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告別

時間飛逝,戛納電影節很快走向尾聲。

5月15號,是電影節倒數第二天。在這一天,會有一些場外獎頒出,比如費比西獎。不過今年的戛納幾乎沒有人談論費比西獎,也沒有多少人關注。幾乎所有人都的注意力都在特呂弗和他的《精神病人》身上。

特呂弗是新浪潮的旗手,是法國電影標誌性的人物,在電影界擁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但在1968年的五月風暴之後,他就與戛納決裂了。這是他時隔16年,帶着電影重回戛納。更重要的是他已經癌症晚期,《精神病人》很可能是他最後一部電影。因此,《精神病人》受到了空前關注。

一大早,電影宮前就站滿了舉着牌子,求《精神病人》首映禮邀請函的觀衆。由於首映禮的邀請函太難弄,而想要出席特呂弗最後一部電影首映禮的人又實在太多,以至於出現了黃牛票,一張邀請函被炒到好幾百法郎,最貴的賣到了上千法郎。

許望秋肯定不會錯過《精神病人》首映,畢竟這是特呂弗最後一部電影,還是他們約好一起拍的電影,肯定得到首映禮現場捧場。

進入盧米埃爾廳後,許望秋髮現波蘭斯基坐在離自己不遠的地方。就走過去,向波蘭斯基旁邊的男子提出換座位。男子爽快的答應了,但他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跟許望秋合影留念。許望秋就讓波蘭斯基拿着照相機,給他和男子拍了一張照片。

等男子心滿意足的離開後,許望秋坐在座位上,問波蘭斯基:“你有特呂弗的消息沒有,他會不會出席今天的首映禮?”

波蘭斯基笑容滿面地道:“特呂弗中午到的戛納,跟他老婆芬妮-阿爾丹一起來的。他情況比較糟糕,醫生本來是不讓他出院的。但他對醫生說,他拍了一輩子電影,這是他最後一部電影,是他的告別演出,他希望跟這些年支持他的影迷作一個道別。醫生被他說哭了,最後同意他出席電影節。”

許望秋心中涌起一陣傷感:“我就知道他會來的。”

兩人聊了一陣,鬧哄哄的放映廳突然安靜,就像被按下了靜音鍵。許望秋是感覺了什麼,猛然擡頭向大廳入口望去。只見一個氣質和身材都極佳的漂亮女人,推着輪椅走了進來。

許望秋認識那女子,法國著名女演員芬妮-阿爾丹,也是特呂弗的妻子。1981年拍攝《隔牆花》的時候,芬妮-阿爾丹與特呂弗相戀,並很快結婚,之後又主演了特呂弗的電影《情殺案中案》。

芬妮-阿爾丹用輪椅推進來的,顯然不會是別人,只能是特呂弗。

只是看着輪椅上那個形容枯槁,瘦的幾乎都脫形了男子,許望秋真的很難將其和特呂弗聯繫在一起。幾年前他在戛納見到的特呂弗根本不是這樣的,那時候的特呂弗激情澎湃,風度翩翩,跟眼前這個枯瘦的男子完全是兩個人。他問自己,那真的是特呂弗嗎?理智告訴他,那是特呂弗。

可許望秋還是不願意相信,問旁邊的波蘭斯基:“那真的是特呂弗嗎?”

波蘭斯基深深嘆了口氣:“是的,那是特呂弗。”

就在這時,有人站了起來,用力拍着雙手。隨後現場觀衆紛紛起來,用掌聲歡迎特呂弗的到來。許望秋和波蘭斯基也站了起來,用掌聲歡迎特呂弗。

聽着現場如潮的掌聲,特呂弗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擡起右手對着現場觀衆輕輕揮了揮。他輕聲對自己道:“在死之前能到首映現場,能聽觀衆的掌聲,可真好啊!”

電影節主席法弗爾-勒佈雷鼓着掌,向特呂弗走去。他來到特呂弗身邊,半蹲在地上,用力擁抱着特呂弗,流着淚道:“這是我的最後一屆電影節,你能來真是太好了。”

特呂弗和戈達爾他們掀起的新浪潮運動,改變了世界,也讓他們贏得了世界的讚譽。作爲法國最重要的電影節,戛納自然不會錯過他們,給了他們極高的禮遇。不過這一切,在1968年畫上了休止符。

1968年的夏天,五月風暴席捲了整個法國。在巴黎,學生築起街壘同警察對峙,工人開始舉行罷工,聲援學生的鬥爭。戈達爾和特呂弗以全國電影協會的名義,提出一項動議,要求全體電影人,反對繼續舉行戛納電影節,以表示與罷工罷課的工人和學生團結一致。

電影節主席法弗爾-勒佈雷是一個固執的認,拒絕了戈達爾他們中止電影節的倡議。於是,戈達爾他們到放映現場砸場子,雙方在放映臺發生衝突。戈達爾眼鏡被打掉了,特呂弗被當場掀翻,栽下舞臺,最終卓別林的女兒傑拉丁-卓別林衝上去合起臺前的幕布,放映被迫停止了。

