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刑、御之爭

科舉結束,匆匆數天後,評卷結果很快就出來了。這天上午,劉炫和楊恭仁、以及一羣擔任閱卷老師的尚書,在一隊內衛護送下,帶着一個密封皮包到了神武宮朝陽殿。

楊侗已經等候多時。

劉炫行禮道:“參見殿下!”

“劉公免禮,您這些天辛苦了!”楊侗有些迫不及待的笑着問道:“結果如何,不知誰是第一名?”

聽到這話,劉炫卻搖了搖頭道:“殿下,對於第一名,老朽與諸位大人各有不同意見,還請殿下定奪!”

楊侗聽了以後,不由愣了一愣,繼而卻是大喜,在他印象之中,杜如晦是名符其實的第一名,誰想到第一名居然出現了爭議,這也意味着杜如晦級別的人物不少呢。

他看了一眼衆人,笑問道:“不同意見,是爭議麼?說說看!”伸出了手,示意大家坐下說話。

衆人就坐後,劉炫開口道:“不能說是爭議,而是有五名考生,各有所長!”

考試科目有帖經,有如現代試卷的填空與默寫。出題老師從古文經典中選取一句,根據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寫出與之相聯繫的上下文。之後,再給予以解釋,考驗考生的知識儲備量。

考試的第二科是詩賦、設立科目時,有人認爲明經多抄義條,議論只談舊策,表現不出考生的真才實學,建議加試雜文兩篇(一詩一賦),於是有了詩賦科。

考試的第三科,也是最爲重要的‘策問’:策問,即議論。依據提出的有關經義或政事問題,讓考生髮表見解,提出對策。策問所及範圍較廣,有政治、教育、生產、管理等,比起帖經、賦詩,難度更大,有的也還有一些實用價值。相當於現代的作文題目,

策問,向來是是核卷者和楊侗最關注的科目,如果策問文章作得好,哪怕你在帖經、詩賦方面考了個零分,照樣會錄取而用,因爲策問纔是展示考生實才的科目,其他兩科,都是陪客。

而這一次,難以選出第一名的就是在策問這環節,策問的題目是‘何以強國’?

有的考生從軍事角度寫文章,有的則從道德、法律、外交、民生等等角度作文,角度不同,且文章都有內涵,那麼第一名自然難以判斷。

瞭解第一名難產的因由後,楊侗向劉炫道:“劉公,先將您心目中的第一名的策問文章給我看看。”

“喏!”

劉炫將一份考卷呈遞上來,感嘆道:“殿下,此乃老朽選出的第一名,也是老朽見過最有才華的年輕人,估計只有仲遠可比”

“是嗎?”楊侗驚訝了,能和孔穎達媲美,着實了不起。孔穎達曾從劉焯問學,日誦千言,熟讀經傳,善於詞章,隋大業初,選爲“明經”,他不僅明通經學,還是一個政論家,每每指陳疵暇,各論得失,一言即中,是一個有真才實學、有能耐的‘噴子’。

楊侗連忙翻開考卷,率先向姓名看去,上寫“許敬宗”三字,看到這個名字,楊侗臉色都變了。

歷史上的許敬宗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人物。許敬宗累任中書令和太子少師,這不僅是憑他支持武則天爲後換來的,曾監修國史,兩爲帝師,個人還是才能的。這也是李世民、李治和武則天欣賞他的原因之一。

之所以有爭議,就是因爲他支持李治立武則天爲後。封建王朝的正史中向來都是以李唐爲正統,武則天被稱爲篡位,因此許敬宗變成了阿諛奉承的勢利小人。許敬宗死後,當朝博士袁思古的起草的諡文總體客觀:“敬宗位以才升,歷居清級……”

楊侗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弄死是王八蛋,但轉念一想,還是算了。

歷史上的許敬宗在李世民統治時代,是一個好官,爲何到了李治時期就變了?

政治需要!

某些爭議人物的出現自有其必然性,當權者武則天需要許敬宗作爲她操控朝局的一柄快刀,這才造就了爭議的許敬宗,如果沒有許敬宗,也會有別人替武則天來幹一些破事。所以纔有了‘時勢造英雄’之說。

就拿裴矩、虞世基來說,楊廣賢明的時候,二人是一等一的治世能臣,是輔佐楊廣打下了赫赫疆土的大功臣,哪怕到楊廣墮落前期,兩人還是爲國爲民的能臣幹吏,直到一再被楊廣處置之後,才把二人造成了奸佞宰相。

事實上只要君上賢明,那麼,許敬宗、李義府、李林甫就是能臣幹吏,‘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自己一直英明下去,那許敬宗的人生是否也會隨之轉變呢?

