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成立造院

根據他的設想,明年船隊出海,除了隨船郎中外,其他所有人最好都是精武軍和護衛軍的人,都懂軍紀,遠洋之時便好管理。

但這就要求他們要在一年內培養出回易船隊所需的各種人才,培養不出來就得把需要的人才招募進軍中,用軍紀進行管理。

所以沈縉留在流求有很多事要做,船隊督造的差事交給他了,人才培養的事也交給他了,軍械優化他也負責,當然這些事情楊叢義承諾會找人協助,不會讓他一個人完成。

紹興五十八年春,楊叢義從泉州回到臨安,開始籌備督造回易,貨物採購有陸游來做,他在臨安半年,已經打通了不少關係,至於具體怎麼做,之前就已經聽湯鷽跟他說過,所需資料回易處都有留存。

楊叢義回到臨安的主要任務就是招募人才,他們需要讀書識字的年輕人,更需要精通製造的工匠。

招募途徑兩個,一個是廣發招募告示,目標臨安及臨安周邊州府,待遇優厚,人員還沒有名額限制,只要讀書識字就行。另一個途徑是招募工匠,他之前在西作坊任職,多少還有點關係,要找些工匠,還是很輕鬆的。

一個月後,他離開臨安回易處,帶着招募來的兩百餘人乘船南下,回到流求。

與沈縉、楊四娘商議之後,他們在精武軍營地附近成立了“造院”,專門研究製造船隊所需的一些器具和材料,對精武軍所用的軍械進行改造,以適應海上的戰鬥,除此之外還要培養船隊所需的各類人才。

“造院”院長一正兩幅,分別由楊叢義、沈縉、楊四娘擔任,下設三所:工所、商所、間所。沈縉領“工所”,楊四娘領“商所”,楊叢義領“間所”,他們三人爲各所教授,之後也可從造院中選取能力突出着擔任教習,參與各所教授工作。

從臨安和精武軍、護衛軍中招募選拔來的各類人員,全部分配至三所之中,其中“工所”規模最爲龐大,兩百餘人,“商所”其次,“間所”最末。

“造院”成立之初,各所要做什麼,都沒有明確的目標,但楊叢義堅持認爲成立“造院”十分必要,至於要做什麼,慢慢想、慢慢做就是了,想到什麼就先做什麼。

楊四孃的“商所”先做的是學習算術,而後教授如何記賬,如何核賬。

楊叢義的“間所”最先教的卻是兵法,而後是識圖、畫圖。

沈縉的“工所”最爲複雜,因爲人最多,門類也多,且多數都是有手藝在身的工匠,沈縉作爲教授,根本教不了他們多少東西,至多給他們安排一些製造任務和改進方向,幸好這些年他已經將《夢溪筆談》中記載的東西絕大部分都弄通了,只要是他提出來的改進建議,手藝精湛的工匠們基本都無法反駁,在實驗之後,工匠們就會知道,沈大人說的都是對的。

“工所”人很多,造船的、造車的、制弓的、制箭的、鑄刀的、鑄劍的,還有製造震天雷和火箭的,燒製瓷器的,楊叢義從臨安高價招募來的工匠全都劃歸“工所”,同時把從臨安帶來的一些物資材料也統統給了沈縉。

對於“工所”研究製造一應事務,楊叢義不干涉,也不參與,只提出了幾個要求。

一是要燒製出透明的鏡片來。那種東西,沈縉第一次出海回易時已經見過,當初說是幫忙研究燒製,一直沒能如願,現在成立了“工所”,有工匠也有時間,燒製出來應當不成問題。

二是燒製泥灰,最終效果是要將沙子塑形。這是新東西,誰都沒見過,關於怎麼燒,楊叢義只給了較爲簡單的方法,找到石灰石,直接燒,而後磨成粉末,再加一些石膏,大體上是這樣,具體怎麼燒製,可以做實驗,慢慢研究。

三是要鑄造火槍,楊叢義告訴沈縉和火器工匠,火槍的靈感來自煙花,既然*能飛上天變成漂亮的煙花,爲何不能飛出去打人?鑄造火槍分兩個階段,可以先用粗竹筒實驗,後端放*,前端放彈珠貨石子,等實驗成功之後,可以把竹筒換成鐵的,若能打出百丈遠,有一定殺傷力,火槍鑄造就算成功。

