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歧與理念

“這是應州徐方案的審理結果,請左相過目!”

蘇陽將一份案宗放在章淳面前。

徐方本是應州知府,縱容其族人巧取豪奪,霸佔百姓田產上百傾,百姓在應州狀告無門,前來開封告狀。

但前任開封府尹對此雖然立案,但派人下去調查敷衍塞責,查無實據,不了了之。

章淳出任左相之後,上書重審此案,而蘇陽對於這種案子,也絕不姑息,不到一月時間,案件審理結束,案犯都已經羈押在開封府大牢。

“蘇大人辛苦,稍作片刻,本相先看過卷宗...”

章淳認認真真的看蘇陽審理的結果,對於蘇陽的辦案效率,章淳還是頗爲滿意。

看過卷宗,章淳略作思量,對蘇陽道,“蘇大人審案明察秋毫,一應案犯緝拿歸案,果然名不虛傳!”

蘇陽拱了拱手,“左相過譽了,職責所在,下官不過依律辦案而已!”

章淳笑着點了點頭,然後面色一凜,“徐方之輩,罔顧百姓生死,乃社稷毒瘤,若不根除,遺禍無窮,蘇大人此案審理證據確鑿,案卷清晰,只是本想以爲,這處罰卻不足以震懾宵小,難以根除流毒!”

蘇陽聞言,面色微微一凝,處罰過輕?主犯徐方,以及三明重犯判處極刑,從犯二十餘人入獄,這懲罰,不可謂不重。

“應州徐家巧取豪奪,只是歸還田產,罰沒十萬錢,有些輕了,另外這徐方乃吏部侍郎劉縉雲妹夫,其出任應州知府,也是劉縉雲舉薦,徐方枉法時日非短,這劉縉雲難逃包庇之嫌!”

章淳的話,讓蘇陽的臉色微微一變,他敏銳的感知到,章淳此時,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打算以此案爲開端,殺雞儆猴,殺一儆百!

劉縉雲在吏部多年,這一次,陳鬆年下獄,劉縉雲資歷威望足夠,官聲也不錯,本有希望晉升吏部尚書,但最終,這職位卻落入章淳舉薦的革新派王翰手中,而短短半個月,王翰與劉縉雲在官員任命上,卻很不對卯,劉縉雲雖然只是副職,但無論是吏部還是地方,都有不俗的能量,王翰在吏部束手束腳,因此,章淳重啓徐方案,不無針對劉縉雲的意思。

蘇陽雖然對於朝中的派系爭鬥沒有參與,但消息一點都不閉塞。

徐方案沒有什麼問題,劉縉雲也的確舉薦過徐方,但作爲吏部侍郎,劉縉雲舉薦的官員何止數百,蘇陽也瞭解過,劉縉雲跟這個妹夫徐方,關係並不算太親密,甚至性格有些不和。

而劉縉雲和王翰之間的爭端,平心而論,蘇陽覺得,劉縉雲沒有什麼過錯。

王翰入主吏部,貫徹章淳的意圖,大量啓用革新派,而許多人,無論資歷還是經驗都略顯不足,卻被王翰破格提拔。

劉縉雲對此提出異議,如果一兩個破例也就罷了,但大量任用這種缺乏經驗的人擔任重要職務,肯定是不合適的。

先不說能否服衆,就算是章淳打算利用這些人推行新法,這些缺少經驗,威望不足的官員,能否落實政策呢?

在吏部尚書這個人選上,蘇陽甚至覺得王翰是不合格的,劉縉雲本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但是,劉縉雲不得章淳信任,自然被排擠在外。

此時,章淳顯然是希望藉助這個案子,將劉縉雲罷免,清除王翰在吏部的阻力,提前安排好人員佈局,爲接下來的新政做準備。

蘇陽清除章淳的意圖,雖然明白章淳是爲了變法做準備,但是無論其做法還是用人思路,都不能被蘇陽接受,而此時章淳顯然是要蘇陽當開路先鋒。

“左相,根據調查表明,徐方雖然是應州徐家子弟,但早在其任應州知府前,已經自立門戶,而此次犯案的徐家族人,也並非徐家整體參與,而是個人行爲,徐家雖然有錯,但並非主犯,所以對於徐家的懲處也不宜過重。而下官也已經責令徐家解決善後事宜,若不能妥善處理,再對其做出嚴懲!至於吏部尚書劉縉雲,卻有失察之過,是否徇私尚不能斷定,還需進一步查證!”

