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官倉碩鼠一

蘇陽給出的價錢是平日的三倍,這七個鐵匠,自然樂意。

所以幹活也用心,再加上蘇陽和幾名與馬爲伍的士兵在一邊出主意,下午的時候,終於弄出來一個讓蘇陽滿意的馬蹄鐵。

不過想要給他們這裡的馬訂上馬蹄鐵,今天顯然是不行了,夜裡光線太暗,根本無法做工。

所以,蘇陽等了一天,這七個鐵匠,忙了一整天,纔打造出足夠的馬蹄鐵。

“大人,有這馬蹄鐵,何愁我大宋不能打造出一支所向無敵的鐵騎呢!”隨着蘇陽一起來的那名都統秦虎興奮的說着。

蘇陽微微一笑,他打造馬蹄鐵的時候,已經想到了,這馬蹄鐵,能夠讓馬匹的速度每天至少增加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對於馬腳不會有太大的損傷,只要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兩三天連續奔跑不成問題。

如果組建一支騎兵,何愁不能奔襲千里,直搗黃龍!

蘇陽也沒有想到,自己偶然想到的事情,會有如此影響。

所以在第一時間,就給徐明禮傳回消息,讓他詢問左相的意見。

而他們現在,距離京城還不到五百里,所以在出發前,已經接到了飛鴿傳書。

左相對此極爲重視,讓蘇陽派人將那幾名鐵匠和知道的驛官暫時扣留,他會派人前來接管,這馬蹄鐵,絕對不能外泄出去。

但是對着七個鐵匠和驛官來說,絕對不是壞事,打造馬蹄鐵,也得用到工匠,只不過需要保密而已,這些人,或許會因此弄到一些好處。

不過,這後續的事情,對蘇陽來說,也無所謂了,他現在敢往蜀地,纔是最重要的。

雖然多耽誤了一天,但是有了馬蹄鐵,前進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每天他們可以前進兩百二三十里。

而每過三天,蘇陽也會休息一天,否則自己扛不住,這馬匹也扛不住。

如果更換馬匹,馬蹄鐵也換不掉,總不能再找人來打馬蹄鐵,那還是要費力氣,還麻煩。

之前在那驛館看守那些鐵匠,都用了十個兵丁。

在第九天,蘇陽他們進入了蜀地,而第一站,則是利州。

利州,按照蘇陽的記憶,這裡因該是後世的廣元。

只是到了利州,蘇陽的臉色就沒有舒緩過,因爲看路邊田地的莊家長勢,哪怕是此後一兩個月雨水充足,也很難算一個豐收年。

“大人,要不要去利州倉看看?”周峰問了一句。

“不必,直接去蜀倉,如果蜀倉無恙,其他地方有問題也無妨,若是蜀倉空虛...”蘇陽一臉寒意,如果蜀倉空虛,這一次,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蜀地,也稱益州,英宗時益州路升爲成都府路,統管蜀地政務。

蜀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美稱,自給自足,漢高祖劉邦入川休養生息,出川爭奪天下,後又有三國劉備佔據益州,與孫曹三分天下。

蜀地,自古就是兵家要地,天然糧倉。

照理說,這樣的地方,就是出現災荒,往年的儲備,也足以度過。

但是蘇陽瞭解到的狀況,卻堪憂!

蜀倉的規模,雖然不及洛倉,但至少也有其三分之二。

根據信息,這裡有糧倉五百座,蜀地之軍民,遠不及京畿要地,所以供應一兩年的用度毫無問題。

蜀倉,在其治所成都外三十里,不過蘇陽沒有立刻去蜀倉,依照慣例,蘇陽需要先去拜見執掌成都府大權的轉運使司衙門,跟成都府路轉運使打聲招呼。

轉運使,本爲錢糧調度轉運的職務,全力並不大,但是到了本朝,爲了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節度使的全力,轉運使漸漸成爲一路行政長官。

