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戰爭的號角

與摩洛哥有關的國際會議持續到一九零三年初,最終在英國與俄國的影響下,德意志第二帝國被迫接受了一個對法國有利的“中立方案”,即列強承認摩洛哥的獨立地位,但是摩洛哥警察由法國與西班牙控制。

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德意志第二帝國必須接受這個不是最糟糕的結果。

摩洛哥危機結束了,其影響卻遠遠沒有消失。

在這場危機中,德意志第二帝國與法國都暴露出了許多問題。

對德意志第二帝國而言,最大的問題就是國家的軍事動員機制不夠完善,軍隊的動員速度過於緩慢。從根源上講,這又是由糟糕的交通基礎設施導致的,即分散部署在帝國各地的軍隊無法迅速集結在某一地點,也無法迅速在某個方向上集中戰略物資,從而難以迅速發動戰爭。

對此,腓特烈三世有極爲深刻的認識。

別忘了,德皇腓特烈三世參加了帝國建國的數場大規模戰爭,十分了解戰爭,有着極爲豐富的戰爭經驗。

當初,普魯士軍隊能在色當會戰中擊敗法軍,關鍵就是運動迅速。

對於隨時都面臨兩線作戰的德意志第二帝國陸軍來說,高度發達的機動能力,特別是戰略機動能力,不但是克敵制勝的關鍵,也是進行防禦作戰的關鍵。如果不能迅速的在各條戰線之間調遣軍隊,帝國陸軍就不可能在任何一條戰線上取得勝利,最終必然會在兩線作戰中敗下陣來。

這個認識,讓施利芬提出的“國家鐵路建設規劃”變成了現實。

一九零二年底,在詳細審議了施利芬提出的規劃之後,德皇讓首相卡普里維着手製訂詳細的建設方案。

在這件事上,馮承乾起到了積極作用,因爲他是施利芬的支持者。

這件事,還直接導致瓦德西下臺,因爲在審議規劃的時候,瓦德西提出反對意見,認爲帝國應該把重點放在騎兵上,通過擴大騎兵部隊的規模,增強帝國陸軍的運動能力,而不是大規模修建鐵路。

一九零三年四月,施利芬正式出任帝國陸軍參謀長。

這個任命極爲關鍵,因爲正是這位帝國陸軍參謀長爲帝國陸軍制定了一份針對下一場戰爭的、極爲詳細周密的戰略計劃,而且這份計劃也以他的名字命名,及馮承乾熟知的“施利芬計劃”。

衆所周知,這是一份進攻性戰略計劃,第一原則就是通過進攻打垮最主要的對手。

只是,施利芬並非天才,需要足夠的時間進行思索與衡量,要到兩年之後纔會拿出這份直接影響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進程的戰略計劃。

此外,施利芬出任帝國陸軍總參謀長還有更加重大的影響。

在毛奇與瓦德西時代,帝國陸軍最大的問題就是兩線作戰。雖然毛奇與瓦德西都極爲崇尚進攻,認爲只有進攻才能取勝,但是在面臨法俄結盟威脅時,兩人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戰略防禦。

毛奇在擔任總參謀長的時候就明確提出,帝國要麼在西線防禦、要麼在東線防禦,戰爭初期得以防禦爲主。瓦德西繼任帝國陸軍總參謀長之後,完善了這一戰略思想,並且着手在西線與東線構築戰略防線。

施利芬會把防禦放在首位嗎?

在一九零三年,很多人都認爲,同爲毛奇手下的施利芬也會像瓦德西那樣,把重點放在戰略防禦上。

顯然,馮承乾並不這麼看。

在馮承乾看來,施利芬是一個純粹的進攻主義者,肯定會把重點放在進攻上,而且會把希望寄託在一次決定性的戰略進攻上,即通過閃電般的戰略進攻,迅速打垮某個方向上的敵人,再移師其他戰線。

事實上,馮承乾也支持戰略進攻。

原因很簡單,帝國面臨的敵人在總體實力上遠遠超過了帝國,如果採取防禦戰略,帝國陸軍必定會疲於奔命,最終在消耗戰中敗下陣來。只有迅速打敗一個強大的敵人,帝國纔有機會取得勝利。