包庇和失察徇私,絕對不是一個級別的罪過。

蘇陽說完,章淳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蘇大人,何爲自立門戶?徐方爲應州徐家人,天下皆知,而此次徐家有族人犯案,應州徐家豈會不知?”

蘇陽在量刑的時候,已經猜到了章淳對此不會太滿意,但是,蘇陽還是決定這麼判。

誅連,做罪,雖然如今還是常態,但蘇陽則希望從自己這裡開始,將這個常態改過來。

父子雖爲一家人,但不能因爲父親殺人,就將兒子也定罪,更何況只是同族。

一個宗族幾百上千人,一人犯罪,全族論罪,這實在有些不合理。

株連九族的大罪,即便是在歷代,也只用於謀逆,但是一人犯罪,抄家滅門,卻並不罕見。

“左相,應州徐家有族人六百七十八人,而參與此案的只有徐方及五名族人,而其他族人,並未因此獲利,若將其做罪,下官以爲不妥。”

章淳看着蘇陽,似乎是在思考,蘇陽這作爲,是針對自己,還是因爲其本來就是如此想的。

蘇陽的判決,很難讓章淳滿意,如果只是對付一個小小的應州知府,他何須如此大動干戈。

殺雞儆猴的話,一個徐方的分量,遠遠不夠。

而爲民伸冤,那是蘇陽這個開封知府的職責,還輪不到他這一朝宰相操心。

蘇陽顯然知道,章淳此刻的想法,而蘇陽來跟章淳彙報徐方案,也只是一個契機,他也想要跟章淳,好好地談一談。

“拋開此案,下官有一事想要請教左相!”蘇陽看着章淳。

“講!”章淳雖然性格比較直爽,但宦海沉浮數十年,自然不會毫無城府,對於蘇陽,他同樣頗爲重視。

雖然兩人之前並無交集,但無論是王文公書信中提及,還是蘇陽這幾年的作爲,都不失爲一棟樑之才。

而蘇陽也是章淳心目中可以輔助自己變法的左膀右臂。

但是,章淳從這段時間的接觸中,卻也隱約感覺到,自己和蘇陽的理念,似乎有些出入。

雖然大體方向近似,但具體方略並不一致。

“陛下欲實施新政,左相以爲,當務之急是什麼?”

