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埋下的種子

原本朝廷選拔官員,雖說有科舉選材,但是通過科舉爲官的,又能有多少?通過科舉出仕,站在含元殿的,又有多少?朝廷大部分人才,還是不是出自於世家?就算是以前的國子監,在國子監裡頭讀書的,大多也是有身份的學生,背後站着一個大家族。

但是東山縣的書院呢?要是給莊子上的那些泥腿子出身的孩子啓蒙,讓他們識字也就罷了,但是關鍵是,後來又出什麼文學院,出什麼兵學院,讓從朝廷之中退下來的德高望重的官員去當先生,從大唐各地網絡那些有名氣有本事的夫子去教書。

這樣一來?豈不是極大的壓縮了世家子爲官的空間?

這讓他們這些大家族的人怎麼忍?

先前太上皇在位的時候,他們曾經勸阻過,但是沒有什麼用,那時候再加上文學院與國子監爭鋒,他們將籌碼都壓在了國子監上面,那時候,只要國子監贏了,他們背後一操作,有千百種方法讓東山縣的書院消失。

但是誰能想到,國子監的那幫廢物這麼的不爭氣,連一個小小的文學院,一幫泥腿子湊在一起讀書的學子都贏不了。

那時候文學院的勢頭實在是太猛了,再加上朝中的一些大儒的支持,世家也不敢說話,畢竟開設書院,招收學生,這是一個教化天下萬民的名頭,誰攔着,誰就是居心不良。

但是任憑他們這般擠壓世家,世家心裡也不爽。

矛盾就一直這麼掩藏着。

而就是因爲這次,學生們爲了玄世璟的事兒去找上了書院的先生,讓崔知溫看到了機會,他要藉着這個機會,針對東山縣的書院。

哪怕文學院的院長是太上皇,那也不行,一旦出了事兒,太上皇也干預不了,就讓事情,發酵起來吧。

文學院的學生一旦做了觸怒陛下的事,讓陛下心生不滿,那整個東山縣的書院都要跟着遭殃。

這件事,需要好好策劃一番,而將權善才叫過來,也是因爲,這件事兒當中,還有需要權善才出面兒的地方。

現如今權善才在長安城之中任職,一旦東山縣書院的那些學生到了長安城鬧事,權善才就能帶兵控制局面。

至於控制局面的時機,什麼時候出面,這當中也有門道,崔知溫要跟權善才商議好了纔是。

“既然如此的話,崔兄打算如何做?這件事情,是否還要聯絡其它人?”權善才問道。

“這件事,暫且你知我知,知道的人不宜過多,另外,只要這件事有個苗頭,其他人肯定就能看出當中的門道,到時候,自然而然,他們就會在朝中配合咱們,朝中說話的人多了,陛下也得思量一番不是?”崔知溫說道:“但是,這件事的開始,咱們插手,做事就要做的滴水不漏,否則,咱們的下場,就會跟來俊臣一樣。”

來俊臣做事,在這些大佬的眼中看來,就像是一張漁網一樣,到處都是破綻,若非陛下那時候不動來俊臣,單單是他們,就能讓來俊臣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這也是爲什麼來俊臣在朝中再像只瘋狗,他也不敢攀咬崔家和、李家和盧家這些家族。

因爲他們在錢莊案子之中,並沒有給太大的把柄,而且有了鄭家和王家在前頭,陛下暫且也不想讓其他家族出事兒。

至少朝堂之上還要有人給朝廷辦事兒不是?一下子將參與進去的所有世家都收拾了,這不現實。所以來俊臣不敢動他們。

再看看當初栽再錢莊案的那些官員勳貴。

多是勳貴,被去了官,去了勳位,陛下這是在收回當初大唐開國之時,高祖皇帝分封出去的諸多爵位啊。

當初封出去,那朝廷就得養着他們,戶部就得每年真金白銀的往外之處,不僅僅是朝廷要供養他們,連當地的百姓,也要供養他們,他們就像是吸血蟲一樣,這樣的勳貴,朝廷能留着他們嗎?

