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

現在的英聯邦首腦會議,無非就是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剛剛獨立的尼日利亞,在加上印度。在艾倫威爾遜英美首腦會議奮筆疾書的時候,尼赫魯已經到了倫敦。

艾倫威爾遜進入內閣秘書辦公室,向諾曼·布魯克出示了關於英聯邦機構的改組,增加英聯邦凝聚力的計劃書。

此時此刻正是時候,尤其是尼赫魯需要英聯邦國家支持的時機,不應該被浪費。

設立負責英聯邦互相溝通的秘書處,組織成員國間的協商和合作、交流情況、組織會議等。

秘書長每五年改選一次,可連任。當然白廳全體同仁都相信,沒有人比諾曼·布魯克更加適合英聯邦秘書長的職務。

計劃書當中,還有英聯邦基金會及其他組織:英聯邦基金會改組成一個國際基金組織,資金由成員國政府提供,用於推動英聯邦內專業及其他非政府間的更密切的合作。

英聯邦研究所主要靠英政府資助,通過舉辦展覽、講座、放映電影、開放圖書館等活動促進人們對英聯邦的瞭解……

此外,還有一些專業性組織,如英聯邦議會協會、英聯邦新聞聯盟、英聯邦廣播協會、英聯邦青年交流理事會、英聯邦體育運動聯合會和英聯邦藝術協會等。

“英聯邦的紐帶是我們尊貴的女王陛下,和這一屆政府是誰。倒是沒什麼關係。”艾倫威爾遜侃侃而談,他就是這麼認爲的,把討厭的政客影響排除在外,就是對英國有利的好事。

諾曼·布魯克很滿意繼任者的用心之舉,對此表達了讚賞,“艾倫,你一定會是一個成功的內閣秘書長。”

“我怎麼敢和無上之權威相比,只是盡力而爲。”艾倫威爾遜一臉的謙虛。

本次英聯邦總理會議,討論的主要議題,當然是印度被揍了。誰都知道大英帝國出現的基礎就是印度,在刨除白人自治領之外,印度的地位是超過其他殖民地的。

當然現在印度的地位已經被取代了,馬來亞已經成了當初的印度,而且遠遠超過。

就在此時此刻,馬來亞的鋼鐵產量超過一九六二年印度的七倍。也超過了英國本土一千萬噸。

事實上沒人比英國更加明白,鋼鐵產量對一個國家的強大有什麼作用。

人們都知道,一戰前的世界是不列顛治世的時代,德國和美國人是挑戰者。工業指標上兩國先後超越了英國,但英國其實對德國的超越並不在意。

因爲英國有廣大的殖民地作爲後盾,打德國可能不容易,但絕對不會輸。

但一九零一年,英國輿論對一件事討論了很長時間,那就是摩根收購卡耐基鋼鐵公司,組建了美國鋼鐵公司,不論是摩根的收購資金,還是隨後美國鋼鐵公司的產能,都讓英國各界大爲震驚。

這是英國第一次認識到,美國不是有潛力超過英國,而是已經付之於行動了。

美國鋼鐵的發展,必須得益於五大湖區的鐵礦,比英國本土的鐵礦石高出很多。

就如同現在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遠遠超過美國的鐵礦石一樣,優質的鐵礦石會節省額外成本,古晉鋼鐵基地就是建立在這種基礎上。

三千五百萬噸的年度產能,也不是完全的市場經濟,其中也有依託於帝國特惠制的部分,因爲澳大利亞提供的優質特礦石,古晉鋼鐵基地會應澳大利亞的需求,進行一定份額的分配,供應澳大利亞的需求。

珀斯的蓬勃發展,就有古晉鋼鐵基地的功勞,古晉向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兩國輸送五百萬噸鋼材,作爲兩國建設的支持。彙報就是澳新兩國必須和英國一起,保證馬來亞的安全。

“盡力而爲可能是謙虛了,你不是剛剛在杜勒斯面前,堅定的維護了英國的利益麼?”諾曼·布魯克微微一笑道,“當然我也同意,法國的態度,在英國平衡美國這一方面是有作用的。不過你說的也太危言聳聽了,歐洲的局勢沒危險到那個地步。”

“是的,諾曼爵士。”艾倫威爾遜也認爲,北約面對華約並不是劣勢。當然前提是別打起來,僅僅是對峙的話這麼說沒問題。

至於幾十年後,可完全就是優勢局。真正的劣勢局在東亞,美國早東亞有英法德意這種實力選手麼?根本沒有,華盛頓不會認爲日韓就夠用了吧?