隨後,評委會的四位評委莫妮卡·維蒂、路易-馬勒、波蘭斯基、特倫斯·揚遞交了辭呈。第二天,電影節主席法弗爾-勒佈雷妥協了,記者招待會上,他面無表情地宣佈“評委會已經不能履行職能了,本屆戛納電影節到此爲止。”

戛納電影節中止之後,特呂弗和戈達爾也就與戛納徹底決裂,他們的電影后來參加過柏林電影節,參加過威尼斯電影節,但再也沒有參加戛納電影節。

今年是法弗爾-勒佈雷最後一次擔任電影節主席,而特呂弗也時日不多,《精神病人》很可能是他最後一部電影。在電影節開始前,當《精神病人》入圍戛納的消息傳出來後,幾乎所有的法國媒體打出了相同的標題“偉大的和解”。

此時此刻,看到特呂弗和法弗爾-勒佈雷擁抱在一起,現場觀衆無數人紅了眼眶。大家在鼓掌的同時,都不禁露出了笑容,都覺得這一幕特別溫暖,也特別動人。

在特呂弗他們入場後不久,電影正式開始放映。

特呂弗是希區柯克的粉絲,電影名字《精神病人》,有點向希區柯克《精神病人》致敬的感覺,但電影本身跟《精神病患者》沒有關係,倒是有些像伯格曼的《野草莓》。

《精神病人》講述了導演弗朗索瓦因爲票房和口碑雙雙失敗,在巨大的壓力下,他精神出了問題,不得不回到故鄉休息。在故鄉,他遇到了很多古怪的東西,早已失去的父母,少年時期暗戀的少女,以及傳說中的精靈。在這裡他回溯了自己的一生,並最終跟着小精靈飛出窗外,飛上了天空。

許望秋記得特呂弗曾經說過,一個導演所有的電影,就是他一生的編年記。特呂弗的第一部電影《四百擊》是一部半自傳體作品,探討了一個13歲男孩的生活和內心世界。而《精神病患者》同樣是一部半自傳體的電影,通過一個有些瘋癲的老導演講述了自己的一生,講述了自己對電影、對人生、以及對世界的看法。

在後世有很多電影被稱爲導演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比如斯科塞斯的《雨果》,張藝謀的《一秒鐘》等等,《精神病人》不是寫給電影的情書,而是寫給電影的一封遺書。在電影中,許望秋能充分感受到特呂弗對電影的熱愛,以及他對電影、對世界的種種思考,可是特呂弗卻不得不與電影該告別了。

當電影結束,字幕在銀幕上劃過,淡淡的感傷在觀衆心頭涌動。大家都希望電影能長一些,能多看一會兒,可電影還是結束了。

在短暫的沉默後,掌聲如同從九天之上傾瀉而下洪水,將整個放映廳都淹沒了。

伴隨着現場熱烈的掌聲,芬妮-阿爾丹將特呂弗推到了舞臺中央。

特呂弗微笑着伸手雙手,向下壓了壓手,示意自己有話要說。現場觀衆都停止鼓掌,靜靜地看着特呂弗,側耳傾聽。特呂弗微笑着道:“我是癌症晚期,活不了多久了,這是我最後一部電影,也是我最後一次出席電影首映禮。醫生本來不讓我來,但我說,必須來,我得到現場跟大家做個道別。謝謝你們這些年來對我,對電影的支持,因爲有你們電影纔有意義。我本來以爲自己能繼續拍下去,但很遺憾以後不能再拍了。是說再見的時候了!謝謝你們!”

山呼海嘯般的掌聲再次響起,很多觀衆一邊淚流,一邊用力鼓掌。

許望秋眼眶也有些溼潤了,他一邊鼓掌,一邊問波蘭斯基:“你覺得這部電影怎麼樣?”

波蘭斯基轉頭看着許望秋,認真地想了想,用力點頭道:“我覺得拍得很好,他超越了自己,在這部電影中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說完,他着着坐在輪椅上,沉浸在喜悅中的特呂弗,深深嘆了口氣:“可惜他很快就要離開我們!真的太可惜了!”

許望秋也微微嘆了口氣,特呂弗才52歲,對導演來說,這個年齡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他完全有可能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由衷地道:“這部電影真的很強!他將自己對電影的所有情感、所有熱情都拍進去了。今年戛納的金棕櫚沒有懸念了!”

