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

唐代宗的身份,在前唐皇帝中,很是特別,不止是第一個嫡長子那麼簡單。

恢復兩京,平息安史,梳理漕運,鹽政,糧價,可以說,在如此艱難地環境下,這位皇帝稱得上是個中興之主。

瀕臨崩潰的大唐,在他的縫合下,再次名義上統一。

可惜,李顯奪回來江山後,中宗的名號就摘不掉了,雖然他自己也沒有出什麼力,而且還是多了半身不遂的老孃皇位,但名義卻摘不掉。

當然,世宗也屬於中興之主,比如盤庚,以及世祖劉秀,以及後來的雍正。

但,可悲在於,唐朝是個避諱特別嚴重的朝代,李世民剛即位,民部就變成了戶部,所以世宗,也不能用。

只能將就着代宗了。

就算是唐代宗的嫡長子的身份,太子的身份,依舊在即位時,危險重重,得李輔國、魚朝恩幫助,才能穩定帝位。

由此可見,唐太宗開的這個頭,對於唐朝自己的內耗,是多麼嚴重。

安祿山也正是看到朝廷上太子李亨和楊國忠內鬥,才覺得有可趁之機。

所以,唐朝的皇太子之位,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穩固,與薛王其實相差不離。

關鍵在於聖心。

想起唐代宗,李復沐頗有些不恍惚,半懂不懂。

“孩兒明白!”

“能明白一點,算一點吧!”

李嘉笑了笑,隨即父子兩人走了幾步路,李復沐就自行回到了自己的居處。

一路上,最是勢力的宮娥宦官們,忙不迭地行禮,聲音清脆恭敬,讓他頗有些歡喜,這是以爲當皇子時,不曾有的。

年輕的少女們,美眸含情,但卻畏懼於皇帝與皇后的制定的規矩,不敢有絲毫的逾越。

爲了防止皇子早夭,李嘉制定嚴格的制度,不允許皇子早泄元陽,只能在成婚前兩個月,納妾,初試雲雨。

皇子額懲戒暫且不提,對於那些宮女們,則是打死勿論,即使懷了孕,也是留子去母。

對於李復沐來說,如果因爲女人而失去了聖心,那後悔都沒地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連這點控制力都沒有,何論皇位?

收斂住少年慕艾的心思,回到殿中,一番恭賀暫且不提。

李復沐收斂住心神,保持心態,明天還得上學。

不過,隨着被封爲薛王,他的待遇顯著提升。

比如,封王后,三品以下的官吏,見到他都得行禮,除了寥寥幾位宰相,以及轉運使司等,都位於百官之上。

儀仗上,簡略的就有十六人,大規模出巡,就有三百三十三人。

而且,親兵上,規定也有六百六十七人,普通的武力,就超過了千人。

而像王太傅,王友,王參軍等等官吏,有的是輔佐親王怎樣成爲一個合格的王爺,包括治理事物的能力、文學修養等等各方面;有的是禮儀指導……

凡此種種,在他封王的那一刻,朝廷就急忙地開始安排,爲明年的出宮就府做準備。

昨日今日,雖然只有區區一日之別,但依舊具有莫大的差距。

來到上書房,那些先生們,甚至都客氣了幾分。

……

皇子們整理心情上學,而皇帝,對於教育事業,也是同樣的認真。

普通的人的縣學,州縣學不論。

像是國子監旗下,對於教育資源的劃分,就極爲赤裸裸。

其下的國子學,學生300,皆三品以上官員子弟。

太學,學生500,皆五品以上官員子弟。

門學,學生1300人,其中500爲七品以上官員子孫,800爲庶人之俊異者。

也就是說,官吏的子嗣,在教育資源上,就領先普通一大截,甚至在前唐時,進士的名額都多有照顧。

他作爲皇帝,寒冬臘月的,對於官員的子嗣,哪有什麼需要操心的,值得擔心的,是那些庶民。

如今的庶民,又與往日不同,就讀的多爲秀才舉人,都是有功名在身,說白了,就是預備役官吏。

這種情況下,拉攏還來不及。

洛陽初雪,路旁的人們各掃門前雪,然後在巡捕司衙門的組織下,一同丟到了護城河。

看着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李嘉不由得感嘆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其他地界某不清楚,但洛陽是絕不會有的。”

“父皇,這是爲何?”

