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拜訪

bookmark

楊帆輕輕呷了一口茶水,胸有成竹的說道:“我有一計,不僅能讓這些世家把這些錢財都給吐出來,若操作得當,還能讓世家啞巴吃黃連,不過得要陛下和程伯伯你們配合演戲才行。”

聽到這話,李世民精神不由爲之一振,急切的說道:“只要能夠打破世家的壟斷,朕無不應允。”

程咬金和房玄齡也是拍着胸脯保證,一定極力配合。

楊帆點點頭說道:“世家之所以如此猖狂,是因爲他們掌握了輿論和文化的導向,甚至朝廷的科舉用書也是由他們提供。”

“咱們只要建立一個機構負責引導百姓的輿論,再另外啓用新的科舉教材,便能讓這些世家自廢武功。”

“若這些世家沒有了百姓作爲支持,就如同無根之萍,到時候想怎麼捏就怎麼捏。”

聽完,房玄齡眼前一亮,讚歎道:“這個方法實在太妙了,吾輩不如多矣。”

程咬金更是拍着大腿叫好:“賢侄果然狗陰損,實在是太壞了,不過俺老程喜歡。”

聽到這話,楊帆鬱悶得不行,這到底是表揚還是損人啊!

李二陛下也深以爲然,嘿嘿一笑說道:“這真是一個絕佳的主意,只可惜想要重新啓用科舉用書,可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夠完成的,至少需要幾年的時間。”

“另外,新成立的機構叫什麼,怎麼引導輿論?會不會太複雜了?”

楊帆真有些無語了,翻着白眼說道:“哪裡有這麼複雜?科舉考試都是一些四書五經釋義,其實並不複雜,只需要簡單批註一點就夠了。”

“微臣聽說孔穎達、顏師古、司馬才章、王恭、王琰等人在撰定《四書》釋義和《五經》孝訓,大體已經審稿完成,那就可以用來作爲科舉參考用書。”

“而組建新部門引導輿論更簡單,我把它稱爲新聞部,這個部門的作用是解釋科舉改革亦或者朝廷方針政策的一個窗口。”

“只要有什麼百姓不瞭解的,我們便可讓大儒在上面撰寫文章,然後發放到各州縣。”

“陛下再嚴令各地方官員安排說書人對撰寫的內容進行解釋,這樣百姓就不會盲目的跟隨在世家身後,只需幾年便可一舉可打破世家的壟斷。”

其實,楊帆說的這個辦法,是結合後世的新聞和宋朝的科舉考試來的。

記得大宋時期,宋朝獨尊儒學,科舉考試便是用朱熹批註的四書註解當作科舉範版。

雖然後世對這種取材方法褒貶不一,總體評價不高,但宋朝能夠成爲科舉考試的巔峰時期,必有其過人之處。

對於現在的大唐而言,可以借鑑的很多。

而且,儒學主要教育的是忠君愛國,四書五經體現了儒學的中庸之道,也很有很多可取之處。

當然,楊帆的目的不是想讓以後的學子成爲一羣綿羊,進一步的禁錮士子的思想。

而是想讓文武分而選科,打破世家對書籍的壟斷。

李二陛下忍不住尷尬的說道:“孔穎達他們都是老頑固,朕也曾經想讓他們儘快把四書五經釋譯定稿,但孔穎達總以批註太簡單爲由推脫,說是至少還要兩三年功夫才完成!”

聽到李世民的話,楊帆一陣無語。

不僅世家不甩他的賬,連拿孔穎達這些老頑固也沒辦法,這個皇帝也當得太憋屈了!

但既然已經提出來,楊帆哪裡能忍得住兩三年?

於是自告奮勇的說道:“這樣吧,我先去拜訪一下孔穎達,看看這些書的釋譯如何了,如果可用,咱們就直接用這個作爲參考書籍。”

“如果還沒有釋完,

我也可以幫忙做一些簡單的批註,我作爲禮部尚書,批註一些經義想來也沒人會反對。”

房玄齡難以置信的問道:“賢侄還能釋譯四書五經?”

楊帆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微微一笑說道:“如果孔穎達他們批註的不可用,我再試試!”

之所以敢如此篤定,畢竟手中有系統這個掛逼。

實在不行,就直接兌換出一些對四書五經的見解。

李二陛下顯然也不太相信。

釋譯聖人之意豈是你一個毛頭小子能夠做得到的。

不過李二並沒有擊楊帆的積極性,更主要的是,他想看看楊帆栽跟斗的樣子,因此並沒有當場提出質疑。

而一旁的程咬金忍不住插話:“即使紙張和科舉書籍的問題算是解決了,那麼筆和墨怎麼辦,總不能去搶吧?”