四是研究海船推進器,在無風或是逆風時,依然能讓海船行走自如。關於這個東西,要跟沈縉說清楚並不簡單,於是楊叢義邀請他觀看了兩個實驗。

一個實驗是在不足兩丈長的小船尾部裝上了手搖的螺旋槳,那個螺旋槳是楊叢義讓木工用木頭做成的,當他向右搖動螺旋槳,小船在每月滑動船槳的時候就開始往前後走,當他向左搖動螺旋槳,下船開始慢慢後退。通過這個實驗向沈縉展示了螺旋槳這樣一個可以代替長槳的東西,讓一個船尾的螺旋槳代替船上數個長槳成爲可能的選項。

另一個實驗是銅壺燒水,楊叢義將壺嘴封住,而後猛火燒水,等壺中的水燒開,其中的蒸汽便將壺蓋掀開,當他將壺蓋蓋好,上面還壓了一塊石頭,壺中蒸汽又將石頭連壺蓋一起掀開,不管放上去多少次,甚至往壺蓋上放了更多石頭,只要大火燒着,壺中水足,依然不能將蓋子壓住。

對於這個實驗,楊叢義向沈縉解釋說,掀翻壺蓋的力量來自火,只要火不滅,壺中滾燙的熱氣就能一直掀起壺蓋,直到火滅,或是壺中的水燒乾。

隨後跟沈縉商量,如果把這個力量用在可以搖動的螺旋槳上,只要力量足夠大,就能讓大船跑起來,有風無風還是逆風,都一樣,如此一來,船隊就能不受風向限制,南來北往就方便多了。

這個思路對沈縉來說過於新奇,在他看來即使蒸汽掀起蓋子的力量夠大,一個小小的銅壺也不可能撼動海船。

當他看到楊叢義拿出一副畫,他馬上就明白了,因爲畫上的船和銅壺來看,那壺很大。那麼大的壺,一旦燒起來,蒸汽的力量肯定非常大,那麼推動螺旋槳就成爲了可能。

可接下來,他又有了疑問,如何將掀起蓋子的力量引到螺旋槳上?

對於這個問題,楊叢義接着給他演示了槓桿原理,告訴他掀起蓋子的力量可以用槓桿作用到螺旋槳上,只要三者設置合理,海船推進器就能造出來。

楊叢義要求建造的這個東西,沈縉花了一陣時間才慢慢捋清楚,最後他明白了,推進器必須是個鐵東西,因而修造起來會很麻煩。

但對於推進器,楊叢義也沒有急着讓他造出來,可以慢慢研究,先從小的造起,能推動小船,再考慮建造更大的推進器,總之,要思考,多積累經驗。

楊叢義對“工所”提出的這四個要求都沒有時間限制,明確告訴他們,可以慢慢研究。

然而,沈縉和衆多工匠卻不這麼想,既然提了明確的要求,就說明這些東西對回易船隊十分重要,越早造出來越好。

楊叢義撥給“工所”的錢很多,有些用錢買不到的物資,要麼提前從臨安帶來了,要麼親自回泉州去協調調撥,沈縉能從看出來,他對這四樣東西十分看重,應該也已經考慮多時。

鑑於此,沈縉將整個“工所”大部分人力都分配到燒製鏡片、燒製泥灰、鑄造火槍和研製推進器中,並給他們提出了明確要求,每一個月都必須要有進度和結果。

從三月開始,整個流求營地,從“造院”到精武軍軍營,再到營田、馬場,處處熱火朝天,都鉚足了勁,要爲下半年回易出海做準備,誰都不願意落後,落後就會失去在流求娶新娘的機會,這個機會誰都不願意放棄,畢竟娶妻不花錢,回易處包辦!

八月底,回易處從流求拉了四千人來到泉州港口,接收六十艘全新的海船,每艘都比之前的海船大,除此之外,還有十五艘堅固的戰船和一艘巨大的神舟。

陸游已經早早來到泉州,將“商所”培養的幾十個讀書識字的年輕人接管過去,以後船隊的貨物交割審覈,都會交給他們來做,他們有多少本事,還得一一驗看,回易不能出差錯。

從九月初開始,採購回易處採購到的貨物陸陸續續趕來泉州外港交割,經楊四孃親自培養的那幫年輕人,在陸游的帶領下很快投入貨物接收和審覈,雖然偶有差錯,也沒有給他們太多懲罰,按楊叢義的話說,學習階段出錯,算不得什麼,現在錯是爲了以後不犯錯。

半個月後,他們接收商賈送來的貨物上已經得心應手,賬目也記得清清楚楚。

船隊規模小了一半,港口的繁忙程度也隨之降低,由陸游、羅聰、潘誠等人在港口,楊叢義基本不用插手,只是偶爾去港口走一走看一看,解決一些他們不能解決的問題,而這種問題少之又少。

