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你不是韓琦

殺幾個亂賊,王寧安倒是不好說什麼,最多是罵孫沔兩句,說他浪費,可是竟然殺西軍的士兵,王寧安就忍不住了。

陣前殺將,姓孫的想幹什麼?西軍大老遠從陝西等地調過來,是平亂的,不是給他孫沔送人頭的!

“到底是怎麼回事,誰給他的狗膽?”

王寧安拍桌子了,蘇洵嘆口氣,“這事也怪不得孫大人,那些軍卒的確犯了罪。”

蘇洵簡單把情況說了一遍……狄青率領大軍南下,有關作戰方案,王寧安還參加討論過。他們都認爲要緩進、疾戰、不留後患。

別看嶺南是大宋的領土,可自從立國以來,嶺南相安無事,天高皇帝遠,從西北調來的強兵,對嶺南的戰場,遠不如西夏熟悉。

因此必須緩緩前進,防備風險,還要讓士兵適應氣候,避免水土不服。

真正和儂智高作戰,必須迅捷快,疾如閃電。

凡是邊境出現叛亂,最怕的就是延宕日久,一直烽火不斷。其實翻開史冊,歷朝歷代都有這個問題,很多人也想不明白,爲什麼一個小小的叛亂,不值一提的小部落,小小的國家,就能弄得中原王朝灰頭土臉。

比如唐朝時候的南詔,明朝時候西南土司,都是如此,甚至還有人因此就懷疑中原王朝的戰鬥力,其實這是天大的冤枉!

就拿這一次儂智高叛亂來說吧!

他的老巢在廣西廣源,周圍深山老林,又有金礦,財源充足,從唐代就開始經營,當地的土人在山林裡面來去自如,比猴子還靈活,完全是內線作戰。

反觀大宋呢,人馬要從西北調,物資要從京城和江南調,萬里迢迢,光是路上的損失就過了一半。

到了廣西之後,已經是人困馬乏,疲憊不堪,如果這時候,不能上下一心,和衷共濟,反而有人出來掣肘,互相牽制,那是非要兵敗不可的。

幸運的是趙禎這一次將全權交給了狄青,人馬準備也算充分,他們進入廣西之後,狄青就採取了欺騙戰術,讓儂智高誤以爲宋軍沒有進取的決心,結果乘着夜色大雨,出動了折繼閔的大軍,襲擊崑崙關,一戰成功,隨後王家軍的鐵騎直撲儂智高的老巢邕州。

這一戰王良璟憋了太久了,他是攢足了勁兒。

先用牀子弩一字排開,叛軍根本沒有見過這玩意,還傻乎乎往前衝,弩箭射,一米多長的箭桿,力能穿石,區區皮甲根本擋不住,被射穿身體不說,甚至能連續穿透兩三個人。

就好像穿糖葫蘆似的,一死就是一大串。

叛軍目瞪口呆,隨後王良璟一揮馬槊,鐵騎突出,宛如山崩地裂,洪水決堤。

狄青把決戰地點選在了歸仁鋪,這裡地形平坦開闊,是難得施展騎兵的好所在。王良璟帶頭殺入叛軍中間,矮小的叛軍根本抵擋不住戰馬的衝擊,密集的隊形又讓他們失去了騰挪的空間,直接被成片殺死。

王家軍所過之處,就是一片血肉模糊,土地都染成了可怕的血色。

儂智高起事的本錢是五千苦訓的子弟兵,被王良璟這麼一衝殺,直接死了大半,剩下的全都瘋狂逃竄,跟受驚的野獸似的,全都傻了,呆了!他們誓,這輩子再也不想和北方的鐵騎抗衡了。

這些傢伙人高馬大,又有厚實的鎧甲,他們的標槍長矛刺上去,比撓癢癢還不如,編織的藤盾根本擋不住人家的馬槊,完全是一面倒的屠殺。

“漂亮,打得好!”

狄青興奮地拍着王良璟的肩頭,“一戰成功,居功厥偉啊!”

王良璟擦了一把臉上的血水,憨笑道:“這才哪到哪,比起遼狗,他們連塞牙縫都不夠。對了大帥,當務之急是不能放了儂智高,要儘快拿下邕州城。”

狄青遲疑道:“你們還能打麼?”

“沒問題!”

王良璟招呼着部下,一路猛追,兜着屁股殺到了邕州城下,這時候儂智高驚慌失措,慌忙命令手下人關閉城門,沒進來的逃兵都扔在了外面。

叛軍人馬互相沖撞,殘殺,屍體都漂浮着護城河裡,密密麻麻的,好不嚇人。

王良璟絲毫不在乎,關了城門,就想擋住王家軍,做夢去吧!

