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回 奪糧(一)

“那義父,如今該如何是好?”吳德立咬牙切齒的說道:“難道就這樣饒過盧氏不成?孩兒好不甘心啊!”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吳德立恨不得立刻就帶領麾下兵馬殺回賈胡堡,將盧氏上百口人一一誅殺,以報殺父之仇。

“不,當然不。”侯君集冷笑道:“今日,你我父子是奉大都督之命前去借糧,借,自然是好的,但是若是不借,你我就狠狠的教訓盧家一頓,削削他的麪皮,讓他們乖乖的將糧食送到大營中來。德立,記住,只要你我父子二人將二公子捧上那張寶座,日後這盧氏還不是你我手中的泥巴,要怎麼捏就怎麼捏。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啊!”

“是,孩兒謹記義父的教誨。”吳德立躬身道。

“好,既然如此,你我就聚集飛虎騎,上賈胡堡,找盧氏要糧去。”侯君集雙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這些豪門大族,家中糧食也不知道有多少。可是就是不願意開倉放糧,做等着窮苦百姓餓死,真是爲富不仁。

片刻之後,果見數百騎兵從大營中呼嘯而過,徑自朝賈胡堡飛奔而去。而此刻,在數十里之外的賈胡堡盧家大院內,卻是瀰漫着緊張的氣氛。議事大廳內,燭光照耀。雖然是白晝,只可惜的是,烏雲壓頂,與黑夜差不了多少。

議事大廳內,盧昌青坐在主位之上,面色平淡如水,雙目微閉,也不知道在想着什麼。大廳兩邊卻有十數位執事長老端坐在一邊,各個也都是沉默不語,只是目光交匯之時,好似在傳遞着什麼信息一樣。盧昌宗與盧昌定兄弟二人卻是如同鬥牛一樣,雙目通紅,死死的盯住對方,好像生死對頭一樣。

“昌青,你倒是說句話啊!大家可是都等着你呢?”說話的是大長老盧思道。雖然盧照辭剝奪了他的金鷹堂執事的職位,但是還是盧氏的長老之一,在大廳內自然有說話的權力。

“這有什麼好說的。當初我盧氏開堂的時候,都是說的好好的,支持李閥入主關中。”盧昌定冷聲說道。這個時候他還能說什麼,自家的兒子此刻就跟隨在盧照辭身邊,盧照辭的決定就是他的決定了。

“哼,三郎,莫要忘記了,此一時彼一時。當初李淵突然起兵,佔據了很大的優勢。打的隋兵是措手不及,但是此刻卻是不同,天降暴雨,李淵大軍糧草不繼,坐困霍邑城下。嘿嘿,恐怕不久之後,就會退兵。永無翻身的餘地了。我們要是將整個家族都壓在李淵手中,恐怕日後又滅門之禍啊!”盧思道輕嘆道。

“正因爲唐國公此刻正處在危難之時,所以我盧氏纔要幫他們一把,這樣一來,唐國公必然會心存感激之心。日後只要唐國公入主關中,難道還怕我盧氏得不到好處不成?錦上添花不如雪中索送炭啊!”盧昌定冷冷的掃了一眼盧思道道:“大長老,莫要忘記了,當初宋老生前來可是要走了我盧家一千私兵,還要照辭與照英做了人質,這種人物一旦日後佔了上風,我盧氏纔是大難臨頭了。”

“霍邑一般這個時候雖然天氣寒冷,但是卻沒有像如今這樣,下起此般的暴雨,而且一下就是十天,看這架勢還要有繼續的趨勢。真是怪哉!難道天意有何顯示?”一位長老掃了一眼上首的盧昌青說道。

“嗯,是啊!”

“不會李淵做了什麼孽吧!否則怎麼會有如此奇事呢?”

