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回 取霍邑(二)

“輔機!”李世民忽然停了下來,瞪了一邊的那肥胖青年一眼。他就是李世民的大舅子,長孫無垢的親哥哥長孫無忌。先世乃鮮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後改爲長孫氏。自從李淵起兵後,一直跟隨在李世民身邊。充當謀主。

長孫無忌見狀,雙眼一眯,笑眯眯的臉孔之中幾乎看不見此人還有一雙眼睛。只是那偶爾射出的一道精光預示着此人的不凡。

“世民可是擔心盧照辭日後到底會投靠哪一方?”作爲李世民的心腹,他自然知道李世民胸懷大志,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英主。這纔是他長孫無忌追隨李世民的原因之一。

“不錯。”李世民點了點頭,道:“盧氏雖然強大,不但代表着范陽盧氏,甚至還有可能代表着關東集團,但是這一切都不是我所重視的。我重視的只有一個盧照辭,擁有一個盧照辭就等於擁有這一切。還有,他居然帶着智雲小弟進了霍邑。”

“他帶着智雲進了霍邑?”長孫無忌神色一動,驚訝的說道:“難道他想將這獻霍邑的功勞記在智雲的頭上?更或者,他已經投入到五公子的麾下了?不會的。依照盧照辭的智慧來說,他不可能看不出以後的大勢的。日後國公君臨天下,大公子擁有長子的優勢,而世民也是明主,日後大有可能穩定至尊之位。,唯獨智雲乃是庶出,年紀幼小,不但在軍中無嫡系,就是文臣之中,也沒有忠心的屬下,盧照辭怎麼會投靠在智雲公子的麾下呢?”

“不管是不是,據兄長所言,盧照辭當初在河東的時候就已經與兄長和智雲結識,而我與那智雲關係一般,沒有兄長與他來的親近,輔機,你說會不會盧照辭已經打定主意要投靠到我兄長麾下了。”李世民緊張的問道。

長孫無忌見李世民如今緊張,也不由的皺了一下眉頭。雖然知道李世民平日注重人才,也明白李世民把自己當做親信,也能想到這盧照辭乃是一個重要的人物。但是看着李世民如此緊張其他人。長孫無忌心中還是有點不舒服。但是還是平心分析道:“世民不必擔心。就算盧照辭或者盧氏要投靠大公子麾下,恐怕有人也不會同意的。”

李世民聞言驚訝的望着長孫無忌,思索了片刻,忽然雙眼一亮,道:“輔機說的是太原王氏?嗯,不錯,太原王氏是不可能讓關東集團與自己爭奪利益的。”

“不光是太原王氏,還有依附在大公子麾下的那些世家,日後說不定還有關中韋氏等等世家豪族,這些都是關中財閥,與以盧、崔、鄭等爲首的關東財閥之間矛盾重重。王珪又怎麼會讓盧照辭受大公子重用呢?”長孫無忌冷笑道。

“那若是讓他?”李世民又問道。

長孫無忌心中一動,搖了搖頭,道:“世民這點就不用考慮了,且不說那盧照辭與侯將軍之間有大仇,前些日子,侯將軍又打了盧照辭之叔,盧氏是不會放過侯將軍的。更何況,這些世家大多迂腐,講究的是長子繼承製,他們只會輔佐大公子,拼命的壓制世民你。你們之間不成爲仇人已經很不錯了。”

“那既然如此,就讓他也不能支持兄長就是了。”李世民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忽然淡淡的說道:“這些世家門閥沒一個是好東西。”

“其實這也不是沒有什麼辦法。”長孫無忌看了李世民一眼,輕輕的說道。

“哦,什麼辦法?”李世民雙眼一亮。

“前些日子,三小姐命人送來軍報,她在大興召集了數百人,以接應國公南下,但是左翊衛大將軍陰世師爲了穩定關中局勢,親自調集大軍,準備在我軍渡過黃河之前,平定關中,然後集中力量對付我軍。如此一來,三小姐和柴公子的壓力就比較大,極其缺乏人手。”長孫無忌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道:“盧將軍深通韜略,勇武不凡。必能助三小姐一臂之力,平定關中,助大都督一臂之力。”

李世民聞言不由的鼓掌道:“輔機不愧是我的子房也!哈哈!”李世民不由的哈哈大笑起來。只是不知道這長孫無忌乃是張子房,而他自己又是何人?

“世民可以奏請國公,授予盧照辭以高位,使之大公子暫時不好招攬盧照辭,而世民可以因此與盧照辭結下一段緣分;其二,三小姐雖然深受國公喜愛,但是到底是女子,對世民沒有半點威脅,反而因爲世民爲他推薦了一位良才,日後必有所報;其三,按照無忌對盧照辭的推測來看,此人確實是個厲害角色,說不定,真的能爲我李閥在關中打下一片基業來,到時候,世民你舉薦有功,必定能加深國公對你的印象。”長孫無忌一一分析道。不愧是李世民的謀主,瞬間就將危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輔機所言甚是,待盧照辭獻了霍邑之後,我會親自向父親建議,讓他授盧照辭爲右光祿大夫兼領馬軍總管,讓他去大興,輔佐我三妹。”李世民不愧是英主梟雄,瞬間就下了決定。不服從自己的英雄豪傑,就算不能殺之,也不能讓他人所用。他相信,只要自己成爲天下至尊,無論什麼樣的英雄豪傑,必爲自己所用。

