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

bookmark

李二竟然說明月就是李嵐姍的至親,這個說法讓人意外。

“不說這個了,就算是已經決定,也是需要一個安排的。我們談正事吧!”李元興想結束這個話題。

武曌聳了聳肩膀,表示她沒有意見。

李二也正式的坐了一下來,三個人面前擺着完全相同的東西,紙、筆、水杯。

“皇兄,臣弟要說的第一條是糧食!”

“五郎說!”李二拿起了筆,準備把李元興所說的一些重點記下來。

李元興翻開自己的記事本:

“皇兄,先說大唐。大唐現擁有人口不過一千二百萬人,其中十八以上,四十以下的青壯不足四成,這是一個大唐發展的硬傷。好在武德年間大唐平穩了許多,根據臣弟讓州府的統計,武德三年至五年,是人口的一個高出生年,接下來就減少了許多,武德八年甚至不足武德三年的一半!”

李二這個皇帝不是白當的。

聽完李元興的數字之後,李二說道:“武德初,太下初平。自然幼童出生較多,但武德七年開始,出生的幼童過多之後,糧食不足,丁稅等原因也限制了人口的出生。”

“接下來,外部人口。東突厥、靺鞨、契丹、室韋。差不多可以爲大唐增加六百萬人口,伊吾那些人口太小,連計算在內的必要都沒有。接下來,一個大頭卻是需要皇兄留意的,那就嶺南。臣弟指的不是嶺南的漢人,而是那些被稱爲南蠻的人!”

李二默默的點了點頭。

早在東晉的時候,就已經與嶺南的少數民族有過深入的交流。

那個時候,至少爲東晉增加了三百萬人口。

現在大唐如何處理好了這一層關係,那麼整個嶺南就是五百萬人。

“爲兄記下了,此事需要從長計議!”李二也不敢一口氣把話說死了,畢竟嶺南那裡可不是一個民族,而是十幾個不同的大大小小的民族,馮盎的實際控制區域,並不算大呀。再往西南。至少還有千里可以深入。

李元興把記事本翻了一頁:“皇兄,接下來臣弟要說的就是爲了養活這麼多人,大唐最需要的東西!”

“糧食!”李二笑着迴應了一句。

“糧食臣弟認爲分三步走,第一步先發展農業。提高畝產。增加有效的種植面積!”

李元興說到這裡。武曌象小學生一樣舉起了手,表示自己有話說。

李二笑着一指武曌:“明月來講!”

“這就是我的提議了。再生能源的利用,首先第一種。必須大力的發展沼氣池。沼氣池一個產業鏈,好處多到數不清。明月有表章……”武曌說着,又去準備翻她的那四隻箱子,李二趕緊制止:“明月,這個提案不錯,五郎的秦王莊就是極好的。”

“聖上,秦王莊農戶對沼氣的利用率,只有三成!”

李元興這時也說道:“不如着手改造一個村子,馬上要大考了。各地官員都會送學子入長安來應考,讓他們親眼看一看沼氣,也好回去推廣!”

“好,就依五郎!”李二自己也沒有完全看過,既然有利於農業,一定要支持。

李元興繼續說:“這農業第二步,就是發展海田,湖田。在不破壞水面的情況下,可以養魚、種水產。這個產量也是巨大的,運力提高之後,可以有效的補充田地生產的不足。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爲不收糧稅作準備!”

“不收糧稅!”李二很動心呀。

“不收糧稅,那就要收商稅,商人將糧食四處運着賣,交了一成的商稅不爲過,但卻不從田地之中收稅了。那麼第一個矛盾不是免稅,而是佃農與奴隸。”

李二點了點頭,這是一個大麻煩,沒幾年時間不好解決。

也不能急着解決。

“此事緩議!”李二的意見李元興也同意,急不得,也不敢急。

“第三點,臣弟以爲,百越之地必佔!”李元興又露出獠牙了,李二最喜歡聽到就是李元興說那塊地方一定要佔領之類的話題了,開疆擴土是歷代帝皇最大的功績了。

李元興繼續講着:

“百越好在那裡,臣弟喜歡的就是糧食。他們那裡一年四季米,農人根本就不去照顧田地,產收就好過大唐數倍。所以,爲了保護大唐的糧食,必須要佔。而且除了糧食之外,糖,橡膠等許多農作物,都是大唐每年數萬船的用量呀!”

“佔,五郎儘管列出計劃來!”李二一百個支持。

打,儘管打,只要給大唐的地圖增加尺寸,那就是天大的好事。

武曌又舉手了。這會功夫,武曌只要舉手肯定有重大意見,李二示意武曌說話。

“打百越,最強的統帥不是李元興。”武曌很嚴肅。

李二大笑:“明月這是要舉帥了!明月你講來,朕一定慎重考慮!”

“櫃爺!”武曌的話讓李二一愣,李元興卻是在深思。

要說打百越,在大唐還真的沒有一個能比櫃爺強的人,櫃爺的兒子自己的岳父是死在那裡的,櫃爺也親自去過前線,而且對安南作過非常深入的瞭解,當真是打百越,非櫃爺再無第二人選。

李元興沉默不語,李二在觀察。

“五郎以爲明月的話如何?”

“臣弟在想,怎麼勸爺爺少些殺戮,多些奴隸。秦將之風,下手都有些狠。百越在爺爺來講,真不算什麼?”

武曌這時接了一句:“李嵐姍的父親就死在百越!”

