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老子不差錢

“韓大人,韓大人……”

韓旭正和劉三,吳師道幾人嘻嘻哈哈的嗑着瓜子聊天,卻見一身穿大紅官袍之人提着衣襬,屁顛屁顛的闖進了秦家大院。身後跟着數個丐幫漢子,丐幫之人見其身着官服,而且口口聲聲叫着韓大人,也就沒有攔着,而是緊跟了過來,說到底這秦家大院還是第一次來這當官之人。

“喲,這位大人是?”韓旭趕緊迎了出來,拱了拱手,恭敬道。

人靠衣裝馬靠鞍,瞧這傢伙的官服應該是個正三品的大官,然而這寬大的官服穿在其身上,卻顯得有些不倫不類。這傢伙太瘦了,簡直是根長竹竿,怎麼撐也撐不起那身官服。而且其笑咪咪的樣子,半點官威也沒有,倒有幾分江湖郎中的猥瑣。

韓旭總覺得在那裡見過他,但卻一時想不起來。

“呵呵,韓大人,下官苗訓啊,那日在陳橋驛的小土坡上,咱們可是有過一面之緣吶!”苗訓連忙回禮。跟隨趙匡胤多年,陳橋驛上散播謠言,也算是翊戴之功。憑着對天文地理的一番認識,趙匡胤升其爲工部侍郎。今日早朝,一時找不到合身的官服,他只能穿着前任那大胖子後周侍郎留下來的官服前去上朝,原本期待着趙匡胤剛剛登基,能有個什麼修城,修宮殿之類的浩大工程,也好一展其所學。

但卻沒想到,趙匡胤讓他這位剛剛上任的工部侍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幫御前侍衛統領修棟宅子。若是那些恃才傲物的傢伙,接到這樣的活,不說橫眉豎眼的撂擔子,也會隨便交給工部的那些匠人去做。然而,他苗訓可沒有這麼做,從趙匡胤那關切的話中,他知道這個御前侍衛統領絕對不是個簡單的角色,說白了,那就是聖眷正濃。

別看苗訓學的是些稀奇古怪的天象,風水,但這傢伙卻一點也不迂腐。下了朝,趕緊向趙普打聽這韓旭,韓大人。當聽說竟然是個年僅十八歲的年輕人之後,問明所在,立馬親自趕到了這秦家大院。

“原來是苗大人,下官見過苗大人,那日之事多有得罪啦。”韓旭彎腰作揖,心中卻暗自誹謗不已:“尼瑪的三品大員,見了老子還自稱下官,這不是磕磣老子嘛!”不過,心中卻也鬆了口氣,幸虧那日在陳橋驛沒有罵這位老傢伙。

苗訓連忙上前虛扶韓旭,嗔怒道:“韓大人,這是折煞小臣喲。給韓大人修房子,乃小臣的福分,何須行此大禮。”

韓旭微微一愣,沒想到這正三品的傢伙,竟然是趙匡胤口中的工部侍郎。然而讓他不解的是,論品級這傢伙明顯在自己的上頭,原來他還想等會去工部見見侍郎大人,卻變成了工部侍郎直接來見自己,這怎麼看都不對勁吶。

此時別說韓旭,就連一邊的吳師道等人也半天摸不着頭腦,一個個瞠目結舌的樣子。

將苗訓迎進了大廳,奉上茶水,一番閒聊後,韓旭是再也忍不住了。真是人不可貌相,韓旭自認是吹噓拍馬的高手,但和苗訓一比,簡直是不入流了。人家一口一個“韓大人”,一口一個“風流瀟灑,器宇軒昂”……說得韓旭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而苗訓這傢伙還是一本正經,臉不紅心不跳。

“那個苗大人,這天色不早了,不如咱們去城西那裡看看。”韓旭輕聲說道。

“啪。”

苗訓立馬一拍桌子,滿場皆靜,氣氛一下子凝重起來。

半響後。

苗訓臉色一變,苦笑道:“韓大人,無須一口一口‘苗大人’,老夫癡長您幾歲,不如老夫就喚您一聲‘韓兄弟’,您若不嫌棄,就叫老夫一聲‘大哥’即是。”

原本還以爲自己說錯了話,此時聽得此話,韓旭頓時大寒。但見苗訓一本正經的樣子,只能無奈道:“苗大人,哦不,苗大哥。”