帝國雖然在摩洛哥問題上吃了虧,但是收穫十分巨大。

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這場危機,讓施利芬等將領認識到了帝國陸軍的不足,也由此拉開了軍事革命浪潮。十多年之後,克服了自身不足的帝國陸軍將更爲強大,也將有更大的把握擊敗對手。

對法國來說,問題也同樣嚴重。

通過這場危機,法國軍方最大的認識就是,法國的軍事體系有很多漏洞,軍隊的動員速度遠不如德意志第二帝國,而且國家的戰爭激情並不高,軍隊的總體戰鬥力也在德意志第二帝國陸軍之下。

面對這些問題,法國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即堅守防禦戰略。

對法國來說,這是正確的選擇。

法蘭西第三帝國覆滅之後,法國就一蹶不振。雖然經過三十多年的建設,法國的國力基本上恢復到了色當會戰之前,但是在信心、鬥志、士氣等各方面,法國、特別是法國軍隊都遠不如德意志第二帝國。

顯然,法國不可能單獨擊敗德意志第二帝國。

法國要想在下一場戰爭中取勝,唯一的辦法就是聯合其他歐洲強國,特別是東面的俄國與海峽對岸的英國。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法國並非單獨戰鬥。

說得簡單一些,如果法國單獨戰鬥,將必敗無疑,因此法國不會在沒有得到英俄明確支持的情況下發動戰爭。如果法國不是單獨戰鬥,得到英俄的支持之後,法國要做的就是消耗掉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戰鬥力。

顯然,堅守防禦戰略是最佳選擇。

這一戰略的直接結果就是,在一九零三年六月,法國國會批准了由內閣總理條件的一份國防計劃,用十年時間、耗資四十億法郎,在北起阿登森林、南至阿爾卑斯山的法德邊境線上修建戰略防線。

按照規劃,這條防線建成之後,法軍只需要用四十個師就能抵擋一百二十個德軍師。

如此一來,即便法國沒能及時完成戰爭動員,也能在戰爭初期守住邊境防線,爲動員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法國肯花如此多的錢構築戰略防線,其軍事戰略也就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

顯然,這條防線不僅僅決定了法國的基本軍事戰略,也影響到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基本軍事戰略。

別的不說,施利芬在制訂進攻戰略的時候,就必須考慮這條防線。

由此可見,摩洛哥危機的影響極爲深遠,很多要到十多年之後才能體現出來。在摩洛哥危機結束的時候,另外一場更大的危機已經降臨,即在摩洛哥危機期間,歐洲列強的立場所產生的政治影響。

在這場危機中,英國的立場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可以說,即便有俄國的支持,只要失去英國的支持,法國就不可能得到摩洛哥警察管理權,也就不可能佔到便宜。正是英國提供的支持,讓德皇在最後關頭不得不做出讓步,默認了法國取得的利益。

馮承乾非常清楚,這場危機,打消了德皇對英國的最後一絲幻想。

在此之前,雖然德皇一直支持馮承乾的海軍戰略,知道帝國有必要打造一支海軍,但是在很多關鍵戰略上,德皇依然偏向英國,以與英國保持良好關係爲基礎,認爲英國是帝國的天然盟友。

幾年前,德皇甚至幻想與英國結盟來抗衡法俄同盟。

顯然,德皇的認識很不現實,摩洛哥危機讓他徹底認清了英國的本來面目,也清醒的認識到英國並不可靠。

爲了國家利益,喬治五世肯定不會在乎腓特烈三世這個姐夫。

早認清英國的本來面目,肯定比晚認清好得多。

一九零三年底,在德皇的支持下,由馮承乾提出的帝國海軍第三個五年造艦規劃在內閣獲得多數支持。

按照馮承乾的規劃,在一九零四年到一九零八年間,帝國將以每年兩艘的速度建造戰列艦與戰列巡洋艦,在一九一零年把主力艦的數量增加到二十艘,其中包括十六艘戰列艦與四艘戰列巡洋艦。此外,還將對“腓特烈大帝”號、“威廉大帝”號、“威廉皇儲”號、“卡爾親王”與“奧古斯塔皇后”號進行第一次現代化改裝,安裝小管鍋爐與蒸汽輪機,把性能提升到新式戰艦的水準。