他一招手,從隊伍當中出來了好幾駕特製的馬車,前面有巨大的木製盾牌,蒙上了生牛皮,後面是四匹馬拉車,車伕都是最精壯的士兵,他們驅趕馬車,叛軍都擠在吊橋上面,混亂不堪,馬車衝過,人就像是下餃子一樣,都掉了下去。

一口氣衝到了城門下面,車伕立刻棄了馬車,轉身就跑。

這時候十幾架牀子弩對準了馬車,帶着火的箭支激射過來,馬車後面的車廂被射穿,瞬間驚天動地的巨響,強烈的氣流將城門給推得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連城門樓都倒了一半。

王良璟坐在戰馬上,身體一晃盪,隨即坐穩了,看着被炸開的城門,咧嘴大笑。

“給我衝!”

他一聲令下,人馬如同潮水一般,殺進了邕州。

驚天一炸,不光打開了城門,也炸沒了叛軍的膽子,他們根本不敢和天兵對抗,紛紛逃跑,跑不了的就跪地投降,瑟瑟抖……

“這一仗打得漂亮!真是漂亮!”過了好些日子,蘇洵提起來,還渾身激動,他伸出一個巴掌,晃了晃,“五千,斃殺叛軍五千,俘虜七千多!儂智高的主力蕩然無存,可謂是一戰而定西南,不過——只是有點小遺憾,儂智高生死不知。”

王寧安一聽就壞了,平叛最忌諱的就是這個,對方的領跑了,或者死了卻找不到屍體,有心人都會利用做文章。

比如當地就會有人打着儂智高的旗號,重新叛亂。

這時候朝廷的那幫御史言官就會攻擊帶兵的統帥,說剿匪不力,甚至說欺君罔上,總而言之,非常麻煩。

“其實也不是生死不知,狄大帥廢墟當中找到了燒焦的身體,穿着龍袍,模樣雖然看不清了,可體型與儂智高差不多,按理說,向朝廷報捷是可以的,只是狄大帥出於謹慎起見,要繼續掃蕩,斬草除根,一勞永逸解決西南的問題。”

王寧安很瞭解狄青的性格,點了點頭,“沒錯,孫沔又是怎麼回事?誰給他的膽子,敢隨便殺人?”

“王大人,那個孫沔貪圖享樂,盼着立刻回京,而且以他這一次的功勞,肯定能高升一步,結果狄大帥壓着,他心裡就有怒氣。再有,那些西軍將士的軍紀的確不好,打進邕州之後,燒殺搶掠,好多女人都被那個了……其中一個就是原來邕州知府的小妾,好不容易避開了叛軍的禍害,卻死在了自己人手裡,他把案子捅到了孫沔那裡,人家自然趁機抓人,而且還打着整頓軍紀的名義,一口氣抓了好幾百。”

蘇洵道:“孫沔大開殺戒,無非是兩個目的,其一是表明大戰已經結束了,向朝廷邀功,其二嗎,就是向狄大帥施壓,逼着他儘快班師回京!”

王寧安沉着臉道:“那狄大帥就沒有辦法,保護不了這些人?”

蘇洵痛心疾,“唉,跟着來了一次,老夫纔看清楚大帥的難處,他一個武將統領一方,現在又遲遲不願班師,我們都知道大帥是一顆公心,偏有一些站在岸上看船翻的人,說什麼大帥要割據嶺南,自立爲王,這種時候,讓大帥如何是好?”

王寧安聽完,點了點頭,狄青的難處的確不小,可他王寧安不怕,斷然不會讓孫沔隨便殺人的。

“老泉公,你能不能陪我去見見孫沔,這些人我要保下來。”

蘇洵心中遲疑,“王大人,這些人之中,的確有人犯了罪,落了把柄,只怕不好辦……”

“沒什麼不好辦的,嶺南還沒平定呢,就要卸磨殺驢,再說了,我費這麼大勁兒來嶺南是幹什麼的?豈能坐視浪費人才!”

蘇洵也早就替狄青抱不平,見王寧安願意出頭,那是再好不過了。

暫時把閨女放在一邊,蘇洵陪着王寧安到了孫沔的行轅,通稟之後,有一個書辦出來,請王寧安進去。

這下子王寧安可真的怒了,他假假的也是個欽差,孫沔好大的膽子,竟然連一點面子都不給,真是夠猖狂的。

王寧安帶着滿肚子的氣,來到了孫沔的住處,這位孫大人坐在位置上,見王寧安進來,只是欠了欠身。

“原來是王知縣到了,老夫已經聽說了,這一次你是來慰勞將士的,老夫自然全力配合,想來王知縣也是難得到嶺南一次,到處看看,吃吃喝喝,好好玩一玩,要不了多久,就班師回朝了。”

這傢伙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說出來的話彷彿打三歲的小孩子。好吧,他的確資格老,中進士的時候,王良璟還穿開襠褲呢!

