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收穫

bookmark

對於李君羨的遮遮掩掩,李二陛下有些不悅,皺着眉頭問道:“是否查出有其他幕後主使?”

李君羨有些惶恐,趕緊解釋:“經過排查,軍器監有三名工匠和兩名官員涉及這些弓弩的販賣,這些弓弩都是報廢之後秘密轉移出去的。”

“據軍器監這些人所言,他們只是爲了謀些錢財, 販賣的弓弩也是由不同的人購買,他們並不知道、也沒有參與刺殺吳王殿下與忠義侯一案。”

“不過,經過偵查,軍器監這些人之所以產生販賣報廢弓弩的想法,是褒國公二公子段瓘從旁引誘所致,但段瓘屬於功勳之後,沒有確鑿的證據, 末將不敢隨意抓人。”

吳王李恪與忠義侯楊帆兩人在秦嶺一帶光天化日之下被人伏擊,所用的武器還是大唐軍中的弓弩。

若不是楊帆的親衛強悍, 又加上楊帆與李恪兩人的運氣比較好,早就被射成刺蝟了。

現在據事發已經過去十幾天,可李君羨所帶領的百騎卻還沒把來龍去脈搞清楚,更不用揪說幕後主使了。

如今李二陛下特意叫他今天前來彙報,又見李二語氣有些不悅,怎能不讓李君羨誠惶誠恐。

所以只能把調查情況一五一十給說出來。

長安城內勳貴林立、世家縱橫,百騎即使是作爲皇帝的情報機構也不可能爲所欲爲。

楊帆聽完後若有所思,也能夠理解。

百騎作爲大唐的特務組織,情報能力當然不可能很差。

只是因爲各方面的因素有些束手束腳不能全力施展。

這些百騎當然不可能與後世的錦衣衛一樣爲所欲爲。

要知道大唐御史臺的那些官員可不是吃乾飯的。

李二陛下他們都敢指着鼻子罵,李君羨不敢亂來也理所當然,調查結果沒有多大的進展也就能夠預見。

不過,百騎調查的方向顯然是對的,只是受到的阻力不小。

李績撫着短鬚插話道:“購買弓弩的人可曾追查到?”

弓弩這等殺傷力巨大的遠程武器其實一般人很少用,私自持有還會受到官府的追究。

像這種雞肋的東西普通人根本不會去購買。

如果從購買人入手,或許可收到意外的驚喜。

李君羨有些尷尬地說道:“某亦曾追查購買人的來歷, 但並無發現, 因爲這些購買人連續轉了十幾手,根本查不出這些弓弩最後流到了哪裡!”

即使沒有做情報的經驗, 李君羨怎會想不到這點?

可想歸想,真要從轉手十幾道查出最後持有之人,簡直難如登天!

更何況裡面的一些人涉及到了很多權貴。

例如像段瓘這類的勳貴二代,沒有確鑿的證據,即使李君羨也不敢隨便抓人審問。

聽到李君羨的話,李二陛下額頭上的青筋直冒,隱隱有爆發的預兆。

科舉制度的改革受到了世家的極力反對,刺殺朝中親王和大臣的案子又沒有進展。

一樁樁,一件件當然讓李二陛下如梗在喉。

諾大一個情報機構,搞了十幾天,卻連幕後主使之人都找不出,確實讓李二陛下失望。

李君羨在戰場上勇猛無敵,看來卻非是情報組織的人才。

當初之所以選擇李君羨作爲百騎的首領,只不過是因爲他忠心罷了。

唉,有得必有失!

這世界又有誰又文武全才、樣樣精通呢?

心中雖然這麼想,不過李二陛下的眼神便下意識的轉到楊帆身上。

這傢伙正倚靠在殿內的柱子旁,眯着眼,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

在如此重要的場合,楊帆居然昏昏欲睡, 不知爲何, 李二陛下瞅着這幅模樣就來氣。

在他看來,這貨還不如鬧騰一些更讓人看着自在。

不過,這小子似乎還真是有些才能。

會醫術、會斂財,各種思想天馬行空,不僅提出了科舉制度的弊端,剛到禮部就能讓下屬上下一心……

出征吐蕃,作爲督運提督也能撈一個第一等的軍功!

