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榮辱不驚

正堂內,裡面氤氳着淡淡的茶香,爐子裡的炭火燃得正旺,驅散開初冬的寒氣和溼氣。

陳學禮並不在正堂,書房內捧着一本書看的津津有味,這是他的習慣。

管家正想進去提醒,卻被楊帆揮手製止:“我們就在正堂等着,就先不要打擾恩師看書了。”

“麻煩你去買些肉食給大夥解解饞,剩下的錢你自己留下來買些酒喝!”

說着,從兜裡掏出了五兩銀子,直接遞了過去。

唐朝時期相對清廉,較之其他封建王朝簡直就是天差地別。

如果直接給別人錢財反倒覺得生份,像這樣以買肉喝酒的名義給些小恩小惠,卻能夠讓別人能記住你的好。

果不其然,管事感激涕零的說道:“行,那大都督您隨意,謝謝大都督的賞賜,我馬上去準備……”

說着,管事感恩戴德,恨不得把楊帆當祖宗服務。

確實,作爲陳學禮的管事,平時的工錢也是不多的。

而像陳學禮這樣的人一心讀聖賢書,也很少各種人情往來。

因此,作爲管事油水還是很少的。

像楊帆這樣隨便出手就是五兩銀子,雖然要買些酒菜過來當吃食,起碼還剩餘一兩左右。

像他這樣的管事一個月的工錢也纔是三兩左右,這是很大的一筆賞賜。

楊帆笑了笑,揮手道:“不用客氣,你先去忙吧!”

在後世楊帆深諳與人溝通之道,一些小恩小惠從來不吝打賞,這個習慣也帶到了唐朝。

這也倒致無論是在關中還是江南,與他接觸的下人對他的印象都很好。

管事笑得不見眼睛,輕聲道:“大都督太客氣了,如果你有什麼吩咐,儘管支會一聲,老奴就在外面候着。”

在他看來,天底下有錢的人不少,但是比楊帆大方的卻不多。

更主要的是,並不是楊帆賞賜了多少,而是人家這種態度明顯是將他們下人當人看。

這種肯定,可比那點兒銀錢貴重得多。

楊帆笑着點點頭,擡步入內。

管事看了一眼緊跟着楊帆的上官儀,微微點了點頭,隨即轉身離去。

走進正堂,

楊帆坐在椅子上靜靜的等着,並沒有去打擾陳學禮看書。

此刻正堂案几上正放着一本書,閒的無聊,楊帆拿起來看了看。

原來是《法經》。

《法經》作爲歷代法典的藍本,顯然是法家的根本。

楊帆對《法經》很有興趣,便拿來翻閱。

後世的《法經》楊帆也曾仔細的研讀過。

由於戰亂及很多原因,法經的內容被刪減了很多。

而現在手裡這部,幾乎是完整的,讓楊帆頓時來了興趣。

要知道,以後想要看到完整的其他學說幾乎就都不可能。

無他,漢武帝時期,在董仲舒建議下推行儒學。

自此以後,儒學佔據了名分大義,其餘的諸子百家便全部成了可以棄之的糟粕。

畢竟,學其他百家學說,很少能位居高位,誰還去學?

古代與其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還不如說是罷黜百家,獨尊儒學。

說的好聽一點是用儒學穩定朝局,將封建專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說難聽一點,獨尊儒學也將整個民族的思想禁錮在儒家這一方天地裡,再也看不到百花爭鳴的文化燦爛。

楊帆輕輕抿了口茶水,在椅子上找了一個舒服的姿勢,捧起《法經》,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

檀香瀰漫,與茶香交錯,時光在不知不覺中溜走。

一旁站着的上官儀卻有些坐立難安。

自進來以後,楊帆既不喊他坐下,又沒有讓他退下的意思,他自然是不敢動彈。

更主要的是,他現在有些摸不透楊帆的心思,只能忐忑不安的站在一旁。

良久,楊帆才從書冊中擡起頭,看了一眼上官儀,好像這時候才發現上官儀的存在一般,伸出手指指着一旁的椅子說道:“怎麼不坐下,不要這麼拘束,把這裡當家裡就成!”

