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決戰背後的迷霧

薛世雄是否會遵從詔令參加南北決戰?答案是肯定的,薛世雄沒有選擇,除非他自掘墳墓。

那麼,東北道到底有多少軍隊參加這場決戰?首先涿郡留守、左御衛大將軍薛世雄所能掌控的涿郡範圍內的鎮戍軍是肯定會參加決戰的,即便爲此置涿郡於無兵可守之險境;其次便是右武衛大將軍李景,雖然皇帝很信任他,甚至親熱地喚其爲李大將軍,待其甚爲厚重,但年初皇帝舉起屠刀便殺了右驍衛大將軍李渾,滅了帝國功勳貴族隴西成紀李氏的滿門,試想同爲李姓同出隴西李氏的李景,這時候敢得罪皇帝?至於遼東楊恭仁,皇族國公,那更不待說了,當然是竭盡所能。

東北道大軍能否及時趕到代北戰場?這就取決於決戰時間了。遼東楊恭仁距離代北數千裡,大軍長途跋涉需要時間;北平李景直接面對契丹、奚族等遠東諸虜,而這一塊的地方勢力又異常強大,李景若想把北平軍主力拉到代北戰場,需要相當長的一段周旋時間。爲此,薛世雄在密信中告訴伽藍,希望伽藍能克服一切困難,儘可能拖延決戰時間,以便給東北道大軍趕赴決戰戰場贏得足夠時間。

伽藍極其惱火。

皇帝北上雁門與北虜激戰,以自身之安全和帝國之未來脅迫帝國各貴族集團和地方勢力向其妥協,迫使他們不得不支持南北決戰,如此一來。當各路勤王之師蜂擁北上之時,也就是北虜撤離中土之刻,所以燕北軍根本就沒有拖延決戰時間的可能,但薛世雄卻以東北道鎮戍軍統帥的身份向燕北施壓,命令燕北軍執行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擺明了就是要犧牲燕北軍,一旦決戰失利便成爲東北道統帥部推卸責任的絕佳藉口。

伽藍強忍怒氣,給薛世雄回信。

薛世雄是伽藍的恩主,待伽藍恩重如山,伽藍能有今天的地位和權勢。與薛世雄不遺餘力的照拂和支持有直接關係,尤其在去年的東征過程中,還有年初冒着極大風險向皇帝和中樞奏報北虜即將入侵的消息,都證明了薛世雄對伽藍的絕對信任,而伽藍不想失去這種信任,雖然這兩年來他在仕途上“一騎絕塵”,贏得了皇帝的欣賞和重用,但也帶來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比如其與薛世雄父子的關係便隨着其地位和權勢的增加而日漸疏遠。

這也是一種必然。伽藍的崛起速度太快,已經危及到了恩主的利益。彼此間當然會產生矛盾乃至衝突,尤其這次南北決戰,伽藍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此也嚴重影響到了東北道和薛世雄本人的利益。戰打贏了,彼此當然皆大歡喜,但打輸了,薛世雄的責任就大了,而伽藍做爲薛世雄的副手,責任相對來說要小得多。

所以伽藍敢想敢打。敢於爲所欲爲,反正天塌下來有薛世雄頂着,但薛世雄就不高興了,你一次次把我推到懸崖邊上,意欲何爲?成心要我死啊?這場決戰僅靠你燕北軍肯定不行,如今皇帝詔令東北道主力即刻進入代北戰場,我若不盡心盡力打贏這一仗。我如何向皇帝交代?

伽藍在信中詳細分析了當前的南北局勢,大膽預測了南北決戰的進程,他告訴薛世雄,始畢可汗、俟利弗設和莫賀咄設兄弟三人皆大漠驕子。才智出衆,驍勇善戰,千萬不要小覷了他們的實力,更不要低估了他們的軍事才能。我們想得到的事情,他們同樣也會想到,所以,北虜大軍深入北疆腹地作戰的時間肯定不會太長,即便未能達到他們的預期攻擊目標,他們也會及時撤離,以確保自身之實力,並始終掌控戰爭的主動權。唯有掌控了戰爭主動權,北虜才能在南北戰爭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然後一次次南下入侵,終會實現其佔領中土北疆疆域之目標。