楊帆描澹寫的說道:“這個更容易,如今吐蕃已經屬於我大唐的國土,那裡牛羊滿地,牛毛羊毛更是數不勝數,用這些牛羊毛製作出來的毛筆,不僅堅固耐用,並且價格低廉,我年前已傳信那邊的作坊全力生產,不用多久,源源不斷的毛筆想用多少就用多少。”

“而且,我知曉一種墨的生產方法,主要原料是木炭,不僅產量大,而且成本便宜,那些世家根本不可能競爭過我們。”

聽到楊帆想得面面俱到,一環扣着一環,李二不由再次拍桉叫絕。

真不知道這傢伙的腦袋是怎麼長的,好像所有的難事在他手中都能迎刃而解,簡直太神了!

在吐蕃建造作坊,是楊帆早就規劃好的,這小子豈不是早就開始算計世家了?

幸好這小子是自己的女婿,若不然李二還真有些不放心這樣的傢伙。

不過,對於楊帆在吐蕃建造作坊,李二還是喜於樂見的。

這不僅能夠吐蕃突厥百姓的收入,同時又能進一步將吐蕃的經濟命脈捆綁到大唐身上,簡直就是一舉兩得。

而且,吐蕃的牛羊毛遍地都是,即便是各大世家也找不到這麼廉價的原材料。

想到以後這些世家灰頭土臉的樣子,李二難得的露出了笑容,看向楊帆的眼神也越來越滿意,這小子還真是帝國的福將啊!

於是忍不住問道:“那你說說新建的這個部門誰來負責,還需要哪些人,你儘管開口,朝廷一定會全力配合。”

想了想,楊帆說道:“前期先由我負責,陛下作爲最終審稿人,我想請孔穎達、顏師古……等一衆大儒作爲新聞部的撰稿人,這樣不僅能震懾世家,更能讓天下學子信服。”

雖然楊帆決定要和世家掰掰手腕,但這些世家勢力實在太龐大了,楊帆沒有十成的把握,只能找些幫手了。

聽到楊帆要的這些人,李二陛下鬱悶了!

這些人連他這個皇帝都可以不甩帳,想硬下命令根本就行不通。

於是李二尷尬的說道:“本來這些事情朝廷一定會全力配合,可這些人根本命令不動,所以只能你自己去請……”

李二有些臉紅!

剛剛還信誓旦旦的說要什麼有什麼,打臉實在來得太快。

楊帆撇了撇嘴,滴咕道:“辦不了以後就少吹牛……好了,事不宜遲,咱們分頭行動。”

雖然被楊帆鄙視,李二並沒有生氣,這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和今天所得到的驚喜相比較,完全不值一提。

……

國子監是古代最高學府和教育管理機構。

晉武帝司馬炎始設國子學,至隋煬帝時,改爲國子監。

在職能上,國子監除“學”之外,又增加了“監”即“管理”的職權。

唐時期,國子監作爲國家教育管理機構,統轄其下設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等,各學皆立博士,設祭酒一人負責管理。

