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彌勒教和摩尼教

李憶安想過很多關於父母的事情,卻從來沒有想過,他們會厲害到這種程度。

因爲他們已經不在,得到模板後他也沒有算過,在今天之前,覺得他們是平平無奇,沒啥好算的。

“先生你那印記在以前是聖女獨有的,用一種特殊的藥水,刺在脖子上面,會如同是胎記一般,永遠沒辦法去掉。”

宇文戰是真的把這些打聽出來,續道:“至於聖女爲何會在先生的脖子上,也刺下這個印記,我就不是太清楚。還有,先生說過以前是沒有印記,我們一種很特殊的藥水能暫時遮擋,但十年之內必定會失效。”

這樣一來,又差不多可以和李憶安所認知的時間對應起來。

但那個什麼組織,做的也太奇怪了。

宇文戰又說道:“至於小碩真的印記,我回去之前,並不知道小碩真的事情,如果知道了,一定會問得更清楚一些。”

對他而言,陳碩真的出現就是個意外,甚至是阿水爲何會被他們追殺,也不是很清楚。

“天王和彌勒佛呢?”

李憶安繼續追問。

“不知道先生是否聽說過一個叫做彌勒教的組織?”

宇文戰問道。

這個李憶安當然知道,彌勒教是北魏宣武帝時期成立的,到最後發展成爲白蓮教。

隋煬帝大業九年的時候,就有一個叫做宋子賢的人,自稱彌勒出世,然後聚衆造反,到了宋朝時也出現過類似的事件。

也可以這麼說,彌勒教的出現,都是和造反有關。

“天王是彌勒教的人?”

李憶安又問:“那你們的組織,是否也是彌勒教?”

宇文戰說道:“天王的確是彌勒教的人,他雖然是我們內部的,但又不完全是,如果非要說個理由的話,我們和彌勒教是有深度合作,可以說互相滲透的那種。這些只有我們高層才知道,妍兒都不太清楚,要不是回去過一趟,我也不知道那麼多。”

這樣聽起來,關係還是挺複雜的。

李憶安又問:“那你們的組織叫做什麼?”

“摩尼教!這也是我回去之後,想方設法問出來的。”

聽着這個名字,李憶安懵了一下。

根據他所瞭解到的,這個外國的教派,似乎武則天時期才正式傳入大唐,現在的話,應該還在中亞地區流傳着,現在居然在大唐出現了。

彌勒教和摩尼教,可以說在是同一個時代的產物,在華夏北方出現並且往南方發展。

後來方臘起義就是摩尼教,很多人熟知的明教,就是摩尼教和彌勒教融合而成,最後又演變成白蓮教。

這兩個組織開始融合,史書記錄最早是在宋朝,沒想到現在比起宋朝還要早,在唐初已經有融合的趨勢。

“目前我們是在大唐有不少人,但真正的陣營,還是漠北等地,因爲大唐有佛門、道門等,我們難以南下發展擴大,所以和彌勒教深度合作,互相滲透。”

宇文戰繼續說道:“彌勒教在隋朝時期遭到朝廷的打擊,實力大減,他們也不得不和我們合作以圖發展,最後便有了那些天王。”

這樣似乎也能解釋,陳碩真的家裡爲何會供奉有彌勒佛,還有那狼眼的印記,那他們一定和自己父母有着無法脫離的關係。

但是李憶安父母身邊,卻沒有任何和彌勒佛相關的東西。

有些事情知道得越多,會越感到不可思議。

“那你們摩尼教和彌勒教的融合,又怎麼會與千金公主扯上關係?”

李憶安再問。

不僅和千金公主有關,還有長孫無忌的父親。

李憶安記得長孫無忌父親長孫晟在大象二年,護送千金公主嫁去突厥,然後還分裂突厥,那不清不楚的關係大概是這時候建立。

隨着北周滅亡,突厥分裂,使得千金公主恨上長孫家,包括長孫晟的後人。

這樣彷彿能解釋過來。

當時宇文戰去長孫家,大概是因爲這些恩怨。

念及至此,李憶安彷彿又想到一出,和他父母一樣狗血的愛情故事,還是悲劇的。

“我的祖父,是千金公主的兒子,當年他遭到楊堅的追殺,走投無路之下,加入了摩尼教。”

宇文戰又道。

李憶安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某些事情,彷彿揭開一層面紗,彷彿又朦朦朧朧看不清楚,看似明朗,但很多事情還看不到全貌。

“我的父母,爲何會和杭州李家村有關係?”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宇文戰搖了搖頭。

他們雙方有些消息可以對應上,有些消息又有一定的差距,暫時來說,還有很多弄不明白,李憶安真的很想現在回去一趟杭州。

可惜現在他又不能隨意離開。

“先生我能知道的,大概只有這些,內部有一個長輩對我比較好,才願意說那麼多。”

宇文戰無奈道:“如果再問下去,他會反感,但他還說,若是先生想知道更多,最好自己回去一趟。”

“我建議,現在最好不要回去。”

他是那裡來的,最清楚他們對李憶安持什麼態度,回去一定很危險。

“現在我暫時不想去漠北,以後再說吧!”

李憶安想了一會,又問:“你是否聽說過,一種叫做鑰匙的東西?”

宇文戰搖了搖頭。

“你等我一會!”

李憶安離開房間,片刻後將那斷裂的玉牌拿過來。

“先生這個怎會在你這裡?”