平時楊帆做事雖然大大咧咧,但這小子心眼卻不少,行事更是不拘泥於常規。

若讓他來查此案可能會收到意外之喜!

心裡有了這樣的念頭,李二陛下再也忍住,轉頭說道:“忠義侯,朕命令你自現在起協助李君羨調查此案,務必將事情的來龍去脈給朕查清楚。”

“距年關還有十來天,爾等必須在年關之前有個交代,若不然,這個年你就不要過了!”

楊帆直接愣住了。

這是什麼情況?

不是站着旁聽麼?

這也會躺槍?

雖然咱有點小聰明,偶爾也能搞搞發明創造。

但這一切的基礎都是在遠超這時代的見識之上,是在巨人的肩膀上僚望,是在系統的強有力支撐下……

讓他去破案,李二陛下莫不是瘋了。

楊帆他懂個毛線啊!

專業完全不對口。

再說,這個案件武媚娘已經跟他彙報過,涉及到的人和事,一旦真要徹查,定然會引起朝野震動。

若通過官方正正規規的徹查,還真不一定能夠找到對付幕後之人的證據。

楊帆總不能爲了一個案子,把武媚娘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情報組織暴露出來吧?

一旦讓李二陛下知道自己掌握着這樣一個情報組織,而且發展的這麼好,砍腦袋都有可能。

另外,刺殺一事雖然明知道是崔氏和段志玄有參與其中。

但以兩人的勢力和老奸巨滑根本不可能留有什麼把柄給自己抓住。

如此吃力不討好的事楊帆當然不幹,於是張嘴便說道:“微臣傷勢未愈,剛剛又被仗刑,傷上加傷,請陛下另擇人選。”

說着,眼神不由飄向了房玄齡,想讓這個僕射爲自己說句話。

在官場上摸爬滾打這麼久,早已經人老成精,房玄齡不露痕跡的點了點頭,說道:

“陛下,忠義侯年少,又沒有查案的經驗,如何能擔得起如此大任?”

“對方膽敢行刺親王和大臣,若不是江湖中的草莽,便是朝中某一股勢力所爲。”

“忠義侯雖然才學不凡,但畢竟年輕氣盛,若貿然行事,說不得要墜入對方的圈套。”

“況且,忠義侯作爲當事人之一,如果涉入此案,恐怕會引人爭議,所得的結果也不能讓人信服,請陛下三思。”

長孫無忌皮笑肉不笑的反駁:“房相此言差矣,忠義侯面色紅潤、中氣十足,哪有一點受傷的跡象?”

“再說,忠義侯武功過人才學無雙,陛下今日委以重任,也是爲了讓他更好的鍛鍊,只要加以磨礪,他日才能更好的擔負起更重要的任務。”

“年輕人只有不斷的歷練,纔能有所進步!不過房相的憂慮也不無道理,但只要忠義侯不是用刑訊逼供所得的證據,想來也能讓大家信服,更何況還有李將軍在一旁監督,老夫相信忠義侯定然不負陛下之信任。”

楊帆狠狠瞅了長孫無忌一眼,這老狐狸顯然是跟自己槓上了。

什麼不用刑訊逼供便能找出真相……

什麼年少有爲不負陛下所望……

這些全他媽是扯淡。

審問犯人不用些手段能問出真相纔怪。

長孫無忌這話看似在捧楊帆,實際卻是落井下石,一旦調查不出真相,豈不是說明楊帆不堪大用?

李績既欣慰又擔憂,這件刺殺案很明顯不是那麼簡單。

回頭還需叮囑這小子小心一點纔好,可不要惹了一屁股屎讓自己女兒擔心。

不過,李二陛下似乎對楊帆充滿信心:“輔機說得不錯,年輕人就要多鍛鍊鍛鍊,更何況只是讓忠義侯輔助而已,一切還是以李君羨爲主,此事就這麼定了。”

楊帆本是想再次拒絕,可是迎上李二陛下威脅的眼神,立馬把拒絕的話語嚥了回去。

這時候可不是後世人人平等的時代,如果一直駁李二陛下的面子,打自己一頓是輕的,砍腦袋都有可能。

誰讓皇帝是老大的呢!

