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驛站內

馬蹄聲疾如驟雨,“噠噠噠”的直敲在驛站內每位客人的心間。

剛纔城樓之下的對話他們可是聽得一清二楚。這位正往這邊過來的人是誰?當朝燕王,陛下的第五子!而且聽那話,似乎還有些跋扈囂張。想到這裡,衆人不由心裡惴惴起來。

驛站離城門口不遠。片刻之後,那李佑便帶着隨從來到驛站。

那名驛丞早已在驛站門口,恭迎着李佑。

黑暗之中,一行人在驛站外齊齊止住馬步,翻身下馬。

驛丞急忙上前兩步,想要迎接李佑等人,卻不料身在燈火之下,眼睛已經適應光明,猛然進入黑暗,卻是什麼也看不到,當下一頭撞在一人身上。

被撞之人頓時勃然大怒,用力一推,將驛丞推得連連退後,坐倒在地上:“他孃的,你這混蛋沒長眼睛啊,竟敢往老子身上撞!”

聽這人聲音便知,此人赫然便是剛纔叫囂着開城門的那人。

驛丞心頭也是怒火涌動,慢慢爬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強忍這怒火,拱手道:“是下官無禮了,還請大人原諒!”

那人“哼”了一聲,不再言語,直往驛站內走來。

驛丞這纔看清,這人身材壯實,膀大腰圓,加之面色黝黑,鬍鬚似戟,倒頗有一副好漢的模樣。可是其一雙眼睛卻是將這好漢的形象破壞無餘。此人生着一副倒三角眼,眼中不時閃過陣陣陰毒的光芒。由眼觀心,此人定是一名心術不正之人。

此人走在前面,其後便是一名不過十一二歲的半大男孩,臉上稚氣未脫,卻別有一股驕矜之意,望着衆人時,似乎眼睛都在額頭上。這人便是燕王李佑。

驛丞頓時行了一個拜禮:“下官參見燕王殿下!”

驛丞一拜下,那些庭院中、大廳中的客人頓時同時拜倒在地。

李佑看也不看地上跪倒的衆人,徑直往大廳走去。

驛丞連忙起身,跟着也進入了大廳之中。在他走了之後,客人們慢慢起身各自悄悄的退回房間。

李佑甫一坐下,便有驛卒送上茶水。他看了一眼那黑乎乎的茶葉,便沒有喝的興趣,揮揮手,示意驛卒退下,轉而對那驛丞道:“這兒可有上好的房間?”

驛丞頓時爲難的說道:“稟燕王,本驛站本有十間上房,但如今這上房已經盡數住滿了!”

李佑還沒說話,先前的那名漢子便冷笑着說道:“去把那些人趕出去便是!難道還要讓燕王和我們兄弟去住那些房間!”說着,大漢指着驛站一樓那些普通的房間。這些房間的門都有些斑駁破舊了,而與之相對應的是二樓的那些房間大門,一扇扇硃紅色的大門宛然如新。

隨着大漢手指所指,其餘李佑的隨從也頓時議論紛紛起來。

“是啊,我們家王爺可是身嬌肉貴,哪能住這種破地方啊!”

“就是,別說王爺,就連我們哥兒幾個也從沒住過這種地方啊!”

“那些人還真是不自覺,王爺和大哥來了,他們還不自覺的搬出來,難道還要我們挨着去請?”

……

那位大漢看着驛丞“嘿嘿”一笑:“驛丞,看到沒有,我的兄弟們可是非常不滿呢!所以還請驛丞去把那些客人們都給請出來!若是我們兄弟們親自動手,出了什麼事兒,又有誰可以擔待呢?”

大漢此言一出,驛丞頓時冷汗直冒。

驛丞想起張允文在房中,正要將他和汝南公主的名號搬出來,這時,只聽“咯吱”一聲,二樓一間房門打開。一名身穿儒袍,年紀不過三旬的儒生出來。

李佑等人正望着那儒生時,由一間房門打開,一名滿臉絡腮鬍子的大漢走了出來。若是張允文在外面,定會認出這位大漢正是他的結義兄長蘇定方。

蘇定方和那儒生下了樓,向李佑行了一禮,然後說道:“下官遊擊將軍蘇定方見過燕王殿下!”

“下官考功員外郎盧承慶見過燕王殿下!”

這兩個聲音一響起,在房中聽着下面動靜的張允文頓時心頭一喜,不由笑出聲來。

支柔瞧見張允文笑得開心,頓時疑惑的問道:“相公,你笑什麼?”

