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赴京途中一

“多謝爺爺,徐家的信義,亦恆銘記在心!”

“呵呵,好了,時辰不早了,走吧,一路當心,諾兒這邊你儘可放心,男兒志在四方,老夫期待你金鑾殿上獨佔鰲頭!”

聽了這話,蘇陽深吸口氣,沒有說過多謙虛的話,“亦恆不會讓爺爺和諾兒失望的!”

他的目標,也正是這一科的狀元頭名,因爲以他如今的身份,如果不能拿到狀元,這科舉,於他來說,將毫無意義,甚至會被人詬病!

蘇陽朝着徐慧君看了一眼,微微點頭,沒有說話,有朝着徐慧君身邊的岳父岳母躬身一拜,轉過身去,從一名護衛手中接過繮繩,策馬離去!

這一次,蘇陽沒有再回頭,而徐慧君已經在背後默默流淚,鳳兒更是哭成了淚人,哭喊着讓爹爹別走!

“駕!”

蘇陽沒有回頭,但是這些畫面,卻彷彿在他心頭浮現,不過徐慧君沒有停留,馬鞭抽了一下,駿馬吃痛,疾馳而去。

背後常勝朝着自己的老婆孩子揮揮手,帶着一羣護衛追了上去。

而徐明禮一家也跟在後面,不過香草、徐慧娟和另外兩個侍女,卻坐在一輛馬車中。

離開徐家之後不久,又有數十人從各處匯聚過來,這是江寧府一些參加科考的士子。

自隋唐以來,科考就備受重視,也給了天下讀書人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富貴之家,還能捐個官,但寒門子弟,則只有這一條路。

每次開科取士,分爲三場,州試通過爲秀才,第二場則由禮部主持,獲得秀才的讀書人都可參加,入圍者爲貢生,而最後一場則是殿試,由皇帝擔任主考官,殿試通過則是進士,會直接授予官職,而殿試前三名由皇帝欽點,第一名爲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原本,考覈三年一次,時間應該在明年秋天。

但是新皇登基,施恩天下,所以纔有了這一場恩科。

天下間,只要通過州試的讀書人,都可以前往京城參加由禮部科舉,而很多秀才因爲家貧,連上京的路費都湊不齊。

不過這並沒有關係,在科舉之前,州府都會爲上京趕考的秀才送去盤纏,沿途的驛站,也會提供食宿。

不過這樣並不能保證萬無一失,宋國的治安雖然不算太差,但山匪強盜還是有的,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真要遇到土匪,那真是秀才遇到兵,而且還是匪兵!

所以趕考的秀才,大都會結伴而行。

蘇杭之地文風盛行,宋國更是重文輕武,所以相對於其他地方,江寧趕考的士子更多。

這些人,大多數也都是寒門子弟,可沒有什麼隨從護衛。

而江寧這邊,歷來都有義助鄉里的風氣,所以徐明禮要回京,這些文士也會選擇跟他一起走。

徐明禮乃是當朝二品,身邊的護衛自然也不會少,跟着他肯定安全無虞,江寧的一些富戶,也會額外給這些趕考的秀才提供一些盤纏和便利,日後這些人之中,有人入朝爲官,對於江寧也會有比較深的故鄉情懷。

所以在離開江寧地界的時候,他們的隊伍,已經有了兩百餘人,其中趕考的士子,也有上百人。

宋國四百餘府,江寧府的讀書人,數量至少也能列入前三十的。

大多數人,都是騎馬,哪怕是家貧無力購買的,也能夠在當地的義舍領取一匹來回使用,否則靠着兩條腿,只怕得提前一年出發了。

大宋重文輕武,有許多文官帶兵,所以多多少少,總得想點樣子,打仗的時候,哪怕不衝鋒陷陣,但你總不能坐一輛馬車領着大軍,那可有點說不過去。

不過也有身體孱弱的,不堪騎馬奔波,也會乘坐馬車。

“亦恆,你這也太摳門了,都廬陵郡公了,依禮可是能坐四乘的馬車!”

齊思遠的性子,哪怕是蘇陽成了廬陵郡公,也不可能卑躬屈漆,膽戰心驚的跟他說話!