“哈哈,好兄弟,這就對啦。”苗訓哈哈大笑,起身離座,上前一把拉起韓旭的手,笑道:“走,讓老哥帶你去城西看看,老哥選的地,風水絕對沒得說。”

“看風水?貧道也去。”吳師道一聽看風水,立馬來了興趣。

“你懂風水?”苗訓疑惑的看了眼吳師道。

吳師道一抖那髒兮兮呃道袍,搖了搖手中的扇子,擺出一副世外高人的樣子,謙虛道:“略知一二。”

苗訓對韓旭拍馬,那是因爲趙匡胤,此刻見有人竟然在自己面前說懂風水?這不是關二爺面前舞大刀嗎?這還了得。於是擄起袖子,就欲上前“交流交流”。

吳師道是什麼人?韓旭當然瞭解,而和苗訓剛纔一番交流,他也略微瞭解了這個“苗大哥”。若是真吵起來,估計就算爭到天黑,也分不出個勝負來。這兩人,根本就是烏龜笑王八,彼此彼此。

“行了,都去都去。”他趕忙上前將兩人拉開。

……

一行人騎着馬往城東而去,秦家大院的幾匹馬是趙匡胤年前送的賀禮,韓旭也算是完成了劉三的小願望,這些馬現在全歸劉三餵養,不過,還真別說,劉三這小子養得一手好馬,這一匹匹全都油光華亮的,不肥不瘦,能跑能跳。

但這其中卻有個例外,那就是吳師道騎着的卻是一匹小毛驢,秦雨山給他馬,他卻偏偏不騎,不知道從哪裡搞來匹小毛驢,還硬生生的推給劉三餵養。戰馬當中多了一匹小毛驢,劉三當然不願意。但劉三不願意,不代表那些戰馬不願意,只要劉三將小毛驢牽走,那些馬廄中的戰馬頓時脾氣暴躁起來,搞得劉三無奈之極,只能將小毛驢也放了進去。對此,劉三將氣全都撒在了吳師道的身上,動不動就拿着酒罈子,將吳師道灌得酩酊大醉。

多日不見陳小娘,韓旭去城東,在一般人鬧哄哄的打趣下,將陳小娘抱上小黑,兩人一騎,去城西看地去也。

汴梁西北原本甚爲荒涼,乃侍衛親軍的城內營地。後周柴榮時期,汴梁城漸漸繁華,人口漸聚,於是將西面城牆外闊,侍衛親軍的駐地也自然向外移動。空出來的地方甚大,由於西面有老城牆,北面有金水河,再加上此處離皇城西大門又不遠,漸漸成了官員商賈最喜歡購置產業的地方。但由於柴榮的勤儉,官員們大多又在皇城以東,以南有府邸,所以在城西這塊地,只能安置他們的別院,而且佔地也不能太大。

城東,城南那些就是原本官員聚集地,至於商賈,他們是別想了。而這裡雖然是官員的別院,且人氣不夠,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安置在這裡,那就是地位的象徵。和縣太爺做鄰居,你也就有了吹噓的資本,何況和這些朝廷大員做鄰居呢?當然,這些商賈大多數時候偶遇到的卻只是那些朝廷官員們的二三四五六奶。因此城西北這塊地,平民百姓口中又有個稱呼“小妾別院”。

“此處如何?”

苗訓帶着韓旭一行,來到城西北一塊廣闊的空地處。立馬又翻身下馬,小跑到一處小土堆上,拿着馬鞭指道:“賢弟,你看西面是老城牆,北面是金水河,東面不遠就是皇城,南面是官員別院的聚集地。這裡依山傍水,一塊分水寶地吶!”