這是一個僞命題,誰也得不到準確的答案。

假如楊侗有一天,變成了後期的楊廣,誰能保證楊恭仁、楊師道、房玄齡……就不會變成所謂奸臣?

所以,用後世人的眼光看待許敬宗,對他無疑不公平的。

瞬息之間,楊侗已經想到了很多很多,接着,便仔細認真的閱讀起許敬宗的文章。

許敬宗文采斐然、書法超羣,對儒學和德治的理解相當深刻、相當透徹!不過,在楊侗重視的‘兵論’這一段,許敬宗雖然寫得氣勢睥睨,但給他的感覺就如同是用原子彈來炸死李淵一家子,很不科學、很不合理。

微微思索後,楊侗看着期待的劉炫,笑着說道:“整體構架上,是一篇大氣磅礴、跌宕起伏好文章!雖說在軍論、律法方面不切實際,但是對儒學和德治有獨到見解。人無完人,不可能做得面面俱到,能夠專注一道,並取得驚人的成績,已經相當了不起了。而一個國家,只有執行以德治心、以法治行的方針,才能蒸蒸日上!許敬宗這往篇雄文着屬罕見”

聽到這話,劉炫頓時露出了笑容。

“劉公不愧爲當代第一儒,許敬宗日後必將成爲朝中能吏!雖說還沒有看他其他人的文章,但依我看來,前四應該不成問題。”遲遲無法下定論的文章共有八篇,給予前四的點評,已經算得很高了。

“殿下英明!”

劉炫拱手而退,是不是第一名並不重要,只要進入楊侗視線,他的目的就已經目的達成了。

到了劉炫這等高度,已經不再計較個人得失,之所以堅持着讓楊侗閱讀許敬宗的文章,無非是擔心國家錯過一個大才而已。

楊侗笑着道:“方纔這一篇闡述的是以德治國,有沒有以法治國的。”

“真有!”魏徵笑着說道,“這是我和劉政會尚書,聯合推薦的文章。”

一個刑部尚書、一個御部尚書,聯合推薦的文章,自然是與法有關。

他們推薦的文章由一個名叫‘韓術’所寫,文章樸實、實在!

韓術以荀子‘人性本惡’的思想爲論點,認爲人性本如嬰兒,在成長過程中,既可能轉化爲惡、也可能發展爲善。因爲人的本性矇昧,容易被壞人影響,人一旦變壞,道德感化就起不了了作用,所以必須用“刑名法術”來威懾,令其明白做壞事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如何巨大的災難。同時也了強調律法存在的必要性、完善律法的重要性,並着重點出立法、司法、監督分立價值。

如今,大隋有兩部律法,一是隋文帝下令制訂的《開皇律》,《開皇律》代表了隋朝立法的最高成就,它承襲了前朝法制長期發展的經驗,經過刪繁就簡、補充完善,使封建法典的編纂進一步系統化、規範化,爲‘開皇盛世’法律的定型作出了極爲寶貴的貢獻。

楊廣登基以後,根據《開皇律》創作了《大業律》,較之《開皇律》,《大業律》降從輕典者二百餘條,減輕大逆謀反等罪的連坐,刪去“十惡’’中兩條將其列入相應條款,又將《開皇律》中戶婚、廄庫、賊盜三篇分列爲6篇,再增設3篇,共爲18篇。並吸納了《北齊律》的精華,篇章體例更加簡要。較之《開皇律》更甚一籌。

楊侗也想在《大業律》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但他哪怕是穿越人士,可穿越人士也是人,不是神!人的精力終是有限的。他的長處在於掌握人心、識人用人,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攬下來,不說有沒有那個精力,光是能力就不夠。所以,他只是提出一個綱要,就扔給了魏徵、劉政會,讓他們組建精通律法的官員編寫。

而這個韓術,最讓人耳目一新的思想是:不同地方有不同風俗、人的價值觀念也不同,就像治理地方一樣,除了律法之外,還要顧忌到不同的風土人情。因此,他主張針而對之的制訂合適不同地域和民族風俗的‘子法’,卻又不能太過偏離。

在楊侗眼中,這是民族自治理念的初級版本,可是在這時代人的眼中,卻是一個新穎的思維,值得重視和發揚。

讀完以後,楊侗笑着說道:“韓術,不會是韓非子的後裔吧?”

