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

“就像是你說的,爵士,基辛格可能會憑空製造話題指責我們。”外交大臣帕特里克臉色嚴肅,表明他很鄭重地對待基辛格的來訪,“比如指責我們對蘇聯的綏靖,當然我們都明白,這是美國和蘇聯的問題。”

“關於這件事,我們可以主動進攻,表示尼克松訪華這件事,並沒有得到自由世界的廣泛認可。我們之所以建交,是照顧美國的威信。既然美國現在主打緩和,那麼對同樣體制的蘇聯激烈對抗,是無法說服大多數盟國的,加上一句,尤其是法國。”

艾倫威爾遜指點外交大臣,不妨主動禍水東引,這件事一定有奇效,“想一想尼克松訪華本就是基辛格極力促成的,他絕對不會坐視自己的政治遺產被廢棄,所以一定會在這個問題上給出充足的解釋,我們就以此爲突破口。”

當然了,外事不決某大國,內事不決法蘭西,法蘭西和某大國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因爲法國就在歐洲。

現在的法國肯定比艾倫威爾遜記憶中的法國強的多的多,本土加上阿爾及利亞三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那擺着,分量是絕對足夠的。

羅馬帝國的面積也就六百萬平方公里,現在法國就有三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就算無法和羅馬帝國相比,也是西羅馬帝國的體量,這樣的國家是能無視的麼?

當然阿爾及利亞仍然時不時的就出現不穩的跡象,那是另外一個問題。

誰敢說北非的領土就不重要?知道爲什麼羅馬帝國會東西分治麼?而不是選擇更加容易的南北分治?原因就是一旦失去了地中海南岸,羅馬帝國的北部根本無法自給自足,這樣羅馬帝國一定會蠻族化,並且北方會跨海進攻南方。

東西分治是羅馬帝國照顧平衡的分治方式,文明早期,地中海南岸遠比北方更加發達,如果外交大臣帕特里克有時間的話,甚至可以在對話的時候教一教基辛格歷史,表明英國是平衡法國的重要存在,血濃於水,關鍵時刻還是要說英語的站在一起。

經過一番突擊甩鍋培訓,外交大臣帕特里克也對即將到來的見面信心滿滿,基辛格的專機在倫敦機場降落,開啓了這一次的歐洲之行。

準備就中東戰爭,金融和能源上的合作,甚至國際大局勢和英國進行溝通,此時此刻,美國比什麼時候都需要英國的支持,在世人面前彰顯英美特殊關係,基辛格一定能達成目的,英國的地中海艦隊不是剛剛纔到達遠東,彰顯英美特殊關係麼。

在基辛格訪問倫敦的同時,因爲不願意透漏姓名的消息人士起到作用,這個消息也馬上被阿拉伯世界所知曉,現在是信息化的時代,阿拉伯聯盟一方得到消息是非常正常的。

與此同時,帕梅拉蒙巴頓也在迎接一個客人的訪問,小納爾遜洛克菲勒,他是納爾遜洛克菲勒的兒子,這一次以私人名義來到英國,和英國最具實力的企業家,帕梅拉蒙巴頓商談廣泛合作的事。

“尊敬的蒙巴頓總裁,可能有些不合時宜,我父親馬上就是美國總統了,尼克松很可能無法度過這一次的風波。”小納爾遜在見面後不久,便向帕梅拉蒙巴頓透漏了父親的決定,準備將其天賦帶到漂亮的白宮。

“哦,那真是一個好消息。不過我想白……內閣更加感興趣這件事,納爾遜先生可能搞錯了什麼,我對政治並不熱衷。”帕梅拉蒙巴頓端起一杯紅茶輕抿了一口,姿態盡顯優雅的回答道,“其實不妨把話說得明白一點。”

“總裁的直率令人震驚,其實父親的意思很明顯,美國在一定程度上也處在困難的局面,只有我們兩個國家堅定的站在一起,難關纔可以度過。”

“哦,英國和美國是國際社會上極爲特殊的關係,在很多事情上確實應該團結。”帕梅拉蒙巴頓笑着點頭補充道,“不過具體要看什麼事。”

這個世界上還有愛國這回事,帕梅拉蒙巴頓很清楚自己的丈夫,是不會單方面犧牲國家利益無條件配合美國的。

而且工黨政府也不會允許,這倒不是說工黨政府就多麼愛國,而是已經習慣了,美國沒有在戰後把英法兩國徹底放倒,一晃二十多年過去,英國政府發現好像也就這麼回事,已經習慣了當前的處境,再壞也不會壞到哪去。

哈羅德威爾遜本人還尤其這麼認爲,屬於工黨政府內部極爲親蘇的代表,不然怎麼有傳言現任首相通俄呢。

“基辛格希望英國能夠呼籲,阿拉伯方面停火。”威克不斷把基辛格訪問的對話傳達到內閣秘書長辦公室,“外交大臣表示會做出適當的反應。”

“我們當然會答應,因爲英美特殊關係嘛。”出乎威克的預料,艾倫威爾遜直接答應來,馬上無上權威就告訴他想多了,“不過要在發佈照會公函的前面加上是應美國政府的請求,這麼做的。”