這兩位選手,就相當於北約的對峙線在法國邊境,美國依靠的盟友只有英法兩國,這還對抗什麼,歐洲都快丟光了。

本次英聯邦總理會議,出席的國家含金量也是相當高的,除了澳新加之外,尼日利亞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自然不用多說,有聲有色的大國。

對於本次印度的戰敗,在總理會議開幕之際,大多數輿論都表達了同情,當然言論自由的社會,幸災樂禍的聲音也並不罕見,尼赫魯可以不滿,但誰讓你菜呢。

艾登首相也對尼赫魯表達了充分的禮遇,不過艾倫威爾遜看來,原因在於印度將要將明年財政支出的百分之四十五用作軍事開支,這麼一條消息。

以冷戰時期,財政支出佔據五分之一的經濟總量來計算,印度明年將有超過十億英鎊的軍事開支,這已經是儘量往低了估算,如果樂觀一些,這可能是二十億英鎊的總量。

一個大蛋糕此時就擺在英國面前,對於才寬裕了沒幾年的英國軍工企業來說,簡直是天上掉餡餅,艾登當然是極爲上心。

尼赫魯得到的禮遇也就理所應當了,在英聯邦總理會議上,尼赫魯表示印度受到了欺騙,聲淚俱下的維繫着印度的尊嚴。

其他總理自然是表示了理解,願意提供一切道義上的支持,除了幫忙。

既然印度已經不再是殖民地狀態,印度的安全自然將要自己負責,做生意是可以的,但是要明碼標價,按照市場經濟來。

蹲在電視面前看新聞的艾倫威爾遜,一副認真的神色,在電視上接收消息,有些不符合外交部常務次長的職位,但此時他也沒辦法,他又不是英聯邦秘書長,昨天接待了印度軍事代表團之後,就沒他什麼事了。

就連印度的軍方代表,主要都是蒙巴頓元帥接待的,他不過就是聽着岳父大人怎麼吹牛逼,如果自己在的話,絕對會換一套戰略轉進的方案,然後看着印度人說,“高,實在是高……”

這種太君和翻譯官的戲碼就很沒意思,類似五星天皇作風的蒙巴頓,和麥天皇不同的地方就在於,麥天皇已經翻車了,蒙巴頓還沒有。

反正艾倫威爾遜是不知道,山地戰是怎麼和英印軍團反攻緬甸的戰略聯繫在一起的,但蒙巴頓說從前的戰例可以吸取經驗,印度人又不住的點頭,那可能真的有經驗可以吸取。

“親愛的,吃飯了。”費雯麗依在門口,對着自己的男人發出呼喚。

桌上有四大盤牛裡脊,六大盤燴雞塊,還有煨小牛肉,三隻羊腿,當中一隻好看的烤乳豬,四邊是香腸加酸模菜。

四角擺着長頸大肚的玻璃瓶,裡面裝了燒酒。細頸瓶裡的甜蘋果酒,圍着瓶塞浮起了厚厚的泡沫;每個玻璃杯都先斟滿了酒,還有幾大盤黃奶酪,上面一層光溜溜的,寫下費雯麗的名字,只要桌子稍微一動,奶酪就會晃盪。

桌子中間的大蛋糕,中間堆成一座城堡,周圍是、杏仁、葡萄乾、桔塊精製的玲瓏堡壘;最後,上面一層是綠油油的一片假草地,有假石,有果醬做的湖泊,有榛子殼做的小船,還看得見一個小愛神在打鞦韆,鞦韆架是巧克力做的,兩根柱子的頂上有兩朵真正的玫瑰花蕾,那就是蛋糕峰頂的圓球了。

“生日快樂,薇薇安。”艾倫威爾遜主動舉杯致意,然後衝着在場的另外一個男士點頭致意,“多吃一點,你母親準備了這麼多美食。”

“我會的!”大衛眼看着眼前一對男女四目相對舉杯,心裡想自己是不是有些多餘。

怎麼可能多餘呢,但實際上也確實沒這麼重要,費雯麗作爲英印電影演員協會的名譽主席,昨天剛剛榮升英聯邦藝術協會主席,心情可謂大好。

大英國寶一直興致盎然,晚上讓艾倫威爾遜前往熟悉的水草豐美之地。

“大衛都這麼大了。”趴在艾倫威爾遜的身上,髮絲落在胸口,費雯麗不由得感嘆,“我正在向印度募捐,希望能夠幫一點忙。”

“你想做什麼都行。這不過是民間交流範疇。”艾倫威爾遜沒有阻止,印度人從個體的範疇,算是比較好相處的。國家層面就另說了,油管五常之首就是過於維護印度了一些,一般不會對個體進行攻擊,惡毒程度遠在日韓之下。

艾倫威爾遜甚至相信,前幾年,印度人是真心高喊過,“中印親如兄弟!”絕非隨便喊喊。

費雯麗要在民間範疇幫幫忙,很容易就能收穫印度人的好感。

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盟友的背刺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進步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過的富豪第1707章 迴歸正軌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舊日支配者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任命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閉室的艾倫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南地中海制衡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華公會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1660章 自由萬歲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權力執念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新黨魁撒切爾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六百九十章 倫敦煙霧事件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六百二十四章 蘇聯全都要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英孟友好條約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1672章 國際主義爵士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誠信軍火商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之果第三十九章 法國女人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馬來亞運動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1700章 要調轉槍口?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中法建交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四百二十七章 甘地之死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二百五十七章 救火隊員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1666章 克格勃副主席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
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盟友的背刺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進步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過的富豪第1707章 迴歸正軌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舊日支配者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任命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閉室的艾倫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南地中海制衡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華公會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1660章 自由萬歲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權力執念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新黨魁撒切爾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六百九十章 倫敦煙霧事件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六百二十四章 蘇聯全都要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英孟友好條約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1672章 國際主義爵士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誠信軍火商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之果第三十九章 法國女人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馬來亞運動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1700章 要調轉槍口?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中法建交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四百二十七章 甘地之死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二百五十七章 救火隊員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1666章 克格勃副主席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