九月底,楊叢義帶着一隊精武軍離開了泉州,直奔臨安,船隊何時可以出海,還得請示朝廷。

第598章 援軍天降第691章 知州之職第14章 冤屈得雪第583章 引誘反叛第241章 全軍殺戮第612章 請纓挑戰第504章 調離臨安第119章 搖擺不定第317章 棄守大南關第66章 宋頭領第725章 銀子燙手第330章 毫無頭緒第144章 遠洋護軍第16章 血案兇徒第20章 上門收錢第625章 拒敵之策第414章 怎解難題第27章 傳言第185章 改造針盤第606章 全速攻擊第411章 如實對答第731章 佔據城池第766章 一拍兩散第520章 軍權下放第374章 如實招認第641章 撤離揚州第481章 應對之策第216章 道長出馬第419章 軍演章程第415章 勸告警告第87章 一場混亂第92章 紅沙谷第394章 得失好壞第787章 投降第760章 完顏雍之慮第253章 平安歸來第596章 敵軍渡江第408章 殿中議事(三)第495章 新建三軍第528章 天竺回易第357章 銀子買錯第151章 標語宣揚第579章 戰和逃第427章 暗夜黑影第484章 御史中丞第83章 失而復得第601章 戰前檢驗第70章 機會來了第416章 答疑解惑第178章 全權接手第139章 加入回易第504章 調離臨安第419章 軍演章程第230章 安南詭計第495章 新建三軍第622章 江防分歧第759章 奪取平州第518章 分頭行動第373章 記性不好第539章 北上銷貨第781章 攻防馬頭村第552章 成立造院第753章 三難第19章 都是餬口第234章 通關南下第539章 北上銷貨第54章 出發第784章 防線堅固第135章 湯鷽之疑第768章 隔河對峙第352章 直入主題第760章 完顏雍之慮第424章 暗中調查第735章 請纓雁門關第542章 親赴蓬萊第560章 爭相交易第339章 天各一方第12章 漏網之魚第338章 均分戰利第128章 太學辯議(一)第269章 固守防襲第30章 心裡有數第497章 心灰意冷第112章 郎君風流第303章 籌劃行動第336章 占城消息第363章 不得出入第567章 生意火爆第103章 初入臨安第29章 初見知軍第494章 滅金之策第90章 三十二人第226章 大驚小怪第97章 交換第124章 再見知軍第375章 無力控制第250章 美夢成真第372章 關鍵證詞第393章 三個媒人第648章 義軍戰略
第598章 援軍天降第691章 知州之職第14章 冤屈得雪第583章 引誘反叛第241章 全軍殺戮第612章 請纓挑戰第504章 調離臨安第119章 搖擺不定第317章 棄守大南關第66章 宋頭領第725章 銀子燙手第330章 毫無頭緒第144章 遠洋護軍第16章 血案兇徒第20章 上門收錢第625章 拒敵之策第414章 怎解難題第27章 傳言第185章 改造針盤第606章 全速攻擊第411章 如實對答第731章 佔據城池第766章 一拍兩散第520章 軍權下放第374章 如實招認第641章 撤離揚州第481章 應對之策第216章 道長出馬第419章 軍演章程第415章 勸告警告第87章 一場混亂第92章 紅沙谷第394章 得失好壞第787章 投降第760章 完顏雍之慮第253章 平安歸來第596章 敵軍渡江第408章 殿中議事(三)第495章 新建三軍第528章 天竺回易第357章 銀子買錯第151章 標語宣揚第579章 戰和逃第427章 暗夜黑影第484章 御史中丞第83章 失而復得第601章 戰前檢驗第70章 機會來了第416章 答疑解惑第178章 全權接手第139章 加入回易第504章 調離臨安第419章 軍演章程第230章 安南詭計第495章 新建三軍第622章 江防分歧第759章 奪取平州第518章 分頭行動第373章 記性不好第539章 北上銷貨第781章 攻防馬頭村第552章 成立造院第753章 三難第19章 都是餬口第234章 通關南下第539章 北上銷貨第54章 出發第784章 防線堅固第135章 湯鷽之疑第768章 隔河對峙第352章 直入主題第760章 完顏雍之慮第424章 暗中調查第735章 請纓雁門關第542章 親赴蓬萊第560章 爭相交易第339章 天各一方第12章 漏網之魚第338章 均分戰利第128章 太學辯議(一)第269章 固守防襲第30章 心裡有數第497章 心灰意冷第112章 郎君風流第303章 籌劃行動第336章 占城消息第363章 不得出入第567章 生意火爆第103章 初入臨安第29章 初見知軍第494章 滅金之策第90章 三十二人第226章 大驚小怪第97章 交換第124章 再見知軍第375章 無力控制第250章 美夢成真第372章 關鍵證詞第393章 三個媒人第648章 義軍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