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長老(4)

過了一陣,談晚同和崔王祥兩人也過來了。在宣鳴雷家中用過了一頓家宴,鄭司楚告辭後,便向父親的住處走去。父親和母親分居已久,雖然在南逃路上兩人的關係好了許多,但到了五羊城,母親受了重傷,現在兩人無形中又分居了。想到此處,他不禁有些傷心。小時候,他總羨慕旁人父母都在一處,自己卻是先跟着母親,後來又跟着父親,很少有和父母同處的時候。

父親有空的話,還是讓他多去看望母親吧。他想着。

到了父親住處,鄭昭卻還沒有回來。這次會議關係到再造共和的大事,要討論的必要關係到方方面面,的確不是輕易談成的。他等了一陣,聽得外面的工友道:“鄭大人,您回來了。”忙迎了出去,正見鄭昭進來。一見父親,他上前道:“父親。”

鄭昭見是他,笑道:“司楚,你過來了?媽好麼?”

“今天精神挺好。”他見鄭昭滿面春風,低低道:“父親,會議開得怎麼樣?”

鄭昭道:“很順利。初步達成的協議,是成立一個‘十一長老會’,以你申伯父爲首,我和喬將軍爲輔。”

十一長老會?鄭司楚心裡默算了一下。現在再造共和旗下,共有七省。除了七個太守外,天水省和五羊城還各有一個軍區長,這樣就是九人,加上父親,則是十個,那第十一個,便是狄復組的大師公?他道:“有一個是狄復組的?”

鄭昭看了看他道:“你倒是心思靈敏。共和共和,便是人人平等,狄復組雖是狄人,一般是一員。”

鄭司楚看了看外面,小聲道:“父親,宣兄要我轉達一句話。”他將宣鳴雷對大師公的懷疑說了,鄭昭一開始還不以爲意,待聽他說到宣鳴雷懷疑大師公可能並不以狄人的利益爲重時,他怔了怔,喃喃道:“這樣啊……”

鄭司楚見父親也這麼說,小聲道:“父親,你也覺察了?”

鄭昭低低道:“這話你和別人說過沒?”

“沒有。”

“誰也不要說。跟宣鳴雷也說一聲,要他不要傳出去。”

鄭司楚答應一聲。兩人又說了幾句,鄭司楚說了讓他多去看望母親的事,鄭昭也答應了一聲。等鄭司楚走了,鄭昭陷入了沉思。

鄭司楚轉達的這句話,鄭昭的確並沒有想到。回過頭來想想,狄復組大師公的那個特使,未免在這次會議上過於配合了。俗話說禮下於人,必有所求。狄復組主動來和五羊城聯繫謀求同盟,無疑他們是想要得到些什麼。但會議上,狄復組並沒有提出什麼過份要求,簡直有點太過委屈求全了。狄復組謀劃的刺殺大統制計劃,最終還是失敗了,但結果卻並不是毫無所得。正因爲有這次刺殺行動,自己策反天水省會如此順利。本來他覺得金生色應該會同意自己,但兵權在喬員朗手中,金生色只怕不敢輕舉妄動,但到了符敦城,卻發現金生色其實對大統制毫無二心,喬員朗卻是因爲與顧清隨沾了點親,因此事而起了波動,結果被自己趁虛而入,一舉說動。這算是意外所得,比自己早先的計劃更圓滿,因此鄭昭也多少有點得意忘形,根本沒有多想。但現在想想,假如狄復組把刺殺大統制其實放在第二位,真正的目標而是顧清隨呢?顧清隨本是共和國僅次於自己的第三號人物,而且和自己孤身一人不同,這人親屬衆多,盤根錯節,很多都佔據要職。把此人拖下馬來,對大統制的統治撼動更大。這樣一樣,說不定,狄復組本來謀劃的,其實正是刺殺失敗?那麼,狄復組的真正用意,其實並不是要殺掉大統制一個人,而是要摧毀整個共和國?假如自己和大統制異地而處,再造共和的勢力大過了大統制的時候,狄復組會不會對自己和申士圖下手了?

這並不是沒有先例的事……這個他一向不怎麼看重的狄復組,背後究竟是一副怎樣的真面目?難道,那個曾經的神秘敵人,竟是死而不僵,仍在暗中活動,這一次是借狄復組還魂了?五月的南疆,本已有幾分炎暑之意,一時間鄭昭卻覺得心頭冒起了一股寒意。

不管怎麼說,現在的首要敵人,仍是南武,但對狄復組也必須注意了。

他的手指在桌上輕輕叩了兩下,陷入了沉思。就在此時,門上響了兩下,有人道:“鄭兄。”

那是申士圖的聲音。鄭昭忙起身開了門,只見申士圖走了進來。申士圖的臉上掛滿了笑意,他一進來便道:“司楚呢,他人在哪兒?”

