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兒夏洛

這麼一看,拉博·巴特勒這位外交大臣,在首相眼中就是一個純純的工具人。一個首相的應聲蟲,堅決貫徹艾登外交方略,這麼一個角色。

在經過了麥克米倫的疑似不忠之後,艾登現在比較傾向於徹底貫徹其本人的外交戰略,經過精挑細選之後,拉博·巴特勒被選中。

艾倫威爾遜是這麼猜想的,但實際情況也差不多,艾登以現政府承受了工黨指責的理由,更換了麥克米倫,當然在艾登本人的口述當中,這是對麥克米倫的保護。

拉博·巴特勒剛剛上任就碰上了馬上要舉行的北約外長會議,“聽說美國要施壓,希望歐洲國家對殖民地問題上,給予明確的答覆。”

“這樣!”艾倫威爾遜一挑眉,肯尼迪先生還真是幹勁十足呢,一個反應停事件真是一點作用都沒有,充其量讓肯尼迪表演了一次仁慈之心,多花了幾千萬美元用於保障受害家庭的補助。

幾千萬美元在很多國家眼中是很大一筆錢,但對美國來說真不算多大的支出。

“如果美國態度強硬的話,我們建議荷蘭將蘇里南推出去獨立……在美國的注視下,殖民美洲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沒有意義,龐大的支出遠趕不上收益,應該及時放手。”

艾倫威爾遜想到南美這個奇葩之地,世界攪屎棍我大英、天主孝子法蘭西、海上馬車伕荷蘭,每一個不是縱橫世界幾百年,都差點在小小的圭亞那翻船。

圭亞那不但把荷蘭拖累的夠嗆,差點也砸英國手裡,幸虧英國反應的快首先跑路。不然一個殖民地還想要薅英國羊毛不成?

在現在這個世界點,趕緊把圭亞那踢出去還來得及,在晚幾年荷蘭想甩都甩不掉。

“故人漸漸凋零,好似風中落葉。”和新任外交大臣經過了一個愉快的見面之後,艾倫威爾遜離開外交部,半路上不禁感嘆殖民時代的輓歌。

英國倫敦最貧困的工人想到大英帝國的工業和財富時,也會自信地挺起胸膛!更何況他這個掌控龐大海外資產的秘書長呢。

白廳七十號,諾曼·布魯克正襟危坐,等着艾倫威爾遜上門彙報這一次的亞洲之行,剛剛見面就直白的道,“港督這一次可是氣的不輕。”

“幾十萬同事的整體利益,大於當地的自身利益。”艾倫威爾遜當仁不讓的回答,“香江的今天,也有馬來亞的功勞,從兩年前開始,經過香江和葡萄牙的澳門,有四五百萬噸大米被走私,香江接受了馬來亞的幫助,得到了倫敦的支持,不能利益都自己留下,這種舉動十分自私。”

當然艾倫威爾遜也不否認,妻子帕梅拉蒙巴頓的糧商之路,首先竟然是在某大國開始的,而且還得到了爲數不小的利益。比如說現在妻子手中,真的有中國白銀。

香江仗着中轉站接受了饋贈,然後港督談什麼財政自主,那不是開玩笑麼?這就相當於英國投資了一個國家,剛有點收益你就國有化讓英國滾?

這也就是看在大家同爲英國人的份上,艾倫威爾遜派人去整合,看看他怎麼對待摩薩臺的,港督都應該感到這麼對待很榮幸。

作爲內閣秘書,諾曼·布魯克當然覺得艾倫威爾遜做的很對,所謂的財政自主就很扯淡,香江英資企業這麼多,談什麼財政自主?

“當前的局面,還是令人滿意的。”諾曼·布魯克不着邊際的道,“保持對歐共體和英聯邦的平衡,一直都是我們要關注的頭等大事。”

不依賴於任何一個市場,是英國所一直追求的。從這一點來說,加入歐共體剛開始遭到一些非議就不足爲奇了。因爲剛開始加入歐共體是要彼此免稅的。

艾倫威爾遜去過聯邦德國一趟之後,確定短期內歐洲大陸不至於和英國出現競爭關係,英國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調整。在這個前提下,搶先制定了相對英國有利的稅率,才讓歐共體成型。

此歐共體並非歷史上的歐共體,英國既然成了領導國,就不能坐視不利於英國的規則出現,可以說從剛開始,這個世界的歐共體就不可能起到統一歐洲的作用。

二戰之前,英國有英聯邦可以依靠自成體系,佔據了貿易額的大頭。歐共體出現之後,英國的目標就是保持貿易均衡,不過於依賴某個單獨市場。

事實上,原本的歷史上到了六十年代,英國對外貿易額,和傳統的英聯邦國家已經降到了三分之一,對歐洲的貿易已經超過了百分之五十。英國和英聯邦的聯繫越加的疏遠。

而當前,還沒有出現這種事,這就看出來馬來亞殖民地的作用了。英國本土單核影響亞洲方向的市場能力不夠,要再造一個核心才行。

原本的歷史,英國隨着時間越發的被歐洲市場影響,爲了平衡這種影響就必須依賴美國的軍事平衡,最終導致了三環外交基礎的英聯邦越發的無足輕重,而英國也漸漸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英聯邦讓位於歐洲市場的話,還會引起澳大利亞等國的變化。如果澳大利亞認爲,英國已經滿足於成爲一個歐洲國家,這種心態出現之後,也會加快英國影響力的丟失。