如果說在此之前的兩個五年規劃還是遮遮掩掩,那麼帝國海軍的第三個五年造艦規劃就是大張旗鼓了。說得更直接一點,這份規劃等於吹響了海軍造艦競賽的號角,正式向英國下達戰書。

馮承乾沒再回避,也沒再考慮低調行事。

再說了,在德皇心意已決的情況下,就算馮承乾反對,也不會有多大的做用。以馮承乾的身份,以及在過去十多年裡做的事情,他也沒有理由提出反對意見,因爲他本人就是最積極的海軍支持者。

歐洲局勢發展到這一步,一場全面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只是,這場席捲整個歐洲、甚至波及到全世界的戰爭中的幾個主角,還需要一些時間完成大戰前的準備工作。

;

第148章 劇變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27章 底牌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344章 問題依舊第137章 綱領第212章 出動第59章 帝國軍人第163章 外交努力第82章 拷問訓練第136章 守財奴第8章 三權第565章 遭遇戰第87章 生於憂患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80章 多此一舉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538章 主力陸戰師第221章 垂死掙扎第343章 惡仗第34章 戰爭之門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379章 戰列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178章 毫無顧慮第128章 錯失良機第83章 神勇戰艦第51章 中立第154章 叔侄情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20章 衰落的帝國第378章 覺悟第238章 錯失良機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20章 致命打擊第184章 圈套第155章 走投無路第37章 看熱鬧第541章 大潰退第38章 大東溝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77章 創造機會第121章 迎頭痛擊第232章 陌生的對手第595章 洗心革面第74章 僥倖第80章 相互算計第408章 最後的機會第234章 第一桶金第388章 一擊得手第192章 工程師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308章 好景不長第360章 事半功倍第323章 海峽之戰第572章 強渡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49章 中國式奇蹟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299章 虛幻的優勢第197章 戰亂之地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16章 以退爲進第403章 沉着冷靜第552章 提前部署第384章 最後的機會第240章 下坡路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274章 取捨兩難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477章 再接再厲第15章 開拓者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87章 絕地反擊第34章 池中之物第553章 衆口紛紜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489章 截擊機第175章 好消息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86章 圍攻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75章 創造機會第93章 各有千秋第286章 異想天開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247章 操之過急第4章 總統第99章 犧牲第214章 臨機應變第61章 戰爭危機第88章 最後的攻擊第182章 最大化
第148章 劇變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27章 底牌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344章 問題依舊第137章 綱領第212章 出動第59章 帝國軍人第163章 外交努力第82章 拷問訓練第136章 守財奴第8章 三權第565章 遭遇戰第87章 生於憂患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80章 多此一舉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538章 主力陸戰師第221章 垂死掙扎第343章 惡仗第34章 戰爭之門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379章 戰列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178章 毫無顧慮第128章 錯失良機第83章 神勇戰艦第51章 中立第154章 叔侄情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20章 衰落的帝國第378章 覺悟第238章 錯失良機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20章 致命打擊第184章 圈套第155章 走投無路第37章 看熱鬧第541章 大潰退第38章 大東溝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77章 創造機會第121章 迎頭痛擊第232章 陌生的對手第595章 洗心革面第74章 僥倖第80章 相互算計第408章 最後的機會第234章 第一桶金第388章 一擊得手第192章 工程師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308章 好景不長第360章 事半功倍第323章 海峽之戰第572章 強渡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49章 中國式奇蹟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299章 虛幻的優勢第197章 戰亂之地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16章 以退爲進第403章 沉着冷靜第552章 提前部署第384章 最後的機會第240章 下坡路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274章 取捨兩難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477章 再接再厲第15章 開拓者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87章 絕地反擊第34章 池中之物第553章 衆口紛紜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489章 截擊機第175章 好消息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86章 圍攻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75章 創造機會第93章 各有千秋第286章 異想天開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247章 操之過急第4章 總統第99章 犧牲第214章 臨機應變第61章 戰爭危機第88章 最後的攻擊第182章 最大化