“真有可能。”魏徵心中一動,微笑着說道:“《韓非子·心度》篇中說到,‘聖人之治民,度於本,不從其欲,期於利民而已。故其與之刑,非所以惡民,愛之本也……故明主之治國也,明賞則民勸功,嚴刑則民親法’;而這麼做的原因在於‘夫民之性,惡勞而樂佚,佚則荒,荒則不治,不治則亂’。就是說,‘好逸惡勞’是人的本性,要想克服這個問題,必須依靠嚴刑峻法。秦朝律法也很全面,但卻嚴酷到了泯滅人性、情理的地步,因此,人們對秦法只有畏懼,沒有敬意!而韓術的思想非常重視人性,如果他真是法家後裔的話,可見法家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轉變,這是相當可喜的進步。”

“嗯!”

楊侗點頭道:“韓術眼光獨到,他所提出來的‘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大而不同’立律思想,也是極爲先進的治國理念,值得重視!下令讓地方官員完善當地縣誌、郡志,爲治國提供依據。”

“喏!”楊恭仁躬身應道。

“殿下,那這個韓術的文章……”劉政會道。

“大才!前四名”

“給我們御部吧。”

“那不行!”魏徵大聲道:“御部只負責監督,任務簡單,而我們刑部需要處理許許多多的案件,正需要韓術這等大才。”

“誰說御部任務簡單了!誰說御部任務簡單了!”劉政會毫不相讓的說道:“御部如果沒有大量崇尚法學、精通法學的人才,怎麼能夠監督地方官吏,怎麼能夠督促地方官吏一心爲民。別忘了,先是御部官員調查,纔到刑部去執法。如果沒有御部,你們刑部哪來的案件可破?”

魏徵臉上也顯現出一絲怒意,提高了分貝,大怒道:“照劉尚書這麼說,我們刑部是揀你們御部便宜,吃乾飯的貨色了?”

面對魏徵的怒聲高喝,劉政會面不改色道:“這是你說的!”

“劉政會,你……”魏徵更爲惱怒,那眼神幾乎要將劉政會給吃了下去,劉政會這話明顯是無視刑部的努力,魏徵修養再好,也難以忍受,更何況,他本來就是一頭倔牛,於是,兩人就幹了起來,各自述說所屬部門的價值,挑起了對方的刺兒。

在儒學一家獨大的年代裡,法學人才沒有滋生的土壤,十分稀少。如今天下四分五裂,分到大隋這一方勢力就更少了,再加上楊侗不要世家大族子弟,最後落到刑部、御部的人,就極爲稀少。魏徵和劉政會搶奪法學人才,可謂是‘矛盾’已久,這一吵起來,大有一發不可收拾的兆頭。

楊恭仁面露焦色,房玄齡也是一籌莫展。

二人同爲法律部門的第一把手,性情忠貞剛烈、說一不二,私人關係很要好,但兩人都是那種認死理的人,他們在公事上,可沒少開幹過。

楊侗接過所有的考卷,一篇一篇的地仔細閱讀,也只當作沒看見。

理越辯越明,道越論越清!