由此推測,只要燕北軍出現在北虜入侵大軍的後方,並暴露出帝國試圖將其圍殲於代北的作戰意圖,那麼北虜必然會撤離,這場決戰也必然會取得勝利。或許在伽藍的期望中他很想給予北虜以重創,即便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南北衝突,也想在拯救帝國的最爲艱難的時期能求得北疆的穩定,然而事實上就算帝國大軍蜂擁而至,也很難完成這一目標,因爲北虜同樣充滿了智慧,始畢可汗和牙帳權貴們絕不會把自己的未來葬送在這場決戰中。

爲此,伽藍建議薛世雄,不要等待李景和楊恭仁了,更不要指望把東北道主力全部投到代北戰場了,你有多少軍隊就帶多少軍隊過來,只要參加了這場決戰,你就有一份功勞,至於最終能否重創北虜,他無從預測。

伽藍試圖再一次改變歷史,雖然這種努力自他進入中土以來就沒有停止過,但一次次殘酷的事實無情的摧毀了他的夢想,他一次次失敗,然而,這一次真的不能失敗了,假若這一次的努力再次無果而終,他拯救帝國的信心將遭到致命打擊。

八月初十,薛世雄接到了伽藍的書信。

這個時候,北虜入侵中土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帝國整個北部疆域,現在大家關心的都是皇帝的安危和帝國軍隊反擊,而皇帝詔令東北道鎮戍軍即刻趕赴代北戰場的命令也不再是絕對機密了,所以薛世雄召集了自己的親信僚屬公開商討決策。出乎他的意料,不論是他的兒子薛萬鈞薛萬徹兄弟,還是他的長史司馬記室等親信官僚,都認同了伽藍的建議,勸說薛世雄果斷決策,否則極有可能錯失這次建功良機,繼而得罪了皇帝引來無窮禍患。

薛世雄不得不提醒自己的屬下,“北虜入侵大軍到底有多少人?當真如伽藍所言至少有三十萬控弦?在中土的歷史上。北虜入侵規模高達幾十萬控弦者有幾次?”

這句話說出來之後,屋內頓時寂靜了。

薛世雄不是在質疑伽藍,而是在質疑皇帝和中樞,說白了即便到現在爲止,帝國的權貴官僚們依舊在懷疑這場南北戰爭的發動者不是北虜,而是皇帝和支持他的中樞,懷疑皇帝和中樞要藉此機會發動北伐。

薛世雄最初是相信伽藍對南北局勢的判斷,認爲北虜的確存在入侵的衝動、動機及時機,所以才毅然向皇帝和中樞報警,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皇帝竟然以此爲理由,不顧一切勸阻北上太原,於是舉國上下皆斷定:皇帝名義上是坐鎮北疆阻御北虜入侵,實際上就是要發動北伐。皇帝因此坐實了“窮兵黷武”的罪名,而諸如裴世矩、裴蘊、虞世基、宇文述、來護兒、薛世雄等人則是慫恿和縱容皇帝窮兵黷武的“奸佞”。

薛世雄雖然是皇帝信任和器重的軍方大佬之一,實際上他極度不贊成北伐,但也不敢公認對抗皇帝,只要皇帝的命令不直接損害到他及其所在貴族集團的利益。他還是堅決執行命令,不過這無法改變他對南北戰爭的消極態度。

這次皇帝詔令其統率東北道大軍趕赴代北戰場參加南北決戰。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拖”,尋找各種理由“拖”。而原因其實也很簡單,不僅僅是因爲他反對北伐,還因爲就目前東北道局勢和國內局勢來說,東北道主力一旦趕赴代北,必然面臨鎮戍危機,可能會引發遠東局勢的劇變。還有,幾萬大軍長途跋涉參加一場大規模的決戰,需要大量的糧草武器。其軍需供給如何保障?沒有後勤上的保障,幾萬人拿什麼打仗?假若東北道大軍慘遭重創,損失慘重,將來由誰鎮戍東北道數千裡疆域?這還僅僅是近憂,遠慮是,一旦這場南北戰爭的真相是皇帝要發動北伐,那麼東北道主力大軍到了代北就回不來了。必然要北上大漠遠征北虜,那後果就更加不堪設想了。這道命令已經嚴重損害到了帝國軍方在東北道的利益,由此也損害到了他所屬的河東貴族集團在帝國軍方的利益,當然。也損害到了薛世雄本人和河東薛氏豪門的利益。