張允文道:“聽到剛纔那蘇定方說話沒有?他可是爲夫的結拜大哥!”說完,當場便將突厥結拜之事簡略的說了一遍。二女聽完,頓時笑道:“既然大哥在下面,相公怎的不出去啊?”

張允文“嘿嘿”一笑:“不急不急!”

Wшw ▪тTk Λn ▪CO

這時候,只聽那盧承慶朗聲說道:“燕王殿下,下官願意讓出居處供殿下居住!還請殿下勿要打擾其他客人了!”

李佑身邊的大漢頓時冷笑一聲:“你能讓出地兒來給我家王爺居住,說明你這人倒還是有信!可是我們兄弟又該住在哪兒?”

盧承慶不屑的看了一眼大漢,卻是扭過頭去,不再說話。

大漢見盧承慶無禮的模樣,正想張口大罵,卻聽見那名叫蘇定方的遊擊將軍冷笑着說道:“你若是想住二樓,只要能贏了本將軍的拳頭,本將軍便搬出來讓你去住!“

大漢往蘇定方望去,只見蘇定方右手擡起,聚掌成刀,猛地揮下,砍在旁邊的桌角上。

只聽“砰”的一聲,那桌角頓時被掌刀斬斷,呈直角向下彎,只有一絲皮連在桌子上。

大漢頓時冒出一身冷汗來,如此力道,如此武藝,別說現在的自己,恐怕就算再練上十年也不是這蘇定方的對手,當下沉默不言,望着李佑。

李佑的面色也是變得異常難看,想不到這叫做蘇定方的遊擊將軍這般厲害,光是這一手揮掌斷木的功夫,就是他身邊最強的那名侍衛也做不到。

這時候,只聽見二樓傳來一聲叫好聲:“好!這位蘇將軍當真厲害啊,就憑這手揮掌斷木的功夫,放眼整個唐軍,能做到的又有幾人!”

衆人一看,卻見一名年紀約莫二十三四歲的年輕人站在二樓往下望來。此人身穿一身灰黑色儒袍,頭戴青玉髮簪,生得眉清目秀,面容俊朗,仔細一看,竟然和張允文有着兩三分的神似。

這年輕人走下樓來,行了一個羅圈揖:“在下清河仕子張文瓘見過燕王殿下,盧大人,蘇將軍!”

對於這位自稱仕子的張文瓘,衆人本應當不太在意,可是,一聽說清河這個地名,再加上姓張,衆人便皆知此人乃是清河張氏的子弟。所以盡皆抱拳回禮。

那盧承慶更是一揖道:“在下范陽盧承慶!”

李佑和蘇定方又是一怔,這位盧承慶竟然是范陽盧氏的子弟。

有兩位世家子弟,一位武藝高強的將軍在此,李佑身邊的大漢就再也囂張不起來,只得悻悻的垂下頭來。

張允文聽罷下面的動靜,頓時笑道:“呵呵,有趣,真是有趣!兩名世家子弟,一名遊擊將軍!宇兒,你且說說,你那五弟該當如何去做?”

其實他心裡面還有一句話沒說出來,這盧承慶和張文瓘都是未來的丞相,輔佐唐高宗,共創了一個“永徽之治”。

李宇嬌嗔着望了張允文一眼:“還說呢,現在還不快些出去!”

張允文抓起李宇的手道:“好,現在我們一起出去!”

“咯吱”一聲,打開房門,張允文偕同李宇、支柔還有蕊兒出了房門。

“呵呵,大哥,你的手上功夫是越發的厲害了!”站在二樓闌干上,張允文笑着對蘇定方說道。

蘇定方聽得這聲音,猛地轉過頭,面帶驚喜的說道:“允文,你怎麼在這兒?”

而那位燕王看着盈盈下來的李宇,不由站起身來,臉色有些尷尬的喚道:“二姐!”

前面蘇定方喊了一聲“允文”,後面燕王叫了一聲“二姐”,那盧承慶和張文瓘二人頓時知道面前這四名男女的身份,當下一揖道:“見過汝南公主、撫順郡主、張將軍!”

李宇輕輕淺笑:“二位不必多禮!本宮偶遊郊外,回來光景已晚,住在此間驛站,和衆位同爲旅人,也就不要多了了!”說着目光掃過那張文瓘時,不由微微一愣。

將目光轉向蘇定方,和支柔同時向他斂裾一禮。蘇定方頓時手忙腳亂,想要伸手來扶,卻又想起公主的身份,連忙收回手去,只得抱拳回禮。

張允文笑道:“大哥,這是二位弟妹,給大哥行禮是應當的!大哥就不要推辭了!”

