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做個好女婿

隨着欽差使者,帶着告示,衝到了州府軍縣,將消息貼出去,一時間百姓感恩戴德,全都鬆了口氣。

道理很簡單,普通百姓自給自足,天府之國,近年也沒有災荒,收穫是很不錯的。巴蜀的女子勤勞,起早貪黑,織蜀錦,足夠維持一家人的生計。

最麻煩的就是朝廷的稅賦。

因爲各種苛捐雜稅,除了田賦之外,其他都要用貨幣結算,而近些年,田賦也開始徵收貨幣。

普通老百姓買賣商品,以物易物,不用錢也行。

可朝廷的賦稅不成,如果交子幣值穩定,用交子納稅沒什麼,可現在交子貶值,各地衙門都不收交子,反而催促百姓用銅子交稅。

這下子可就麻煩了,市面上的銅子本就不夠,老百姓掙的是多是交子,而納稅卻要用銅子。

其中吃了多少虧,用腳趾頭想也知道。

王寧安的第一道命令,就是針對這個現象。

只要交子還能納稅,一貫交子值200文,雖然比之前便宜了,但至少能讓大家喘口氣,不至於被逼上絕路!

原本躁動混亂的巴蜀,天降甘霖,一下子冷靜了不少。

大儒王方就在軍營,親眼目睹王寧安下達命令。

老頭子很是激動,山羊鬍子不停顫抖。

他連連誇獎,蘇洵也很受用。

說句實話,蘇老泉一直不太滿意女兒的婚事。

尤其是三蘇之名,天下皆知,可是蘇家唯一的女兒,掌上明珠,居然給人當了二夫人,讓蘇老泉情何以堪!

雖然也是趙禎賜婚,明媒正娶,和偏房側室完全不同,但是蘇洵的心裡總覺得有個疙瘩兒,以至於這些年他都不大去王家拜會,偶爾見到,也不給王寧安好臉色。

這次回巴蜀辦差,未嘗沒有衣錦還鄉的味道。

王寧安一道令子,解了家鄉父老的難處,最有面子的還是蘇家,或許從此之後,不會有人再亂嚼舌頭根子了。

蘇洵的老臉露出了笑容,連帶着對王寧安也有了讚許。

“二郎,這一手不錯,可謂是開門紅,旗開得勝。”

王寧安卻老臉微紅,“岳父大人,說句心裡話,我這是瘦驢拉硬屎,不得不爲而已。”

蘇洵一愣,他也當過地方官吏,稍微思索一下,也明白過來。

交子貶值,王寧安還准許百姓用交子納稅,其實吃虧的是朝廷。

益州四路,可是財賦重地,大約佔了大宋財政收入的八分之一強!

這還是河北工商大發展的結果,在十年前,巴蜀的比例更高!

也正是因爲百姓富裕,物產豐饒,巴蜀才能在幾十年之內,恢復元氣,文風鼎盛,能培育出三蘇一般的人物,正說明巴蜀的財力非凡!

用交子抵稅,當做應急措施可以,卻不能長久,畢竟朝廷還要指着巴蜀的稅收,地方衙門也有那麼多人要養,沒有錢什麼都玩不轉。

蘇洵想通之後,也嘆口氣。

“二郎,百姓困苦,民生艱難,不管如何,你都要多照顧鄉親,別讓他們吃虧太多,不然老夫真是無顏見家鄉父老。”

王寧安點頭,“小婿受教了,一定不會虧待百姓的。”

他們沒有過多停留,從劍閣一路奔赴益州,益州知府不是別人,正是那位王素王大人。

當初王素捧汝南王府的臭腳,結果鬧到了趙禎那裡,直接被趕到了益州,其實也算是幸運,假如再晚幾年,以王素的作風,沒準直接讓王寧安給滅了。

王素這幾年還算老實,當然不老實也沒有辦法,人家趙禎生出了帶把兒的,小太子趙宗垕茁壯成長。現在民間就流傳着很多小太子的段子,說他聰明好學,孝順父母,文武雙全,愛惜百姓……好吧,這些段子多半都是皇城司散佈的……趙大叔還是很鬼的,他年紀不小了,萬一有什麼突發情況,小太子年幼,爲了確保順利繼位,給他塗脂抹粉,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不管怎麼說,儲位穩如泰山,他王素投機,押錯了寶!