大臣樂於思考國事,而不是文恬武嬉,這絕對是他喜聞樂見的好事兒。

這些文人非常有血性,一顆顆充滿赤城的心比武將還猛還狠。他們愛怎麼吵就怎麼吵,打起來也無所謂,不死、不殘就行了。

第366章:全城歡呼第409章:道女爭道統第002章:炸營第103章:楊侑的理想第848章:遨遊九天第064章:傳國玉璽第477章:侯君集之設想第189章:不尋常的味道(求訂閱月票)第833章:父皇,你爲何要色眯眯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916章:李秀寧請戰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781章:棗陽城第920章:樂極生悲,李靖敗北第616章:割斷一份親情第705章:招攬失敗第844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913章:無妻夜話,心如刀絞第075章:突厥來犯第043章:不值錢的錢第365章:王者歸來第173章:絕戶計(求收藏推薦)第955章:李淵作妖第095章:英雄輓歌第328章:老程搗亂第866章:風起益州第310章:李密西進第075章:突厥來犯第114章:性格決定命運第919章:最後的戰役第052章:玩票大的第226章:鬥志燃燒第970章:無賴賴楊廣第449章:隋唐爭端再起第406章:大隋暴徒第701章:裂士科舉,文帝之遠見第020章:論竇建德第058章:滅了他第862章:千秋殿定千秋第657章:引敵入甕(補上一章)第428章:王世惲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309章:一鳴驚人第137章:送刀子(求收藏推薦)第237章:金榜題名(求月票)第126章:新羅王女金德曼第616章:割斷一份親情第985章:怎麼證明你是李淵第018章:楊倓很傻很天真第180章:南部可汗(求收藏推薦)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035章:一篇檄文天下動第828章:年產百萬行不行(月底求票)第796章:煙有毒第016章:安置第787章:決戰多瑪鎮第665章:陳智略宋城發威第380章:皇后?沒感覺第817章:轟開門戶第378章:裴矩思退第531章:將軍傲氣第893章:一半靠努力,一半靠天意第017章:王世充第840章:徐福後裔,會造水泥?第047章:做人要狠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041章:一人牽動天下勢第666章:淮北第一戰第319章:無盟國無將可用第503章:蕭後的經驗第151章:關隴權貴施壓(求收藏推薦)第249章:半島格局(求月票全訂)第186章:獨孤之謀(求首訂月票)第729章:失策了(雙節快樂)第038章:凌敬論商第499章:天大懲罰莫過於此第107章:將相失和第116章:全力西進第659章:一夜鍾離定第547章:緣分已盡,相忘江胡第733章:偏見第029章:不要世家士族第242章:長安議科舉(求月票全訂)第572章:薛萬徹進退兩難第810章:急轉直下第384章:登基大典第580章:大國氣度第068章:長孫無忌第118章:整頓官制第791章:河岸遇伏第674章:遷都辨忠奸第392章:無意破陰謀第016章:安置第673章:窮途末路,臨死一搏第277章:路在何方第344章:國戰不講仁慈第326章:老程的猥瑣解讀第839章:外強中乾花架子第110章:死亡之旅第067章:太子妃韋蓉
第366章:全城歡呼第409章:道女爭道統第002章:炸營第103章:楊侑的理想第848章:遨遊九天第064章:傳國玉璽第477章:侯君集之設想第189章:不尋常的味道(求訂閱月票)第833章:父皇,你爲何要色眯眯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916章:李秀寧請戰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781章:棗陽城第920章:樂極生悲,李靖敗北第616章:割斷一份親情第705章:招攬失敗第844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913章:無妻夜話,心如刀絞第075章:突厥來犯第043章:不值錢的錢第365章:王者歸來第173章:絕戶計(求收藏推薦)第955章:李淵作妖第095章:英雄輓歌第328章:老程搗亂第866章:風起益州第310章:李密西進第075章:突厥來犯第114章:性格決定命運第919章:最後的戰役第052章:玩票大的第226章:鬥志燃燒第970章:無賴賴楊廣第449章:隋唐爭端再起第406章:大隋暴徒第701章:裂士科舉,文帝之遠見第020章:論竇建德第058章:滅了他第862章:千秋殿定千秋第657章:引敵入甕(補上一章)第428章:王世惲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309章:一鳴驚人第137章:送刀子(求收藏推薦)第237章:金榜題名(求月票)第126章:新羅王女金德曼第616章:割斷一份親情第985章:怎麼證明你是李淵第018章:楊倓很傻很天真第180章:南部可汗(求收藏推薦)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035章:一篇檄文天下動第828章:年產百萬行不行(月底求票)第796章:煙有毒第016章:安置第787章:決戰多瑪鎮第665章:陳智略宋城發威第380章:皇后?沒感覺第817章:轟開門戶第378章:裴矩思退第531章:將軍傲氣第893章:一半靠努力,一半靠天意第017章:王世充第840章:徐福後裔,會造水泥?第047章:做人要狠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041章:一人牽動天下勢第666章:淮北第一戰第319章:無盟國無將可用第503章:蕭後的經驗第151章:關隴權貴施壓(求收藏推薦)第249章:半島格局(求月票全訂)第186章:獨孤之謀(求首訂月票)第729章:失策了(雙節快樂)第038章:凌敬論商第499章:天大懲罰莫過於此第107章:將相失和第116章:全力西進第659章:一夜鍾離定第547章:緣分已盡,相忘江胡第733章:偏見第029章:不要世家士族第242章:長安議科舉(求月票全訂)第572章:薛萬徹進退兩難第810章:急轉直下第384章:登基大典第580章:大國氣度第068章:長孫無忌第118章:整頓官制第791章:河岸遇伏第674章:遷都辨忠奸第392章:無意破陰謀第016章:安置第673章:窮途末路,臨死一搏第277章:路在何方第344章:國戰不講仁慈第326章:老程的猥瑣解讀第839章:外強中乾花架子第110章:死亡之旅第067章:太子妃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