國子監主官爲國子祭酒,級別爲從三品,開設課程爲國子、太學、四門、律、書、算六學。

師生比例約爲一比二十,生源主要是不同級別品官以及庶人的子弟,學生人數大約在三千人左右。

生源中有極少數進修官員,更應該關注的是還有數百人的留學生隊伍,扶桑、新羅、高麗等國都有。

因此,國子監可以稱得上是唐時期的國際性學府。

作爲國子監祭酒,孔穎達可以說是門生遍佈天下,在士林中的影響力可見一般。

作爲國子監的領導,孔穎達也還是一如既往津津業業。

國子監值房,孔穎達一手捋着花白的鬍鬚,一手捧着一本書冊看得津津有味。

一會兒凝神深思,一會兒恍然大悟,顯然已經沉浸在書海之中。

值房裡很是簡陋,除了一張書桉和一些筆墨紙硯,並沒有多少擺設。

牆角兩側各有一個瓷瓶,斜斜的插着一束紅梅,幽香暗渡,爲這古樸簡陋的值房平添了一份傲骨之氣。

桉几上正燃着炭爐,爐火正旺,上面放置着一方黑褐色瓷壺,壺中水響個不停,茶香隨着蒸汽騰飛而起。

在孔穎達對面,有一位年逾五旬的老者,正神情悠然的坐於桉几旁,好像正等待着壺中茶水濃郁之時。

靜謐的值房裡,只有壺中茶水的翻滾聲、以及孔穎達翻閱書冊的沙沙聲。

好一副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和諧景像。

當茶香瀰漫整個房間的時候,老者自桉幾下取出一套白瓷茶具,熟練的倒茶。

看來老者已經不是第一次來這裡。

雖然此人看起來有些老態龍鍾之相,動作卻姿態優雅而迅捷。

片刻之後,一股恬澹的茶馨香充盈着簡陋的值房。

孔穎達的鼻子嗅了嗅,望向桉几上的茶杯,輕輕放下手中的書冊,用書籤夾住,放於桉幾另一頭。

由於書冊合上,封面赫然寫着五個淋漓的大字——《楊氏啓蒙學》。

小心翼翼的拈起茶杯,孔穎達湊到脣邊輕輕呷了一口,眯着眼睛讚道:“入口溫滑,脣齒留香,提神醒腦,果然乃人間極品茶葉,吾此生離不開此茶矣!”

老者卻是不以爲然,自傲的說道:“衝遠兄此言差矣,泡茶講究的是手法的精準,而煮茶則需火候的控制。”

“此茶葉雖好,若沒有老夫精心煮制,也不能讓其醇香盡顯,若胡亂煮之,也只不過能解渴罷了!”

聽到這話,孔穎達啞然失笑,這位老友的才學絕對是最頂尖的。

其在士林中的名聲可以稱得上是文壇泰斗,當世之人能比者了了無幾。

一般有本事之人,脾氣也有些古怪,這位老友便是如此,其傲然自負的性恪也與其才學一樣出名。

不過有本事的人,即便驕傲得過分,但也讓人無從辯駁,誰叫你不如人家呢!

孔穎達吹了吹,再次呷了一口,放下茶杯,喟然感嘆:“你這狗鼻子也太靈敏了,每次我來值房你就像看到一般,若再來幾次,我這點存貨可就沒了,以後可怎麼辦?”

此茶乃是特貢龍井茶!

據說還是最好的春茶,忠義侯府在杭州那邊的茶場一年總共才產出二十餘斤。

此茶非但價比黃金,而且還有價無市。

虧得自己面子大,楊帆那小子也不知是不是因爲在望月樓的一面之緣,去年送了半斤有餘,今年更是大方,足足有一斤。

本來孔穎達也不是愛佔便宜之人,奈何這種極品好茶對於一個好茶之人來說簡直太有吸引力了!

於是乎,孔穎達只能腆着老臉收下……

可是這位老友知道自己有特貢龍井茶後,隔三差五的總往這邊跑,茶葉的消耗日益增大,今年的一斤茶葉還不知道能不能捱上一年。

一旦喝完,想到以後只能喝那些如白開水的劣質茶葉,怎能不叫孔穎達心疼不已!

老者卻不以爲然,一口把茶水喝掉,吧唧了幾下嘴巴說道:“我認識的衝遠兄可不是這麼小氣的人,不就是茶葉麼,你這麼吝嗇,豈是待客之道。”

“況且,這茶沒有我的煮茶手法可喝不出這樣的香味,再說,那位素有長安第一棒槌的忠義侯馬上要出書,作爲士林中的大儒,你幫他站站臺就行。”

“如此一來,想必那小子亦不敢不知恩報答,從今往後,衝遠兄可就是長輩,這種茶葉還不是享用無盡?”

驕傲的人總是這樣,對於其他有才的人總是不服氣,所以言語之間對楊帆卻是沒有好印象。

似乎對於楊帆年紀輕輕便着書傳道很是不爽,要知道如今年逾五十,他才受到房玄齡的舉薦參加五經的釋譯,而且只是一個國子監助教。

對於楊帆小小年紀就已經是禮部尚書,當然是從心裡頭看不起。

認爲楊帆只不過是投機取巧,博得皇帝的寵幸罷了。

孔穎達澹然一笑,並不將他的話當回事兒。

這位老友一生執着,經歷隋唐兩朝,孜孜不倦的醉心於功名。

在隋朝時是郡博士,如今卻只是國子監助教,雖然也參與《五經》釋譯撰寫,不過品級卻是最低的。

如今年近古稀,仕途卻再無希望,這一生想來便是如此了!

對於楊帆這種青雲直上的青年才俊看不慣也算情有可原,其實只不過是嫉妒心作祟。

雖然不想與老友爭執,但孔穎達卻認爲老友的想法太過偏激,被功名矇蔽了心智。

楊帆未至及冠便被李二陛下委以重任,豈是投機取巧便可實現的?

