宗,儼然聖賢一般!

妙的是人們甚至不再提之前發配的事情。

反而說宋庠是行萬里路,體察民情,感悟至理,和當年老子西出函谷關是一個道理,不同的是,宋相公行至涼州,徹底悟道,建立百家學院。

此次回京,更是弘揚百家之學,重現春秋戰國,爭鳴盛況,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呂誨連忙點頭,“弟子明白……那弟子斗膽請教,我大宋在西域究竟如何開疆,如何拓土呢?”

宋庠擡起頭,沉吟了半晌,搖頭嘆道:“春秋筆法,不可說,不可說啊!”

他的耳邊卻響起了無數的呼喊求救之聲,哀哀泣血,耳不忍聞。

大宋從西域,到河西走廊,整個工程已經開始了,要修建的大城不下十幾座,城市之間,還有驛站,城堡,烽火臺,連結西域的直道……哪怕有了水泥作爲建材,也是艱難無比,每一里路都要耗費人命,說句不客氣的,就是拿白骨堆出來的。

但是好在這些苦力不是大宋的子民!

西域百族,若干年後,還會剩下多少人?

宋相公是真的不清楚……他也沒心思多想,隨着于闐使團到來,其他各國的使團也會相繼趕到,宋相公要抓緊時間,完善理論,好教化蠻夷,讓他們看看上國風采……89

第640章 意外的收穫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125章 龍絃琴和龍涎香第982章 朕在居庸關觀山景第848章 坑人有新招第564章 碾壓第751章 宋相公悟道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622章 君臣情深第730章 朝廷又來人了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187章 跟着王寧安不吃虧第141章 范仲淹駕到第1130章 接管銀行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15章 替二伯默哀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524章 王老師的第一課第232章 錢能通神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188章 奇蹟之城第497章 生猛的狗牙兒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586章 審計司在行動第987章 觀察細緻的蔡京第498章 很奇葩的錢家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916章 好兒子和壞父親第562章 新交子第1013章 文彥博也躲不過第53章 很了不得的權力第487章 腹黑的趙大叔第555章 做個好女婿第428章 當漢人挺好第364章 捷報頻傳第134章 冒險第681章 三英戰不過呂布第441章 套路太深了第164章 武夫的春天第16章 賊配軍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916章 好兒子和壞父親第705章 哀傷的趙禎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1163章 華夏族長第928章 大殺倭寇第1019章 首相之爭,塵埃落定第369章 漢奸的遺言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48章 聲聞於天第192章 新的商機第169章 遼國慫了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896章 大宋也有東林黨第820章 令不出京城第903章 苦力換農夫第617章 趙允讓最後的底牌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308章 韓琦回來了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178章 武夫的勝利第407章 兵進燕雲第973章 金融改革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6章 罰與賞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1015章 來自師父的教導第607章 老文的反殺第685章 國事爲重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854章 囚禁宰相第76章 攜手合作第767章 佛印被抓了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1148章 呂惠卿告密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631章 大宋怒了第34章 大遼武士第618章 下重手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1107章 短兵相接第299章 決戰之崩盤第835章 工科男的力量第117章 我叫蘇軾
第640章 意外的收穫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125章 龍絃琴和龍涎香第982章 朕在居庸關觀山景第848章 坑人有新招第564章 碾壓第751章 宋相公悟道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622章 君臣情深第730章 朝廷又來人了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187章 跟着王寧安不吃虧第141章 范仲淹駕到第1130章 接管銀行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15章 替二伯默哀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524章 王老師的第一課第232章 錢能通神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188章 奇蹟之城第497章 生猛的狗牙兒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586章 審計司在行動第987章 觀察細緻的蔡京第498章 很奇葩的錢家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916章 好兒子和壞父親第562章 新交子第1013章 文彥博也躲不過第53章 很了不得的權力第487章 腹黑的趙大叔第555章 做個好女婿第428章 當漢人挺好第364章 捷報頻傳第134章 冒險第681章 三英戰不過呂布第441章 套路太深了第164章 武夫的春天第16章 賊配軍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916章 好兒子和壞父親第705章 哀傷的趙禎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1163章 華夏族長第928章 大殺倭寇第1019章 首相之爭,塵埃落定第369章 漢奸的遺言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48章 聲聞於天第192章 新的商機第169章 遼國慫了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896章 大宋也有東林黨第820章 令不出京城第903章 苦力換農夫第617章 趙允讓最後的底牌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308章 韓琦回來了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178章 武夫的勝利第407章 兵進燕雲第973章 金融改革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6章 罰與賞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1015章 來自師父的教導第607章 老文的反殺第685章 國事爲重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854章 囚禁宰相第76章 攜手合作第767章 佛印被抓了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1148章 呂惠卿告密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631章 大宋怒了第34章 大遼武士第618章 下重手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1107章 短兵相接第299章 決戰之崩盤第835章 工科男的力量第117章 我叫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