…………

一時間大廳內議論紛紛,顯然也都同意此事,那盧昌宗臉上更是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照這個趨勢走下去,就是盧昌青再怎麼厲害,也不能改變整個宗族大會的決定。到時候,就可以慢慢的奪回宗族大權。

“夠了,咳咳!”忽然一陣蒼老的聲音從後院傳了過來,大廳內衆人趕緊站了起來,拱手道:“族長。”

果然,只見一個老者在兩個丫鬟的攙扶下,拄着柺杖走了出來,不是盧氏族長盧思成又是何人。做了數十年的族長,盧思成在族長威望甚高,此時一進大廳,衆人豈敢不迎接。

“父親。”盧昌青趕緊上前將盧思成攙扶着坐在主位上,自己卻只能站在一邊。

“咳咳,我盧氏自古以詩書傳家,遵從聖人教化。所謂子不語怪力亂神爾!這種話日後不可再說了。”盧思成淡淡的掃了盧思道等人一眼。

“尊族長吩咐。”盧思道等人面上略有尷尬之色,紛紛坐了下來,點頭不語。

“昌青啊!本來爲父今日是不來的,但是此事關係我盧氏的生死存亡,老夫也不得不來。”盧思成深深地看了盧昌青一眼,道:“李淵南下,霍邑城中,宋老生又乃是正統,手中還有我盧氏一千私兵,我盧氏根基弱小,此刻卻深陷在兩強之中。老夫且問你,你準備如何是好?”

“回父親的話,三弟有句話說的極是,所謂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唐國公此刻正坐困霍邑之下,兵缺糧,馬缺料。這正是我盧氏的大好機會。更何況,照辭當日與孩兒商議,要趁機獻出霍邑。若是我們這裡有什麼異動的話,恐怕不好配合照辭那裡。”盧昌青說到這裡輕輕的看了盧思成一眼,見他沒有任何反應,又說道:“孩兒以爲,若是支持一下唐國公是最好了。”

“嗯,你說的有理。”盧思成聞言點了點頭,道:“可是你知道爲什麼數千年王朝變換,那些曾經的皇室都成了冢中枯骨,可爲什麼世家仍然存在於世呢?只有千年的世家,卻沒有千年的王朝啊!世家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不能參與皇朝的爭鬥之中,寧願錦上添花,也不能雪中送炭啊!無論唐國公的勝負如何,我河東盧家還是河東盧家,不管王朝更替如何頻繁,世家仍然是世家,這些上位者登基之後,所作的第一步就是安撫這些世家,因爲世家纔是朝廷的柱石。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孩兒明白了。”盧昌青臉上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果真如同盧照辭所言的那樣,這些世家已經腐朽了,絲毫沒有開拓精神。