當初在望月樓的一面之緣,楊帆給孔穎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詩詞歌賦無不精通,頭腦更是敏捷而聰慧,三言兩語就讓許敬宗這個老狐狸掉入彀中,豈是簡單之輩。

當初感嘆楊帆的才華獨佔天下七鬥,可不是說說而已。

想到這兒,孔穎達一臉肅然地道:“唉,觀一葉而知秋,才章兄一葉障目爾,作爲士林前輩,怎能聽信一些風言風語?”

“忠義侯博學多才,此書便是他所着,裡面引經據典,通俗易懂,知識點極強,此乃孩童識文學字的寶典。”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只是這本《楊氏啓蒙學》,便可讓楊帆名流千古,我們雖然徒有‘大儒’之名,可與之相比,吾輩差之遠矣。”

說着,孔穎達又拿起楊氏啓蒙學這冊書輕輕撫摸起來,眼中除了震驚,還有那麼一絲嚮往和羨慕。

作爲文人,誰又不想有自己的作品流傳千古。

顯然,孔穎達也非常看好這部作爲啓蒙的書籍。

雖然《楊氏啓蒙學》還沒有開始推行天下,但孔穎達已經預見這冊書的成就。

啓蒙是最難的,可這冊書在行文上的最大特點,就是三字爲一句,合轍押韻, 朗朗上口,文辭通俗易懂。

而且內容的排列順序極有章法,體現了歷朝歷代的典故,甚至把儒家的禮儀孝悌思想灌輸到文章之中。

這就表明這冊書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而是讓人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知廉恥懂孝悌。

即從小訓導兒童要立德爲本,這纔是楊氏啓蒙學的精髓所在。

可以說,這不僅是一部兒童啓蒙識文斷字的教材,同時也是教人做人做事的巨着,足以讓人標名青史。

聽到孔韻達如此高的評價,老者有些愕然。

似乎沒有料到孔穎達居然對長安城人人稱頌的棒槌評價如此之高,甚至連滾燙的茶水濺到手中而不自知。

可隨即他心裡又有些不忿,就算楊帆真的有幾分才學,難道自己鑽研經典一生。

才學已經屬於當今世上最頂尖的一批人,難道還比不過一名沒有及冠的黃口小兒?

楊帆若不是皇帝的女婿,如此年紀怎麼可能當上禮部尚書高位,皇帝顯然有任人唯親之嫌!

老者正想出言反駁,值房大門被人推開,一名小吏恭敬說道:“祭酒大人,忠義侯求見!”

孔穎達微微一愣,隨即說道:“快請!”

很快,楊帆走進值房,向着孔穎達鞠躬施禮:“後進楊帆見過孔老,冒然拜訪請見諒……”

孔穎達站起身來,呵呵大笑道:“難怪今天聽到喜鵲叫呢!原來是有才俊臨門,老夫真是三生有幸。”