其實,楊帆早已發現了上官儀的囧樣兒,只是故意晾這傢伙一會兒。

此時的上官儀還有些年輕氣盛,需要打磨打磨這傢伙的傲氣。

否則上官儀一旦牛脾氣上來,連自己就都敢頂撞,楊帆可不想給自己造成麻煩。

見楊帆如此說,上官儀心頭苦笑不已:“真以爲誰都有你這樣大的心?在江南大儒家裡宛如回到自己家一樣。”

“再說了,你這個江南道大都督不發話,誰敢坐下來呀!”

當然,這話上官儀自然不敢說出來,只能半邊屁股坐在了椅子上,靜靜的等待着。

此時他才發現,原來等待是這麼折磨人!

正堂裡再次安靜下來,唯有楊帆翻書的沙沙聲。

沒讓上官儀等多久,楊帆的聲音再次響起:“你有沒有讀過法經?”

“讀過!”上官儀微微一楞趕緊回答。

“你對法經有什麼理解和看法?”

上官儀並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整理了一下思緒說道:“法家,是先秦時期的一個思想流派,是諸子百家中的名家。”

“法家共十家,分爲“法派”、“術派”、“勢派”,著作共217篇。”

“其一《李子》,共三十二篇,是戰國時期魏文侯丞相提倡的“富國強兵”之說。

“其二《商君》,二十九篇,商鞅是戰國時期秦孝公的丞相,是法家“法派”的創始人。

“其三《申子》,六篇,申不害是韓昭侯的丞相,是法家“術派”的創始人,終其一生,諸侯都不敢侵略韓國,正所謂“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彊,無侵韓者”。

“其四《處子》……”

“其五《慎子》,共四十二篇。慎到是法家“勢派“的創始人,早於申不害、韓非,受到申不害和韓非的稱讚。

“其六《韓子》,五十五篇。韓非乃戰國末期韓國人,韓非主張“法”、“術”、“勢”三者並重,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其七《遊棣子》,遊棣,其人不詳,當是戰國晚期與慎到、韓非同時期的法家代表人物之一。

“其八《晁錯》,三十一篇。晁錯乃西漢政治家,主張“重農抑商”、“移民實邊”。

“其九《燕十事》,十篇……”

“其十《法家言》,二篇……”

法家代表作源自於法家代表人物,法家代表人物主要是韓非子、管子等。

韓非子匯聚了儒家、道家與法家“法”、“術”、“勢”三派的思想,乃“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韓非在其《韓非子》裡面有《解老》與《喻老》兩篇,直述自己思想部分也源自於老子,故後世稱之爲道法家。

管子著有《管子》:法者,所以興功懼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在學生看來,法家帶有經濟學思想。

代表作爲商鞅的《商君書》:“民弱國強,民強國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民,辱則貴爵,弱則尊官,貧則重賞,富則輕賞。……昔之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

整個大堂充斥着上官儀對法經的見解。

看着上官儀如數家珍,楊帆面上榮辱不驚,心頭卻暗喜不已。

真沒想到上官儀腹中才華如此豐富,而且對法經理解的如此透徹。

也讓楊帆更加認定了上官儀就是自己要尋找的緊缺人才。

確實,其實古代早就出現了**經濟思想,從商鞅變法、從封建到專制中央集權和郡縣制等等就可以看出。

正在此時,管事再一次出現,輕聲請示道:“大都督,奴婢已經準備好午膳,要不我去書房請老爺出來一起用膳吧?”

楊帆放下手中的書冊,笑呵呵道:“有勞了,某還真有些餓了,恩師不愧是大儒,看起書來就沒個時辰,你去叫一叫他吧。”

管事彎着腰說道:“老爺就是這樣,奴婢馬上去叫。”

很快,陳學禮在管事的引領下來到了正堂用膳。

一見到房俊,陳學禮便埋怨道:“議善,怎麼來了也不知會一聲,等久了吧?”

“也沒多久,剛剛到,學生是個俗人,肚子餓了,所以這纔打擾恩師。”楊帆站起身,把陳學禮扶到了主位上。

陳學禮並沒有推遲,笑了笑感嘆道:“議善啊,我的一些學生從關中傳來消息,聽說這次你麻煩大了!”

