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3)

道公做事,終不如大統制,仍然有沽名釣譽之嫌啊。他想着。如果是大統制,就根本不會顧及民意。民意是什麼?看似洶涌澎湃,可在刀槍之下,很快就會和被溝渠疏導的洪水一樣流走。用不了多久,根本不會有人再提了。最好的例子,便是前兩年大統制解散了議府。解散了議府初期,共和國上下都大有驚惶失措之勢,覺得大統制此舉違背了共和本義,簡直與恢復帝制無二了。可僅僅幾個月後,人們發現解散了議府,其實並沒有什麼妨礙,反而很多措施能更有效地施行,於是再沒人提大統制違背共和了。

大統制這樣的偉人,到底絕無僅有啊。

康伯言想着,心裡,卻是忐忑不安。

二月八日下午,一向遲鈍的霧雲城民也終於覺得氣氛不對了。這兩天四門封鎖,他們也相信那是因爲狄復組又在謀劃什麼秘密行動,但今天城門乾脆緊閉,本來在各處巡邏的衛戍有一大半調往西門,而靠近西門的住戶被告知,可能會發生戰爭,要人們閉門不出。霧雲城上一次受到攻擊,還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當時雖然共和軍佔據絕對優勢,城民還是哭天搶地,只覺末日來臨,可從那時起霧雲城就再沒有面臨過敵軍。現在南北雖然正在交鋒,可南軍除了東陽城,還從來沒有到達過大江以北,西門突然間會發生戰事,誰都想不到,全都惴惴不安,有些虔誠的法統信徒已在家裡給老君像上香,祈禱老君能保佑全家平安。

紅日漸漸西沉,天色已近黃昏。就在城中炊煙漸起的時候,一支人馬終於出現在西門外的地平線上。龍道誠看到昌都軍終於到了,精神反而一振,對康伯言道:“伯言,狴犴營佈署好了?”

狴犴營是刑部直屬的一支人馬,職司是緝捕疑犯。龍道誠主持刑部已久,他雖然不是武人,卻也極其重視訓練。狴犴營雖非衛戍部隊,平時訓練卻完全依照正規軍,而且裝備極其精良,算是他的嫡系人馬。狴犴營便是刑部侍郎康伯言直接指揮的,今天已秘密包圍了林一木的官邸。昌都軍無論是發起進攻,還是知難而退,狴犴營都會立刻衝入林一木官邸,將其捉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他打爲叛逆。

康伯言也知責任重大,早就安排停當,小聲道:“道公放心,絕無差錯。”

龍道誠捋了捋鬍鬚,微笑道:“那就萬無一失了。”

的確,自己手中有實力,便進可攻,退可守,已立於不敗之地。林一木想和自己鬥,實在是吃撐了,他能早點看清形勢的話該有多好。龍道誠想着,眼前彷彿已出現了自己成爲大統制,平定南方,建立起不世功勳的模樣了。將來,一說起大統制,人家聯想的只會是自己。

此時一邊突然傳來了一陣喧譁,龍道誠道:“來人,看看出了什麼事。”

他的手下還沒過去,有個騎馬的衛戍已飛奔而來,到了近前,在馬上行了一禮道:“龍司長,禮部程侍郎與金槍班周隊長帶了不少人前來求見。”

程敬唐是大統制的親信,現在官拜禮部侍郎,名義上是林一木手下,實際上卻已掌握了禮部實權。大統制不信任林一木,程敬唐與他自然也不相能,龍道誠聽得他來了,便道:“快,有請。”

那衛戍猶豫了一下,又道:“龍司長,林司長也在當中。”

龍道誠一怔,看了看康伯言。林一木居然和程敬唐一塊兒過來!這步棋他當真沒想到,康伯言也是吃了一驚,但他神色如常道:“請他們過來吧。”

這衛戍一走,龍道誠便道:“伯言,他們一塊兒來,到底是什麼用意?”