伽藍沒有看透薛世雄,薛世雄的親信部屬乃至他的兒子們也沒有看透他,所以薛世雄的話一出來,大家都很吃驚,一時反應不過來。良久,薛萬徹第一個忍不住了,他質問自己的父親,“大人,你不相信伽藍將軍?難道到了此刻,你認爲伽藍將軍還敢蓄意欺騙你?”

薛萬徹不敢把話說的太過,實際上他想質問父親的是:你竟敢懷疑皇帝,懷疑中樞?

薛世雄撫須而笑,一言不發。

“大人,伽藍將軍在信中說,陛下要北上雁門,要親臨戰場……”

薛萬鈞也小心翼翼的開口了,但旋即被薛世雄舉手阻止。

皇帝北上雁門,以身爲餌引誘北虜深入北疆腹地,這是早已擬定的誘敵之計,只不過皇帝能以身犯險依計而行,其勇氣和氣魄還是讓薛世雄大爲讚佩,只是如此一來,也更讓薛世雄懷疑皇帝北上雁門的真正動機了。

“某想問你們,皇帝爲何要北上雁門?”薛世雄的目光從衆人臉上緩緩掃過,語氣凝重地說道,“想仔細了,想周全了,不要總是想北疆,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到東都,放到西京。”

屋內再次陷入沉默中。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以他的萬乘之軀,他會呈匹夫之勇,到前線親冒矢石浴血奮戰?開什麼玩笑,帝國還沒有衰敗到讓皇帝舉刀奮戰的地步吧?如果南北決戰中,皇帝都要親臨第一線指揮作戰,那帝國軍方的臉面何在?泱泱大國的豪情何在?中央的至高威信又何在?既然北虜都強大到了讓中土皇帝不得不親自操刀上陣廝殺的地步,那麼中土還有什麼資格君臨天下,鎮制四海?

歸根結底一句話,北疆局勢迷霧重重,南北決戰的背後隱藏了太多太多的秘密,不論是帝國還是大漠,不論是皇帝還是始畢可汗,都在有意識的推動這場南北決戰的進行,可以推測,實際上他們都想通過這場決戰來實現他們各自的政治目的,所以,伽藍在政治上還是太幼稚了,在軍事上也過於一廂情願了,雖然他對帝國和皇帝無比忠誠,對這場南北決戰傾注了全部的心血,甚至驕傲的認爲自己正在努力拯救帝國,但孰不知,從頭到尾,從開始到現在,他都是棋秤上的棋子,是大漠和中土兩個棋秤上的棋子,任由對弈者玩弄於股掌之間,而他竟懵然不知。