而曾經在唐末捲動風雲的節度使,成爲虛銜。

宋國如今分爲二十三路,和後世的省級行政單位大致相當。

不過這轉運使的職權,卻又被分割了許多,比如主管刑訊的提刑司,平抑物價的常平使司衙門,至於軍務,則是安撫使統領,直屬中央。

原本這四個職責,在唐末都是節度使執掌,而如今節度使成爲了一個虛銜,品級雖高,卻沒有實權,大都是宰相退位之後封賞的榮譽稱號,比如王佑安就領着鎮南軍節度使的名號。

成都,又名蓉城,以美食著稱。

蘇陽讓秦虎帶人馬在城外安頓,他帶着常勝入城,而徐景濤也要跟着去看看,蘇陽也就隨他了。

這傢伙雖然現在大小算是個從七品的信使官,但性子並沒有多少變化。

“看起來,變化還是很大的!”蘇陽入了城,自言自語的嘀咕一句。

蘇陽不是成都人,但前世,自己的妻子孫莉是成都人,做飯比教書更專業。

成都,蘇陽去過七八次,和眼前的街道,的確有着不小的變化,但輪廓還在,以前去的時候,還能看到曾經留下的遺蹟。

但是現在那些遺蹟,都在蘇陽眼前。

“亦恆,你來過這裡?”徐景濤問了一句,有些意外。

蘇陽搖了搖頭,“沒來過,只是在書上看過而已,走吧!”

成都人口,雖然不及汴京,但四五十萬總有,按照蘇陽的瞭解,如今蜀地的人口,已經超過千萬,佔了宋國十分之一。

成都也頗爲繁華,至少還沒有看到災荒的影子,但是蘇陽一路所見,只怕這災荒不會太遠了。

這種歌舞昇平的日子,也維持不了多久。

在路邊詢問了一個攤販,得知轉運使司衙門的位置,蘇陽帶着兩人直接去了。

這衙門規模宏大,門口有一隊衙役把守,蘇陽四人靠近,立刻就有守衛攔住去路。

蘇陽將手裡的公函遞了過去,這個,也就相當於是介紹信,因爲在信息流通緩慢的時代,估計這裡的人,是沒有人認識蘇陽這個狀元,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存在。

公函遞了進去,不久之後,一個衙役將三人帶入轉運使司衙門。

不過卻不是見什麼轉運使,而是帶着他們在一個小院裡休息。

蘇陽問了衙役,那衙役只說是管事吩咐,說他們舟車勞頓,讓先休息,其他一概不知。

衙役走了,蘇陽的臉色卻沉了下來。

就算是自己僅僅以倉部郎中的身份拜見,這轉運使哪怕不見自己,也不應該是這種態度。

自己來拜會,只是通個氣,不想壞了規矩。

等了一個多小時,除了有人送來一頓豐盛的午飯外,在沒有半個人露面。

“亦恆,太氣人了,居然不讓咱們出去,這不是軟禁嗎?”徐景濤的聲音傳來。

蘇陽沒有說話,剛剛,已經讓常勝去試過,的確是被軟禁了。

還真是有意思啊!