康伯言讓狴犴營暗中包圍了禮部司長部,只覺林一木是甕中之鱉,逃也逃不掉了,沒想到林一木居然搬出了程敬唐來。雖然程敬唐現在全面主持禮部,和林一木並不齊心,但名義上林一木仍是禮部司長,是程敬唐的上司,他定是借這個由頭讓程敬唐和金槍班一塊兒前來,等如把金槍班當成了自己的衛隊。

康伯言低低道:“道公啊道公,你總是優柔寡斷。林一木必然搶先一步,對程侍郎說我們意圖謀反了。”

龍道誠心中一震,急道:“那怎麼辦?”他給林一木定下謀反的罪名,人證物證也都已經準備停當,林一木肯定也對自己如法泡製。本來覺得自己步步搶先,解決了昌都軍的迫城之危後再把這些人證物證拿出來,林一木百口莫辯,卻沒料到林一木搶先了一步。康伯言見他有點慌了手腳,又低聲道:“道公也不必多慮,萬不得已,就連金槍班一塊兒做掉吧。”他轉身叫過一個心腹,讓他立刻將狴犴營召回來。

金槍班是大統制的貼身衛隊,如果把金槍班都做掉了,以繼承大統制遺志的名義繼位便有點名不正言不順,可龍道誠也知現在騎虎難下,沒別的辦法好想。就在這時,一隊人馬過來了。金槍班人數雖然不多,卻是大統制的貼身衛隊,精銳無比,當先兩人,一個正是程敬唐,另一個正是林一木。跟在他身後的是現任金槍班班長周錫安,在他們身後還有不少官員。程敬唐是金槍班首任班長,周錫安對這老上司亦是尊崇無比,連騎馬都不敢與他並行,別的官員更是生怕遭池魚之災,躲在了金槍班後面,不少人臉都已白了。

程敬唐打馬到得近前,高聲道:“龍司長,爲何將衛戍調到城頭?”

程敬唐一張臉已是漲得通紅,看來趕來得很急。龍道誠忙上前道:“程侍郎,大統制中道崩殂,昌都軍卻突然自行向霧雲城逼近,我擔心有人趁此機會作亂,因此讓衛戍守城,以防不虞。”

林一木在一邊高聲道:“龍司長此話只怕不實。昌都軍乃是奉大統制遺命前來,只因共和國有人久有叛亂篡位之心,大統制生前便已察覺,故命昌都軍前來,以正綱紀。”

龍道誠見林一木答話了,也一下擡高聲音道:“林司長,果然是有人久有叛亂篡位之心,故數年前便與叛賊顧清隨勾結。只是隱藏極深,今日方纔水落石出。此人察覺陰謀將大白於天下,於是鋌而走險,私發昌都軍進京。”

程敬唐已聽林一木說龍道誠有叛亂之心,因此將衛戍調向城頭,只是他深知龍林二人已勢成水火,說的話未必是真的。現在兩人都指責對方反叛,他心裡也不禁大爲忐忑。龍道誠和林一木都是一部司長,是眼下共和國級別最高的高官,龍道誠更是掌握着衛戍實權,兩人鬥到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勢必會造成天下大亂。他見兩人還要舌槍脣劍地對罵,高聲道:“兩位司長,多言無益,總應有實證方能取信於人。不知兩位所言,可有證據?”

龍道誠道:“龍某豈會信口開何?大理寺少卿符志真何在?速將剛審得的口供記錄奉上程侍郎一觀。”

刑部、督察院和大理寺,合稱三法司,其中刑部爲總機構,督察院與大理寺則是刑部以下的兩大部門。大理寺有正卿一,少卿二,符志真是大理寺左少卿,也是大理寺中直接負責審理定獄的最高官員,自然也是龍道誠的親信。這符志真早就在後面的刑部諸吏隊伍中聽命,本來龍道誠準備解決林一木後,讓符志真出面給林一木定罪,但林一木這麼快就攤牌,符志真自然也要提前出來了。

他一聲令下,符志真走了上來,到程敬唐馬前,先行了一禮,從懷裡摸出一個卷軸遞過去道:“職大理寺少卿符志真。程侍郎,此是大理由剛從嫌犯口中取得的口供,請程侍郎明察。”