聽到這話,楊帆並未驚奇,反而笑道:“倒讓恩師操心了,可是,人生苦短,哪能沒有一點麻煩,恩師在書房裡研讀,也是爲了學生之事吧,到讓您辛苦了!”

“辛苦的談不上,只是這事我也幫不上什麼忙,所以想從書看看能有什麼突破,唉,恩師無能啊!”陳學禮有些慚愧。

一旁的上官儀不知道兩人說的是什麼,站起身深深一揖,恭聲道:“學生上官儀,拜見陳師……”

陳學禮微微一愣,這才擺手道:“勿需多禮,你也是江南學子?”

上官儀開口道:“學生慚愧,事到如今一無所成,不敢自稱江南學子,不過,學生識得幾個字,算是一個讀書人。”

陳學禮看了楊帆一眼,既然楊帆能將上官儀帶到身邊,自然明白楊帆覺得此人能堪大用。

只是,與自己有什麼關係?

楊帆心知肚明,微笑着解釋道:“恩師,用膳時間已到,不如咱們一邊用膳一邊說吧。”

說着,轉頭對着上官儀擺手道:“過來一起用膳。”

上官儀受寵若驚,連忙推辭道:“學生不敢!”

楊帆大咧咧說道:“有什麼不敢的,咱們又不是老虎,你只管填飽肚皮就行。”

說着,便徑自坐到陳學禮的對面,把側邊的位置留了出來。

陳學禮當然看出楊帆對這個上官儀的重視,也欣然說道:“如此也好,大家一起用上也熱鬧,上官儀是吧,快坐,不必拘束,咱們一起小酌幾杯。”

上官儀興奮的欣喜若狂。

本來還以爲楊帆帶他來見陳學禮一面,便讓他與那些侍衛一起吃飯。

這才反應過來楊帆哪裡只是引薦給陳學禮,這根本就是看重自己啊。

上官儀心中感動,深吸一口氣,感激道:“請恕學生無禮了。”

說着,便在楊帆一側坐下。

陳學禮喚來一名僕人斟酒,楊帆首先敬了陳學禮一杯。

放下酒杯,陳學禮這才說道:“議善似乎早知道自己會被彈劾?”

楊帆吃了口菜,搖頭道:“學生不知,只不過略有預感罷了。”

陳學禮神情略顯焦灼,說道:“今日收到消息,大理寺少卿王元權帶領一幫江南士族官員彈劾你在江南爲虎作倀,擾亂江南秩序,請皇帝下命令把你召回長安。”

“御史臺黃巒、崔保等監察御史聯名上書,彈劾你在江南殘暴無道、渺視王法、妄圖提升容商地位霍亂朝綱等罪狀!”

“據說,整個朝堂吵成了一團,你是沒看到那架勢,連皇帝邊只得罷朝。”

雖然楊帆早已料到有人不會坐視自己坐鎮江南一家獨大,也預料到自己江南改革會受到極大的阻力。

甚至蕭瑀回京之前也對他多有提醒,可楊帆仍然沒想到會有這麼多的言官彈劾他。

不由得自嘲一笑:“聽着老師這麼說,微臣怎地感覺自己快要成爲人人喊打的奸臣了?”

陳學禮氣道:“你還有心思說笑,你在江南大行商道,提高商人地位,天下世家自然會出來反對。”

“要不是魏徵那倔老頭犯起倔勁來,與房玄齡等人起力挺你,讓那些官員退避三舍,你以爲僅憑皇帝一人就能護住你?”

上官儀在一旁聽得心驚膽跳。

這麼多言官羣起而彈劾楊帆,楊帆到底多招人恨呀?

楊帆到底做了什麼天怒人怨之事讓世家羣起而攻之?

上官儀驚疑不定的看着身邊面色如常的大都督,整個人崇拜到了極點。

事到如今還穩如老狗,楊帆這人得有多大的心,如此情況仍能談笑風生?