想到這裡,楊帆立馬改口:“微臣遵旨!定會協助李將軍把真相給找出來,不過,如果證據確鑿,朝廷是否敢將幕後主使之人繩之以法?”

既然避無可避,楊帆當然得把醜話說到前頭。

一旦把證據確定,必然會把對方得罪死,如果證據找出來,李二卻瞻前顧後不敢動手,豈不是浪費了他的表情。

況且,殺雞儆猴可能也是一個好的方法,讓他們以後不敢輕易招惹自己。

李二陛下深深的看了楊帆一眼,沉吟片刻後欣然點頭:“只要證據確鑿,朕自有主張!”

“好了,今天暫且商議這麼多,李君羨和衆愛卿先退下,忠義侯留下……”

“諾!”

衆人走後,殿內除了老太監王煥貴,就只有李二與楊帆兩人。

看着一直不說話的楊帆,李二陛下沒好氣的說道:“怎麼?對朕剛剛的安排心裡有怨言?”

“微臣不敢。”楊帆並未顯露出一絲半點不滿的神色,平靜的說道:“父爲子綱,君爲臣綱,何況陛下是爲了鍛鍊微臣……微臣感激還來不及呢!”

李二陛下鬱悶了。

這小子真是個混球,還說不敢?

說話的語氣那麼不爽,心裡顯然是有火氣,而且火氣還不小。

連“父爲子綱,君爲臣綱君”都弄出來了,這不是說自己獨斷獨行麼?

不過李二陛下也沒辦法,誰讓這小子總能給他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今天給楊帆安排了兩個差事,雖然看起來牛馬不相及,但兩者還是有很大的聯繫的。

一方面,科舉制度的改革是由這小子提出來的,讓楊帆來主持最合適不過。

另一方面,讓楊帆調查刺殺一案,如果楊帆能夠找出幕後主使,朝廷便可拿這些人開刀,以達到殺雞儆猴的效果。

如今世家對改革的科舉制度很牴觸。

到時候,楊帆便能挾滅國之功以及反擊刺殺他們敵人的威勢震懾世家,李二陛下算是用心良苦。

不過,楊帆表現卻讓李二陛下下哭笑不得。

只不過是讓他主持科舉改革而已,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這小子的怨念真不小。

沒好氣的瞪了楊帆一眼,李二陛下沉聲說道:“讓你暫代禮部尚書之職主持科舉改革,是朕多方面斟酌之後方纔做出的決定,既然做出了決定,便不可更改,不過,有什麼要求你儘管提!”

李二這話等於是給楊帆好處,意思是說:“小子,朕知道有些爲難你,需要什麼,提條件吧!”

楊帆心裡狂喜,果然會鬧的孩子有奶吃,既不忍氣吞聲的認命,也不大吵大鬧的反抗,咱可以來一出以退爲進的戲碼。

適當的顯示出自己的不滿,李二陛下果然讓步了。

心頭得意,楊帆面上卻絲毫不敢顯現,故作淡然說道:“陛下真的什麼都答應?”

本想滿嘴答應,可李二陛下一想到楊帆那不要臉的性格,眯了眯眼,小心翼翼的問道:“先說來聽聽?”

呃……,楊帆微微一怔,套路有些不對呀!

這時候李二陛下不是應該滿口答應的麼?

想了想,覺得跟李二陛下這種聰明人,還是不要耍太多的心機。

稍微一點手段,李二陛下覺得無所謂,畢竟有求於他。

可若是過了頭,真惹惱了這位皇帝,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這位皇帝翻起臉來,可是六親不認的。

於是楊帆趕緊說道:“陛下想讓微臣主持科舉改革也行,除了想幾個人協助微臣,另外,微臣想要陛下賜給微臣一塊地。”

“這你不用擔心,需要什麼人你儘管開口就行。”說着,李二陛下饒有興趣的看了楊帆一眼,問道:“汝想要什麼地?”