依山傍水?傍水還說得通。至於依山?依個屁啊。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此處確實是個好地方,風景獨到,清幽寧靜,蓋個兩三百平的大房子,這可是前世想都別想的事!至於地契某些年的問題,那就更無須考慮了,只要大宋還在,這裡就是他韓旭的地盤,當然前提是別被皇帝老兒抄家纔是。

吳師道下了毛驢,擄着小巴,點頭道:“風宜柔,此處西北風來有老城牆擋着,旺氣不會被西北大風吹散,至於東南風,吹來的恰好又是皇城之氣,不嫌多;北面金水河,韓旭本身缺五行缺水,又名旭字,有了這金水河,五行之中,水生金,大吉大利;而這地勢平坦,穩穩當當;唯一不足的就是此處原爲侍衛司軍營,好處是陽氣有餘,壞處是殺氣太重。陽氣固然重要,但陽氣太足,反而不利柔和,孤陽不長吶!而陽氣倒好辦,至於殺氣……”

吳師道的一番話,說得韓旭是目瞪口呆,對於這些風水,他哪知道好不好?只是絕對此處風景優美,蓋個房子絕對爽快。

苗訓呆呆的望着吳師道,半響後才恢復過來,連忙跑了過去,拱了拱手,滿臉的佩服,讚道:“吳道長不虧爲道門中人,高深莫測,一語中第,小弟佩服佩服。”

韓旭見苗訓跑過去,還以爲他去和吳老道爭辯,正欲上前勸說,卻沒想到苗訓竟然是去佩服人家去了。而更好笑的是,剛剛還在秦家大院爭得面紅耳赤之人,此時到反而勾肩搭背起來,一副惺惺相惜,情不自禁的態勢。

兩人背對着韓旭,說得很小聲。這樣反而提起了韓旭的興趣,拉着陳小娘悄悄靠了過去。

只聽苗訓小聲道:“這裡確實是快好地方,老夫好些交好之人都來此看過,均要老夫給他們在這裡建別院。但老夫掐指一算,像我們這些年老體衰之人,這裡卻不是人人都能住的地方。”

吳師道贊同的點了點頭,嘿嘿笑道:“沒錯,這裡其他都好,至於陽氣過重也不是問題,到時候讓韓旭娶上十七八個女子,陰氣自然就上來了,陰陽和合。”

“沒錯。”苗訓猥瑣的點頭,小聲道:“若是十七八個不夠,那就養上幾十個,還怕那遺留的那一點陽氣,待過些年,陽氣淡了,這些都不是問題。”

兩位風水專家低頭竊竊私語,猥瑣的交流。卻聽得韓旭滿頭黑線,至於一邊的陳小娘紅着臉,咬牙盯着韓旭,小手不自禁的緊緊捏着韓旭的腰間。

“可是這殺氣,始終是個問題吶,沒有數十年,是很難散去的。”吳師道皺眉道。

苗訓贊同的點了點頭,說道:“道長,當今天子的龍氣,想必你也看得出來,旺盛至極!而韓旭身爲御前侍衛統領統領,天天跟在天子身邊,少不了沾上點龍氣。有了這些龍氣在身,而且年少力壯,武將出身,這殺氣對他來說,說不定反而是好事。”

吳師道略一思索,眉頭微鬆,嘆道:“也許是吧,一將功成萬骨枯,哪有將軍不殺人呢?”

兩個老頭一番合計,就將此事定了下來,至於韓旭同不同意,無關緊要,此時已經沒他什麼事了!彷佛這房子不是給他建的一般。

不過這些風水之說,他本就不介意,介意的是那些身處高位之人,位置越高,就越喜歡折騰些有的沒的!秦始皇想着派人出海找仙丹,漢唐皇帝找人練仙丹,一個個都想着長生不老,最後還不是都掛了!至於出海找仙丹的,反而建了個蠻國,至於練仙丹的,都賺了個膨體滿鉢。而那些尋找風水寶地埋葬了的,想保佑子孫後代萬世江山的,若是有用,也不會被別人推翻了!更慘的是,有些死後都被人給盜了墓,不得安寧!

苗訓屁顛屁顛的跑了過來,笑道:“韓兄弟,這房子是用石料多點,還是木料多點?”

韓旭捏着陳小娘的小手,正想着婆娘子女滿院子跑的場面,此時被打斷,頓時不耐道:“當然是木料多點,滿屋子的石頭有什麼好看的,要的就是雕樑畫棟的屋子,要的就是情趣。”石頭多了,和水泥有啥差別,鋼筋混凝土的東西太特麼的無趣,看都看夠了!既然來到這裡,當然要更別緻的東方建築,住的就是個文化。