只見楊帆不以爲然的笑了笑,說道:“恩師,我認爲這反倒是好事,任何一項措施的實行,都需要大家的討論。”

“官員能對我在江南的舉措這麼關心,這也能給予江南官員有效的警醒,能夠具體落實到百姓的福祉之中,這是江南百姓的福氣!”

“況且,有了他們的監督,反倒能讓我看出自身的不足,畢竟,絕對的權利容易導致腐敗,再是聰明的也不可能每一個決定都永遠正確的。”

“當一個舉措能有人站出來予以指正,這才能在不斷論證中走向合理,走向成熟!”

絕對的權利,容易導致絕對的腐敗……

有人監督,才能發現自身的不足……

楊帆這一聲聲振聾發聵的發聲,震得陳學禮與上官儀差點驚掉了下巴。

作爲官員,想要做出一番成績,誰又想有一絲絲的污點呢!

即使有錯誤的舉措,也會想辦法儘量掩蓋。

像楊帆這樣心甘情願讓別人拿出來論證和討論的,簡直是千古少有。

上官儀穩住心神,這不正是自己心頭一直追求的那份正直和坦然麼。

彷彿眼前的迷霧被狂風吹散,整個人變得豁然開朗。

不由舉起酒杯,恭恭敬敬的對着楊帆敬酒:“大都督時時刻刻鞭策自己,上官儀佩服得五體投地,聊以此酒敬您一杯!”

陳學禮也深深吸了一口氣,苦笑道:“議善之言振聾發聵,作爲老師某慚愧啊!議善之大才,我早已不配爲師矣。”

“但爲師還是不得不提醒你,此事你不能不重視,否則江南之大好局面將會毀於一旦。”

“若是皇帝承受不住衆多官員的壓力,議善你怕是逃不掉一個擾亂民生、顛覆朝綱的罪名!”

楊帆舉起酒杯,哈哈一笑,豪氣干雲的說道:“恩師多慮了,非常人行非常事,必用非常法!若是循規蹈矩,那如何打開江南的局面。”

“行前人所未有之法,才能創造前人所未有之局面!爲了江南的百姓安居樂業,爲了帝國強大富強,某寧願承受任何的質疑和罪名,今朝有酒今朝醉,煩心事咱們就不去多想了,來,共飲!”

“乾杯!”