蘇定方這才笑了一笑,垂下手來。

那盧、張二人心頭不由一凜,想不到這位遊擊將軍還真是張允文的大哥。由張允文支持,想必這位遊擊將軍前途無量啊!

張允文又向那盧承慶和張文瓘招呼道:“盧兄、張兄,二位切莫拘束,來來,先坐下在說!”

於是,衆人撿了幾張凳子,各自尋塊地兒坐了下來。

此時的大堂裡邊,除了李佑和那名三角眼的漢子,張允文四人,之外,就只有蘇定方、盧承慶和張文瓘三人了。驛丞早在蘇定方和盧承慶出來的時候,便慢慢的退出了大堂。

張允文丟下李宇,坐到蘇定方身邊,對盧承慶和張文瓘道:“二位兄臺皆是人中俊傑,不提身世,但是一身才學便讓人敬佩啊!本官雖爲武將,卻喜文事!若有有機會,可要多親近親近啊!”

張文瓘豪爽的一笑:“張將軍客氣了!張將軍文風斐然,幾首詩作傳遍長安,我等士林子弟,可是佩服得緊啦!”

盧承慶也是在一旁不停的點着頭,表示贊同。

張允文“哈哈”大笑兩聲:“二位過譽了!嗯,對了,不知諸位用過飯沒有,若是沒有,那本官便招呼驛丞備上酒宴,和二位還有大哥燕王同飲兩杯!咱們不醉不歸!”

張文瓘和盧承慶頓時起身道:“固所願也,不敢請爾!”

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170章 產業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85章 挾持第66章 五隴阪第33章 賞賜第152章 成親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130章 歸附第39章 斷腿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212章 遭遇戰第90章 餘聲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463章 洛口倉第62章 平息第264章 出征第211章 兵鋒第511章 政局變幻第86章 伏擊第43章 一年第215章 使團第36章 手雷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53章 長林軍第220章 會兵第301章 斷足第403章 儲位之爭第1章 徐二狗第47章 潛入定州第161章 目標太原第69章 退兵第384章 困獸猶鬥第139章 火炮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230章 耕地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191章 偶遇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58章 東宮動作第19章 還關第142章 詩會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67章 初戰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52章 上門說親第262章 點將第65章 抓斥候第322章 我乃楊常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160章 退敵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143章 趙德言第236章 秋收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167章 判決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155章 突利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13章 送信第333章 誰人可爲帥第333章 誰人可爲帥第84章 埋伏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264章 出征第435章 淵氏滅亡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160章 退敵第422章 三城同破第415章 遼水橫路第249章 招新第305章 軍訓第259章 當衆拜師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507章 大限第243章 威懾第185章 炮兵第129章 自相殘殺第81章 密謀第354章 事情敗露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178章 篝火晚會第258章 賜名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291章 引誘第100章 孰強孰弱第28章 凱旋長安第292章 會面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227章 爭議第94章 渭水之盟第88章 威逼
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170章 產業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85章 挾持第66章 五隴阪第33章 賞賜第152章 成親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130章 歸附第39章 斷腿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212章 遭遇戰第90章 餘聲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463章 洛口倉第62章 平息第264章 出征第211章 兵鋒第511章 政局變幻第86章 伏擊第43章 一年第215章 使團第36章 手雷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53章 長林軍第220章 會兵第301章 斷足第403章 儲位之爭第1章 徐二狗第47章 潛入定州第161章 目標太原第69章 退兵第384章 困獸猶鬥第139章 火炮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230章 耕地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191章 偶遇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58章 東宮動作第19章 還關第142章 詩會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67章 初戰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52章 上門說親第262章 點將第65章 抓斥候第322章 我乃楊常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160章 退敵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143章 趙德言第236章 秋收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167章 判決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155章 突利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13章 送信第333章 誰人可爲帥第333章 誰人可爲帥第84章 埋伏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264章 出征第435章 淵氏滅亡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160章 退敵第422章 三城同破第415章 遼水橫路第249章 招新第305章 軍訓第259章 當衆拜師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507章 大限第243章 威懾第185章 炮兵第129章 自相殘殺第81章 密謀第354章 事情敗露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178章 篝火晚會第258章 賜名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291章 引誘第100章 孰強孰弱第28章 凱旋長安第292章 會面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227章 爭議第94章 渭水之盟第88章 威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