宇文戰驚喜地接過來,可惜的是摔壞了。

當初他被伏擊,身受重傷,這塊玉牌帶不走,最後摔在地上。

“當時你在長孫家,要帶走這個的目的是什麼?”

李憶安以前就很好奇,直到現在才問起,又把玉牌出現得莫名其妙一事,簡單地說一下。

“因爲他們都說,千金公主有一批寶藏,線索便藏在一塊玉里面,但千金公主留下來的玉器很多,我們內部翻轉了還是找不到,最後想起送給長孫晟的這玉牌。”

宇文戰續道:“這是開皇九年,千金公主最後送給長孫晟的東西,從那以後,雙方便決絕了。”

“前段時間我犯了錯事,那個長輩爲我爭取了這個任務,將功贖罪,卻差點連命都沒有了。”

第449章 衝突第74章 世家的憤怒第117章 遇事不決,請教先生第171章 憶秦娥第299章 私藏種子第363章 我會幫一個敵人?第410章 首次對戰第226章 周楠再上門第417章 夜襲第68章 高價賣,低價買第259章 天花第115章 撩撥第270章 到杭州第462章 太子之爭第51章 君舟民水第170章 獨攬前三第67章 經濟槓桿第184章 刺客來歷第327章 嘆衆生不肯回頭第179章 賺大錢第201章 天價茶葉第125章 鬼火第284章 捉人第102章 尸位素餐第378章 他們終於下山了第32章 深夜受襲第195章 倭國第417章 夜襲第291章 趙家取而代之第113章 查賬第433章 投降第79章 占城稻來了第22章 富國之策第464章 神仙手段第22章 富國之策第433章 投降第488章 父母的離開第123章 新鹽第334章 還施彼身第437章 對高句麗之戰第350章 臣要去西南第310章 李憶安變法第313章 罪狀第195章 倭國第125章 鬼火第335章 等第293章 增長天王第315章 找茬第266章 裝得太過了第202章 大航海的設想第231章 熱氣球飛天第269章 下江南第4章 虛張聲勢第475章 無名道經第473章 冰封的人第404章 對突厥的戰爭第274章 化學現象第238章 叛徒第222章 強軍治國第144章 好書第307章 第一位女皇第47章 農耕神器第443章 聖旨第31章 厲鬼糾纏第411章 來求我啊第61章 十四鬥米第104章 佈局第277章 這個我見過第74章 世家的憤怒第468章 拜師第183章 刺殺李世民第293章 增長天王第450章 報復第181章 想不想報仇第172章 恐怖狼主第205章 航運的好處第425章 假死第414章 佔據大營第72章 造紙第472章 李家道第112章 下馬威第352章 忠義之家第461章 我要一座府邸第302章 捉人第386章 長孫衝受傷第174章 神秘的印記第403章 終於升級了第496章 銅礦第208章 這是科學第75章 沙盤第434章 屯鐵山第15章 子隨父親第226章 周楠再上門第370章 去西南第77章 三戰三敗第262章 試驗第373章 成都第118章 宣戰第402章 回成都第371章 茯苓
第449章 衝突第74章 世家的憤怒第117章 遇事不決,請教先生第171章 憶秦娥第299章 私藏種子第363章 我會幫一個敵人?第410章 首次對戰第226章 周楠再上門第417章 夜襲第68章 高價賣,低價買第259章 天花第115章 撩撥第270章 到杭州第462章 太子之爭第51章 君舟民水第170章 獨攬前三第67章 經濟槓桿第184章 刺客來歷第327章 嘆衆生不肯回頭第179章 賺大錢第201章 天價茶葉第125章 鬼火第284章 捉人第102章 尸位素餐第378章 他們終於下山了第32章 深夜受襲第195章 倭國第417章 夜襲第291章 趙家取而代之第113章 查賬第433章 投降第79章 占城稻來了第22章 富國之策第464章 神仙手段第22章 富國之策第433章 投降第488章 父母的離開第123章 新鹽第334章 還施彼身第437章 對高句麗之戰第350章 臣要去西南第310章 李憶安變法第313章 罪狀第195章 倭國第125章 鬼火第335章 等第293章 增長天王第315章 找茬第266章 裝得太過了第202章 大航海的設想第231章 熱氣球飛天第269章 下江南第4章 虛張聲勢第475章 無名道經第473章 冰封的人第404章 對突厥的戰爭第274章 化學現象第238章 叛徒第222章 強軍治國第144章 好書第307章 第一位女皇第47章 農耕神器第443章 聖旨第31章 厲鬼糾纏第411章 來求我啊第61章 十四鬥米第104章 佈局第277章 這個我見過第74章 世家的憤怒第468章 拜師第183章 刺殺李世民第293章 增長天王第450章 報復第181章 想不想報仇第172章 恐怖狼主第205章 航運的好處第425章 假死第414章 佔據大營第72章 造紙第472章 李家道第112章 下馬威第352章 忠義之家第461章 我要一座府邸第302章 捉人第386章 長孫衝受傷第174章 神秘的印記第403章 終於升級了第496章 銅礦第208章 這是科學第75章 沙盤第434章 屯鐵山第15章 子隨父親第226章 周楠再上門第370章 去西南第77章 三戰三敗第262章 試驗第373章 成都第118章 宣戰第402章 回成都第371章 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