鄭昭沒想到申士圖是想找鄭司楚,忙道:“他剛走。怎麼了?”

申士圖從懷裡取出一份卷軸,低聲道:“你先看看這個。”

鄭昭接過卷軸。他有一日十行之能,打開來掃了一眼,便已將大概看清了,驚道:“是這麼個計劃?誰提出來的?”

申士圖坐了下來,道:“這是喬員朗帶來的。我粗粗看了一下,想讓司楚看看有沒有可行性。”

海上一戰,水戰第一的鄧滄瀾鎩羽而歸,這也是五羊城死裡求活的轉機所在,現在申士圖對鄭司楚實是有種不切實際的信任了。鄭昭道:“好,我馬上讓他來。”

申士圖道:“司楚這小子,真是個了不得的人才。鄭兄,你後繼有人,真讓人羨慕。你讓他給我再寫一份審議報告,看看此計有什麼破綻。如果這條計策能夠成功,那南武的死期就臨近了。”

如果這條計策能夠成功,的確再造共和的大業就成功在望。鄭昭也知道自己不長於兵法,但他心底也清楚地知道,南武絕非這麼容易就能對付的。自去年舉起“再造共和”這面旗幟,到現在還沒滿一年。在近一年時間裡,雖然表面上南軍順風順水,屢屢告捷,十一長老會的組成更使得南軍聲勢大振,宣示着南北兩軍正式進入全面抗衡時期,但鄭昭也清楚,南軍的這個聯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不夠緊密。自己能夠將喬員朗策反,但很難保證不會被南武再次策反回去。變數隨時都存在,很可能在哪一天醒來,形勢大變,南軍聯盟又變得四分五裂。

申士圖本來躊躇滿志,接到這份計劃時更覺得意,但見鄭昭並沒有預料中的興奮,他詫道:“鄭兄,你不看好這計劃?”

鄭昭搖了搖頭道:“也不是。申兄,你也知道我對兵法並不太瞭解,但看樣子,這計劃也並非不可行。只是,你覺不覺得,現在發展得太順利了?”

申士圖道:“順利些不好麼?”

鄭昭道:“不是這麼說。申兄,你還記得共和初起時,當年蒼月公首次舉旗,數月間就席捲了半壁江山,與帝國劃江而治,連營五十里,只待大舉北伐。形勢一片大好之下,結果帝國以偏師燒盡戰船,蒼月公數十萬大軍竟一舉潰散。前車之鑑,實不能不察啊。”

三十多年前,帝國三大公之一,鎮守南疆的蒼月公首揭“共和”大旗。那時的帝國已經走到了末世,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因此蒼月公一舉旗,但一呼百應,大江以南諸省除了廣陽一省一直保持獨立,基本上都附和蒼月公起事。但就在蒼月公沿江連營,準備北伐的時候,被帝國軍突襲,大軍潰散。這一場大敗斷落了共和軍的大好局面,共和軍從此一蹶不振,等後來帝國軍南征,更是將蒼月公的根基高鷲城都攻下了,共和一詞基本上就成爲了歷史。那個時候,鄭昭還在五羊城主何從景手下爲官,申士圖更是個名不見經傳的五羊城小吏。當時他們雖非共和軍中人,但也對共和軍如此快就崩潰而惋惜。當時他們私下閒聊,說起蒼月公的失策,便是過於急躁,未能穩固後防。雖然表面上聲勢極大,但諸軍混亂不堪,大多是受共和一說的感召而加入的烏合之衆,結果一次大敗就使得蒼月公的號召力大爲下降,等帝國軍的南征軍出發,南疆諸省便紛紛再次叛反。而現在的情形,幾乎就是蒼月公當時的翻版,甚至連時間上也差不多。那個時候,亦是因爲天水省總督李湍加入了共和軍陣營,蒼月公覺得形勢一片大好,被勝利衝昏頭腦。當時天水省尚無軍區,但駐紮在天水省的還有一支帝國直屬的西府軍,西府軍並不肯叛反帝國,李湍因爲和西府軍爭戰,無法救援蒼月公,結果被南征軍各個擊破。

假如歷史重演的話,實是不堪設想。申士圖接到這份計劃,實是欣喜若狂,覺得拿下之江省後,霧雲城就指日可下。但聽鄭昭提起前事,滿心歡喜似被兜頭澆了盆冷水,也不禁猶豫了起來,低聲道:“鄭兄,你覺得這計劃失之太急?”