三隻酒杯碰在一起,一飲而盡。

第六百零八章圍攻第五百八十八章變故第二百五十六章 自己女人自己疼第二十九章 遊玩被調戲第一百二十八章 心虛第六十五章 賭鬥第七百五十四章競標會第六百二十四章偶遇名將第六百六十八章被宰還得叫好第七章 心態的轉變第一百七十五章 煌煌天朝第五百五十二章打草驚蛇第二百八十九章 提議第三十八章 奇珍閣第二百五十六章 自己女人自己疼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女兒第二百六十六章糾纏不休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誰呀第七百二十二章證據確鑿?第二百八十一章水泥=國之重器第一百二十五章 翻身把歌唱第二百八十七章請戰第一百一十四章人生羸家第二百八十六章再次拒絕第六百零六章針對第二百六十四章胡攪蠻纏破局第四百一十一章 樂在其中第七百一十八章風雲涌動第四百九十九章曲轅犁第一百九十一章 爭相露臉第二百一十一章打不還手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意第四百四十七章目的第四十六章 蛋蛋的擾傷第六百零四章救人第五百二十五章不長記性的長孫衝第一百三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第六百零四章救人第七百一十八章風雲涌動第六百二十五章服軟第六百九十二章賤皮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男兒暢想第四百四十九章誰都有自卑的時候第七百零三章坑錢第五百九十八章 貓哭耗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下馬威第一百二十五章 翻身把歌唱第一百七十一章 忠誠測試第一章 天花瘟疫第二百七十四章意外之喜第二百五十二章出氣第九十九章 惡人需要惡人磨第七百七十二章坑與被坑第六十六章 羸定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徹查第五百六十九章美人如玉第六十一章 同款帽子戴年第七百四十二章利誘第五百二十五章不長記性的長孫衝第五十一章 打使臣是爲大唐好?第四百章 斷爾狗腿,說到做到!第二百七十七章 吐蕃有動作?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計第四百六十七章慫恿第七百四十六章離間第一百九十七章 拜年二十三事第五百零二章 壞蛋?上架感言第二百七十章 賭注第二十八章 尋找李二身後的高人第三百六十九章所見所聞第四百五十一章 針對第一百九十六章 爭搶人才第四百三十四章 事成第五百七十二章封賞第三百七十八章 會哭的孩子第六百零二章打算第四百九十六章有福氣第一百零六章 大唐特種兵第六百五十八章活招牌第六百四十三章重騎雛形第四百零四章 會鬧的孩子有奶吃第五百五十八章長孫衝的末路第六百九十六章計劃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破狼騎第四百零八章攪動風雲第五百四十五章算計第一百九十五章被挖牆腳第五百六十五章浪漫第四百章 斷爾狗腿,說到做到!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膽笫一百六十三章 搞風搞雨第四百七十章 爭論不休第七百零九章威逼第四百八十八章 偶遇才女第四百四十章小勝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醉迷人眼第六百一十六章贈書第六百七十四章錢荒第五百四十八章送人頭
第六百零八章圍攻第五百八十八章變故第二百五十六章 自己女人自己疼第二十九章 遊玩被調戲第一百二十八章 心虛第六十五章 賭鬥第七百五十四章競標會第六百二十四章偶遇名將第六百六十八章被宰還得叫好第七章 心態的轉變第一百七十五章 煌煌天朝第五百五十二章打草驚蛇第二百八十九章 提議第三十八章 奇珍閣第二百五十六章 自己女人自己疼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女兒第二百六十六章糾纏不休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誰呀第七百二十二章證據確鑿?第二百八十一章水泥=國之重器第一百二十五章 翻身把歌唱第二百八十七章請戰第一百一十四章人生羸家第二百八十六章再次拒絕第六百零六章針對第二百六十四章胡攪蠻纏破局第四百一十一章 樂在其中第七百一十八章風雲涌動第四百九十九章曲轅犁第一百九十一章 爭相露臉第二百一十一章打不還手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意第四百四十七章目的第四十六章 蛋蛋的擾傷第六百零四章救人第五百二十五章不長記性的長孫衝第一百三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第六百零四章救人第七百一十八章風雲涌動第六百二十五章服軟第六百九十二章賤皮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男兒暢想第四百四十九章誰都有自卑的時候第七百零三章坑錢第五百九十八章 貓哭耗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下馬威第一百二十五章 翻身把歌唱第一百七十一章 忠誠測試第一章 天花瘟疫第二百七十四章意外之喜第二百五十二章出氣第九十九章 惡人需要惡人磨第七百七十二章坑與被坑第六十六章 羸定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徹查第五百六十九章美人如玉第六十一章 同款帽子戴年第七百四十二章利誘第五百二十五章不長記性的長孫衝第五十一章 打使臣是爲大唐好?第四百章 斷爾狗腿,說到做到!第二百七十七章 吐蕃有動作?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計第四百六十七章慫恿第七百四十六章離間第一百九十七章 拜年二十三事第五百零二章 壞蛋?上架感言第二百七十章 賭注第二十八章 尋找李二身後的高人第三百六十九章所見所聞第四百五十一章 針對第一百九十六章 爭搶人才第四百三十四章 事成第五百七十二章封賞第三百七十八章 會哭的孩子第六百零二章打算第四百九十六章有福氣第一百零六章 大唐特種兵第六百五十八章活招牌第六百四十三章重騎雛形第四百零四章 會鬧的孩子有奶吃第五百五十八章長孫衝的末路第六百九十六章計劃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破狼騎第四百零八章攪動風雲第五百四十五章算計第一百九十五章被挖牆腳第五百六十五章浪漫第四百章 斷爾狗腿,說到做到!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膽笫一百六十三章 搞風搞雨第四百七十章 爭論不休第七百零九章威逼第四百八十八章 偶遇才女第四百四十章小勝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醉迷人眼第六百一十六章贈書第六百七十四章錢荒第五百四十八章送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