想了想,又道:“木料都用兩人抱的古樹,夠大夠穩;再在那邊,對,就那邊,挖個人工湖出來,將湖裡的土挖出來堆到南邊去,弄個小山,載上滿山的竹子,一連四季常青的那種;挖兩條水渠,將金水河的水引到湖裡來,一條進水,一條出水,活水流動,不至於泛臭;屋子嘛就建個幾十間,現在用不了,留着以後用;對了門口給我養兩個大活老虎,咱不要那種石頭獅子,要弄就弄活的,忒不一般。”

至於金水河的水可是最後流向皇宮的,韓旭差點說出讓宮裡的人喝自己的洗腳水來着。

苗訓頓時苦了張臉,這特麼的幾十間房子,給誰住啊?您當您是王爺呢?而且這得多少貫錢呢?趙匡胤撥給他的可就只能蓋個普通點的大院子啊!若說人工湖,小山也就算了,還特麼的要兩隻大老虎,這可要到北邊遼國去弄啊!

一見苗訓那苦臉,韓旭頓時明白了過來,上前拍了拍苗訓的肩膀,從懷中掏出一錠金子,沒錯,確實是一錠金子。放在手中掂了掂,扔苗訓,笑道:

“放心做,咱不差錢。沒錢了,就來找我,一句話,錢不是問題,咱要建就建最好的,當然你別搞得比皇宮還誇張就行。”

苗訓拿着金子,滿臉的不可置信。對於韓旭的財力,他並不瞭解。

吳師道見此,鄙視的看了眼韓旭,對苗訓笑道:“放心吧,不說別的。也許整個汴梁城除了那位以外,就他這小子最有錢了!對於韓旭的錢財,別人不知道,他吳師道還能不知道嗎?城東的收入除外,更重要的是劉思漢走的時候將百花樓及青幫的地契可都交給了韓旭,不說別的,就劉思漢暗閣裡的那數千倆黃金白銀,也夠這小子成爲汴梁首富的了。

原本這些錢韓旭想拿出來給秦雨山的,但秦雨山只拿了一小部分,對於韓旭在官場上混,還是需要大量金錢的。

苗訓哭笑不得,這孃的是認識了怎樣一個小弟吶!

既然無後顧之憂,苗訓立馬來了精神,帶着韓旭走走看看,邊走邊說。這裡建個亭子,那裡挖個水池,幾人是談得不亦樂乎,彷佛一座大宅院立馬就能建立起來似的。

正當幾人興奮的談論之時,一騎奔了過來。

公鴨嗓子的聲音響起:

“聖上口諭,宣御前侍衛統領韓旭,即刻進宮!”