鄭昭頓了頓,才慢慢道:“還是讓那些軍人去討論吧,再做定奪,我們眼下的事,是把這十一長老會順利結成。”他說到這兒,又道:“對了,有件事申兄你不可不知。”

他將鄭司楚方纔轉來的那句話轉告給申士圖聽了,申士圖皺起眉道:“狄復組背後?”

鄭昭道:“是。這組織似乎並不那麼簡單。申兄,總之步步爲營,小心爲上。另外,申兄,明天的議程如何?”

這次會議,是南方結盟的決議會。今天談的再造共和聯盟很是順利,十一長老會的人選也基本上沒有什麼異議。雖然狄復組在二月策劃的刺殺大統制計劃失敗了,可是這件事也使得天水省這一大強援投向南方,他們的功勞不下於五羊城的海戰之勝,因此沒人反對狄復組進入十一長老會。明天要談的,就是聯盟公告。這張公告要宣示天下,再造共和聯盟正式成立,向北方發動全面攻擊,其中各省的義務、調度都需要有一個整體規劃。這一點是鄭昭所長,鄭昭也已擬出了一個草案,但能否通過,還要看明天的會議了。申士圖道:“基本上不會有什麼波折。那鄭兄,這份計劃你讓司楚看過後,儘管給我一個回覆。如果可行,事不宜遲,不然就要延誤戰機。”

東平城自從那一場譁變,至今仍在整肅,因此本來定好的南征之議也延期了。如果要發動反攻,現在實是最佳時機,否則北軍穩定下來後,這機會便要錯失。

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2)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下)(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5)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5)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3)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謀 (2)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2)(一)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2)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3)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3)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1)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謀(1)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1)(三)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3)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1)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九  唯心不易(5)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2)(三)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5)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1)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3)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1)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1)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1)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1)(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三  遠赴西原(2)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上)(一)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5)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5)(一)卷四:雲飛之卷_九  生死有命(2)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2)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4)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1)(二)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3)(二)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2)(一)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1)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2)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2)(三)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4)卷三:地裂之卷_一  南北決裂(1)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2)(一)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2)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5)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1)(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4)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4)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1)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2)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4)卷三:地裂之卷_尾聲(一)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三)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1)(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4)(一)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4)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1)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2)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七 蓄勢待發(3)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1)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2)(一)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4)(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一  奇兵突襲(2)(二)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4)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4)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3)(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1)(三)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3)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 (3)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2)(二)卷二:海嘯之卷_尾聲(1)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1)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1)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1)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3)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6)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5)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1)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1)(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5)卷四:雲飛之卷_九  生死有命(4)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謀(4)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5)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4)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1)卷二:海嘯之卷_尾聲(1)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1)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5)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4)(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1)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4)(二)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4)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1)卷三:地裂之卷_十九  唯心不易(3)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2)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6)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4)(二)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4)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月月末談
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2)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下)(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5)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5)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3)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謀 (2)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2)(一)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2)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3)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3)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1)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謀(1)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1)(三)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3)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1)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九  唯心不易(5)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2)(三)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5)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1)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3)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1)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1)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1)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1)(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三  遠赴西原(2)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上)(一)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5)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5)(一)卷四:雲飛之卷_九  生死有命(2)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2)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4)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1)(二)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3)(二)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2)(一)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1)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2)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2)(三)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4)卷三:地裂之卷_一  南北決裂(1)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2)(一)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2)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5)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1)(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4)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4)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1)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2)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4)卷三:地裂之卷_尾聲(一)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三)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1)(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4)(一)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4)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1)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2)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七 蓄勢待發(3)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1)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2)(一)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4)(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一  奇兵突襲(2)(二)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4)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4)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3)(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1)(三)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3)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 (3)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2)(二)卷二:海嘯之卷_尾聲(1)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1)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1)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1)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3)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6)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5)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1)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1)(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5)卷四:雲飛之卷_九  生死有命(4)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謀(4)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5)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4)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1)卷二:海嘯之卷_尾聲(1)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1)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5)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4)(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1)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4)(二)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4)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1)卷三:地裂之卷_十九  唯心不易(3)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2)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6)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4)(二)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4)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月月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