所以乾脆藉着錢莊的事兒,不管大罪名還是小罪名,只要沾染了,那就全部弄死,乾淨利落,一了百了。

錢莊的案子,陛下是幕後主使,玄世璟就是陛下放出去的一把刀,到最後,陛下拿起這把刀,將人都抓了起來,親自做了一回劊子手,也在朝中豎立了自己的威信,讓羣臣敬畏。

“那咱們要怎麼做呢?”權善才問道。

“我已經派人到東山縣莊子上去了,時刻盯緊書院那邊兒的動靜,現在書院那邊兒的護衛已經開始戒嚴書院了,外人是進不去的,所以咱們就只能從書院內部下手。”崔知溫說道:“權兄家裡可有在書院上學的孩子?”

權善才想了想:“倒是有一個,不過並非在文學院,而是在兵學院。”

權善才是武將,家中的子弟,將來走的路,肯定也是要偏向武將一邊的,所以家裡的孩子,上的大多都是兵學院。

不止一個。

而回應崔知溫的話,權善才也是說一半留一半,總不能將自己家裡的底細全都交代出去,這是人之常情,即便以後崔知溫知道了他現在說的是假話,那又怎麼樣呢?

“兵學院,那平日裡與文學院那邊兒有聯絡嗎?”崔知溫問道。

“倒是能過去,但是聯絡不多啊,本來就是兩個書院的學生。”權善才說道。

“這樣,先暗中聯繫家中子弟,看看能不能在文學院之中散播一些消息,最好是將現在玄世璟的情況,全都傳到書院學子的耳朵裡。”崔知溫說道。

既然他們是要替玄世璟打抱不平,那玄世璟在大理寺的牢房之中過的越是悽慘,不就越是能激起那幫學生的憤怒嗎?