第201章 恩主第303章 向東都報警第327章 彷徨第141章 你要造反?第261章 野心第27章 魔鬼眼第177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248章 匪夷所思的陣亡第321章 鵝毛口第27章 魔鬼眼第256章 回報第305章 漫天王第27章 魔鬼眼第74章 師父第306章 積極防禦第267章 大遼東策略第62章 菩提寺外第76章 長生庫第165章 李密的目的第185章 三千里長的防禦線第12章 大般涅磐經第140章 砍你一刀又如何?第160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259章 溫城之助第340章 浴血白狼塞第170章 一擊斃命第97章 帝國爲何沒有皇儲?第284章 薩水之畔第94章 裴世矩第343章 夜襲神武川第71章 太陽谷中的交易第309章 召見王辯第255章 爲盜者藉沒其家第128章 喬二和方小兒第105章 這不好笑第231章 伽藍何在?第4章 天馬河第260章 龍衛軍第170章 一擊斃命第160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26章 白羊窩,怪柳山第275章 血染靉河第188章 初識李建成第19章 打劫了第260章 龍衛軍第323章 重拳出擊第119章 河北二劉第223章 局勢顛覆第148章 楊玄感第125章 伽藍第340章 浴血白狼塞第12章 大般涅磐經第154章 獨孤八郎第17章 高雞泊、豆子崗第256章 回報第79章 如此嬌嬈第112章 南陽樊氏第141章 你要造反?第107章 只有一個選擇第301章 大業十一年的初春第143章 魏徵第49章 午時決戰第262章 龍衛軍的複雜局面第270章 孤軍深入第16章 別了,紫雲天第211章 未雨綢繆第281章 殺戮背後的危機第255章 爲盜者藉沒其家第9章 軍行萬里出龍庭第176章 兵分兩路第100章 敲山震虎第239章 與虎謀皮第332章 九月初六第265章 蒲山公的未來第189章 回家的感覺,好嗎?第93章 焦慮第102章 治書侍御史第283章 甥舅第134章 癡兒,癡兒……第334章 老帥的憂慮第128章 喬二和方小兒第180章 腹背受敵第304章 刀尖上跳舞第121章 大柳集的正午第106章 孤獨的狼第301章 大業十一年的初春第34章 狐假虎威第242章 失落的馮孝慈第282章 繼續攻擊第71章 太陽谷中的交易第291章 大變之局第246章 是非之地第133章 就食黎陽倉第170章 一擊斃命第322章 鵝毛口激戰第188章 初識李建成第89章 右候衛大將軍第95章 騎虎難下第195章 秘密第290章 驚變
第201章 恩主第303章 向東都報警第327章 彷徨第141章 你要造反?第261章 野心第27章 魔鬼眼第177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248章 匪夷所思的陣亡第321章 鵝毛口第27章 魔鬼眼第256章 回報第305章 漫天王第27章 魔鬼眼第74章 師父第306章 積極防禦第267章 大遼東策略第62章 菩提寺外第76章 長生庫第165章 李密的目的第185章 三千里長的防禦線第12章 大般涅磐經第140章 砍你一刀又如何?第160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259章 溫城之助第340章 浴血白狼塞第170章 一擊斃命第97章 帝國爲何沒有皇儲?第284章 薩水之畔第94章 裴世矩第343章 夜襲神武川第71章 太陽谷中的交易第309章 召見王辯第255章 爲盜者藉沒其家第128章 喬二和方小兒第105章 這不好笑第231章 伽藍何在?第4章 天馬河第260章 龍衛軍第170章 一擊斃命第160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26章 白羊窩,怪柳山第275章 血染靉河第188章 初識李建成第19章 打劫了第260章 龍衛軍第323章 重拳出擊第119章 河北二劉第223章 局勢顛覆第148章 楊玄感第125章 伽藍第340章 浴血白狼塞第12章 大般涅磐經第154章 獨孤八郎第17章 高雞泊、豆子崗第256章 回報第79章 如此嬌嬈第112章 南陽樊氏第141章 你要造反?第107章 只有一個選擇第301章 大業十一年的初春第143章 魏徵第49章 午時決戰第262章 龍衛軍的複雜局面第270章 孤軍深入第16章 別了,紫雲天第211章 未雨綢繆第281章 殺戮背後的危機第255章 爲盜者藉沒其家第9章 軍行萬里出龍庭第176章 兵分兩路第100章 敲山震虎第239章 與虎謀皮第332章 九月初六第265章 蒲山公的未來第189章 回家的感覺,好嗎?第93章 焦慮第102章 治書侍御史第283章 甥舅第134章 癡兒,癡兒……第334章 老帥的憂慮第128章 喬二和方小兒第180章 腹背受敵第304章 刀尖上跳舞第121章 大柳集的正午第106章 孤獨的狼第301章 大業十一年的初春第34章 狐假虎威第242章 失落的馮孝慈第282章 繼續攻擊第71章 太陽谷中的交易第291章 大變之局第246章 是非之地第133章 就食黎陽倉第170章 一擊斃命第322章 鵝毛口激戰第188章 初識李建成第89章 右候衛大將軍第95章 騎虎難下第195章 秘密第290章 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