一同來的白雲聰,就沒有這麼自然了。

在琅琊山莊之後,白雲聰就跟着父親前來徐家,給蘇陽正式的賠禮道歉,因爲他的命,相當於是蘇陽救的,否則遇到瘟疫,可不會管你是寒門還是權貴!

白雲聰屬於有口無心,在蘇陽救了他之後,態度誠懇的道歉,蘇陽也沒有當回事,年輕人的意氣之爭,不算什麼大事,而且,從心理年齡來說,他的確已經不再年輕。

不過另外一個跟蘇陽有矛盾的孫廣明,就有意思了。

自從在琅琊山莊跳牆逃走之後,就再也沒見過,而對於這種行爲,雪梅詩社的其他人也是無比嫌棄,所以直接將其除名,另外那雪梅詩集之中,也沒有他的一言半語,否則以其才學,怎麼也能在其上留下兩首不錯的詩詞。

“那不是有馬車空着,你想做就坐吧,又沒人攔着你!”蘇陽無奈的說了一句,這齊思遠,雖然騎術不賴,但是一天兩天還好,這一路到京城開封府,怎麼也不得十天半月。

兩三天後,這些書生們就有些扛不住,輪換着坐在馬車裡休息。

但是已經過去五天,蘇陽卻從來沒有坐馬車。

“你這不是找罪受嗎?”齊思遠無語的說了一聲。

蘇陽這時候卻問了一句不相干的,“思遠兄有沒有想過入行伍?”

“嗯?從軍...這個,再看吧!”宋國文人擔任武職很正常,甚至很多時候,文官是正職,武將是副職。

在宋國,文官的品級提升很快,但是武將,如今整個朝廷,品級最高的武官,也就是二品,文官執掌兵馬大權,真要打仗,這些武將,還得受文官的節制調遣!