楊帆趕緊說道:“琉球羣島,微臣想在這裡建碼頭,讓這塊地作爲出海之用!”

出海之用?

李二陛下愣了一下神,這纔想起來楊帆以前說要開闢新航道,於是問道:“你的海船製造好了?”

楊帆點了點頭:“江州那邊傳來消息,海船六月左右就可以下水。”

李二陛下捋着頜下鬍鬚,看着楊帆眼睛裡抑制不住的渴望,心裡就一陣得意。

你這個臭小子還不是有求於自己?

口中卻左右而言他,說道:“此次出征吐蕃,汝作爲都運提督,斬首幾萬餘人,實在是大漲我大唐之軍威,可謂是一等一的功臣,想要什麼獎勵?”

若是放在以往,楊帆必然趁機哭訴,說什麼也要討一個大賞才行。

可現在李世民明顯是拿這個當籌碼,楊帆心裡覺得有些憋屈。

心頭早卻有定計,說道:“大唐軍威隆隆,四夷臣服,微臣只不過是適逢其會罷了,不敢當陛下賞賜。”

李二陛下微微一愣,似乎很是意外於楊帆這般謙遜低調。

按常理,這貨不是應該嘚瑟得不行,爭功要賞麼?

雖然對楊帆的獎賞早已議定, 此時提出來,只是想讓這小子不要有怨言而已。

看來這小子也猜到自己的心思,於是李二陛下便沒有再故弄玄虛,語重心長的解釋道:

“你此次的功勞朕看在眼裡,可你小子犯的錯也不少,朕就不另外追究,也不另外進行封賞。”

“今日大軍回朝,朕會對所有的功臣進行封賞,至於你的封賞下午也會送達你的府中。”

“既然你有心開闢新航道,那朕便把琉求封爲你的封地,也算是你此次出征的功勞吧!”

在李世民看來,琉球只不過是一個荒無人煙的島嶼,對於大唐而言根本就是一個雞肋。

而楊帆則高興不已:“感謝陛下天恩。”