趙允讓死了,他的二十幾個兒子,根據王寧安的建議,全都給扔進了滿是鉛管的院子,如今還囚禁在開封。

趙禎對任何人都能寬容,唯獨對這一家子,是一點同情都沒有,甚至隨着時間推移,恨意還在不斷滋生……敢搶不屬於他們的皇位,敢算計朕的骨肉!不讓你們付出代價,朕就不是萬民之主!

從去歲開始,趙宗漢,趙宗楚,趙宗僕等人,相繼染病,尤其是趙宗漢,聽說被囚禁發瘋,大冬天穿着單衣,整夜整夜在雪地裡行走,把腳都凍爛了,他還扯着嗓子鬼叫,逢人便呼聖人,管誰都叫官家……弄得人盡皆知,成爲了笑柄。

即便如此,趙禎也從沒有想過放過這一家人,他甚至有個打算,眼下他身體還好,一旦要撒手離去,就把這一家子都給賜死,免得讓小太子爲難!

做爹做到趙禎的份上,也是沒誰了!

……

作爲當年汝南王府的黨羽,王素算是徹底上了趙禎的黑名單,要不是他祖上王旦的確有大功,王素早就被罷免了。

事到如今,昔日的仇敵相見,王素離着老遠,就看到了王寧安。

高頭大馬,紫袍玉帶,當年的小吏,已經躥升到了宰執高位,年輕,權重,英俊瀟灑,春風得意,宛如一輪初升的太陽,光芒萬丈。

而他呢,已經開始衰老,鬢角多了許多白髮,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王素強忍着不愉快,還是緊走幾步,迎了上來。

“下官拜見王相公!”

王寧安微微一笑,“王大人免禮吧!”

從馬匹上跳下來,王寧安遠眺高峻的益州城,不住點頭。

“我聽說在唐朝的時候,就有揚一益二的說法?”

王素忙說道:“的確如此,大唐盛世,益州繁華,的確天下少有,只是自從安史之亂以後,益州戰亂頻繁,直到我大宋立國,才恢復太平,相比之下,益州的確是稍顯遜色。”

“呵呵,蜀道難行,我以爲要想讓益州大放異彩,關鍵還是要打通道路,只要道路通了,益州的經濟就活了。”

王寧安主動走到了益州的士紳商人中間,對大家笑道:“我娶了眉州蘇家的女兒,算起來就是巴蜀的女婿,小女婿上門,要是連見面禮都沒有,還不被丈母孃打出門去?”王寧安說得誇張,引來了一陣鬨笑。

益州的百姓聽在耳朵裡,十分受用,至少這個年輕的王相公很隨和,沒有端着,更沒有高高在上,不近人情。

“朝廷這幾年並沒有閒着,先是收復幽州,有了長城庇護,黃河兩岸才能安然無恙。接着移兵西北,經略青唐,爲的是打通和西域的商路,恢復當年的絲綢之路。四川有蜀錦,茶葉,天下聞名,還有豬鬃,桐油,木材,膠漆,牛角,藥材,這些都是寶貝,天下無不垂涎。修川陝直道,爲的就是能讓巴蜀的寶貝賣出去,讓大傢伙的腰包鼓起來。除此之外,朝廷在平定儂智高之後,就積極開發嶺南之地,實不相瞞,交趾國已經有幾十萬的大宋移民,大理國王心向大宋,雙方商貿繁榮,往來許多。”

“如今大理和大宋的商路,還都仰仗交趾,走海路運輸。假如能打通東川與大理的商路,在巴蜀設立榷場,雙方直接貿易,大理的銅就能輸入到巴蜀。”

王寧安終於說到了正題,他神色凝重,飽含深情。

“鄉親們,最近交子貶值,大家的生活受到了很大沖擊,日子不好過,大過年的,許多人家鍋裡都沒有油星,孩子捱餓,婆娘還穿着舊衣服……你們的難,朝廷知道,官家知道,我心裡也清楚。不過請大家放心,朝廷正在想辦法,交子危機,說到底是銅料不夠,巴蜀鄉親們勤勞,肯幹,創造了豐富的商品,卻因爲缺少貨幣,影響流通。被逼無奈之下,發明了交子,以我之見,交子是非常偉大的發明,必將載入史冊,成爲蜀地繁榮的一大見證!但是就像任何東西一樣,沒法做到盡善盡美,朝廷會積極開拓大理的銅礦,運入蜀中,解決銅料缺口,還會鼓勵貿易,把蜀地的好東西賣出來,換回來銅錢,只要有了足夠的儲備,交子的幣值就會恢復。”

說到這裡,王寧安拱手,“鄉親們,請大家相信我,此次我是來解決問題的,暫時的困難不可怕,只要大家能挺住,我可以保證,在半年之內,一定給大家一個完美的交代……如果我做不到,就自請罷官,摘了烏紗帽!”