“怎麼,亦恆你打算從軍?”齊思遠問了一句。

“有這個想法,新皇登基,只怕邊境會橫生事端啊!”蘇陽想到,在先帝等級的前幾年,朝政不穩,遼國就因此進犯邊境,還有西夏吐蕃,都趁火打劫。

唯一安穩的就是西南邊境的大理段氏,估計是不會鬧出來什麼事情。

如今新皇登基,而且還是一個十歲的小娃娃,臨朝稱制的,卻是太皇太后高氏。

朝中太皇太后所屬的外戚高氏,皇太后所屬的豫州向氏,兩股外戚,還有保守派,革新派。

保守派雖然勢力龐大,但是現在的革新派同樣有一定的力量,但是這些革新派,又跟王安石不同。

他們可以算是新興貴族,想要挑戰那些開國功臣世家的地位,自然得改革。

另外還有先帝的兩位弟弟,瑞王和景王,雖然在皇權之爭中失敗,但他們背後,同樣有不小的勢力。

第七十五章 官倉碩鼠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種家老將第七十五章 官倉碩鼠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馬之殤第一百七十四章 彈劾蘇陽第二十一章 雪梅三首第十二章 雪梅詩會二第七十三章 官倉碩鼠二第一章 入贅徐家第三十三章 義女鳳兒第五十六章 牡丹花會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蔡卞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后召見第二十五章 滁州之行第三十二章 瘟疫來襲五第七十章 洛倉之行第一百八十二章 蘇陽的矛盾第一百六十三章 燒錢的鐵騎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一百五十七章 吐蕃王的野望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家宴會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驚聞辛秘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哥第三十章 瘟疫來襲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歧與理念第五十八章 牡丹花會三第九十四章 茗煙困境第一百零八章 安國公主第二百零二章 變法的序幕第一百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四十八章 遊覽開封第一百二十三章 高家宴會一第九十二章 麟兒誕生第一百九十七章 私鹽案六第三十七章 治國之論二第二百零一章 私鹽案十第四十九章 街頭惡少第四十章 蘇家往事第九十五章 教化邊民第十九章 林氏茗煙第十九章 林氏茗煙第七十一章 急赴蜀地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馬之殤第一百五十章 廣河之戰第八十七章 欽州生變第一百三十章 化名而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千里良駒第七十二章 官倉碩鼠一第十七章 徐家三叔第一百零八章 安國公主第六十七章 絕戶之計第三十四章 初次登門第六十四章 科場舞弊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吐蕃王的野望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種家老將第一百五十七章 吐蕃王的野望一第七十三章 官倉碩鼠二第五十四章 科舉考試二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一百八十七章 救治第三十一章 瘟疫來襲四第九十二章 麟兒誕生第一百五十五章 寧河之戰六第六十一章 牡丹花會六第一百七十九章 沈括的禮物第四章 執子之手第四十九章 街頭惡少第一百三十四章 知開封府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家宴會三第五十八章 牡丹花會三第六十章 牡丹花會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章淳與曾布第七十九章 鼠口奪糧第八十五章 返回廬陵第六十五章 科場舞弊二第一百六十章 回贈龍淵第一百三十四章 知開封府第二百章 私鹽案九第一百九十八章 私鹽案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將進酒第三十六章 治國之論一第八章 食難下嚥第一百三十四章 知開封府第六十一章 牡丹花會六第十四章 精煉食鹽第四章 執子之手第三十三章 義女鳳兒第一百六十三章 燒錢的鐵騎第一百五十章 廣河之戰第七十六章 官倉碩鼠五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段譽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官虹第一百三十九章 邊情緊急第九十七章 水調歌頭第十八章 天之將變第四十二章 離開江寧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段譽第二章 初次見面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官虹
第七十五章 官倉碩鼠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種家老將第七十五章 官倉碩鼠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馬之殤第一百七十四章 彈劾蘇陽第二十一章 雪梅三首第十二章 雪梅詩會二第七十三章 官倉碩鼠二第一章 入贅徐家第三十三章 義女鳳兒第五十六章 牡丹花會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蔡卞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后召見第二十五章 滁州之行第三十二章 瘟疫來襲五第七十章 洛倉之行第一百八十二章 蘇陽的矛盾第一百六十三章 燒錢的鐵騎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一百五十七章 吐蕃王的野望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家宴會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驚聞辛秘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哥第三十章 瘟疫來襲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歧與理念第五十八章 牡丹花會三第九十四章 茗煙困境第一百零八章 安國公主第二百零二章 變法的序幕第一百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四十八章 遊覽開封第一百二十三章 高家宴會一第九十二章 麟兒誕生第一百九十七章 私鹽案六第三十七章 治國之論二第二百零一章 私鹽案十第四十九章 街頭惡少第四十章 蘇家往事第九十五章 教化邊民第十九章 林氏茗煙第十九章 林氏茗煙第七十一章 急赴蜀地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馬之殤第一百五十章 廣河之戰第八十七章 欽州生變第一百三十章 化名而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千里良駒第七十二章 官倉碩鼠一第十七章 徐家三叔第一百零八章 安國公主第六十七章 絕戶之計第三十四章 初次登門第六十四章 科場舞弊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吐蕃王的野望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種家老將第一百五十七章 吐蕃王的野望一第七十三章 官倉碩鼠二第五十四章 科舉考試二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一百八十七章 救治第三十一章 瘟疫來襲四第九十二章 麟兒誕生第一百五十五章 寧河之戰六第六十一章 牡丹花會六第一百七十九章 沈括的禮物第四章 執子之手第四十九章 街頭惡少第一百三十四章 知開封府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家宴會三第五十八章 牡丹花會三第六十章 牡丹花會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章淳與曾布第七十九章 鼠口奪糧第八十五章 返回廬陵第六十五章 科場舞弊二第一百六十章 回贈龍淵第一百三十四章 知開封府第二百章 私鹽案九第一百九十八章 私鹽案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將進酒第三十六章 治國之論一第八章 食難下嚥第一百三十四章 知開封府第六十一章 牡丹花會六第十四章 精煉食鹽第四章 執子之手第三十三章 義女鳳兒第一百六十三章 燒錢的鐵騎第一百五十章 廣河之戰第七十六章 官倉碩鼠五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段譽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官虹第一百三十九章 邊情緊急第九十七章 水調歌頭第十八章 天之將變第四十二章 離開江寧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段譽第二章 初次見面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官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