程敬唐見他拿上了口供,接過來看了看,符志真在一邊大聲道:“疑犯交待,共有四條。其一,共和二十二年,林某疑與顧賊清隨妄圖推翻大統制,糾合極少數議衆提高不信任安;其二,共和二十三年,林某因對大統制懷恨已久,疑與顧賊清隨串通,勾結狄復組於迎春宴上行刺大統制;其三,共和二十五年,林某疑再次勾結狄復組,於城西華表山蔍二次行刺大統制;其四,共和二十六年,林某疑冒稱大統制遺命,私發邊兵入京。”

這卷軸寫得密密麻麻,十分詳細,符志真生怕程敬唐看起來會看上半天,因此將扼要口述了一遍。因爲共和國刑部採取的是疑罪從無之規,在三法司會審判決之前,一律要加“疑”字,因此符志真說的四條都也加了個“疑”,倒不是說這些事還在存疑的意思。程敬唐見這卷軸厚厚一卷,掃一眼,也覺與符志真所言無差。他臉上也沒什麼表情,只是道:“那疑犯呢?”

“疑犯現已押入天牢,隨時可以覈實。”

他剛說完,林一木卻仰天大笑道:“可笑可笑,顛倒黑白,一至於此。大理寺少卿辛珏何在?”

大理寺的正卿年紀不小了,這兩天已準備致仕,辛珏則是大理寺的右少卿,負責天牢大獄之事。一聽林一木喊着辛珏的名字,龍道誠心裡便咯噔一下,心道:原來他把辛珏收買了!

就在符志真走出來的那羣官員隊中,又上來一人,正是大理寺右少卿辛珏。辛珏上前向程敬唐行了一禮道:“程侍郎,職大理寺右少卿辛珏有禮。”

程敬唐見他上來,心頭雪亮,心想這左右少卿定然一家一個被收買了。他道:“辛少卿,這份口供你也曾經看過吧?”

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1)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4)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1)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5)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1)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3)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1)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4)卷一:風起之卷_尾聲(1)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5)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1)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1)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5)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2)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2)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3)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3)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4)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2)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4)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 知我心憂(4)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1)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2)(三)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1)(一)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一)卷二:海嘯之卷_三 天命在我(5)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下)(二)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1)卷一:風起之卷_尾聲(2)(二)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2)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3)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3)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2)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下)(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4)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5)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4)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4)卷二:海嘯之卷_四 破網而走(2)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4)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4)卷四:雲飛之卷_五  風雲際會(1)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4)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2)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3)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1)(一)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2)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2)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1)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1)(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4)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1)(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二)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2)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2)(三)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3)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5)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3)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2)(二)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3)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3)(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  中分南北(3)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4)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5)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4)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5)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4)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6)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4)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5)(一)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3)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5)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6)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1)(一)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3)(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一)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4)(二)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1)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4)卷四:雲飛之卷_十三  遠赴西原(1)卷二:海嘯之卷_四 破網而走(2)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5)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4)(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2)(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1)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2)(一)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2)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1)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4) (一)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4)(二)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3)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2)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1)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5)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2)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5)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4)(二)
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1)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4)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1)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5)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1)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3)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1)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4)卷一:風起之卷_尾聲(1)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5)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1)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1)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5)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2)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2)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3)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3)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4)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2)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4)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 知我心憂(4)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1)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2)(三)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1)(一)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一)卷二:海嘯之卷_三 天命在我(5)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下)(二)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1)卷一:風起之卷_尾聲(2)(二)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2)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3)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3)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2)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下)(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4)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5)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4)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4)卷二:海嘯之卷_四 破網而走(2)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4)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4)卷四:雲飛之卷_五  風雲際會(1)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4)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2)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3)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1)(一)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2)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2)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1)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1)(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4)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1)(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二)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2)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2)(三)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3)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5)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3)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2)(二)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3)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3)(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  中分南北(3)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4)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5)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4)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5)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4)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6)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4)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5)(一)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3)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5)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6)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1)(一)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3)(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一)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4)(二)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1)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4)卷四:雲飛之卷_十三  遠赴西原(1)卷二:海嘯之卷_四 破網而走(2)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5)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4)(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2)(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1)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2)(一)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2)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1)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4) (一)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4)(二)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3)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2)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1)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5)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2)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5)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4)(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