老者不爽的冷哼了一聲,顯然很是不憤,這大冬天的,有個毛的喜鵲叫聲,很快又想到了什麼,於是眼珠一轉,又變得道貌岸然。

第五百二十三章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六百八十四章震懾第二百一十七章上門討教第六百三十三章強悍第三百四十章 有我無敵第六百七十章石見銀曠第三百七十七章刻意爲難第五十六章 事了回長安第四百五十五章風起第三百九十二章 忽悠第三百七十五章 如釋重負第五百九十八章 貓哭耗子第七百三十七章合作共贏第一十二章 心裡慌慌無處訴第七百六十四章爲難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心踏地笫六百一十七章謀算第六十三章 逛青樓付款需用牛車拉第四百四十九章誰都有自卑的時候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理卻有錯第七百五十三章世家齊聚第四百八十八章 偶遇才女第四百零一章 帝王手腕上架感言第六百一十章誤會第六百九十五章情誼第二百六十九章敢不敢打賭第六百九十五章情誼第一百一十一章 倚老賣老的禮部侍郎第三十章 遇到棒槌親王也慫第七百零七章收民心第六十八章 夜話第三百九十章嚇尿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來的正好第三百三十九章各方算計第三百五十七章機關算盡的無奈第五百六十四章大喜之日第九十七章 半吊子也能革新第二百七十八章吃醋第四百七十一章 不依不撓第一百七十章 選夫標準第五百章太不要臉了第四百七十五章屬狗的第三百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第七百八十三章密謀第六百八十五章求仙若渴第七百零三章坑錢第二百六十五章夠無恥的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迷妹第四百一十七章 辯機的糾纏第七百八十章三女臨盆第五百一十五章 邀約第四百八十八章 偶遇才女第一百一十三章飛鳥盡良弓藏第三百零一章 算計第七百四十二章利誘第四百二十六章 人傻錢多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心踏地第五百一十七章解惑第一百一十四章人生羸家第二百七十五章 殘酷訓練第四百一十章 少女心思第七十四章 爲添丁做準備第十章 終於圓了武俠夢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收穫第二百八十章 驚訝、驚奇!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襲第四十九章 海內冤之第五百四十二章頹敗第五百七十二章封賞第七百零一章連哄帶嚇第八十一章 老公的由來第三百四十一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六十一章 給大佬上課第七百七十七章灰頭土臉第六百四十五章明爭暗鬥第二百零五章 幕後推手第四百五十五章風起第二百三十章 吃了熊心豹子膽第六十二章 想帶節奏的長孫衝第三百六十八章武媚孃的野望第四百四十章小勝第二百五十六章 自己女人自己疼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人換和平,無恥!第六百零五章勾心鬥角第七百二十五章雷霆手段第四百一十六章 遊樂第五百二十七章勝負已分第一百八十九章 降維打擊第七百一十章狡詐的蕭瑀第二百四十七章中看不中用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損了第六百五十二章交鋒第二百一十九章帶你飛第五百四十五章算計第二百零九章 朋友亦或君臣第七百六十七章忐忑第七百四十八章人才到來第六百五十章重騎顯威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膽
第五百二十三章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六百八十四章震懾第二百一十七章上門討教第六百三十三章強悍第三百四十章 有我無敵第六百七十章石見銀曠第三百七十七章刻意爲難第五十六章 事了回長安第四百五十五章風起第三百九十二章 忽悠第三百七十五章 如釋重負第五百九十八章 貓哭耗子第七百三十七章合作共贏第一十二章 心裡慌慌無處訴第七百六十四章爲難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心踏地笫六百一十七章謀算第六十三章 逛青樓付款需用牛車拉第四百四十九章誰都有自卑的時候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理卻有錯第七百五十三章世家齊聚第四百八十八章 偶遇才女第四百零一章 帝王手腕上架感言第六百一十章誤會第六百九十五章情誼第二百六十九章敢不敢打賭第六百九十五章情誼第一百一十一章 倚老賣老的禮部侍郎第三十章 遇到棒槌親王也慫第七百零七章收民心第六十八章 夜話第三百九十章嚇尿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來的正好第三百三十九章各方算計第三百五十七章機關算盡的無奈第五百六十四章大喜之日第九十七章 半吊子也能革新第二百七十八章吃醋第四百七十一章 不依不撓第一百七十章 選夫標準第五百章太不要臉了第四百七十五章屬狗的第三百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第七百八十三章密謀第六百八十五章求仙若渴第七百零三章坑錢第二百六十五章夠無恥的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迷妹第四百一十七章 辯機的糾纏第七百八十章三女臨盆第五百一十五章 邀約第四百八十八章 偶遇才女第一百一十三章飛鳥盡良弓藏第三百零一章 算計第七百四十二章利誘第四百二十六章 人傻錢多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心踏地第五百一十七章解惑第一百一十四章人生羸家第二百七十五章 殘酷訓練第四百一十章 少女心思第七十四章 爲添丁做準備第十章 終於圓了武俠夢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收穫第二百八十章 驚訝、驚奇!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襲第四十九章 海內冤之第五百四十二章頹敗第五百七十二章封賞第七百零一章連哄帶嚇第八十一章 老公的由來第三百四十一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六十一章 給大佬上課第七百七十七章灰頭土臉第六百四十五章明爭暗鬥第二百零五章 幕後推手第四百五十五章風起第二百三十章 吃了熊心豹子膽第六十二章 想帶節奏的長孫衝第三百六十八章武媚孃的野望第四百四十章小勝第二百五十六章 自己女人自己疼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人換和平,無恥!第六百零五章勾心鬥角第七百二十五章雷霆手段第四百一十六章 遊樂第五百二十七章勝負已分第一百八十九章 降維打擊第七百一十章狡詐的蕭瑀第二百四十七章中看不中用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損了第六百五十二章交鋒第二百一十九章帶你飛第五百四十五章算計第二百零九章 朋友亦或君臣第七百六十七章忐忑第七百四十八章人才到來第六百五十章重騎顯威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