到時候羣情激憤,學生們變得沒有了理智,那就是崔知溫想要的結果了。

人在激憤之下做事,是不過腦子的。

尤其是那些年輕氣盛沒有什麼經驗的學生,最是容易被他們所見到的片面的東西所左右的。

既然如此,那他就攪動這一汪池水,讓學生們見到的,都是他想讓學生們看到的。

第三百一十二章:侍女的事兒第四百六十一章:方士與道士第八十四章:見胡商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無功而返第五百二十四章:新宮的必要性第八十七章:搬石頭砸自己腳第四百三十五章:思索第四百七十二章:聲名再起第一百九十七章:官府第五百三十六章:目標與方向第九百二十章:京兆尹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婚事提前第三百三十五章:玄世璟的重大疏漏第三章:當然選擇原諒他第六十六章:李二陛下要的摺子第一千零六十八章:鄭鈞的猶豫第三百八十五章:捷報第五百六十三章:官官相護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想不通的行爲第九百五十五章:被貶的于志寧第六百三十三章:勢如猛虎第一百三十八章:匆匆又三年第一百三十一章:王氏說:袁天罡是個混蛋第九百六十二章:蠢蠢欲動第六百九十章:又來事兒第六十七章:橫生枝節第一千一百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各自安排第一百八十九章:再生事端第五十二章:一號宅!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患難凝心第八百章:玄家長子(爲新書求收藏推薦)第一百三十一章:意想不到的使臣第一千一百零九章:行事隱秘?第七十七章:審問(下)第三十三章:脣槍舌劍第三百四十七章:回到平壤城第三百一十二章: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三百三十七章:所夫孫必須死第五百零四章:該殺的殺第五十七章:啓程第三百九十九章:李二陛下的毛病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你算命嗎?第十七章:太監的兒子第二百九十一章:國庫空虛第四百七十九章:最後的佈置第三百八十七章:上門祭奠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病危第五百三十五章:送往長安的奏摺第十四章:侯爺的長史第四十九章:恩怨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王家門外第一千零八十四章:洛陽行第五百二十四章:新宮的必要性第一千零四十五章:穩賺第八十八章:中毒第十九章:長孫的作品第九百七十八章:契苾何力第六百二十六章:楊福到訪第三百三十八章:偶遇武媚娘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你算命嗎?第五百零二章:結果第六百零四章:打誰第二百八十八章:單蠢的和尚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查無此人第五百零一章:發展纔是硬道理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慈孝第五十六章:論春秋第一百五十五章:到達岷州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見鄭鈞第九百零六章:對與錯,難解第八百九十八章:既定的較量第一百一十四章:腿病第七十九章:天機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永輝第四百六十三章:上摺子的人第二百三十一章:包湯圓第一千四百零七章:身份第十四章:退敵第三十二章:討個說法第三百二十四章:太子的反應第二百九十二章:李二陛下在準備第六百一十六章:談判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說開第六百三十七章: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六十一章:瓏兒的情緒第二百四十七章:李承乾進神侯府第五百三十五章:送往長安的奏摺第八百九十六章:拙劣的戲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代代相傳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前車之鑑第六十七章:橫生枝節第五百四十章:匆忙回府第四百零五章:可疑的小廝第一百七十八章:升堂第五百五十六章:屠刀下的村子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典禮第一百五十八章:秦冰月和錢堆第六百零三章:劉仁願的心思第三十一章:臺階
第三百一十二章:侍女的事兒第四百六十一章:方士與道士第八十四章:見胡商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無功而返第五百二十四章:新宮的必要性第八十七章:搬石頭砸自己腳第四百三十五章:思索第四百七十二章:聲名再起第一百九十七章:官府第五百三十六章:目標與方向第九百二十章:京兆尹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婚事提前第三百三十五章:玄世璟的重大疏漏第三章:當然選擇原諒他第六十六章:李二陛下要的摺子第一千零六十八章:鄭鈞的猶豫第三百八十五章:捷報第五百六十三章:官官相護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想不通的行爲第九百五十五章:被貶的于志寧第六百三十三章:勢如猛虎第一百三十八章:匆匆又三年第一百三十一章:王氏說:袁天罡是個混蛋第九百六十二章:蠢蠢欲動第六百九十章:又來事兒第六十七章:橫生枝節第一千一百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各自安排第一百八十九章:再生事端第五十二章:一號宅!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患難凝心第八百章:玄家長子(爲新書求收藏推薦)第一百三十一章:意想不到的使臣第一千一百零九章:行事隱秘?第七十七章:審問(下)第三十三章:脣槍舌劍第三百四十七章:回到平壤城第三百一十二章: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三百三十七章:所夫孫必須死第五百零四章:該殺的殺第五十七章:啓程第三百九十九章:李二陛下的毛病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你算命嗎?第十七章:太監的兒子第二百九十一章:國庫空虛第四百七十九章:最後的佈置第三百八十七章:上門祭奠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病危第五百三十五章:送往長安的奏摺第十四章:侯爺的長史第四十九章:恩怨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王家門外第一千零八十四章:洛陽行第五百二十四章:新宮的必要性第一千零四十五章:穩賺第八十八章:中毒第十九章:長孫的作品第九百七十八章:契苾何力第六百二十六章:楊福到訪第三百三十八章:偶遇武媚娘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你算命嗎?第五百零二章:結果第六百零四章:打誰第二百八十八章:單蠢的和尚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查無此人第五百零一章:發展纔是硬道理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慈孝第五十六章:論春秋第一百五十五章:到達岷州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見鄭鈞第九百零六章:對與錯,難解第八百九十八章:既定的較量第一百一十四章:腿病第七十九章:天機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永輝第四百六十三章:上摺子的人第二百三十一章:包湯圓第一千四百零七章:身份第十四章:退敵第三十二章:討個說法第三百二十四章:太子的反應第二百九十二章:李二陛下在準備第六百一十六章:談判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說開第六百三十七章: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六十一章:瓏兒的情緒第二百四十七章:李承乾進神侯府第五百三十五章:送往長安的奏摺第八百九十六章:拙劣的戲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代代相傳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前車之鑑第六十七章:橫生枝節第五百四十章:匆忙回府第四百零五章:可疑的小廝第一百七十八章:升堂第五百五十六章:屠刀下的村子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典禮第一百五十八章:秦冰月和錢堆第六百零三章:劉仁願的心思第三十一章: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