美國想要讓英國出面得罪人?想得美,只要在照會公函上加上這句話,意思就會完全變了。

英國當然會本着維護英美特殊關係的角度,嘗試促成停火,但是這是美國開口請求的。

一旦這件事傳遍阿拉伯世界,阿拉伯聯盟只會認爲是以色列頂不住了,美國爲了避免以色列輸得太難看,說動了英國做和事老。

不但要幫忙,還要體現出來白廳前所未有的效率,把美國的寶貴意見讓阿拉伯聯盟知曉,很快駐阿拉伯國家的大使就接到了這樣的指令,發揮外交影響力的機會,各位大使摩拳擦掌,轉達了華盛頓方面的關切。

當消息傳遍阿拉伯世界各地,所有阿拉伯人歡呼雀躍,就像是艾倫威爾遜所預測的,很多人把美國的施壓作爲以色列已經油盡燈枯的證據。

無上權威這個鍵道中人,當然也特別瞭解鍵道中人,哪怕這些同道中人是阿拉伯人。

埃及國王福阿德二世立刻公開這個消息,同時發表了堅定捍衛埃及利益的講話,“除非以色列無條件恢復一九四八年的聯合國領土,不然雙方沒有談判的基礎,至於美國的角色,阿拉伯世界已經都知道了。戰爭持久的進行下去對雙方都是傷害,但阿拉伯人別無選擇……”

“說的多好啊,就好像兩個裝甲師的坦克被摧毀沒發生過一樣。”回家的艾倫威爾遜看着新聞上埃及國王近乎是論持久戰的講話,仍然在糾結酋長沒打過巴頓這件事。

“今天小納爾遜洛克菲勒來了,他代表自己的父親洛克菲勒副總統想要和我談談。”帕梅拉蒙巴頓把丈夫的公文包接過來,然後一起坐下,開始把洛克菲勒家族走夫人路線的事和盤托出。

艾倫威爾遜沒有說話,把前因後果聽完才道,“這麼看來,共和黨已經放棄了尼克松,我想沒多久,就會有人找尼克松談了。”

“這麼說,洛克菲勒會成爲美國總統?”帕梅拉蒙巴頓面帶驚訝的嘀咕,“這相當於你去做首相……親愛的,口誤。”

“就算是他代替尼克松,也很難挽回惡劣影響。”自己的妻子,艾倫威爾遜也就沒管失言繼續道,“我看洛克菲勒會在尼克松把以色列的問題解決了,再出面找尼克松。尼克松就沒有條件麼?是不是至少讓洛克菲勒允諾,不會秋後算賬纔會答應下臺?”

帕梅拉蒙巴頓口中的另外一件事,說美國很有誠意的要和英國一起,解決當前世界範圍內的經濟問題,竟然找到了帕梅拉蒙巴頓這個商人的身上。

艾倫威爾遜馬上就知道,“促成石油漲價捆綁美元?消化超發的數千億美元,這一定會引起通脹的,短暫的經濟問題不可避免。不過,洛克菲勒家族可是石油大亨,全世界爲石油漲價買單,洛克菲勒家族恰恰例外。”

“所以你怎麼看,要是不同意,我就拒絕他。”帕梅拉蒙巴頓乖巧的開口,她當然清楚自己的丈夫一直都很捍衛英國的利益。

“這還真是一個艱難的選擇,沙特是中東國家當中採油成本最低的國家。甚至可以比阿聯酋和科威特的成本還小百分之五十。其實美國只要說動沙特,這件事就可以做到。但是因爲中東尤其是波斯灣還有英軍存在,如果我們強烈抵制的話。這就會是一場拉鋸戰。美國就算是最後達成目的,也會遭受長時間的通脹折磨,當然美國也會使用一切手段逼迫歐洲就範。”

艾倫威爾遜向妻子解釋着其中的利害關係,爲什麼短時間內歐洲就是無法擺脫俄羅斯的天然氣?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便宜。

沙特就是世界上採油成本最低的國家,不要看英國當初對付伊朗好像不怕石油禁運,但沙特是完全不同的。

“那怎麼辦?歐洲有反抗的能力麼?”帕梅拉蒙巴頓詢問,“你能夠擺平這個問題麼,聯合法國怎麼樣?”

“不是我們兩國的問題,美軍遍佈歐洲。”艾倫威爾遜搖頭道,“我在想開什麼樣的條件,日元的問題應該可以解決了,應該還有其他的好處可以爭取,我得讓白廳給我列一張清單出來。”

第七十二章 潛艇生產線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美國這大舔狗第九百四十章 威爾遜爵士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1628章 讓蘇聯幫忙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兒子的前途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儲的出行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日元沒資格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五月風暴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會議成果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六百四十二章 走私是不存在的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之果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輕裝上陣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還得是法國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1672章 國際主義爵士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設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體系改革第1586章 星球大戰第1554章 不給,你不能搶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三百九十一章 互相拆臺的會議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煮酒論英雄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七百零九章 任何人都有價格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七百四十七章 蘇聯加入北約的建議第三十九章 法國女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國客人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義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秣兵歷馬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天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三十九章 法國女人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沒禮貌的蘇聯人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
第七十二章 潛艇生產線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美國這大舔狗第九百四十章 威爾遜爵士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1628章 讓蘇聯幫忙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兒子的前途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儲的出行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日元沒資格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五月風暴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會議成果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六百四十二章 走私是不存在的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之果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輕裝上陣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還得是法國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1672章 國際主義爵士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設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體系改革第1586章 星球大戰第1554章 不給,你不能搶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三百九十一章 互相拆臺的會議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煮酒論英雄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七百零九章 任何人都有價格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七百四十七章 蘇聯加入北約的建議第三十九章 法國女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國客人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義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秣兵歷馬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天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三十九章 法國女人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沒禮貌的蘇聯人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