“族長英明。”盧思道等人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躬身說道。

第631回 人在城在,人亡城亡第42回 抉擇(三)第377回 盧照辭歸來第681回 英烈祠第285回 盧照辭舌戰羣臣第59回 大將李靖第128回 城門衝突第409回 太子薨第61回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518回 守淮安(三)第342回 兵臨城下第28回 暗殺(一)第232回 陣斬雅爾斤第525回 武夷書院第578回 駭人聽聞第61回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583回 狄仁傑的發現第11回 獻霍邑(五)第606回 只有朕纔有資格下棋第364回 夜襲第270回 抗議頂個鳥用第689回 天子出玉門第25回 漣漪(一)第533回 長孫無忌着急了第602回 狄仁傑震驚了第386回 大決戰(四)第621回 唐漢第30回 李靖(三)第31回 火燒瓦橋溝(三)第514回 腐其心志第523回 武夷山下第161回 盧承祖第332回 佈局第626回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第10回 宋老生(一)第156回 人之貪慾第29回 山洞春色(一)第422回 新羅劇變第252回 叔侄之邦第539回 祿東贊鬱悶了第684回 三軍縞素第430回 遼東城下第130回 李淵再出招第17回 取霍邑(四)第604回 天子在哪裡第180回 悲劇的王世充第461回 媚娘進京第128回 城門衝突第133回 上品無寒士第285回 盧照辭舌戰羣臣第418回 出征前的準備第12回 陰氏兄妹(三)第505回 就是不給你面子第473回 長孫無垢的決定第52回 壓海棠(三)第224回 爭強與藏拙第260回 韋府神秘人第35回 李靖vs陰世師(二)第523回 武夷山下第56回 一戰淺水原(二)第267回 本官很忙第329回 三王第425回 李衛公問答第566回 你,你,皇上第11回 獻霍邑(五)第299回 老成謀國陳叔達第19回 排擠(四)第188回 裴寂打人第187回 一紙奏摺起風波第193回 東宮之主第333回 如意算盤第499回 機會第270回 抗議頂個鳥用第110回 玄武門之變(二)第457回 正中下懷第195回 又詐第696回 城頭激戰第192回 大唐必勝第526回 東宮內第453回 可惡第134回 君子欺之以方第597回 背後的故事第177回 捨得一身剮 敢把皇帝拉下馬第532回 春明門下第102回 推倒(三)第130回 李淵再出招第447回 進軍第689回 天子出玉門第219回 蕭禹託孤第143回 圖窮匕見第11回 獻霍邑(二)第464回 袁天罡的讖語第676 佛音繞樑上,佛光照長安第621回 唐漢第54回 薛舉再犯(三)第3回 此子非池中之物第22回 威逼利誘(一)第53回 李淵稱帝之太子初定(二)第528回 迎賓之議第53回 李淵稱帝之東宮初定(完)
第631回 人在城在,人亡城亡第42回 抉擇(三)第377回 盧照辭歸來第681回 英烈祠第285回 盧照辭舌戰羣臣第59回 大將李靖第128回 城門衝突第409回 太子薨第61回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518回 守淮安(三)第342回 兵臨城下第28回 暗殺(一)第232回 陣斬雅爾斤第525回 武夷書院第578回 駭人聽聞第61回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583回 狄仁傑的發現第11回 獻霍邑(五)第606回 只有朕纔有資格下棋第364回 夜襲第270回 抗議頂個鳥用第689回 天子出玉門第25回 漣漪(一)第533回 長孫無忌着急了第602回 狄仁傑震驚了第386回 大決戰(四)第621回 唐漢第30回 李靖(三)第31回 火燒瓦橋溝(三)第514回 腐其心志第523回 武夷山下第161回 盧承祖第332回 佈局第626回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第10回 宋老生(一)第156回 人之貪慾第29回 山洞春色(一)第422回 新羅劇變第252回 叔侄之邦第539回 祿東贊鬱悶了第684回 三軍縞素第430回 遼東城下第130回 李淵再出招第17回 取霍邑(四)第604回 天子在哪裡第180回 悲劇的王世充第461回 媚娘進京第128回 城門衝突第133回 上品無寒士第285回 盧照辭舌戰羣臣第418回 出征前的準備第12回 陰氏兄妹(三)第505回 就是不給你面子第473回 長孫無垢的決定第52回 壓海棠(三)第224回 爭強與藏拙第260回 韋府神秘人第35回 李靖vs陰世師(二)第523回 武夷山下第56回 一戰淺水原(二)第267回 本官很忙第329回 三王第425回 李衛公問答第566回 你,你,皇上第11回 獻霍邑(五)第299回 老成謀國陳叔達第19回 排擠(四)第188回 裴寂打人第187回 一紙奏摺起風波第193回 東宮之主第333回 如意算盤第499回 機會第270回 抗議頂個鳥用第110回 玄武門之變(二)第457回 正中下懷第195回 又詐第696回 城頭激戰第192回 大唐必勝第526回 東宮內第453回 可惡第134回 君子欺之以方第597回 背後的故事第177回 捨得一身剮 敢把皇帝拉下馬第532回 春明門下第102回 推倒(三)第130回 李淵再出招第447回 進軍第689回 天子出玉門第219回 蕭禹託孤第143回 圖窮匕見第11回 獻霍邑(二)第464回 袁天罡的讖語第676 佛音繞樑上,佛光照長安第621回 唐漢第54回 薛舉再犯(三)第3回 此子非池中之物第22回 威逼利誘(一)第53回 李淵稱帝之太子初定(二)第528回 迎賓之議第53回 李淵稱帝之東宮初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