李元興瞪了武曌一眼,心說你怎麼亂說話呀。可武曌繼續說道:“櫃爺私自下凡,人沒有救回來,只帶了一個嬰兒迴天庭,那就是李嵐姍。所以櫃爺把百越研究了幾十年,在聖上面前明月不說假話!”

李二眼睛一瞪,殺氣十足的說道:“就這麼定了,賢皇爲徵南元帥,百越之事全權處理!”

李二纔是最護短的人。

就算是爲李氏皇族出氣,也要給百越一個好看。更加上武曌說過,這先有私仇,再加上一位名將對百越研究了幾十年,那必是早就有了上等的戰術。絕對不亞於李元興帶過來的那一箱子對突厥的方案。

所以,賢皇李信掛帥,絕對是不二人選。

李元興笑了:“以櫃爺領軍的本事,這天下間就沒有他打不了的地方。可大唐還是要培養年代一輕統帥的,所以必須有輔助計劃!”

“這個五郎不用擔心,爲兄心中有數!”

這位賢皇有多強,李二也在期待之中,光是這年齡,研究了幾百年兵法的人,豈能輕視!

李元興繼續翻着自己的筆記本:“皇兄,今天最後一議,就是爲工業。環境之事明月操心的不少了,這方面李嵐姍可以幫她,臣弟不管了。”

李二好奇的問了一句:“這位李氏嵐姍,所學之長爲?”

李元興沒有回答,示意這問題有武曌來回答。

武曌嘆了一口氣:

“我是學財的,她是學史的。學財的人要知各行各事,懂了纔可以讓財勢動起來。李嵐姍學史,她學的不光是大唐的史,比如那大食的、羅馬帝國的,她都懂。學史的人,也要學民生,農,財,禮,樂,詩,詞。而且她學史,戰爭史也是史,所以她懂兵,甚至不亞於李元興,特別是歷代兵史,中外兵史她有過研究。”

李二心說,這要讀多少書呀。

當李二把心中的疑惑問出來之後,武曌回答:

“我讀過的書,大約有八千套左右,字數過十億,我可以過目不忘。李嵐姍可能比我記兩成左右,而且她讀的書比我雜。我們三個人,就李元興最差,最多讀過二三千本書,能有一億字就不錯了。”

“胡說,我讀過了至少也十幾億個字了!”李元興反駁了一句。

武曌笑了:

“如果三國演義這類的話本也算,我信。你看的那些不打糧食的話本,一本就幾百萬字,那東西你也好意思湊字數!”

李元興啞巴了,尷尬的笑了笑。李元興知道武曌還是留面子了,只說三國演義。沒說自己看小說,看那動不動就幾百萬字的快餐文學。

李二則是放聲大笑,看到李元興尷尬他也高興。

李二有些期待,櫃爺這位賢皇,還有一個不亞於武曌的大才女來到大唐了。

“繼續說工業!”李元興趕緊把話題拉回來。

“大唐現在幾乎全是軍工,就是爲軍隊服務的工業。臣弟以爲,民生工業已經開始發展了,比如火柴廠、造紙廠、民用的成藥廠、麪粉、肥皂、日用品等等……”李元興說罷,對武曌又說道:“這些廠子,要不你幫着計劃一下!”

武曌一扭頭:“不管,你光想辛苦我了。李嵐姍來了她也不能閒着!”

“爲兄加封李嵐姍也爲公主!”李二笑着,然後衝着武曌又說道:“明月是三等公主,先給了五等,有了功績再加!”

李元興很明顯有些不自然,武曌眼尖,立即衝着李元興吼着:“你還瞞着我們什麼?”

好一句我們,武曌顯然把她與李二擺在一個陣營了。

“我說了,你不許亂來!”李元興倒是有些緊張了。(未完待續)

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543節 古方神藥第97節 心狠手辣第834節 禁工化區第336節 宣戰吧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201節 秦王七妃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332節 王八拳第一式第267節 秦王莊夜宴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488節 軍魂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507節 養生功法第751節 海盜?第654節 奇蹟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752節 神藥雛形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793節 土着暴動第72節 大軍齊出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768節 百姓與戰爭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846節 再巡邊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788節 老秦人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10節 炭哥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858節 急務!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860節 定策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792節 甘蔗園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789節 唐人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369節 令女人們瘋狂皮草第191節 文明(二)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380節 戰黃河(二)第678節 這是任務?第444節 長安八水八惠兩池第148節 唐玉米第209節 涼州血夜第408節 命中註定(二)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852節 先祖之地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680節 倭島的佔領計劃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597節 又要準備新年慶典了第33節 價值十億的女人第835節 整軍備戰第201節 秦王七妃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271節 秦王睡書房
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543節 古方神藥第97節 心狠手辣第834節 禁工化區第336節 宣戰吧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201節 秦王七妃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332節 王八拳第一式第267節 秦王莊夜宴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488節 軍魂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507節 養生功法第751節 海盜?第654節 奇蹟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752節 神藥雛形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793節 土着暴動第72節 大軍齊出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768節 百姓與戰爭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846節 再巡邊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788節 老秦人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10節 炭哥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858節 急務!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860節 定策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792節 甘蔗園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789節 唐人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369節 令女人們瘋狂皮草第191節 文明(二)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380節 戰黃河(二)第678節 這是任務?第444節 長安八水八惠兩池第148節 唐玉米第209節 涼州血夜第408節 命中註定(二)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852節 先祖之地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680節 倭島的佔領計劃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597節 又要準備新年慶典了第33節 價值十億的女人第835節 整軍備戰第201節 秦王七妃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271節 秦王睡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