“用人!”章淳的回答,簡單明瞭。

第五十四章 科舉考試二第九十八章 巧遇金臺第一百四十五章 崔遠來援第一百五十五章 寧河之戰六第一章 入贅徐家第二百零四章 追貶司馬光第五十一章 梅州趙籍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薦蔡京第一百七十五章 巨大黑幕第四十章 蘇家往事第三十三章 義女鳳兒第九十九章 師兄蔡京第一百九十章 私鹽案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鹽案八第一百零六章 升職賜婚第三十四章 初次登門第三章 徐家婚宴第五十三章 科舉考試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黃龍軍營第九章 一念之間第三十八章 開辦酒坊第五十三章 科舉考試一第八章 食難下嚥第十八章 天之將變第三十一章 瘟疫來襲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彈劾蘇陽第三十九章 廬陵郡公第一百九十五章 崇敏的野望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家宴會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問計第三十五章 見王安石第一百九十章 私鹽案三第四十八章 遊覽開封第四十八章 遊覽開封第九章 一念之間第五章 前塵往事第三十一章 瘟疫來襲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藍圖第二十二章 秉燭夜談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官虹第十章 蘇陽志向第七章 侍女香草第三十六章 治國之論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驚聞辛秘第四十三章 赴京途中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科狀元第八十五章 返回廬陵第一百二十章 爲帝擇後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葵候有請第一百四十九章 千里奔襲第一百二十三章 高家宴會一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七十三章 官倉碩鼠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奸若愚第四十一章 臨別囑託第四章 執子之手第一百七十章 對話保定帝第八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六十三章 牡丹花會八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殺到來第一百七十章 對話保定帝第一百八十九章 私鹽案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吐蕃王的野望一第二十四章 宋國現狀第一百七十四章 彈劾蘇陽第九十三章 齊人之福第八十三章 造訪雲州第一百六十六章 兒女親家第九十九章 師兄蔡京第一百零二章 疏通運河三第一百章 疏通運河一第二百章 私鹽案九第一百七十八章 藍圖第二十六章 琅琊山莊第一百六十三章 燒錢的鐵騎第九十一章 東坡獻禮第四十三章 赴京途中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吐蕃王的野望一第二十四章 宋國現狀第六十七章 絕戶之計第五十三章 科舉考試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后召見第七十六章 官倉碩鼠五第二章 初次見面第三十八章 開辦酒坊第九十五章 教化邊民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后召見第二百零一章 私鹽案十第一百七十七章 對策第六十二章 牡丹花會七第五十二章 相逢意氣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下大理第十六章 月到中秋第三十七章 治國之論二第二十三章 朝堂之事第四十六章 再遇茗煙第二十一章 雪梅三首第一百零四章 探查軍營第二百零五章 太皇太后的囑託
第五十四章 科舉考試二第九十八章 巧遇金臺第一百四十五章 崔遠來援第一百五十五章 寧河之戰六第一章 入贅徐家第二百零四章 追貶司馬光第五十一章 梅州趙籍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薦蔡京第一百七十五章 巨大黑幕第四十章 蘇家往事第三十三章 義女鳳兒第九十九章 師兄蔡京第一百九十章 私鹽案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鹽案八第一百零六章 升職賜婚第三十四章 初次登門第三章 徐家婚宴第五十三章 科舉考試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黃龍軍營第九章 一念之間第三十八章 開辦酒坊第五十三章 科舉考試一第八章 食難下嚥第十八章 天之將變第三十一章 瘟疫來襲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彈劾蘇陽第三十九章 廬陵郡公第一百九十五章 崇敏的野望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家宴會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問計第三十五章 見王安石第一百九十章 私鹽案三第四十八章 遊覽開封第四十八章 遊覽開封第九章 一念之間第五章 前塵往事第三十一章 瘟疫來襲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藍圖第二十二章 秉燭夜談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官虹第十章 蘇陽志向第七章 侍女香草第三十六章 治國之論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驚聞辛秘第四十三章 赴京途中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科狀元第八十五章 返回廬陵第一百二十章 爲帝擇後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葵候有請第一百四十九章 千里奔襲第一百二十三章 高家宴會一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七十三章 官倉碩鼠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奸若愚第四十一章 臨別囑託第四章 執子之手第一百七十章 對話保定帝第八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六十三章 牡丹花會八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殺到來第一百七十章 對話保定帝第一百八十九章 私鹽案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吐蕃王的野望一第二十四章 宋國現狀第一百七十四章 彈劾蘇陽第九十三章 齊人之福第八十三章 造訪雲州第一百六十六章 兒女親家第九十九章 師兄蔡京第一百零二章 疏通運河三第一百章 疏通運河一第二百章 私鹽案九第一百七十八章 藍圖第二十六章 琅琊山莊第一百六十三章 燒錢的鐵騎第九十一章 東坡獻禮第四十三章 赴京途中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吐蕃王的野望一第二十四章 宋國現狀第六十七章 絕戶之計第五十三章 科舉考試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后召見第七十六章 官倉碩鼠五第二章 初次見面第三十八章 開辦酒坊第九十五章 教化邊民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后召見第二百零一章 私鹽案十第一百七十七章 對策第六十二章 牡丹花會七第五十二章 相逢意氣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下大理第十六章 月到中秋第三十七章 治國之論二第二十三章 朝堂之事第四十六章 再遇茗煙第二十一章 雪梅三首第一百零四章 探查軍營第二百零五章 太皇太后的囑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