雖然爵位沒有提升,不過官位一下子從緋袍變成了紫袍,還是讓楊帆很高興的。

至於琉求羣島成爲自己的封地,可以說是意外之喜。

第四百六十七章慫恿第四百七十七章 資本力量第七百五十八章賠本買賣?第六百四十八章第二封血書的目的第七百六十三章亂象、內鬥第五十六章 事了回長安第四百一十四章 拜佛第五百三十八章怒懟第四百零三章 狡猾如猴第八十一章 老公的由來第三百九十一章 招供第七百零九章威逼第五百六十九章美人如玉第四百一十二章 有沒有本事?第六百四十八章第二封血書的目的第一十八章 路見不平該不該吼第九十六章 沉重的責任第六十一章 一樣的帽子戴年第六十章 被給人紅包第三百五十三章落幕第六百三十五章投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第四十五章 武士道精神呢?第四百六十八章 別樣的早朝第五百八十四章九死一生第五百二十五章不長記性的長孫衝第二百八十三章古代電商模式第三百七十九章 獨寵於一身第四百二十八章 謀劃第六百五十五章開府建衙第七百六十二章按揭雛形第六百四十二章江南士族的末日?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六百九十章夜話第三百二十六章活捉松贊干布第五百一十二章落幕第七百六十八章富可敵國第四百五十章作死第六百一十六章贈書第一十九章 原來當棒錘更讓人害怕第一百三十九章曲終人散第七百零七章收民心第二百七十六章 男兒暢想第六百九十六章計劃第四百四十八章親近第一百五十五章朝議爭鋒(下)第八章 君子遠庖廚第四百四十八章親近第三百二十四章戰爭洗禮第二百五十二章出氣第二十七章 太特麼陰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襲第六百零五章勾心鬥角第四百九十六章有福氣第四百四十六章 成立科舉籌備小組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被人妒是庸才第四百四十七章目的第六百五十三章分化江南士族第一百章 又一大唐名將第三百六十七章 徹查第六百六十九章新式海船試航第四百零一章 帝王手腕第四百七十四章槍桿子裡出政權第六百一十一章除夕諸事第七百五十五章滾蛋第二百四十章給點顏色開染房第七百五十八章賠本買賣?第二百零一章威逼利誘第二百一十八章 衆女齊聚第六百三十七章官場三味第二百七十章 賭注第五百四十二章頹敗第六百零一章入城第二百三十一章借刀殺人第五百零四章天賦第一百三十章 傾城佳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太無恥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親不代表和平第二百三十八章 算計第六百二十二章憋屈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奇第一百章 又一大唐名將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醉迷人眼第五百三十章心思各異第二百五十章 驚醒第四百一十七章 辯機的糾纏第一百一十七章心真夠大第二百八十三章古代電商模式第六百三十二章多方阻擊第五百五十一章甕中捉鱉第五百五十八章長孫衝的末路第七百一十章狡詐的蕭瑀第六十章 老手or稚兒第三百九十九章 對峙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狐狸pK小滑頭第一百六十一章 給大佬上課第二百二十三章妾室也不錯第四百二十六章 人傻錢多第七百二十章文武之爭第二百三十九章不嫌事大
第四百六十七章慫恿第四百七十七章 資本力量第七百五十八章賠本買賣?第六百四十八章第二封血書的目的第七百六十三章亂象、內鬥第五十六章 事了回長安第四百一十四章 拜佛第五百三十八章怒懟第四百零三章 狡猾如猴第八十一章 老公的由來第三百九十一章 招供第七百零九章威逼第五百六十九章美人如玉第四百一十二章 有沒有本事?第六百四十八章第二封血書的目的第一十八章 路見不平該不該吼第九十六章 沉重的責任第六十一章 一樣的帽子戴年第六十章 被給人紅包第三百五十三章落幕第六百三十五章投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第四十五章 武士道精神呢?第四百六十八章 別樣的早朝第五百八十四章九死一生第五百二十五章不長記性的長孫衝第二百八十三章古代電商模式第三百七十九章 獨寵於一身第四百二十八章 謀劃第六百五十五章開府建衙第七百六十二章按揭雛形第六百四十二章江南士族的末日?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六百九十章夜話第三百二十六章活捉松贊干布第五百一十二章落幕第七百六十八章富可敵國第四百五十章作死第六百一十六章贈書第一十九章 原來當棒錘更讓人害怕第一百三十九章曲終人散第七百零七章收民心第二百七十六章 男兒暢想第六百九十六章計劃第四百四十八章親近第一百五十五章朝議爭鋒(下)第八章 君子遠庖廚第四百四十八章親近第三百二十四章戰爭洗禮第二百五十二章出氣第二十七章 太特麼陰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襲第六百零五章勾心鬥角第四百九十六章有福氣第四百四十六章 成立科舉籌備小組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被人妒是庸才第四百四十七章目的第六百五十三章分化江南士族第一百章 又一大唐名將第三百六十七章 徹查第六百六十九章新式海船試航第四百零一章 帝王手腕第四百七十四章槍桿子裡出政權第六百一十一章除夕諸事第七百五十五章滾蛋第二百四十章給點顏色開染房第七百五十八章賠本買賣?第二百零一章威逼利誘第二百一十八章 衆女齊聚第六百三十七章官場三味第二百七十章 賭注第五百四十二章頹敗第六百零一章入城第二百三十一章借刀殺人第五百零四章天賦第一百三十章 傾城佳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太無恥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親不代表和平第二百三十八章 算計第六百二十二章憋屈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奇第一百章 又一大唐名將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醉迷人眼第五百三十章心思各異第二百五十章 驚醒第四百一十七章 辯機的糾纏第一百一十七章心真夠大第二百八十三章古代電商模式第六百三十二章多方阻擊第五百五十一章甕中捉鱉第五百五十八章長孫衝的末路第七百一十章狡詐的蕭瑀第六十章 老手or稚兒第三百九十九章 對峙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狐狸pK小滑頭第一百六十一章 給大佬上課第二百二十三章妾室也不錯第四百二十六章 人傻錢多第七百二十章文武之爭第二百三十九章不嫌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