第三十三章 義女鳳兒第一百八十五章 臨街刺殺第一章 入贅徐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衆美齊至第四十六章 再遇茗煙第七十五章 官倉碩鼠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歧與理念第九十二章 麟兒誕生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科狀元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家宴會三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三十四章 初次登門第四十八章 遊覽開封第九十九章 師兄蔡京第一百七十三章 蔡卞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下大理第一百八十二章 蘇陽的矛盾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哥第八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五十六章 牡丹花會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爲帝擇後三第六十九章 倉部郎中第四十八章 遊覽開封第二百零一章 私鹽案十第二百零五章 太皇太后的囑託第二十九章 瘟疫來襲二第一章 入贅徐家第六十一章 牡丹花會六第二百零三章 兩曹尚書第三十五章 見王安石第一百三十一章 衆美齊至第一百九十七章 私鹽案六第一百三十章 化名而來第一百九十七章 私鹽案六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薦蔡京第四十一章 臨別囑託第一百五十章 廣河之戰第八十七章 欽州生變第四十五章 赴京途中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家宴會四第六十一章 牡丹花會六第一百三十一章 衆美齊至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薦蔡京第一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第二百零二章 變法的序幕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法的序幕第一百七十八章 藍圖第一百七十二章 章淳與曾布第一百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八章 食難下嚥第九十八章 巧遇金臺第一百八十六章 瑞王趙佶第一百七十七章 對策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七十八章 蜀中劉家第九十三章 齊人之福第十八章 天之將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幼童沐兒第九十一章 東坡獻禮第一百八十四章 鐵劍滴血第九十七章 水調歌頭第三十九章 廬陵郡公第一百一十二章 神機軍營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王都尉第九十七章 水調歌頭第一百七十章 對話保定帝第一百五十二章 寧河之戰三第一百九十章 私鹽案三第八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四章 執子之手第二十五章 滁州之行第三十六章 治國之論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法的序幕第三章 徐家婚宴第一百八十九章 私鹽案二第四十二章 離開江寧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法的序幕第六十四章 科場舞弊一第十九章 林氏茗煙第一百零二章 疏通運河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下大理第一百八十二章 蘇陽的矛盾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家宴會四第三十六章 治國之論一第三十六章 治國之論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段譽第二十章 雪梅其一第二十九章 瘟疫來襲二第十六章 月到中秋第三十七章 治國之論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巨大黑幕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問計第六章 如此兄弟第二十章 雪梅其一第七十七章 官倉碩鼠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吐蕃王的野望二第四十八章 遊覽開封第六十八章 狀元及第第十二章 雪梅詩會二
第三十三章 義女鳳兒第一百八十五章 臨街刺殺第一章 入贅徐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衆美齊至第四十六章 再遇茗煙第七十五章 官倉碩鼠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歧與理念第九十二章 麟兒誕生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科狀元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家宴會三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三十四章 初次登門第四十八章 遊覽開封第九十九章 師兄蔡京第一百七十三章 蔡卞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下大理第一百八十二章 蘇陽的矛盾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哥第八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五十六章 牡丹花會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爲帝擇後三第六十九章 倉部郎中第四十八章 遊覽開封第二百零一章 私鹽案十第二百零五章 太皇太后的囑託第二十九章 瘟疫來襲二第一章 入贅徐家第六十一章 牡丹花會六第二百零三章 兩曹尚書第三十五章 見王安石第一百三十一章 衆美齊至第一百九十七章 私鹽案六第一百三十章 化名而來第一百九十七章 私鹽案六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薦蔡京第四十一章 臨別囑託第一百五十章 廣河之戰第八十七章 欽州生變第四十五章 赴京途中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家宴會四第六十一章 牡丹花會六第一百三十一章 衆美齊至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薦蔡京第一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第二百零二章 變法的序幕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法的序幕第一百七十八章 藍圖第一百七十二章 章淳與曾布第一百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八章 食難下嚥第九十八章 巧遇金臺第一百八十六章 瑞王趙佶第一百七十七章 對策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七十八章 蜀中劉家第九十三章 齊人之福第十八章 天之將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幼童沐兒第九十一章 東坡獻禮第一百八十四章 鐵劍滴血第九十七章 水調歌頭第三十九章 廬陵郡公第一百一十二章 神機軍營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王都尉第九十七章 水調歌頭第一百七十章 對話保定帝第一百五十二章 寧河之戰三第一百九十章 私鹽案三第八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四章 執子之手第二十五章 滁州之行第三十六章 治國之論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法的序幕第三章 徐家婚宴第一百八十九章 私鹽案二第四十二章 離開江寧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法的序幕第六十四章 科場舞弊一第十九章 林氏茗煙第一百零二章 疏通運河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下大理第一百八十二章 蘇陽的矛盾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家宴會四第三十六章 治國之論一第三十六章 治國之論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段譽第二十章 雪梅其一第二十九章 瘟疫來襲二第十六章 月到中秋第三十七章 治國之論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巨大黑幕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問計第六章 如此兄弟第二十章 雪梅其一第七十七章 官倉碩鼠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吐蕃王的野望二第四十八章 遊覽開封第六十八章 狀元及第第十二章 雪梅詩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