波蘭斯基微微點頭,但很快又搖頭:“這可說不準,電影節評獎是小圈子的遊戲,是由九個評委討論後決定的。評委中喜歡誰的人多,誰就有可能獲獎。所以,電影節的評選經常出現讓人大跌眼鏡的結果,很多真正優秀的電影沒有獲獎,很多平庸的作品卻獲得了大獎。”

許望秋記得波蘭斯基1991年當電影節主席的時候各種騷操作,無視了很多堪稱偉大的電影比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兩生花》、莫里斯-皮亞拉的《梵高》,將金棕櫚、最佳導演和最佳男演員獎,三項大獎頒給了科恩兄弟的《巴頓-芬克》。

波蘭斯基之所以如此親睞《巴頓-芬克》,除了電影確實不錯外,主要他覺得這部電影很多地方在“致敬”自己。

因此,波蘭斯基被吐槽是戛納電影節歷史上最不負責任的評審團主席。

許望秋在心裡吐槽,要說大跌眼鏡,還得數你當電影節主席那一屆。他知道波蘭斯基說的是事實,在結果出來之前一切皆有可能,但他還是希望特呂弗拿下金棕櫚:“這是特呂弗最後一部電影,質量本身又足夠出色,希望他能夠拿着金棕櫚,含笑離開我們。”

第九十三章 新片的問題第173章 領導調看第345章 重場戲第113章 後續影響第253章 被填滿的杯子第九十章 補上第339章 752工程第369章 打賭第207章 嘲笑第352章 蘆葦出獄第139章 張一謀的麻煩第296章 發佈會前第二十四章 講講第289章 風暴之前第192章 正式上映第212章 聚會第262章 聯歡會第243章 妹妹來了第四十章 攝影風格第284章 起草宣言第349章 立體聲電影第153章 拍攝第370章 無人看好第五十一章 血色記憶第九十章 補上第122章 最後的準備第272章 衝突第222章 首日票房第五十六章 領導震驚第102章 揚眉吐氣第247章 中國女排第375章 電影節開幕第162章 趙單遺言第348章 殺青第259章 夜戲日拍第333章 劉佳玲的心思第319章 商人張炫龍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242章 折服第148章 女特工第369章 打賭第109章 建議第二十四章 講講第285章 十戒律第115章 說服第263章 雁陣模式第三十八章 大字報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七章 榜上有名第二十一章 開學第132章 十三號文件第六十三章 這腦袋怎麼長的第145章 公開信第三十二章 寫劇本第227章 天要變了第五十九章 正式立項第五十三章 搏一回第221章 炒作第364章 交流第四十四章 心理測試第349章 立體聲電影第172章 過審第173章 領導調看第三十九章 攝影師第227章 天要變了第201章 路線問題第190章 蒙自首映第四十二章 女生樓下第271章 施瓦辛格第八十一章 電影殺青第二章 天才少年第305章 好評如潮第220章 經紀公司第227章 天要變了第366章 觀影第276章 抵達威尼斯第154章 德間來了第272章 衝突第198章 馬克西姆餐廳餐廳第149章 正式開機第184章 東瀛行第207章 嘲笑第十章 家人第280章 退出第二十五章 庫裡肖夫效應第九十章 補上第十四章 一個條件第130章 爭論第382章 兩極分化第119章 場地第277章 旗幟第371章 賽博朋克第312章 中關村第一人第九十四 廠長們第139章 張一謀的麻煩第297章 發表宣言第250章 愛熊貓的東瀛人第364章 交流第184章 東瀛行
第九十三章 新片的問題第173章 領導調看第345章 重場戲第113章 後續影響第253章 被填滿的杯子第九十章 補上第339章 752工程第369章 打賭第207章 嘲笑第352章 蘆葦出獄第139章 張一謀的麻煩第296章 發佈會前第二十四章 講講第289章 風暴之前第192章 正式上映第212章 聚會第262章 聯歡會第243章 妹妹來了第四十章 攝影風格第284章 起草宣言第349章 立體聲電影第153章 拍攝第370章 無人看好第五十一章 血色記憶第九十章 補上第122章 最後的準備第272章 衝突第222章 首日票房第五十六章 領導震驚第102章 揚眉吐氣第247章 中國女排第375章 電影節開幕第162章 趙單遺言第348章 殺青第259章 夜戲日拍第333章 劉佳玲的心思第319章 商人張炫龍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242章 折服第148章 女特工第369章 打賭第109章 建議第二十四章 講講第285章 十戒律第115章 說服第263章 雁陣模式第三十八章 大字報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七章 榜上有名第二十一章 開學第132章 十三號文件第六十三章 這腦袋怎麼長的第145章 公開信第三十二章 寫劇本第227章 天要變了第五十九章 正式立項第五十三章 搏一回第221章 炒作第364章 交流第四十四章 心理測試第349章 立體聲電影第172章 過審第173章 領導調看第三十九章 攝影師第227章 天要變了第201章 路線問題第190章 蒙自首映第四十二章 女生樓下第271章 施瓦辛格第八十一章 電影殺青第二章 天才少年第305章 好評如潮第220章 經紀公司第227章 天要變了第366章 觀影第276章 抵達威尼斯第154章 德間來了第272章 衝突第198章 馬克西姆餐廳餐廳第149章 正式開機第184章 東瀛行第207章 嘲笑第十章 家人第280章 退出第二十五章 庫裡肖夫效應第九十章 補上第十四章 一個條件第130章 爭論第382章 兩極分化第119章 場地第277章 旗幟第371章 賽博朋克第312章 中關村第一人第九十四 廠長們第139章 張一謀的麻煩第297章 發表宣言第250章 愛熊貓的東瀛人第364章 交流第184章 東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