一旁,蜷縮的薛王李復沐,被皇帝拉過來,積攢人緣。

雖然說沒有太子的名義,但太子的實力,卻一定要有的。

“身強體健者,被洛陽府尹李懷恩拉去剷雪,瘦弱殘疾,則去糊燈籠。”

李嘉頗爲讚許道:“自入冬以來,整個洛陽就難見到一具屍骸了。”

李復沐不由得牢記於心,洛陽府尹李懷恩,看來是皇帝親信的人。

“那是什麼?”

李復沐指着一旁屋檐下的男人說道。

“嗯?”李嘉眉頭一皺,這打臉有點快,不由道:“去看看,一二什麼人!”

“陛下,此地距離國子監不過數百步,怕是國子監生酒醉吧!”

負責護衛工作的張虎子,不由得沉聲道。

“去看看!”

隨即一番折騰,果然是國子監生,喝多了半路就倒下了,再睡一會兒人命就沒了。

“哼!”這會兒,打臉沒了,但李嘉依舊生氣:“國子監,就是這般語材的?”

雖然是一堆勳貴百官的後代,廢柴比例較高,但鬆弛到這個地步就離譜了。

晴天白日的飲酒,臥倒街頭,毫無讀書人的風範。

李復沐大氣不敢喘,皇威如斯,讓人膽顫心驚。

整個朝廷,簡略來說,就是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一臺九寺五監。

而國子監,就是五監之一,乃是大唐的最高學府以及教育機構,其地位可見一斑。

國子祭酒,乃是從三品,理論上來說,與六部平級,地位崇高。

皇帝一來,正副祭酒,以及國子學、太學、廣文館、四門館、律學、書學、算學等門類博士,一一相迎。

比之官吏,這些人也算是不卑不亢,外露文人的矜持。

皇帝冷冷看了一眼衆人,儀駕直接入了國子監,讓衆人面面相覷。

不過,待到他們看到被帶來的醉酒監生時,一個個面紅耳赤,羞憤不已。

番外3——震雷第兩百五十五章另有用處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一百零四章極其荒唐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九百四十三章不覺第五百九十六章血腥第八百一十六章決定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1197章想法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1348章第五百一十四章舟山島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七章赫赫李府第九百四十五章私語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兩百五十二章窟說島?庫頁島第七百零三章避暑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九百四十六章第1348章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1221章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1106章修法第九百四十五章私語第九百七十八章無題第四百八十四章漳泉(4)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四百八十章城內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六百五十三章第1224炭火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八百七十八點五章亂第一千零八章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錢荒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聯姻第四百三十六章榨油第八百七十九章浙江府第六百八十章加封第1298章規格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七百二十二章分州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七百八十九章威逼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一千零一十一章姐妹第一百一十五章風波不平(下)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八百三十二章恩賞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1192章嚴家第九百三十四章第1191章囂張跋扈第八百九十三章五萬貫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五百一十章西行第四百章捉拿第九百三十三章仇恨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一千零七十一章惡日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1185章王庭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1240章興復隴右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六百八十六章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無題第1216章忌憚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五百二十二章大小周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1256章罷都護、設新府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一千零九十三章歸降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
番外3——震雷第兩百五十五章另有用處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一百零四章極其荒唐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九百四十三章不覺第五百九十六章血腥第八百一十六章決定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1197章想法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1348章第五百一十四章舟山島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七章赫赫李府第九百四十五章私語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兩百五十二章窟說島?庫頁島第七百零三章避暑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九百四十六章第1348章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1221章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1106章修法第九百四十五章私語第九百七十八章無題第四百八十四章漳泉(4)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四百八十章城內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六百五十三章第1224炭火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八百七十八點五章亂第一千零八章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錢荒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聯姻第四百三十六章榨油第八百七十九章浙江府第六百八十章加封第1298章規格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七百二十二章分州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七百八十九章威逼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一千零一十一章姐妹第一百一十五章風波不平(下)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八百三十二章恩賞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1192章嚴家第九百三十四章第1191章囂張跋扈第八百九十三章五萬貫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五百一十章西行第四百章捉拿第九百三十三章仇恨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一千零七十一章惡日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1185章王庭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1240章興復隴右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六百八十六章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無題第1216章忌憚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五百二十二章大小周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1256章罷都護、設新府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一千零九十三章歸降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