……

第255章 畫舫踩點第61章 殺雞刀第378章 同歸於盡第332章 攻破灃水防線第274章 秦雨山和李婉兒的相見(上)第41章 沒缺點的男人第309章 親自登門第153章 調虎離山(下)第125章 不以言論罪第98章 皇宮刺客第369章 大戰慕容龍城(上)第407章 反間計第86章 李重進的奏摺第275章 秦雨山和李婉兒的相見(下)第191章 楊月蟬到訪第456章 蕭無極圍城第120章 老子不差錢第389章 四方動(下)第340章 連下五城(下)第268章 頂風冒雪上青樓第255章 畫舫踩點第152章 調虎離山(上)第159章 水淹江心島(上)弟284章跑路下第138章 鹽幫往事(下)第336章 一箭破城第250章 吾願爲一乞丐第405章 鐵窗淚第291章 君臣奏對(上)第55章 混亂一夜,最終交易第367章 凌煙二十四掌第351章 諸葛連弩第101 謎底揭開,刺客身份第126章 駙馬,架架架第471章 兵圍平西王府(下)第104章 御史臺的彈劾第475章 清君側(上)第32章 秦雨山歸來第95章 以身犯險第113章 那年的驛站叫陳橋第331章 灃水之戰(下)第401章 李從善送禮第460章 對弈(中)第118章 火德王立大宋(上)第198章 勝利大逃亡(上)第166章 楊月蟬第158章 夜闖雷公咀第80章 慕容延釗第354章 破關,元帥被擒第276章 善意的謊言第351章 諸葛連弩第113章 那年的驛站叫陳橋第51章 混亂一夜,樑上君子第25章 父女第314章 假道滅虢(上)第115章 天變,黃袍加身時第334章 午夜時分,西山之巔(上)第244章 大唐皇族第129章 聲聲慢,下揚州(上)第166章 楊月蟬第415章 浮橋起,兵臨城下第321章 水軍投降第435章 大遼耶律休哥(下)第114章 天變,黃袍加身時第392章 一件蟒袍第373章 皇陵塔頂第231章 史上最悠哉的節度使(中)第105章 撒尿也要講證據第54章 混亂一夜,瓦幫末日第67章 老爺子帶着個小胖子第231章 史上最悠哉的節度使(中)第158章 夜闖雷公咀第299章 好大的口氣第478章 好自爲之第186章 賞劍大會(五)第127章 八百里加急第212章 最終之戰(上)第328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113章 那年的驛站叫陳橋第372章 九幽陣,皇陵塔第33章 那一年,我們拜過的碼...第13章 大唐最神秘的傳說第296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8章 關於人的取向問題第407章 反間計第177章 劉長山的末日(下)第210章 揚州攻城戰(五)第324章 主帥離營第9章 乞丐對地痞第94章 義社十兄弟第398章 南唐的圖謀第469章 兵圍平西王府(上)第109章 那一年,大年夜第162章 再回揚州府第90章 再入百花樓(下)第39章 大相國寺第430章 漢家男兒第345章 鎖江浮橋,夾江列砲第4章 當乞丐就是這麼簡單
第255章 畫舫踩點第61章 殺雞刀第378章 同歸於盡第332章 攻破灃水防線第274章 秦雨山和李婉兒的相見(上)第41章 沒缺點的男人第309章 親自登門第153章 調虎離山(下)第125章 不以言論罪第98章 皇宮刺客第369章 大戰慕容龍城(上)第407章 反間計第86章 李重進的奏摺第275章 秦雨山和李婉兒的相見(下)第191章 楊月蟬到訪第456章 蕭無極圍城第120章 老子不差錢第389章 四方動(下)第340章 連下五城(下)第268章 頂風冒雪上青樓第255章 畫舫踩點第152章 調虎離山(上)第159章 水淹江心島(上)弟284章跑路下第138章 鹽幫往事(下)第336章 一箭破城第250章 吾願爲一乞丐第405章 鐵窗淚第291章 君臣奏對(上)第55章 混亂一夜,最終交易第367章 凌煙二十四掌第351章 諸葛連弩第101 謎底揭開,刺客身份第126章 駙馬,架架架第471章 兵圍平西王府(下)第104章 御史臺的彈劾第475章 清君側(上)第32章 秦雨山歸來第95章 以身犯險第113章 那年的驛站叫陳橋第331章 灃水之戰(下)第401章 李從善送禮第460章 對弈(中)第118章 火德王立大宋(上)第198章 勝利大逃亡(上)第166章 楊月蟬第158章 夜闖雷公咀第80章 慕容延釗第354章 破關,元帥被擒第276章 善意的謊言第351章 諸葛連弩第113章 那年的驛站叫陳橋第51章 混亂一夜,樑上君子第25章 父女第314章 假道滅虢(上)第115章 天變,黃袍加身時第334章 午夜時分,西山之巔(上)第244章 大唐皇族第129章 聲聲慢,下揚州(上)第166章 楊月蟬第415章 浮橋起,兵臨城下第321章 水軍投降第435章 大遼耶律休哥(下)第114章 天變,黃袍加身時第392章 一件蟒袍第373章 皇陵塔頂第231章 史上最悠哉的節度使(中)第105章 撒尿也要講證據第54章 混亂一夜,瓦幫末日第67章 老爺子帶着個小胖子第231章 史上最悠哉的節度使(中)第158章 夜闖雷公咀第299章 好大的口氣第478章 好自爲之第186章 賞劍大會(五)第127章 八百里加急第212章 最終之戰(上)第328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113章 那年的驛站叫陳橋第372章 九幽陣,皇陵塔第33章 那一年,我們拜過的碼...第13章 大唐最神秘的傳說第296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8章 關於人的取向問題第407章 反間計第177章 劉長山的末日(下)第210章 揚州攻城戰(五)第324章 主帥離營第9章 乞丐對地痞第94章 義社十兄弟第398章 南唐的圖謀第469章 兵圍平西王府(上)第109章 那一年,大年夜第162章 再回揚州府第90章 再入百花樓(下)第39章 大相國寺第430章 漢家男兒第345章 鎖江浮橋,夾江列砲第4章 當乞丐就是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