誰都清楚,所謂士紳百姓迎接,不過是個幌子,充門面而已。

只是王寧安不按常理出牌,剛到益州,就甩開了官吏,直接和百姓對話,而且他還說的都是大白話,甚至還用了半生不熟的巴蜀腔兒。

老百姓聽在耳朵裡,非常受用,誰見過如此平易近人的高官,平時衙門裡的差役,都眼高於頂,日他仙人闆闆的,你們那些個龜孫兒,比起人家王相公差了多少?難怪人家年紀輕輕就坐上了高位,就是不一樣!

“王大人,王相公,大傢伙都聽你的!”

“好樣的,巴蜀的女婿,青天大老爺!”

……百姓們的呼喊,一浪高過一浪,只是在人羣中,有幾個人的臉黑了,這個王寧安真不是吃素的!

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789章 哪個王家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742章 震撼大宋的寶藏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1042章 兩個退休的人第1084章 弒君的念頭第397章 老狐狸之死第1004章 蘇軾的新工作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426章 比試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613章 弒君大案第448章 皇帝急召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13章 祖宗顯靈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515章 學生們都被抓走了第606章 請斬文彥博第78章 人或爲魚鱉第616章 真兇顯露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726章 捧得太高了第726章 捧得太高了第376章 知恥而後勇第765章 賈相公要掛了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469章 有用的小人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167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135章 兩全其美第1120章 退休官員集中營第877章 死得憋屈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29章 三顧茅廬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564章 碾壓第509章 御駕親臨第651章 很受衝擊的趙宗垕第757章 一個兇人第323章 瘋狂的賽馬生意第276章 無恥是沒限度的第557章 你們被炒了第1043章 復興文家的使命第996章 陷入絕境的耶律洪基第535章 喜當爹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534章 帝王心第617章 趙允讓最後的底牌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317章 全城總動員第523章 要變法了第473章 終於造反了第524章 王老師的第一課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74章 一怒拔劍第326章 愛辦好事的曹國舅第74章 一怒拔劍第181章 大家都在謀劃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918章 文明執法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200章 皇帝當媒人第150章 清流本色第40章 弓箭社第403章 大宋的力量第1000章 司馬光的妙招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619章 大裁員第656章 天價買路錢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63章 包拯,你是個懦夫第669章 川兵北上第21章 二伯來訪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1067章 小彘的妙策第916章 好兒子和壞父親第869章 打出國門去第715章 富相公死了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1106章 憤怒的文彥博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609章 請立太子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1143章 料事如神的張方平
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789章 哪個王家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742章 震撼大宋的寶藏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1042章 兩個退休的人第1084章 弒君的念頭第397章 老狐狸之死第1004章 蘇軾的新工作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426章 比試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613章 弒君大案第448章 皇帝急召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13章 祖宗顯靈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515章 學生們都被抓走了第606章 請斬文彥博第78章 人或爲魚鱉第616章 真兇顯露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726章 捧得太高了第726章 捧得太高了第376章 知恥而後勇第765章 賈相公要掛了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469章 有用的小人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167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135章 兩全其美第1120章 退休官員集中營第877章 死得憋屈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29章 三顧茅廬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564章 碾壓第509章 御駕親臨第651章 很受衝擊的趙宗垕第757章 一個兇人第323章 瘋狂的賽馬生意第276章 無恥是沒限度的第557章 你們被炒了第1043章 復興文家的使命第996章 陷入絕境的耶律洪基第535章 喜當爹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534章 帝王心第617章 趙允讓最後的底牌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317章 全城總動員第523章 要變法了第473章 終於造反了第524章 王老師的第一課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74章 一怒拔劍第326章 愛辦好事的曹國舅第74章 一怒拔劍第181章 大家都在謀劃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918章 文明執法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200章 皇帝當媒人第150章 清流本色第40章 弓箭社第403章 大宋的力量第1000章 司馬光的妙招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619章 大裁員第656章 天價買路錢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63章 包拯,你是個懦夫第669章 川兵北上第21章 二伯來訪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1067章 小彘的妙策第916章 好兒子和壞父親第869章 打出國門去第715章 富相公死了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1106章 憤怒的文彥博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609章 請立太子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1143章 料事如神的張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