“這個,聽說大都督準備授予柴公子右光祿大夫兼馬軍總管,這個時候讓給了盧照辭,世民是不是太草率了一點了。”長孫無忌皺了一下眉頭。

“柴紹?”李世民聞言面色陰冷,嘴角一動,冷聲道:“哼,當初若不是楊廣忌憚我父親,我李氏需要柴家的支持,我那妹妹豈會嫁給他。雖然出身將門,但是卻是一個紈絝子弟,又如何能配的上秀寧。如今我軍已經南下,已經不需要他柴家的庇護了。堂堂一個男子漢,卻要我三妹一個弱女子主持大局,真是無能。”聲音陰冷,連一邊的長孫無忌都打了一個冷顫,看來李氏家族中,對柴紹這個女婿已經是極度不滿了。

第432回 送美女也沒用第396回 決議遷都第574回 狄仁傑,何許人也?第45回 慧空與袁天罡(一)第384回 大決戰(二)第213回 暴露第445回 破城第78回 敗逃第422回 新羅劇變第52回 壓海棠(一)第598回 狼來了第615回 救還是不救第161回 盧承祖第288回 誰更聰明第94回 虛虛實實亂帝心第396回 決議遷都第219回 蕭禹託孤第480回 前隋餘孽第633回 中計第470回 猜測第710回 決戰(二)第572回 鄭麗婉進京第231回 六親不認第5回 覆滅(三)第53回 李淵稱帝之太子初定(一)第292回 軍中大換防第590回 盧恪也害怕了第310回 瓦解第15回 奪糧(一)第706回 民族尊嚴第578回 駭人聽聞第670回 奪權第97回 白衣楊師道第6回 金鷹堂(二)第2回 刁奴第78回 敗逃之程咬金三板斧(二)第27回 離間(三)第365回 皇帝失蹤第283回 職業軍隊的設想第549回 談判第18回 玄甲鐵騎(二)第361回 頡利上當了第185回 韋挺闖宮第671回 易主第223回 李靖一生謹慎(二)第460回 城破第119回 奪兵權第695回 大唐天子在此第20回 柴紹之死(一)第330回 西域王第486回 大唐福爾摩斯第138回 引蛇出洞第24回 陰世師(三)第642回 狡詐如狐狸第301回 早朝變故第216回 爭論第344回 父子君臣第188回 裴寂打人第663回 皇上駕到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594回 梅園第524回 章懷太子第92回 長林軍(二)第623回 太嚇人了第367回 長安亂(二)第529回 對策第519回 守淮安(四)第94回 虛虛實實亂帝心第437回 清涼山之戰(二)第504回 范陽盧氏第39回 臨汾郡公第420回 兵分三路第42回 抉擇(一)第688回 戰畢第655回 文武大變動第448回 楊萬春第353回 援軍到第106回 暴風雨即將來臨第234回 勝州失陷(二)第504回 范陽盧氏第60回 西秦霸王第557回 盧照辭的禮賢下士第169回 少林棍僧救唐皇第211回 如此義子第68回 李淵的真正心思第569回 鄭仁基要撞牆第570回 狄仁傑再出手第213回 暴露第638回 南王第396回 決議遷都第52回 壓海棠(三)第645回 一石二鳥第67回 囂張狂妄的李元吉第544回 駙馬第668回 吐谷渾新王第277回 蜀王威風(一)第423回 君臣密謀第17回 取霍邑(三)第394回 出使新羅第163回 羣諫
第432回 送美女也沒用第396回 決議遷都第574回 狄仁傑,何許人也?第45回 慧空與袁天罡(一)第384回 大決戰(二)第213回 暴露第445回 破城第78回 敗逃第422回 新羅劇變第52回 壓海棠(一)第598回 狼來了第615回 救還是不救第161回 盧承祖第288回 誰更聰明第94回 虛虛實實亂帝心第396回 決議遷都第219回 蕭禹託孤第480回 前隋餘孽第633回 中計第470回 猜測第710回 決戰(二)第572回 鄭麗婉進京第231回 六親不認第5回 覆滅(三)第53回 李淵稱帝之太子初定(一)第292回 軍中大換防第590回 盧恪也害怕了第310回 瓦解第15回 奪糧(一)第706回 民族尊嚴第578回 駭人聽聞第670回 奪權第97回 白衣楊師道第6回 金鷹堂(二)第2回 刁奴第78回 敗逃之程咬金三板斧(二)第27回 離間(三)第365回 皇帝失蹤第283回 職業軍隊的設想第549回 談判第18回 玄甲鐵騎(二)第361回 頡利上當了第185回 韋挺闖宮第671回 易主第223回 李靖一生謹慎(二)第460回 城破第119回 奪兵權第695回 大唐天子在此第20回 柴紹之死(一)第330回 西域王第486回 大唐福爾摩斯第138回 引蛇出洞第24回 陰世師(三)第642回 狡詐如狐狸第301回 早朝變故第216回 爭論第344回 父子君臣第188回 裴寂打人第663回 皇上駕到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594回 梅園第524回 章懷太子第92回 長林軍(二)第623回 太嚇人了第367回 長安亂(二)第529回 對策第519回 守淮安(四)第94回 虛虛實實亂帝心第437回 清涼山之戰(二)第504回 范陽盧氏第39回 臨汾郡公第420回 兵分三路第42回 抉擇(一)第688回 戰畢第655回 文武大變動第448回 楊萬春第353回 援軍到第106回 暴風雨即將來臨第234回 勝州失陷(二)第504回 范陽盧氏第60回 西秦霸王第557回 盧照辭的禮賢下士第169回 少林棍僧救唐皇第211回 如此義子第68回 李淵的真正心思第569回 鄭仁基要撞牆第570回 狄仁傑再出手第213回 暴露第638回 南王第396回 決議遷都第52回 壓海棠(三)第645回 一石二鳥第67回 囂張狂妄的李元吉第544回 駙馬第668回 吐谷渾新王第277回 蜀王威風(一)第423回 君臣密謀第17回 取霍邑(三)第394回 出使新羅第163回 羣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