不論是從任何角度,維持當前的局面,馬來亞都是極其重要的。

而且馬來亞只是表面上五十萬平方公里的面積麼?別忘了加裡曼丹島還有一半在荷蘭手裡,荷蘭資本遠不如英國資本強大,一分爲二的加裡曼丹島,荷蘭那部分也是被英國影響的,出現了虹吸效應。

諾曼·布魯克還是表達了老生常談的擔憂,殖民地最容易出現的忠誠問題。

“我這一次和各位太平紳士談過,大家都認可,由英國提供科技支持和軍事保護,他們提供人脈開拓市場這一模式,將整個東南亞都收入囊中,是最爲合適的發展戰略。和從前相比,那一條條看不見但真實存在的國界線,其實也幫了我們不少忙。”

艾倫威爾遜懷着謙卑之心解釋了,關於以馬來亞爲中心,向周邊輻射的計劃,“其實荷屬加裡曼丹島,就是一個在明顯不過的例子,我們希望的是,三十到四十年後,東南亞各國都有馬來亞溢出資本的代理人,而英資就隱藏在其中。”

實話實說,在艾倫威爾遜解釋的同時,我大英天啓諾曼·布魯克爵士,正在考慮的是退休問題,他現在覺得身體上的疲憊感越發明顯,如果是十年前的話,各種各樣的委員會秘書長都是他本人親自兼任的,而現在新成立的部門,他都讓其他人管理。

這對於幾乎將白廳重要部門一把手一網打盡的內閣秘書來說,已經是很大的進步。

經過這麼一會的對話,諾曼·布魯克已經露出倦意,“總之,在維護集體權益的時候,同事們都認爲你堪稱可靠,並且有過人的精力,艾倫,繼續努力吧。”

“就是在年齡上?難道讓他做三十年的內閣秘書。”等到艾倫威爾遜離開之後,諾曼·布魯克陷入到長久的思考當中。

公務員可以到六十五歲才退休,前任內閣秘書愛德華·布里奇斯就是。只是諾曼·布魯克這兩年感到疲憊,才動了提早退休的念頭。

諾曼·布魯克看過艾倫威爾遜的檔案,要是做下一任內閣秘書,一直到六十五歲退休,幾乎能做到三十年之後。

此時的諾曼·布魯克還不知道,他眼中前途無量的外交部常務次長,有着靈活的出生日期,完全可以在他設想的基礎上,在幹三年。

甚至連原始的出生證明,艾倫威爾遜都留着呢,改出生日期他不是第一次這麼幹,在他上輩子的家鄉,年齡改大改小乃是常事,理由多種多樣,比如什麼早上學?

陪同拉博·巴特勒參加北約外長會議,算是這位外交大臣第一次在戰後國際會議上亮相,北約外長會議上,各國外長討論激烈,脣槍舌戰。

法國最大的電影公司總部,同樣脣槍舌戰,區區兩個女總裁安敢在此饒舌?

“這麼重要的場合,你卻在做這種事。”海蒂·拉瑪摟着男人的脖子輕聲細語。

“我還是在法國情報部門的深切關注下,做這種事呢。”艾倫威爾遜大言不慚。

在巴黎這幾天,艾倫威爾遜想好了一件事,回到倫敦之後,將其告知了夏夢,“我兒夏洛,以後絕對是一個沒有煩惱的成功人士。”

“叫什麼不重要,到時候過來看看我。”夏夢撒嬌,希望艾倫威爾遜能在孩子出身之後過來一趟。

生產日期也就是這幾天的事,夏夢一個人在異國他鄉,還是本能的希望得到男人的保護。艾倫威爾遜沉吟片刻,在夏夢緊張的目光中點頭,“就爲你破個例。”

ωwш •ttκā n •CΟ

他對這個孩子抱有很大的希望,二十年後可以代替他經營亞洲方面的事業。其實他本來想取名夏桀,覺得這個名字比較霸氣。

第七百四十章 問題在經濟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決定性勝利?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選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愛的深沉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七百八十二章 保守黨內耗第1599章 賣絞索第1757章 誠摯的邀請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五百九十九章 蒙巴頓的催婚第二百一十七章 幹勁十足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1742章 駐德蘇軍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三百二十章 舉報信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麼樣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二百六十章 安達曼暴動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五百二十五章 誰的王位?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進步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一百零一章 工黨誤國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專員!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
第七百四十章 問題在經濟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決定性勝利?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選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愛的深沉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七百八十二章 保守黨內耗第1599章 賣絞索第1757章 誠摯的邀請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五百九十九章 蒙巴頓的催婚第二百一十七章 幹勁十足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1742章 駐德蘇軍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三百二十章 舉報信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麼樣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二百六十章 安達曼暴動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五百二十五章 誰的王位?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進步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一百零一章 工黨誤國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專員!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