王寧安冷笑了一聲,“孫大人,本官奉皇命而來,剛到廣州,就現你在濫殺無辜,人命關天的大事,你爲何擅自做主?”

孫沔把老眼一橫,心說王寧安啊,好大的臉,你個小東西,也敢跟老夫指手畫腳!

“他們罪有應得,老夫是按國法從事!”

王寧安毫不退讓,“卷宗呢!證據呢?口供呢?還請孫大人交出來,本官要看看,怎麼個罪有應得!”

這!

孫沔略微遲疑一下……王寧安迅捕捉到了他的變化,其實聽蘇洵一說,王寧安就猜到了一些,西軍的軍紀差,爲非作歹的人不少,這是人所共知,可是一口氣抓了幾百個人,這裡面真正犯了死罪的,不會有太多,孫沔更沒有什麼鐵證。

他的所做作爲,除了蘇洵所說的理由,還有一點,就是打壓武人!

和當初韓琦隨便殺了焦用是一個道理,可惜啊,你不是韓琦!有老子在,讓你畫虎不成反類犬!!

第1093章 殺上門的曹太后第1088章 一病不起第760章 盜墓賊也能立大功第573章 大勝第2章 悍婦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947章 發飆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888章 文彥博的教誨第421章 沸騰的大宋第198章 面聖第649章 我們造反吧第835章 工科男的力量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897章 分封與殖民上架感言和更新計劃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97章 王寧安的想法第144章 禁酒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107章 封賞第637章 覆滅第438章 文彥博淪陷了第779章 大國威風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110章 籠絡人心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516章 彩禮傷不起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119章 超級寶庫第517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322章 汴京賽馬場第258章 主動投靠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1059章 皇帝就是無賴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408章 敲詐第777章 萬國來朝第457章 權力下鄉第227章 改造遼國計劃第838章 無恥的三個境界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174章 老將王德用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新局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266章 調教紈絝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45章 王者無情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2章 悍婦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154章 殺到遼國去第859章 精兵強將雲集第1081章 一個滅村大案第1156章 遺物第636章 別放走了鐵鷂子第544章 奪得一城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1014章 你想做首相嗎?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818章 沒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第811章 清官也殺人第189章 歡宴第83章 大龍頭第1章 妹妹和弟弟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866章 急流勇退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465章 一言不合就殺人第395章 陪都第326章 愛辦好事的曹國舅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1011章 陛下也怒了第117章 我叫蘇軾第555章 做個好女婿第38章 回村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303章 決戰之橫財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154章 殺到遼國去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569章 演戲第424章 兒皇帝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766章 暴跌又暴漲的股市第809章 我要告御狀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809章 我要告御狀第1037章 文彥博貶官記第661章 殺一于闐人,十倍償之
第1093章 殺上門的曹太后第1088章 一病不起第760章 盜墓賊也能立大功第573章 大勝第2章 悍婦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947章 發飆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888章 文彥博的教誨第421章 沸騰的大宋第198章 面聖第649章 我們造反吧第835章 工科男的力量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897章 分封與殖民上架感言和更新計劃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97章 王寧安的想法第144章 禁酒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107章 封賞第637章 覆滅第438章 文彥博淪陷了第779章 大國威風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110章 籠絡人心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516章 彩禮傷不起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119章 超級寶庫第517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322章 汴京賽馬場第258章 主動投靠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1059章 皇帝就是無賴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408章 敲詐第777章 萬國來朝第457章 權力下鄉第227章 改造遼國計劃第838章 無恥的三個境界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174章 老將王德用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新局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266章 調教紈絝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45章 王者無情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2章 悍婦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154章 殺到遼國去第859章 精兵強將雲集第1081章 一個滅村大案第1156章 遺物第636章 別放走了鐵鷂子第544章 奪得一城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1014章 你想做首相嗎?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818章 沒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第811章 清官也殺人第189章 歡宴第83章 大龍頭第1章 妹妹和弟弟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866章 急流勇退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465章 一言不合就殺人第395章 陪都第326章 愛辦好事的曹國舅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1011章 陛下也怒了第117章 我叫蘇軾第555章 做個好女婿第38章 回村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303章 決戰之橫財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154章 殺到遼國去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569章 演戲第424章 兒皇帝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766章 暴跌又暴漲的股市第809章 我要告御狀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809章 我要告御狀第1037章 文彥博貶官記第661章 殺一于闐人,十倍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